#往事知情人#诸葛亮和司马懿足智多谋,然而结局不同,其实各自座右铭道明境界


在三国时候 , 刘备三顾茅庐请来了诸葛亮 , 而司马懿则是位曹操效力 。 两个人都有着足够的谋略 , 只不过结局不同 , 其实当初各自的座右铭早已经道明境界 。
如今我们后代人在谈论三国时期的故事的时候 , 对诸葛亮的评价还是比较高的 。 诸葛亮一直为刘备效力 , 可谓是忠心耿耿 。 直到刘备白帝城托孤之后 , 诸葛亮开始用心辅佐阿斗刘禅 , 但是那个时候的阿斗完全不具备一统天下的能力的 。

#往事知情人#诸葛亮和司马懿足智多谋,然而结局不同,其实各自座右铭道明境界
本文插图
要说诸葛亮的座右铭 , 那就是非淡泊无以明志 , 非宁静无以致远 。 他的一生也都是按照着自己的座右铭去做的 。 毕竟在那个时候 , 刘备其实处于毫无立足之地的地位 , 曹操已经非常强大 , 所以这个时候的诸葛亮选择了去为刘备效力 。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这句话真的可以说是对刘备最好的评价了 。

#往事知情人#诸葛亮和司马懿足智多谋,然而结局不同,其实各自座右铭道明境界
本文插图
然而司马懿选择了去投靠曹操 。 其实司马懿后代会篡位其实也是显而易见的事情 , 只不过当局者迷 , 旁观者清 。 毕竟司马懿自从辅佐曹操后也是表现出了足够的野心的 。 他在意的是自己后代人的利益 。 他的一生也都是在践行着自己的座右铭:智者务其实 , 愚者争虚名 。 在很多人看来 , 司马懿是三国时期最大的赢家 。
诸葛亮 , 曹操 , 司马懿在当时都有篡位的条件 , 只是诸葛亮看重的是名节 , 守护的是承诺 , 表现的是忠心 , 维护的是道义 。 所以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 曹操和司马懿对诸葛亮的做法呲之以鼻 , 选择另一条成功之道 , 却也因此留下骂名 , 为后世儒家所不容 , 只是现代人价值观有所改变 , 急功近利 , 弯道超车 , 所以视他们为偶像 , 急着为之洗白 。

#往事知情人#诸葛亮和司马懿足智多谋,然而结局不同,其实各自座右铭道明境界
本文插图
中国人都活在现世 , 活在当下 , 纵然如诸葛亮死后留下千古美名 , 又怎及在活着时功成名就 , 快意恩仇来的痛快 , 又有几个会在意死后的骂名呢?所以诸葛亮是人生的理想 , 曹操和司马是现世的偶像 。 唉 , 历史发展的悲哀 。
一个失败者 , 一个成功者 , 究竟谁更高明 , 不是一目了然吗?很显然诸葛是被演义拔高了的人物 , 即使最后失败了 , 但诸葛视乎忠义 , 民间更喜欢这样的人;司马懿则是为了保全壮大自己 , 可以说忍气吞声 , 换个词也可以说忍辱负重 , 这不正是保全自己 , 消灭敌人最好的例证吗?司马懿是个成功者显然更高明 , 诸葛六出祁山 , 最后死在五丈原 , 本身就是违背客观规律的事情 , 不可能成功 , 汉朝气数已尽 。 司马懿忍辱负重统一国家 , 开创历史 , 虽然曲折 , 显然更加高明 。

#往事知情人#诸葛亮和司马懿足智多谋,然而结局不同,其实各自座右铭道明境界
本文插图
当初诸葛亮没有投魏和吴 , 是因为魏吴都有自己的智囊集团 , 诸葛亮不可能受到重用 , 所以才选择刘备 , 至于鞠躬尽瘁 死而后已 是刘备托孤的时候 那句 :君才十倍曹丕 , 必能安国 , 终定大事 。 若嗣子可辅 , 辅之;如其不才 , 君可自取 。 刘备托孤断了诸葛亮的后路 , 所以我认为才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 智者务其实 , 痴者争虚名 。 大智若愚 , 愚者心诚 。 非淡泊无以明志 , 非宁静无以致远 , 山静声何远?淡泊生何志?

#往事知情人#诸葛亮和司马懿足智多谋,然而结局不同,其实各自座右铭道明境界
本文插图
【#往事知情人#诸葛亮和司马懿足智多谋,然而结局不同,其实各自座右铭道明境界】笔者觉得 , 要回到当初的历史朝代去想的话 , 若不是曹睿早死 , 曹芳年幼 , 曹爽无德 , 曹家气数已尽 , 司马懿还真不一定会反 。 比起诸葛亮尽死匡辅无能的刘禅 , 意图延续早已天命不存的汉王朝 , 司马家取而代之的做法虽然不义 , 却更利于中华早日一统 , 是为大仁 。 然而五胡乱华的结果却是当时难以预料的 , 但有更深层次的历史原因 , 这个锅全丢给司马懿一个人也太片面了 。分页标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