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树十年 浴火重生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左翰嫡

「」玉树十年 浴火重生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玉树市街景 。新华社采访人员 马千里 摄

「」玉树十年 浴火重生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10年前 , 仅有7个多月大的才仁永吉在被掩埋将近48个小时后被救出 。她紧紧握着救援人员递来饼干的画面打动了全国人民 , 也因此被称为“饼干宝宝” 。现在 , 才仁永吉在玉树市第一完全小学就读 , 她的眼神里充满着对未来的憧憬和希望 。(资料图片)
冰雪消融 , 春暖花开 , 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 , 群山环抱 , 三江奔腾 , 古老的土地生机盎然 。
2010年4月14日 , 突如其来的7.1级地震夺去了2000多条鲜活的生命 , 摧毁了玉树儿女温馨的家园 。
十年间 , 一座现代化高原新城在废墟之上拔地而起 , 各项事业实现跨越式发展 , 人民幸福指数不断提高 , 灾后崛起的“玉树答卷” , 在巍巍青藏高原缓缓展开 。
看到党旗就有了主心骨
震后的玉树 , 伤痕累累 , 满目疮痍 。
在这场灾难中 , 党员干部格来才仁失去了年仅5岁的女儿 , 一夜之间白了头 。巨大的悲痛之下 , 他没有忘记自己作为一名共产党员的职责:“太多的受灾群众需要我们去安置 , 太多的工作等着我们去处理 。”
1:150 , 是当时工作人员与受灾群众的比例 。救人、转移伤员、排查统计、分配物资……超负荷的工作让格来才仁累得腿都抬不起来 。半个月的时间里 , 由于没有多余的帐篷 , 格来才仁和其他干部只能露宿在风雪之中 , 而受灾群众在震后5天内就实现了有帐篷住、有饭吃、有干净水喝、有御寒衣被、有病能医治的“五有”目标 。
“只要能把受灾群众安顿好 , 我们再苦再累 , 心里也是暖和的 。”格来才仁的话 , 道出了玉树无数党员干部的心声 。灾难发生后 , 党中央、国务院迅速作出决策部署 , 玉树州第一时间将重灾区结古镇划分为19个片区 , 废墟之上 , 25个临时帐篷党支部建了起来 , 3500名党员站了出来 , 迎风飘扬的鲜红党旗成了灾区格外醒目的亮色 。
地动山摇摧毁了一栋栋房屋 , 却毁不掉基层党组织的根基 。从抗震救灾 , 到灾后重建 , 再到发展振兴 , 玉树的基层党建之路越走越宽广 。
十年间 , 玉树大力实施“抓支部、用支部、活支部、强支部”工程 , 出台《关于在全州基层党组织中开展“两基一强”活动的意见》《玉树州各领域党支部规范化建设标准》等一系列制度文件 , 全面提高基层党建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水平 。全州各级党委(党组)书记主动担负起抓党支部建设“第一责任人”责任 , 做到党支部工作亲自安排、亲自过问、亲自参与 , 以党建项目领题的办法 , 结合6市县地域特色 , 创新做实“六大品牌工程” , 助推党建品牌多点开花 。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开展以来 , 玉树大力整顿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 , 要求县级领导班子成员带队进行“拉网式”排查 , 逐村分析评价党组织是否有战斗力、村干部能力是否过硬 , 并按照“一村一策”的方式制定具体整改方案 , 23个党支部实现整顿提升 。州纪委监委坚持把纪律挺在前面 , 于去年7月对6市县和48家州直单位开展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工作专项检查 , 全面检查各地区、各部门单位党组领导班子责任落实情况、党组主要负责人履行责任情况、建立长效机制情况、推进作风建设情况4个方面31项内容 , 抓实党风廉政建设 , 推动筑牢基层战斗堡垒 。
2019年 , 玉树连续出现多次强降雪 。面对严峻灾情 , 基层党员干部索昂久美与旦增开周靠着一辆租来的农用车走遍了1市5县受灾地区 , 为受灾群众发放了自筹资金购置的170件棉衣 。分页标题
抓基层党建 , 人才引领是关键 。玉树着力提升基层党员干部综合素质 , 致力于为藏区基层干部队伍提供“源头活水” , 索昂久美与旦增开周正是从2016年建成的玉树基层干部学院走出的后备人才 。据了解 , 该学院已在州县两级培养1850名基层干部 , 基层258个村“两委”班子得到全面充实和加强 。
与此同时 , 玉树还建立了党员干部长期联系群众、服务群众、帮助群众的长效机制 , 真刀真枪推动解决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 。近几年 , 各级党员干部直接服务群众3250人次 , 为群众办实事好事1537件 , 落实帮扶资金1000余万元 。
【「」玉树十年 浴火重生】“看到了党旗 , 我们就有了主心骨 。”十年前受灾群众的一句感慨 , 在今天看来依然恰如其分 。新时代“大党建”工作格局 , 正在这片海拔4200米的高原之上加速构建起来 。
像抓抗震救灾一样 , 全力投入脱贫攻坚战
天气转暖 , 治多县治渠乡同卡村村民布沙措江卓玛结束了一天的放牧工作 , 回到了易地搬迁的新家之中 。院子里 , 一丛黄色的小花开得灿烂 , 显露出勃勃生机 。
“我从小到大都以牦牛为伴 。”她笑着说 , “靠着养牛羊 , 我们家脱贫了 , 今后还要靠它们过上好日子 。”
在同卡村生态畜牧业专业合作社里 , 布沙措江卓玛的丈夫昂文西让入股了5头牦牛、33只羊 , 凭借着合作社户均4000余元的分红收入 , 成功退出了建档立卡贫困户队伍 。截至目前 , 全村276户1148人已全部入股 。
“今天 , 走在长江源头的土地上 , 入眼皆变化、处处是新景 , 脱贫攻坚 , 正成为融入我们血液的使命与担当 。”治多县委书记任宝元说 。
治多县组建合作社助推传统牦牛产业转型升级的举措 , 是玉树经历重创之后 , 在产业发展与生态保护之间寻求平衡、积极探索高原脱贫新道路的一个掠影 。
玉树地处高寒边远地区 , 有着海拔高、生态环境脆弱、经济基础薄弱、产业发展水平低下、贫困面广、贫困程度深的特点 。统计公报显示 , 2010年 , 该州尚有贫困人口16.2万人 , 因灾返贫7.2万人 , 贫困发生率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
面对数万名贫困群众期盼的目光 , 玉树扶贫的广度、力度、深度前所未有 。密集出台的帮扶政策如同一阵阵暖风 , 吹融了这片高原上经年的贫困积雪 。
整村推进、易地搬迁、产业扶贫、社会扶贫、雨露计划……“十二五”期间 , 玉树共落实各类项目资金8.38亿元 , 涵盖养殖业、种植业、商铺租赁业、服务业、运输业等五大类项目 , 覆盖全州6市县46个乡镇 , 累计扶持贫困户21.5万人 , 解决了6.9万人的温饱问题 , 贫困地区面貌发生显著变化 。
“在党的民族政策帮扶下 , 玉树不仅实现了灾后崛起 , 而且实现了转型发展的跨越 。特别是自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 , 我们不懈怠、不松劲、不歇脚 , 就像抓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工作一样 , 全身心投入这场攻坚战 。”玉树州委书记吴德军表示 。
地处三江源核心保护区域 , 推动扶贫与生态保护互促共赢是玉树脱贫攻坚战的一大亮点 。三江源国家公园体制试点以来 , 玉树聚焦园区内建档立卡贫困户 , 设立生态管护公益岗位 , 探索打造生态“管护+产业”的精准扶贫新模式 。
在素有“中国雪豹之乡”美名的杂多县 , 4470名生态管护员持证上岗 , 开展山水林草湖组织化管护、网格化巡查 。东生是昂赛乡年都村的一名贫困户 , 当上生态管护员后 , 他每个月能拿到近2000元的工资 , 生活得到改善 。
党的十九大以来 , 玉树持续强化脱贫举措 , 产业园区建设、到户产业扶持、危房改造、技能培训等扶贫政策接连得到落实 。州各级纪委监委整合人员力量 , 深入开展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整治 , 为脱贫攻坚提供了坚强纪律保障 。据统计 , 2018年以来 , 全州共受理扶贫领域问题线索179件 , 已办结157件 , 立案67件 , 给予党纪政务处分115人 , 组织处理65人 。分页标题
在当地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下 , 一个个贫困难关被接连攻克 。2019年 , 玉树市、称多县顺利退出深度贫困县序列;囊谦、杂多、治多、曲麻莱4个贫困县达到脱贫摘帽退出标准 。
步入脱贫攻坚决战决胜之年 , 玉树打赢硬仗的决心愈发坚定 。在3月召开的玉树州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上 , 州长才让太表示 , 将加快实施牦牛和青稞有机种植养殖加工、光伏扶贫项目、民族手工艺、特色乡村旅游等扶持计划 , 通过政策引导、资金支持、打造全产业链条、电商平台营销等综合措施 , 带动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实现持续增收 。
玉树奇迹彰显制度优势
在玉树市琼龙路的东端 , 一栋栋青灰色的楼房向阳而立 。5号楼的住户桑普走到窗边 , 和煦的阳光透窗而入 , 将他的身上照得暖洋洋 。
对于曾经在地震中濒临绝望的桑普而言 , 在推开新家大门的同时 , 一扇通往新生活的大门也向他敞开了 。“如今 , 我们的生活环境和居住条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 我有了稳定的收入 , 孩子的教育也有了保障 。”这个康巴汉子的眼神中透露着满足和憧憬 。
三年重建 , 浴火涅槃 。在实际不到两年的有效施工期内 , 玉树全面完成了总体规划确定的1248个灾后重建项目 , 深蓝色的救灾帐篷被成片的藏式建筑所替代 , 近4万名受灾群众住进了新家园 , 翻开了美好生活的序章 。
借势重建 , 玉树成功实现转型 , 产业结构持续优化 , 生态环境治理取得实效 。与此同时 , 一系列民生工程陆续启动 , 进一步为玉树的发展增添动力 。
面对教育和健康两个最大的发展不平衡问题 , 玉树合理配置资源 , 先后实施中小学校舍安全暨布局调整工程 , 中小学标准化及学前教育、中等职业教育、教育信息化等重大工程 , 全州实现全面精准控辍保学 , 异地办学累积送出学生6174人;医疗卫生建设提质增速 , 十年来累计培训医务人员1300余人次 , 现有各级医疗卫生机构86所 , 服务能力明显提升 , 全州人均期望寿命由2010年的62.9岁上升至目前的68.8岁 , 主要健康指标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的差距进一步缩小 。
“开关一开 , 炕就热了 , 想要多少度就调到多少度 , 家里人都很满意 。”2019年12月底 , 治多县110千伏变电站2号主变扩建项目竣工投运 , 用上了电热炕的萨呼腾镇居民扎西央措直呼方便 。近年来 , 玉树持续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 , 交通、水利、能源等领域全面开花 , 州内无大电网的历史宣告终结 , 州县实现二级油路全覆盖 , 93%的乡镇道路畅通 , 通讯覆盖率提升至80% , 看得见摸得着的发展成果惠及40万玉树人民 。
放眼新玉树 , 入目皆是特色十足的民居 , 现代化气息浓郁的校园、医院 , 纵横交错的宽阔道路 。过去十年的玉树是一面镜子 , 映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 。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 , 各级党员干部积极作为 , 以“五加二、白加黑”的实干精神扛起了难度前所未有的重建任务;援建队伍鼎力支持 , 在文化、教育、科技、人文、产业等领域给予全方位、多层次的帮助;有关部门通力合作 , 统筹推进生态保护、改革发展各项事业;各族人民守望相助、播撒大爱 , 共同书写了“玉树奇迹” 。
十年前 , 救援队拼尽全力从废墟中救出了一个被掩埋近48小时、仅有7个多月大的女婴 , 孩子的手里捏着救援队员递来的饼干 , 面上满是血污 , 清澈明亮的眼睛中却闪烁着希望的光芒 。这个瞬间被镜头定格下来 , 令无数人为之动容 。
如今 , 鲜艳的红领巾在“饼干宝宝”才仁永吉的胸前飘扬 , 地震十周年之际 , 这个与新玉树同龄的女孩创作了一幅名为《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团结》的画作 , 鲜亮的色块铺陈开来 , 画面中 , 每个人的脸上都挂着幸福的笑容 。
“随着家乡的十年建设 , 我们也在美好的新玉树茁壮成长 。”她说 。
灾难已成过往 。十载不懈努力 , 写下玉树恢复重建精彩篇章 。如今的玉树大地 , 正放飞梦想 , 砥砺前行!分页标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