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生硅藻泥]《赞扬与责备》从心理学层面解释为何我们喜欢赞扬讨厌责备


_本文原题:《赞扬与责备》从心理学层面解释为何我们喜欢赞扬讨厌责备
关于作者
这本书的作者是特丽·阿普特 , 英国心理学家、作家、剑桥大学纽纳姆学院资深导师 , 她关于家庭动力学、同一性和人际关系方面的著作获得了国际认可 。 同时她还有多部作品入选“《纽约时报》年度优秀读物” , 并斩获多项大奖 。
关于本书
这本书讨论了一个和我们每个人都息息相关的话题:赞扬与责备 , 也就是我们评价时的两种最基本的态度 。 为什么我们都喜欢赞扬 , 讨厌责备?这本书将会从心理学层面给出科学的解释 。 同时 , 这本书还给我们介绍了各个沟通场景下 , 利用好赞扬与责备的方法 , 帮助我们更加高效地与人沟通 。
【[生生硅藻泥]《赞扬与责备》从心理学层面解释为何我们喜欢赞扬讨厌责备】核心内容
第一 , 是什么原因 , 让我们都爱听赞扬 , 讨厌责备 。 赞扬与责备的背后 , 都有哪些心理因素在起作用 。
第二 , 在和别人沟通的时候 , 怎样利用好赞扬与责备 , 让沟通产生更好的效果 。

[生生硅藻泥]《赞扬与责备》从心理学层面解释为何我们喜欢赞扬讨厌责备
本文插图
你好 , 我是袁泽 。 欢迎每天听本书 。 今天我要为你分享的这本书叫做《赞扬与责备》 。 这本书很薄 , 但是却很烧脑 , 书里有很多关于心理学和神经科学的知识 。 在我关注的心理学类书籍中 , 这是一本典型的小切口、有趣味的书 。 全书一共有九章 , 从不同的角度来讨论了这么一个问题:为什么我们都爱听赞扬 , 讨厌责备 。
乍一听这个问题 , 你可能会觉得 , 这有什么好说的 。 这是一个人最天然的本性啊 。 但是 , 正因为我们对这个状态太习以为常了 , 以至于 , 我们很少会花点心思对此深入思考 。 如果仔细想想 , 你会发现 , 喜欢赞扬 , 讨厌责备 , 这是一组非常奇怪的本能 。
先说赞扬 , 我们都听过一句话 , 叫千穿万穿 , 马屁不穿 。 不管是什么人 , 都喜欢赞扬 。 但是 , 请注意 , 马屁这个词 , 显然是有点蒙蔽真相的意思 。 换句话说 , 对赞扬的偏爱 , 很容易蒙蔽我们对真实情况的判断 。
再说责备 , 我们也听过一句话 , 叫忠言逆耳 。 言外之意 , 很多实话 , 可能不那么中听 。 但是 , 对责备的排斥 , 却阻挡了我们去接收那些对自己有帮助的信息 。
我们都知道 , 从进化的角度看 , 人类的任何一种情绪 , 都是一种有利于生存的快捷方式 。 比如 , 恐惧 , 看见老虎掉头就跑 。 再比如贪吃 , 看见好吃的就流口水 。 这些情绪都有利于生存 。 但是 , 你再看我们对赞美和责备的态度 , 从生存的角度粗略的看下来 , 这些偏好 , 好像并不那么明智 。
那么 , 喜欢赞扬 , 讨厌责备 , 这组本能 , 到底是怎么形成的呢?它们跟人类的生存 , 又到底有什么关系呢?今天要说的这本《赞扬与责备》 , 回答的就是这些问题 。
这本书的作者特丽·阿普特 , 是英国的一位心理学家 , 剑桥大学纽纳姆学院的资深导师 。 接下来 , 我将分成两部分为你分享这本书 。 第一部分 , 我们重点来说说 , 这种本能是怎么来的?是什么原因 , 让我们都爱听赞扬 , 讨厌责备 。 赞扬与责备的背后 , 都有哪些心理因素在起作用 。
当然 , 既然是本能 , 就意味着 , 我们没法彻底改变它 。 但至少 , 我们可以更好地使用它 。 第二部分 , 我们就从技巧的层面上说说 , 在和别人沟通的时候 , 怎样利用好赞扬与责备 , 让沟通产生更好的效果 。
第一部分
好 , 先来说第一部分 , 为什么我们爱听赞扬 , 讨厌责备 。
在正式回答这个问题之前 , 咱们得先说说 , 赞扬和责备的本质 , 到底是什么?乍一听这个问题 , 你可能会觉得 , 这是两种截然相反的行为 , 怎么能放到一起 , 一概而论呢? 分页标题
其实 , 假如把赞扬和责备 , 放在人类原始的生存场景中 , 你会发现 , 它们在本质上 , 源自于同一个场景 。 我们之所以会很在意别人的评判 , 都源于人类的一个本质特征:我们都希望受到他人的关注 。
这是为什么?这是因为 , 在原始社会中 , 那些没有得到父母关注的孩子 , 在很大程度上 , 注定会被遗弃 。 一个人如果脱离了当时的社会网络 , 没有亲人同伴的照顾 , 几乎无法生存下来 。 可以说 , 越是能够被父母看到 , 越是能感受到亲人的目光 , 婴儿活下来的几率就越大 , 也就越有安全感 。 这种希望被看见 , 得到更多关注的原始记忆 , 在今天仍然被我们继承了下来 。
但无论是眼神、动作还是语言 , 表达出的关注信息里 , 都包含着一对最基本的态度 , 这就是赞扬和责备 。
换句话说 , 我们的身体里 , 天然就有一根关于赞扬和责备的雷达 。 它极其敏感 , 而且一直都在运行 。 这是一个人的本能 , 和个人的后天修为无关 。 任何人都不能例外 。
为了验证这一点 , 有心理学家还做过这样一个实验:参与实验的人员 , 在不知情的情况下 , 被随机分成几个小组 。 不同小组的成员 , 会被告知自己非常擅长某种活动 。 比如说 , 科学家会对其中一个小组里的人说:“我觉得你特别擅长和陌生人聊天 , 我很想知道 , 你是怎么做到这么优秀的?”当然 , 至于这个人是不是真的擅长和陌生人聊天 , 科学家自己也不知道 。 但有意思的是 , 绝大多数人的答案都差不多 , 他们会说:“你知道的 , 我向来喜欢全力以赴 , 这是我努力的结果”诸如此类的答案 。
注意 , 在这里我们能得出两个结论 。 第一 , 不管真实的情况是怎样的 , 在这段对话中 , 绝大多数人都欣然地接受了对自己的赞扬;第二 , 人们很容易把这种赞扬合理化 , 归结到自己的努力或者天赋上面 。
这还不算完 , 我们不但会主动接纳外界的赞扬 , 还会不自觉地向内寻求肯定 。 在美国有一项很有名的调查研究 , 调查的问题是“你觉得你的驾驶技术是处于普通水平、低于普通水平 , 还是高于普通水平?”结果 , 有93%的人认为自己的驾驶水平高于普通人 , 还有88%的人认为自己的安全意识在平均水平之上 。 在学术界也一样 。 美国某高校的学者们 , 在被问到自己的教学水平时 , 有68%的人相信自己的教学能力排在前25% 。 这些现象其实在生活中都随处可见 , 人们在比较能力、努力、成就甚至健康程度的时候 , 都更倾向于把自己摆在高于平均值的位置 。 心理学家将这种现象称为“虚幻的优越感” 。 这就好像我们每个人做事时 , 都会带着一句潜台词 , 那就是:我做得比大多数人都好 , 我应该得到更多的赞扬 。
不但是这样 , 与赞扬相反 , 这个实验中还有一些人被质问 , 自己为什么做不好一件事 , 为什么会把事情搞砸的时候 , 他们更可能归结于外部的因素 , 像是有烦人的声音、昨天晚上没有睡好 , 或者是团队不会齐心协力等等 。 总之 , 凡是跟责备有关的信号 , 人们都会本能的 , 想把它反弹出去 。
听到这 , 你肯定已经发现 , 不管是理论还是实验 , 都足以说明 , 喜欢赞扬 , 排斥责备 , 这是每个人骨子里的本能 。 那么 , 这个本能是怎么形成的呢?
咱们先说赞扬 。 这本书告诉我们 , 所有这些对赞扬的渴望 , 都可以追溯到更本质的 , 生理层面的原因——我们的大脑需要激素的刺激 , 来实现进化 。
我们知道 , 人类的大脑由大约1000亿个神经元相互连接组成 , 大脑的成长就在于神经元会不断建立新的网络 。 一些激素能够为大脑建立新的神经回路提供养料 。 在大脑发育的早期 , 最重要的激素有两种 。 一种叫做催产素 , 另一种叫做内啡肽 。 其中 , 催产素被称作是“亲密激素” , 因为他对制造两人之间的好感和亲和度 , 有着相当重要的作用 。 而内啡肽会释放人体自然产生的鸦片剂 , 会让人感受放松和愉悦 。 有研究发现 , 当父母脸上流露出赞扬 , 传递着“我想看看你是谁 , 我欣赏你”的信息时 , 婴儿的大脑中会涌入大量的催产素和内啡肽 。分页标题
这些令人愉快的激素 , 能让婴儿相信此刻是安全的 , 能促进父母与子女的亲密感与理解 , 为孩子大脑的发育提供更多养料 。 不但如此 , 催产素还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我们的判断 。 当大量催产素在我们大脑中流动时 , 我们更可能信任他人 , 也更容易应付失望和背叛 。 有研究发现 , 那些经常受到赞扬的孩子 , 小的时候往往能掌握更多的技能 。 而那些在日常生活中缺乏赞扬的孩子 , 他们大脑的神经网络则会显得迟钝 , 尤其在学习和行动的积极性方面 。 可以说 , 赞扬是健康大脑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 而我们无论年龄多大 , 都不会消减对它的需要 。
说完了赞扬 , 咱们再来看看它的对立面——责备 。 需要特别强调的是 , 责备是社会网络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 责备是我们最早接触到的关于社会道德的教育工具 。 一个不需要责备的社会 , 是无法想象的 。 但是 , 我们还是会不自觉地讨厌责备 , 回避责备 。 这背后又是怎样的心理机制在起作用?下面我们就来重点说说这个问题 。
之所以责备会让人讨厌 ,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 , 是因为它会激发出两种非常负面的情绪 , 一个是恐惧 , 另一个是羞耻 。 这两种情绪 , 都会给我们带来难以承受的心理压力 , 以至于我们一定会排斥它 。 我们一个个来说 。
先来看第一种情绪 , 恐惧 。 问你一个问题:什么事情最能让人感到恐惧?听到这个问题 , 你可能会想到很多答案 , 比如被别人攻击、突然受到惊吓等等 。 其实都不是 , 这本书告诉我们 , 最能让人感受到恐惧的 , 是被排斥 。 为什么这么说?这是因为 , 我们人类是自然界中最依赖社会群体的动物 , 尤其是在原始社会 , 想要生存下来 , 就必须依赖同伴提供信息、分享食物和相互保护 。 一旦被自己的群体排斥 , 在很大程度上 , 无异于直接宣判了死亡 。 直到现在 , 这种被社会群体抛弃所带来的恐惧感 , 也在深深地影响着我们每一个人 。
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发现 , 在今天 , 就连最普通的社交隔离也会损害我们的精神与身体健康 。 当一个人感到孤独时 , 会更容易受病毒侵害 , 患心理疾病的危险也会提高 。 被排斥的负面影响 , 甚至被编写进了我们的基因中 。 美国加州大学2007年的一项研究发现 , 长期感到孤独的人 , 他们的免疫细胞里会有一个清晰可辨的遗传模式 , 但是这个遗传模式并不是与生俱来的 , 而是后天形成的 。 这会让他们更容易患上病毒性疾病、心脏病和癌症 。 还有一项研究数据表明 , 那些长期被排斥在社会网络边缘的人 , 他们的死亡率会比正常人高出26% 。
所以 , 人类的社会属性 , 会让我们在被群体排斥的时候 , 产生强烈的反应 。 而责备 , 就是遭到排斥的一个警铃 。 因为责备所传递给你的信息就是:“我对你不满意”“你没有做到我想要的”“我和你不是一伙儿的” 。 有脑成像技术显示 , 当人们听到责备时 , 大脑的杏仁核会产生明显的反应 , 要知道 , 杏仁核就是我们脑中负责感知恐惧的区域 。 这也就是为什么 , 受到责备的时候 , 大多数的人第一反应就是逃避或者推卸责任 。 这是我们用来自我保护的一个本能反应 , 它的潜台词是在说:“这个结果不是我造成的 , 请不要把我排斥出去 。 ”
这种恐惧会让很多人下意识地躲避责备 。 但是 , 还有一部分人 , 会过于迅速地接受它 , 让这些责备深深地扎进心里 , 自己慢慢消化 。 这样产生的情感 , 就是强烈的羞耻感 。
举一个极端点的例子 。 有位叫做詹姆斯·吉利根的心理学家 , 他长期跟踪研究了监狱和精神病院里的那些暴力犯 。 吉利根了解到 , 很多犯人在他们的整个童年时期 , 都饱受语言、情感和身体上的虐待 。 他们其实一直生活在持续的自责和羞耻中 。 为什么别人的行为会让自己感到羞耻、一无是处?吉利根说 , 无论是语言上的攻击 , 还是身体上的虐待 , 都会以最清楚的方式告诉对方 , 没有人爱你 , 没有人愿意接纳你 。 当然了 , 精神病人所感受到的极度羞耻感 , 远不是我们普通人的经历能够相提并论的 。 但是 , 当我们的缺点或者错误被当面说出来的时候 , 当因为受到责备而觉得低人一等的时候 , 当我们没能得到他人尊敬而受轻视的时候 , 也都会感到那种自责和羞愧 。 如果这种情绪反复出现 , 就会有相当大的几率导致免疫力下降 , 更容易患上精神疾病 。 所以 , 讨厌和害怕别人的责备 , 也就自然成为了我们的天性 。分页标题
好 , 以上就是第一部分的内容 。 作为社会性动物 , 我们人类无论是在生理层面还是在心理层面 , 喜欢赞扬、讨厌责备 , 并不是不成熟、不理性的标志 , 而是我们与生俱来的天性 , 和最初人们的生存状况息息相关 。 赞扬对于大脑的健康来说至关重要 , 而责备则会在很大程度上 , 给我们的心理健康带来威胁 。
第二部分
说到这 , 我们就自然而然地引出了一个问题 , 在日常交流中 , 谁也不可能做到 , 时刻都在表达着对别人的赞扬 , 从来不去指责对方 。 和别人的沟通出现障碍 , 也是在所难免的事情 。 那在各种各样的场合中 , 怎么才能让我们的赞扬更加恰当 , 责备更容易被接受 , 产生更好的沟通效果呢?接下来的第二部分 , 我们就来回答这个问题 。 这本书里关于沟通的技巧有很多 , 这里没有办法一下说完 。 我为你挑选了两个最有代表性的沟通场景 , 分别是亲子沟通和伴侣沟通 , 来具体说说 , 在技巧层面如何利用好赞扬与责备 。
首先 , 我们先来看看家庭内部亲子间的沟通模式 。 其实 , 每个家庭都有着属于自己的一套评判制度 , 这个评判制度决定着父母会用怎样的方式 , 来称赞孩子 , 对孩子提出意见 。
阿普特教授发现 , 决定一个家庭评判制度是否健康的 , 有这么几个控制点:
第一点 , 你可能会认为 , 在和别人沟通的时候 , 内容应该是明确的、边界清晰的 。 但作者告诉我们 , 在亲子沟通时恰恰不能这样做 。 一个健康的家庭评判应该是通融的 , 而不是严格的 。 严格的评判制度 , 会让孩子接受赞扬与责备时 , 像是在跪着接圣旨 , 他们只能接受家长给自己打上的标签 。 如果试图表达自己的不同意见 , 得到的会是更糟糕的镇压 。 而在通融的评判制度下 , 孩子有机会表发自己的观点 , 挑战家长的“绝对权威” 。 最终的评判结果 , 是双方沟通过后都认可的 。
作者带来的第二个提醒 , 是针对表达的姿态 。 我们在评价一个人的时候 , 通常都习惯带点笼统的个人感受 , 比如这件事你做得好不好 , 我是否欣赏之类的 。 但这本书里说 , 在亲子沟通时 , 尤其是在表达责备的时候 , 应该是具体的 , 而不是笼统的 。 在有的家庭里 , 一句话或是一个动作 , 总会牵扯出过去的错误 , 甚至还会定性成人品上的缺陷 。 这样的责备 , 显然会对孩子造成更大的伤害 。 比如说 , 具体的责备会是:“你今天晚饭迟到了 , 下次记得要准时 。 ”而笼统的责备会说:“你总是没有时间观念 , 自私又懒惰 。 ”这种泛化了的指责 , 会引起孩子极大的恐慌 。
而在表达赞扬的时候 , 应该是慷慨的 , 而不是吝啬的 。 尤其对于同时有几个孩子的家庭来说 , 如果总是需要孩子之间你争我夺 , 努力表现才会得到赞扬 , 是件相当可怕的事情 。 这会让孩子觉得 , 对别人的表扬就意味着自己没有做好 , 从而陷入嫉妒和恐惧 。 而且 , 就算受到了赞扬 , 孩子也会觉得这份荣誉会转瞬即逝 , 很快就会落到一个更配得上它的人身上 。
前面的两点 , 应该都很好理解 , 做起来也不难 。 但是接下来的这点 , 就需要特别注意了 。 第三点说的是 , 一个健康的家庭评判制度 , 应该是回应式的 , 而不是入侵式的 。 这是说 , 孩子的情感是不是会得到尊重 。 比如说 , 当孩子表现出没有耐心、不关心别人的时候 , 如果你的第一反应是:“你怎么可以有这样的感受?你有那种感觉是错的 。 ”这就是“入侵式”的评判 。 这会让孩子因为自己的感受而觉得羞耻 , 长大以后 , 也会不断地问自己“我该不该有这样的感觉?”“我这样做到底能不能让别人满意?”而回应式的评判模式 , 会首先关注孩子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受 , 在尊重孩子想法的前提下充分地沟通 。
说完了亲子间的评判模式 , 再来看另外一个常见的场景:在婚姻中该怎么和伴侣更好地沟通?听到这 , 你一定很想知道有哪些具体的技巧 , 能恰到好处地夸到对方 , 在表达责备时 , 又不会引起冲突 , 让另一半自然而然地接受 。 但是这本书告诉我们 , 能够让婚姻稳定、健康地维持下去的最重要原因 , 并不是这些具体的技巧 , 而是在夫妻对话中 , 赞扬与责备所占的比例 。分页标题
什么意思呢?咱们从一个实验说起 。 有位叫做约翰·戈特曼的心理学家 , 他花了40年的时间 , 做了一件费时、费钱又极其琐碎的研究:观察伴侣在日常生活中的交谈和争吵 。 戈特曼观察了3000对伴侣的交流模式 , 并对其中的很多人做了多年的跟踪研究 。 他还建立了一座婚姻实验室 , 里面有一件家具齐全的公寓 , 伴侣们可以在里面讨论各种各样的话题 。 这个舒适自然、像家一样的环境里 , 安置了完备的监控系统 。 可以观察每一个交流的细节 , 除了声音和视频 , 无论是人们的紧张程度、视线变化 , 还是心跳频率、肾上腺素分泌 , 甚至是从心脏到耳垂和手指的血流量都会被记录下来 。 戈特曼通过对这些海量数据的分析 , 在很大程度上帮我们揭示了 , 究竟是哪些因素 , 在维系或者摧毁了一段婚姻 。
数据的分析过程我们在这里就不多说了 , 直接来看结果:决定婚姻能够持续的关键因素 , 不是情侣之间有着相同的爱好 , 也不是彼此能持续保持吸引力 , 而是赞扬与责备在交流中的比例 。 对于夫妻双方来说 , 或者说对于任何人来说 , 责备对人的影响比赞扬更大 , 能引发强烈的情感 , 更深地扎入记忆 , 因此 , 要想让赞扬能够抵御责备造成的伤害 , 就需要更大的比例 。 通过对数据的分析 , 戈特曼发现 , 在一对伴侣的交流中 , 当赞扬与责备的比例超过5:1时 , 他们的婚姻更有可能保持稳定 , 健康成长 。 赞扬与责备5:1的比例 , 后来也被发现适用于很多其他的沟通场景 , 现在也被称作是人际沟通中的魔法比例 。
当然 , 作者也提醒我们 , 就算得知了这个魔法比例 , 想要保持良好的沟通 , 也未必是件容易的事情 。 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 , 在真实的交流情境中 , 我们会受到各种条件的制约 , 往往很难精确对标这个数字 。 但这项研究至少能带给我们一个很有价值的启示 , 那就是 , 它让我们看到 , 那些毫无顾忌的、过量的责备 , 在一段关系中有着怎样的破坏力;也让我们看到 , 赞扬与责备 , 在人际沟通和交往中 , 发挥着怎样的重要作用 。
总结
好 , 这本《赞扬与责备》就为你介绍到这里 。
最后再说一点自己的感受:刚刚我们一直都在讨论交流时的方法 。 那这是不是就意味着 , 只要掌握了一套精确的沟通原则 , 打磨出一套完美的话术 , 就能让人听了赞美之后如沐春风 , 受到责备后能欣然接受?好像也不全是 。
我之前学的是语言学专业 , 从语言学的角度来看 , 我们的任何一句话 , 除了本身的字面意思之外 , 它还包含着一个更深刻的层面 , 叫做“语旨” , 旨意的旨 。 也就是你说这句话的动机和目的 。
比如拍马屁 , 从字面上看全是好话 , 但它的语旨有问题 , 也就是动机不纯 。 这样的话 , 当时听着感觉很高兴 , 但事后回想起来 , 一定会觉得有问题 。 换句话说 , 文字可以包装 , 但语旨是很难掩盖的 。 从这个角度看 , 不管是赞扬还是责备 , 除了技巧之外 , 都有一个更重要的层面 , 那就是动机 。 所以 , 我们是否带着善意和真诚去和别人沟通 , 才是一切的关键 。 这话听起来很像空洞的大道理 , 但它却是那些具体技巧的最重要的基础和前提 。
撰稿、讲述:袁泽
脑图:刘艳脑图工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