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勤』“国宝”守护人的非常战“疫”
“国宝”守护人的非常战“疫” 湖北省博物馆“休眠”60多天后再出发
文章图片
【『方勤』“国宝”守护人的非常战“疫”】4月16日,方勤馆长(前)同当日值守在博物馆内的安保人员合影(无人机拍摄) 。本报采访人员李贺摄
新冠袭来,武汉“封城” 。与这座城市同时“休眠”的,还有林立在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的数百个旅游文化景区、公共文化服务场馆
过去的60多天,湖北省博物馆馆长方勤守候在拥有24万余件文物的博物馆身边,如同曾经守候在刚刚出土的视如珍宝的每一件文物的身边
疫情也带来更多思考,让文物“活起来”,要更多借助现代信息技术,让更多人在家里就能感受文物魅力,领略文物价值
4月14日,采访人员踏进许久不曾迈入的湖北省博物馆 。为春节布置一新的红色灯笼依旧高高悬在入口的两侧,落下无人打理的灰尘 。平日里被踏平的地砖,缝隙里生出绿色的杂草,有的竟长出几寸高,还开出粉紫色花苞 。
从未见过如此冷清的博物馆,除了满目熟悉的景物,不见人烟 。
2020年初,一场未知病毒的侵袭突如其来,一座期待团圆的大城市陡然“暂停”——为了遏制疫情蔓延,1100万人口、“九省通衢”的武汉宣布“封城” 。
与这座城市同时“休眠”的,还有林立在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的数百个旅游文化景区、公共文化服务场馆 。
湖北省博物馆馆长方勤从疫情之初开始写抗“疫”日记,记录他与这座城市密不可分的感情,记载着他和同事们作为“国宝”守护人的日日夜夜 。
为了24万件文物安然无恙
方勤坐在馆内广场正中间,60多天没有淋浴、穿着近日网购的深蓝色薄外套、“辟邪”的红色棉袜,脚边放着一个酒精喷壶……
这位馆长好像又回到了采访人员初识他时忙碌于考古工地上皮肤黝黑的模样 。
过去的60多天,他守候在拥有24万余件文物的博物馆身边,如同曾经守候在刚刚出土的视如珍宝的每一件文物的身边 。
抗疫、闭门、守馆……
和每一位普通的武汉市民一样,这是一个需要做出巨大牺牲和奉献的艰难决定 。
“我与这个城市患难与共:她病了,我无安!”在2月10日的日记中,方勤如是说 。
“难,当然难 。风险未知、情况紧急,压力非常大 。”作为曾侯乙编钟、越王勾践剑等国宝的“守门人”,方勤从1月20日开始写“抗疫日记”,有时上千字,有时只言片语 。
“1月23日 。武汉封城 。湖北省博物馆闭馆 。早上起来都快9点了,慢悠悠地刷牙、洗脸,吃早饭,再一看微信,封城,半天没反应过来,明白过来也就懵了……我赶紧交代做好封展厅等闭馆工作……我提出能不能就地安置?就是说,由保安食堂供饭,在岗人员值班?建一个群,有事好商量,群名就叫‘临期战时机制’ 。”
在这座疫情“风暴眼”的城市里,最大型的文化场馆宣布进入“临战”状态 。
1月27日,为了应对越来越严峻的疫情,“战时”管理升级,进入完全封闭状态:馆区值班人员不能出来,外面的人也不许进去,完全阻隔,以减少任何与外界接触带来的感染风险 。75位工作人员吃住全在馆中 。
湖北省博物馆制定了严格的防疫措施,所有驻馆人员必须戴口罩;每日早餐、中餐、晚餐三次体温检测、盐水漱口及酒精消毒,并登记入册;每天安排专人定时定点消毒处理,上下午各一次的执勤区域酒精消毒,全区域的消毒液消毒;午餐和晚餐时间段各宿舍打开门窗通风半小时,生活区域保持卫生干净,最大限度做好自我防护……
“看到一切安好,才觉得踏实了一些 。”方勤说,博物馆监控室24小时有人值守实时监控文物安全 。尽管博物馆封闭,但是安防值守与平时并无二致,每天的巡查一丝不能松懈,馆区的每个角落都要检查一遍 。
湖北省博物馆占地面积123亩,现有建筑面积11.3万平方米,藏品24万余件,其中国家一级文物近千件 。以屈家岭文化、石家河文化为代表的史前陶器,盘龙城和曾侯乙墓为代表的青铜器,春秋中期楚墓到汉墓出土的大量漆器,曾侯乙墓、郭店楚墓、望山楚墓、包山楚墓、云梦秦墓出土的大量竹简,梁庄王墓、郢靖王墓出土的藩王文物最具特色,是馆藏文物的代表 。分页标题
其中郧县人头骨化石、越王勾践剑、曾侯乙编钟和元代青花四爱图梅瓶被誉为湖北省博物馆的四大“镇馆之宝” 。
采访人员走进湖北省博物馆监控室,这里10余块大屏可即时调取全馆426个摄像头的实时画面 。曾侯乙展厅、梁庄王墓、郧县人厅、库房西、库房东……馆内每一个角落、每一件文物都在密切的监控下 。
2月13日,疫情仍胶着 。方勤带上两床被子、两个床垫、一床床单、一个枕头,驶向省博物馆的方向 。
那天,武汉长江二桥仅有他的车和另一辆轿车通行 。两岸高耸的大厦入云,像一座巨大的城市森林,寂寥、空旷 。他说,那天一路畅通,却一点没有行驶畅通的愉悦,心里升起一种异样的感觉,这是武汉吗,是那个千万人口的喧嚣城市吗?
“做好了在自己车上先隔离14天的打算,没想到还有一个小房子 。”博物馆正门口有间空着的保卫室,方勤正式成为博物馆的“看门人”,成为与75位值守“卫士”并肩作战的战士,编号76 。
从那天起,直至现在,60多天里,方勤一直留在馆区,一步没有离开 。“我自2013年5月任馆长,8个年头了,也是第一次这么长时间与博物馆朝夕相处 。”
“与子同袍”文博人
疫情骤发,让人猝不及防 。
在封馆之初,湖北省博物馆防疫物资短缺,文博系统各单位得知后,纷纷伸出援手,口罩、消毒液、酒精、食物、药品带着各地的深情厚谊源源不断地涌来,有效纾解了防疫物资短缺的困难 。
各方的倾情援助,方勤记录得最为详尽——
“国家文物局发来了慰问物品:连花清瘟胶囊360盒;消毒片(一万粒)1桶;KF94医用口罩2000只;84消毒液(4L)20桶 。”
“国家博物馆的5000只口罩到了!上海博物馆的第二批2000只医用口罩到了!感谢国博!感谢上海!”
“首都博物馆捐的豆豉鲮鱼罐头到了,共33件,计792盒 。当天就给每个人一盒,大家可开心了!”
“台湾星云大师并星云文化教育公益基金会、佛光寺佛陀纪念馆、大觉寺捐赠的600只口罩到了 。”
……
在方勤的日记里,一批博物馆的名字一一出现 。陕西历史博物馆、首都博物馆、河北博物院、广东省博物馆、中国博物馆协会、中国文物交流中心、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文化遗产防灾减灾专业委员会、四川博物院、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浙江省博物馆、浙江自然博物院、天津博物馆、云南省博物馆、青海省博物馆……捐赠的一笔笔物资,一份份情谊也刻在了他的心里 。
日记中记载,国家博物馆馆长王春法回信说:“方勤馆长,来函收悉,不客气 。我们大家都是一家人 。你们在一线作战,国博除了道义上的声援外,也应该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提供一些物质支援!话不多,情义在;东西不多,心意在 。全国团结如一人,试看天下谁能敌!”
“韩国博物馆协会捐赠的口罩到了,感恩!”2月11日,封馆16天了,方勤写道:“一场突如其来的病毒袭来,韩国同仁伸出援助之手,充分体现了韩国人民的大爱情怀,我们感动不已 。在此,我向韩国博物馆界同仁表示衷心的感谢和深深的敬意!中韩友谊源远流长,希望我们今后进一步加强合作交流,共同促进博物馆事业发展,造福两国人民!”
2月26日,封馆31天了!四川博物馆志愿者通过义卖的方式,筹集资金给湖北捐赠口罩等物资 。方勤给韦荃院长去函表达敬意:“四川同仁危难之中的倾情关爱,谱写了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中华大爱情怀,以及湖广填四川手足情谊的新篇章!……江汉春风起,冰霜昨夜除 。我们携手迎接即将到来的春天,以高质量的对外开放,更好地服务广大人民群众!”
3月底,一辆8轮的重型卡车满载海南博物馆捐赠的10吨水果蔬菜抵达武汉 。海南省博物馆馆长陈江在信中写道:“君住长江头,我居南海中,无百川之流,岂有南海之大 。”
守护文明,一座城市得以与她的人民分享绵延千年的美的历程;延续文脉,一座城市终将向世界展示对话古今的璀璨光辉 。分页标题
“今天做了一件一直想做的事 。”3月25日,意大利疫情更加严重,方勤联合浙江、三峡、山西等几个馆,倡议给意大利博物馆界捐赠口罩,“表达心意和应急为主” 。没想到一呼百应,短短一个小时,就募集到个人捐款5000元 。
方勤代拟了一封信:“亲爱的意大利朋友们:相知无远近,万里尚为邻!意大利的疫情时刻牵动我们的心,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克时艰!”
在信中,他特地非常郑重地把每个人的名字写上 。这是一份越加越长的名单,不仅是一个个名字,更代表着一份份浓浓的心意 。
3月12日,植树节 。博物馆迎来一支特殊的英雄队伍:“豹变志愿者” 。这支志愿者团队17人,其中还有一个法国人 。他们在广场东侧的小树林里,植下一棵茶树苗,以作纪念 。
“他们让我即席讲几句,不知怎么就感动了,说感谢他们,他们是逆行者,是战士,向他们致敬;今天植树节,很有意义,让我们铭记这段难忘岁月;疫情发生后,全世界全中国支援武汉,让一千万英雄的武汉人民不孤单!”
“云观赏”让国宝“活起来”
“3月16日(周一) 。封馆50天了!我也进馆33天了!今天公布新增4例!太好了,连续5天个位数!看来已取得阶段性成果了!……武汉市封城是人类历史上的奇迹,湖北省博物馆封馆恐怕在博物馆历史上也是没有的,整整50天!而这50天是历经了恐慌、坚毅、平静的历程 。今天,抗击取得了阶段性成果,通过50天完全封闭,我平安地度过来了……”
在当天的日记中,方勤接连用了几个感叹号表达喜悦的心情,写下了“迎接新的篇章!拥抱春天的到来!”这样的期盼 。
他热切地想念着那些展厅里、库房里的宝贝 。
3月22日是方勤一直铭记于心的日子,“春天里的武汉”直播走进湖北省博,他也跟着收看直播的观众一起走进了久违的展厅 。
“上午9点开馆了,打开了曾侯乙展厅、楚文化展厅、瓷器展厅、梁庄王展厅 。自1月23日闭馆后,第60天,第一次开展厅 。尽管闭馆后每天通过监控24小时观察展厅及文物,但毕竟没见面,类似视频电话;而今天,是重逢,见面了 。那种激动还是不可言喻的,我把展厅全部走了一遍,把每件文物凝视了一遍,轻声向他们问候了一声,你们好吗?60天没来看你们,受委屈了 。”方勤动情地记录当天的心情 。
当天下午的统计数据显示,796.6万人次观看了直播 。“原来有这么多人对它们关注和想念 。”方勤有些受宠若惊 。
为了让更多足不出户的观众“云逛展”“涨知识”,湖北省博在疫情期间推出“荆楚国宝”助力战疫的网上社教活动,深挖馆藏文物内涵,结合疫情防控工作,适时推出系列微课堂助力战“疫” 。
例如,在“秦代的疫情防控方法”微课堂中,介绍了秦代防疫方法的三大步骤:首先是发现,接着是确认,最后是隔离 。以此为切入点引导大家树立信心,听指挥、不出门、不聚餐、戴口罩 。
疫情防控中,如何正确洗手至关重要 。湖北省博物馆围绕古人“沃盥之礼”,借助馆藏文物曾侯乙的盘和匜讲述古人衍生出的一套洗手礼:一人执匜浇水,另一人捧盘接弃水 。洗手完毕,再递上一条擦手巾,通过介绍先民用流水洗手的卫生观念引导人们学习正确的洗手方法 。
湖北省博物馆以“浴火重生的凤凰”为例,结合“凤舞九天”楚文化展厅中的虎座鸟架鼓、凤鸟双联杯等精品文物,让观众感知楚文化蕴含的筚路蓝缕、自强不息精神,坚定众志成城共同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信心 。
“面对灾害,人类确实变得很渺小 。先民的做法往往能在这种特殊时刻,给予我们启示 。”方勤感慨,当初封馆确有必要,杜绝了感染风险,也让他重新思考现代化博物馆发展的方向 。
3月26日,湖北省博物馆与中国文物报、假日博物馆联合举办《文物不言》湖北省博物馆专辑在网上与观众见面,首播越王勾践剑,网上浏览量700万人次 。刚上这个项目时,有人赞成,也有人的反对,但方勤坚信:“信息化时代的博物馆文化推广,我们不能再用老经验想问题,许多东西我们要学习 。”分页标题
他说,疫情也带来更多思考,让文物“活起来”,要更多借助现代信息技术,让更多人在家里就能感受文物魅力,领略文物价值 。
猝不及防的风雨过后,4月的武汉暖风习习,万物迎着朝阳进入生长的旺盛期,爱和希望在绝处逢生中降临 。
4月8日,武汉“解封” 。“早晨6:06出门,一直守着太阳露出头了,我自拍了一张和她的合影!4月8日在湖北省博物馆露出的第一缕阳光!我贪婪地深吸了一口气!”
“除了门口这几棵常青树,我当初来的时候都是枯叶,光秃秃的 。”方勤指着博物馆进门处右边一片繁茂的小树林说:“你看,现在绿意葱葱,它们都是向上的生命力 。还有这地面上冒出的小草,也不要清理,我觉得挺好看的 。”
博物馆门外,马路上的车辆开始增多,甚至有些许堵车 。
繁茂的春色,提醒着这座英雄的城市、这些英雄的人民重新振作、重新出发,迎接崭新的生活 。(采访人员喻珮、皮曙初)
- 志愿者@守护医者,感受幸福(一线讲述)
- 「守护」守护医者,感受幸福(一线讲述)
- 守护医者,感受幸福(一线讲述)
- #老罗#守护医者,感受幸福(一线讲述)
- 『』火神山医院洗消分队分队长张鹏飞——冲锋在前 守护平安
- 守护遗产 共享未来
- 「」厉害了!为了守护颜值担当,温江用了这些高科技!
- 「群众」新田公安紧急止付多起电信网络诈骗,成功守护群众钱袋子
- 『永州网警巡查执法』新田公安紧急止付多起电信网络诈骗,成功守护群众钱袋子
- 「永州网警巡查执法」新田公安紧急止付多起电信网络诈骗,成功守护群众钱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