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龙岩』【红色故事】“红军长征第一村”,松毛岭下的红色记忆


在福建长汀县与连城县的交界处 ,
横亘着莽莽苍苍的松毛岭 ,
岭下坐落着被誉为
“红军长征第一村”的中复村 ,
这是一个有着浓郁传奇色彩的村落 。

『文化龙岩』【红色故事】“红军长征第一村”,松毛岭下的红色记忆
本文插图
这是红军长征前的最后一战
“是役双方死亡枕籍 , 尸遍山野 , 战事之剧 , 空前未有 。 ”

『文化龙岩』【红色故事】“红军长征第一村”,松毛岭下的红色记忆
本文插图
松毛岭南北横贯40多公里 ,
崇山峻岭 , 森林茂密 ,
是闽西经长汀往赣南的必经之路 ,
一旦失守 , 红军将无险可守 ,
国民党军直逼长汀、瑞金 。
1934年9月23日清晨 ,
成千上万发炮弹飞来 , 爆炸声四起 ,
寂静的松毛岭被惊醒 ,
松毛岭保卫战由此拉开序幕 。
最终 , 红军坚守7天7夜 ,
抵抗了国民党军的猛烈进攻 ,
为中央主力红军战略大转移
赢得宝贵时间 。

『文化龙岩』【红色故事】“红军长征第一村”,松毛岭下的红色记忆
本文插图
松毛岭保卫战最激烈的时候 ,
红军伤亡很大 , 急需兵员补充 。
红屋区裁判部部长钟大兴振臂高呼:
“共产党员和不怕死的跟我走!”
在他的带领下 ,
红屋区两百多热血男儿参加了红军 ,
义无反顾地奔赴
炮火连天的松毛岭战场 。

『文化龙岩』【红色故事】“红军长征第一村”,松毛岭下的红色记忆
本文插图
南山镇长窠头村青草湖 , 松毛岭战役中许多伤员牺牲后曾简单安葬于此 , 当地村民发现后修建了一座无名烈士墓 。
如今的中复村 ,
保留着一个和松毛岭战役有关的习俗 ,
那便是 中秋节提前一天过 。
1934年9月22日 ,
当年中秋节的前一天 ,
因为预计国民党军
可能会利用八月十五这天攻打松毛岭 ,
所以大家为了做好战役准备 ,
不约而同选择提前一天过中秋节 ,
千百年不变的习俗因为一场战役而改变 ,
而这一改变持续了整整86年 ,
直到今天 。
送郎当红军
郎当红军莫念家 ,
专心革命走天涯;
十年八载不算久 ,
打倒反动再回来 。

『文化龙岩』【红色故事】“红军长征第一村”,松毛岭下的红色记忆
本文插图
长汀县中复村有块“零公里处”石碑 , 它默默地告诉后人 , 这里是两万五千里长征路的起点 。
“松毛岭不会倒 , 松树倒了 ,
明年春天还会长 。
红军一定会回来的!”
1934年9月30日上午 ,
松毛岭仍然硝烟笼罩 , 炮声隆隆 ,
来不及擦去硝烟血迹 ,
红九军团接到马上转移的紧急命令 ,
随后立即在观寿公祠大坪上召集了
由红军、赤卫队员、少先队员和群众等
参加的誓师大会 。

『文化龙岩』【红色故事】“红军长征第一村”,松毛岭下的红色记忆
本文插图
观寿公祠前的誓师大会
“郎当红军莫念家 , 专心革命走天涯;
十年八载不算久 , 打倒反动再回来 。 ”
当天下午 ,
送行的队伍中 ,
有人低声唱起了悲怆感人的山歌 。
蔡冬莲送儿子钟童生妹 ,
蔡四嬷送丈夫钟才登 ,
上官观音妹送丈夫钟百寿 ,
何香妹送丈夫钟则林 ,
一天前才新婚的赖二妹送丈夫钟奋然……
千叮咛 , 万嘱咐 ,
那依依不舍、生离死别的情景 ,
让人肝肠寸断 , 泪流满面 。

『文化龙岩』【红色故事】“红军长征第一村”,松毛岭下的红色记忆分页标题
本文插图
由福建省歌舞剧院参演 , 以松毛岭战役及赖二妹的真实故事为背景创作的原创民族歌剧《松毛岭之恋》剧照
当时 ,
新婚一天就送别丈夫的赖二妹 ,
十个月后产下遗腹子 ,
她除了上山砍柴 ,
打短工含辛茹苦养活孩子外 ,
大部分时间就坐在自家的门槛上 ,
痴痴地等待丈夫的回来 。
因为她答应然哥 ,
哪怕就是等到天荒地老也要等他回来 。
这一等就是三十年 。

『文化龙岩』【红色故事】“红军长征第一村”,松毛岭下的红色记忆
本文插图
《松毛岭之恋》剧照
可到了1963年 ,
等到的却是丈夫战死沙场的消息 ,
她含着泪给丈夫修建了衣冠冢 ,
棺材里放的是赖二妹每年给丈夫做的
一套新衣裳 ,
一共三十套 。

『文化龙岩』【红色故事】“红军长征第一村”,松毛岭下的红色记忆
本文插图
《松毛岭之恋》剧照
红军桥与生命等高线
中复村有一座客家廊桥 ,
它建于明朝初年 , 有500多年的历史 ,
被当地百姓亲切命名的“红军桥” ,
这是当年红军在中复村的征兵处 。
在老百姓的心中 ,
这是连接红军与劳苦大众的连心桥 ,
更是护送成千上万苏区热血青年 ,
慷慨奔赴反“围剿”战场的英雄桥 。

『文化龙岩』【红色故事】“红军长征第一村”,松毛岭下的红色记忆
本文插图
“当年红军使用的是一米五长的汉阳造步枪 ,
要背着步枪跑 , 身高至少得一米五 。
最早的时候 ,
这条线是临时用笔画一下的 ,
很多人年纪小 ,
身高不够 ,
又都想参加红军 ,
就想方设法偷偷将线画低一些 。
后来领导知道了 , 才改用刀刻 ,
之后年轻人就想法子
昂头、踮脚、撑高 , 争先当红军 。 ”
红色讲解员钟鸣回忆 ,
“80多年前 ,
就是在这里 ,
我的祖辈同周边的年轻人一同报名参军 。
单中复村 , 就有近600人参军 。 ”
新中国成立后 ,
这条刻线有了一个悲壮的名字——
生命等高线 。

『文化龙岩』【红色故事】“红军长征第一村”,松毛岭下的红色记忆
本文插图
廊桥柱上的四根木柱上分别划有一道线 , 高1.5米 , 这是当年红军刻下的征兵线 , 意味着身高超过线、高于一米五的年轻人才能扛枪参军 。
这座历经沧桑的风雨廊桥 ,
见证了当年一幕幕
“父送子 ,
妻送夫 ,
兄弟争相当红军”的感人场景 。
“六子当兵”
塘背乡苏贫农团有一个叫罗云然的老人 ,
有六个儿子 。
老大、老二、老三
先后牺牲在反“围剿”战场上 。

『文化龙岩』【红色故事】“红军长征第一村”,松毛岭下的红色记忆
本文插图
红军桥上的标语
当得知松毛岭战斗形势严峻 ,
他义无反顾将剩下的三个儿子
送到征兵处报名参军 。
区苏干部蔡信书动情的对他说:
“你就留个最小的儿子在身边吧!”
罗云然老人却坚定地说:
“若不是红军来了 ,
孩子们早就饿死了 。
我和三个孩子商量好了 ,
就是断了香火 ,
也要跟着红军干革命!”
最终 ,
罗云然老人的六个亲生儿子
全部为革命壮烈牺牲 。
“六子当兵”的故事 ,
正是当年苏区扩红的典范 。
替生死与共的兄弟们尽孝!
钟屋村的钟根基 ,
和同村的17位热血青年 ,
一同报名参加红军 ,
出发前他们跪地起誓:
谁活着回来 ,分页标题
谁就要为他们的父母尽孝!

『文化龙岩』【红色故事】“红军长征第一村”,松毛岭下的红色记忆
本文插图
在残酷的革命战争中 ,
最后仅剩下钟根基一人活着 。
1954年 ,
当他参加抗美援朝回国后 ,
已是正团级军官的他 ,
为了20年前那个承诺 ,
他想尽办法 ,
坚持转业回家 。
拒绝组织上的工作安排 ,
回乡务农 ,
为的就是
当年许下的那个誓言——
替生死与共的兄弟们尽孝!

『文化龙岩』【红色故事】“红军长征第一村”,松毛岭下的红色记忆
本文插图
《松毛岭之恋》剧照
几十年来 ,
除了物质上的帮助 ,
只要哪个兄弟的父母去世 ,
他就去做孝子 , 帮忙入殓抬丧;
后来 ,
不论本村还是邻村 ,
只要有老人过世他都主动去帮忙抬丧 ,
成了一名不折不扣的“扛丧子” 。
在当地 ,
抬丧——扛棺材是 被人最看不起的 。
但钟根基却毫不在意 ,
他说 , 我能活着尽孝就是最大的幸福 。
“扛丧子”的职业 , 他一干就是30多年 。
因为从事这个职业 ,
钟根基老人终身未娶 。
上世纪末 ,
钟根基老人离世前留下了最后一句话:
“我死后 , 请把军功章让我全部带走 ,
因为它们是我17兄弟用命换来的 ,
我要把这些军功章还给他们!”
古驿道 , 红军街
连接着红军桥的
是一条用石头铺就的古驿道 ,
现在当地人称为红军街 ,
是当年长汀经过中复
通往福州、厦门、广东的陆路主要通道 ,
对反封锁、反围剿都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

『文化龙岩』【红色故事】“红军长征第一村”,松毛岭下的红色记忆
本文插图
在这条红军街上 ,
很多户人家的门板左右不对称 ,
没有办法严丝合缝地扣在一起的 。
在当年的松毛岭保卫战中 ,
几乎所有门板
都被当做担架用来转移伤员 ,
或者是构筑防御工事 。
战斗结束后 ,
无法再找回自家原来的门板 ,
于是就成了如今七拼八凑的样子 。
“家家无门板 , 户户无闲人 。 ”
这也是当时中复村人民
倾尽全力支援红军的真实写照 。

『文化龙岩』【红色故事】“红军长征第一村”,松毛岭下的红色记忆
本文插图
时移世易 , 沧桑历遍 。
如今 ,
松毛岭下的这些村庄 ,
已是生机勃发、物阜民丰 。
但无论世事如何变化 ,
村民们依然没有遗忘红军烈士 ,
他们用自己的方式 ,
传承、传播红色文化 ,
【『文化龙岩』【红色故事】“红军长征第一村”,松毛岭下的红色记忆】让红色精神在长汀这片土地上世代相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