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谈资:宝宝在墙上画了妈妈,爸爸看到后怒了,央视女主持:丢了养育本质


《无问西东》里 , 沈光耀母亲的那段话 , 曾让不少观众感同身受——
"当初你离家千里 , 来到这个地方读书 , 你父亲和我都没有反对过 。
因为 , 是我们想你 , 能享受到人生的乐趣 , 比如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 比如同你喜欢的女孩子结婚生子 。 注意不是给我增添子孙 , 而是你自己 , 能够享受为人父母的乐趣 。
你一生所要追求的功名利禄 , 没有什么是你的祖上没经历过的 , 那些只不过是人生的幻光 。
我怕 , 你还没想好怎么过这一生 , 你的命就没了啊!"

社会谈资:宝宝在墙上画了妈妈,爸爸看到后怒了,央视女主持:丢了养育本质
本文插图
当时在影院看到这里 , 不少观众当场流泪 。 在中国 , 许多父母都把孩子当成私有物品 , 以爱的名义去控制孩子 , 希望孩子实现自己当年未实现的遗憾 , 读研读博出国留学 , 光宗耀祖事业有成……真正能像剧中沈母这样 , 给孩子自由选择的权利的 , 真的少之又少 。
沈母希望孩子不要去战场 , 不是控制她 , 以孝道之名来绑架他 , 而是提醒他珍惜自己的生命 , 表达自己作为母亲的担忧 。 这才是和孩子正确沟通的方式 。 而当沈光耀还是决定成为一名战时飞行员的时候 , 沈母怀着担忧与悲痛 , 依然尊重了他的选择 。

社会谈资:宝宝在墙上画了妈妈,爸爸看到后怒了,央视女主持:丢了养育本质
本文插图
只有这样的母亲 , 才能培养出沈光耀那样优秀的孩子 。
《无问西东》讲的是清华大学的历史 , 其中穿插了四代人物的故事 , 沈光耀那一代 , 正面临抗日战争 , 校区迁移 , 国立西南联大成立 , 老师与学生在战争中依然不废学习与科研 , 沈光耀在这样的环境中读书、学习 , 又在危难之中参加了飞行员的选拔 , 走上了保家卫国的道路 , 最后殉国 。 而沈光耀的母亲 , 痛失爱子 , 却也理解他的选择 。 那一幕里 , 她鬓插白花 , 双眼含泪 , 为已故去的沈光耀的两位同学奉上两碗茶水 , 以便赶路 。
作为沈光耀的母亲 , 她哪怕对他心怀无限担忧 , 为他的受难要承受半生悲痛 , 她依然尊重他的选择 。 这是一个让人敬佩的母亲 , 也是一个真正从心底里理解和关爱儿女 , 与儿女心贴心的母亲 。

社会谈资:宝宝在墙上画了妈妈,爸爸看到后怒了,央视女主持:丢了养育本质
本文插图
电影《无问西东》播出后 , 沈母的形象得到了网友的一致认可 , 网上对沈母皆是赞叹 , 她的举手投足都是典范 , 连饰演沈母的演员米雪 , 也因这个角色的成功 , 再度被网友争先讨论 。 在如今的中国式家庭里 , 像沈母这样既能亲身教导孩子 , 传达关爱 , 助他成才 , 又能给予信任与尊重的母亲 , 其实并不多 。 大多数时候 , 妈妈对孩子的教育方式 , 不是控制就是指责 , 虽然是以爱之名 , 却做了很多违背初衷的事 , 而结果却往往事与愿违 。
正确教育孩子 , 从父母的改变开始
有些问题 , 往往到成为问题 , 甚至难以挽救的时候才被人意识到 。 在中国 , 教育孩子的最大目的 , 就在于"提高成绩" 。 学习好似乎成为家长们的一致目标 , 来做心理咨询或听心理课的家长 , 也多是为了"孩子不写作业"、"成绩上不去""总爱玩手机"这些事情而来 。
甚至很多家长在面临孩子厌学、抑郁、自杀、沟通障碍等事情的时候 , 才会想到自己一直以来的教育方式是否有问题?但其实这些事情早早就在错误的亲子沟通中酝酿了 , 等它成为问题展现出来 , 往往已经晚了 。
我在做心理方面工作的时候 , 曾遇到不少家长为孩子写作业问题而苦恼 。 有一次 , 一个家长分享了这样一段经历:
孩子写作业不专注 , 一会儿抠抠橡皮 , 一会儿咬咬铅笔 , 一会儿又要去上个厕所 。 小张作为妈妈 , 在一旁看到这些忍不住生气 , 经常为此批评孩子 , 但效果却很一般 , 孩子依然如此 , 并没有什么改善 。分页标题

社会谈资:宝宝在墙上画了妈妈,爸爸看到后怒了,央视女主持:丢了养育本质
本文插图
小张后来意识到自己的方法可能有问题 , 开始尝试着改变 。 她再看到孩子写作业磨蹭的时候 , 强忍住自己的怒火 , 用温柔的语气问:
"儿子 , 我看你写这个字擦了又写写了又擦 , 妈妈感受到你想把它写好 , 可是却好像做不到 , 你似乎为此很焦虑 , 是吗?"
孩子当场哭了 。 他说:
"妈妈?我真的很想写好它 , 可是我不知道该怎么写 。 "
小张一瞬间感受到了儿子的无助 , 忍不住抱住孩子 , 也终于明白了自己的错误:长久以来 , 她都过于关注"作业没完成"这个事情 , 而忽略了儿子努力的过程 。
孩子还告诉她 , 自己之所以有时候不写作业 , 就是因为写了也挨吵 , 不写也挨骂 , 干脆就不写了 。
从此之后 , 小张终于转变了对待孩子的方式 , 把更多的关注点留在了"理解孩子"身上 , 开始走进孩子内心 , 从那以后 , 孩子没有了父母一味地指责 , 也获得了足够的安全感 , 当写作业这件事不再变得恐怖后 , 他竟然慢慢喜欢上学习了 。
许多家长都埋怨孩子没有自觉性 , 殊不知正是家长的"无知" , 让孩子失去了对学习的热情 。
父母的教育方式决定了孩子是否健康成长
前段时间上映了王子文主演的一部情感励志类电视剧——《第二次也很美》 , 女主和曾经大火的《我的前半生》中的罗子君一样 , 大学期间也曾十分优秀 , 毕业后直接结婚 , 成为没有经济能力的家庭主妇 , 突然间经历婚姻的破裂 , 从而刺激自身成长 , 恢复人生的主动权 。

社会谈资:宝宝在墙上画了妈妈,爸爸看到后怒了,央视女主持:丢了养育本质
本文插图
定和《我的前半生》最大的不同 , 在于女主还有一个几岁大的儿子 。 这个古灵精怪的儿子叫豆豆 , 他有一个好朋友叫果果 。 果果是个从小没有妈妈的女孩子 , 记忆里的妈妈已经模糊了面容 , 爸爸拉扯她长大 , 在电视剧第四集有这么一个小片段:果果因为想念妈妈而伤心 , 豆豆就提议帮她在墙上画一个妈妈 , 两个小朋友开开心心地动手创造 , 整个画面特别温馨和谐 。 然而爸爸突然推门 , 看到了墙上的画 , 立刻怒不可遏 。

社会谈资:宝宝在墙上画了妈妈,爸爸看到后怒了,央视女主持:丢了养育本质
本文插图
在爸爸看来 , 孩子在墙上乱画是极其破坏"规则"的举动 , 但在孩子的眼里 , 她意识不到这个行为的真正"错误"在哪里 , 她会下意识地觉得:她在墙上画妈妈这个行为是会惹爸爸生气的 , 如果这个事情不是被豆豆解开误会 , 她在以后的人生中可能就会封闭内心 。
爸爸为了孩子在墙上画画而动怒 , 但大人们看到的结果往往是具有欺骗性的 , 他会下意识忽略孩子行为的原因 , 和孩子内心的真实想法 , 而这才是最重要的 。 果果为墙上的妈妈而重拾快乐 , 但却被爸爸劈头盖脸一顿吵的结局 , 把这一切都打破了 。

社会谈资:宝宝在墙上画了妈妈,爸爸看到后怒了,央视女主持:丢了养育本质
本文插图
电视剧把这一段具有代表性的家庭场景完整呈现了 , 因此我们作为观众可以直接看到前因后果 , 但实际生活中 , 并不是每个父母都有耐心每次都去探寻孩子的内心 , 由此可以想象父母错过的那些重要的原因会有多少多少 , 和孩子之间的代沟也会越拉越长 。
还没有结婚生子的朋友也可以回想 , 在成长的过程中 , 有没有被父母、大人误解、挫伤、拒绝甚至掐断梦想的经历 , 而这些又有没有在内心构成隐痛 , 哪怕已经成年 , 也依然在持续起影响 。
孩子的成长是一个复杂的过程 , 从呱呱落地的婴儿到长大成人 , 其中会经历不同的阶段 , 但每个阶段都需要父母的正确陪伴和引导 。 科学的教育方式对孩子来说太重要了 , 成功教育自己的子女 , 对父母来说亦是个成长学习的过程 。分页标题

社会谈资:宝宝在墙上画了妈妈,爸爸看到后怒了,央视女主持:丢了养育本质
本文插图
【社会谈资:宝宝在墙上画了妈妈,爸爸看到后怒了,央视女主持:丢了养育本质】
总结到最后 , 最好的教育依然是"爱" , 不是控制 , 不是指责 , 不是借爱之名的强制安排 , 而是由爱而生的关怀和理解 , 就如《无问西东》中沈光耀的母亲一样 , 这样一来 , 父母的担忧和期待 , 孩子是能真正感受到的 , 从而才能把爱反馈给父母 , 而非叛逆和逃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