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大奕」张大奕被“手撕”,如涵难立危墙之下


_本文原题:张大奕被“手撕” , 如涵难立危墙之下

「张大奕」张大奕被“手撕”,如涵难立危墙之下
本文插图
出品 | 搜狐科技
作者 | 尹莉娜
4月17日 , 一位微博ID为“花花董花花”的用户公开声讨张大奕称:“这是我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警告你 , 再来招惹我老公我就不客气了 , 老娘也不是好惹的 。 望自重 , 好自为之” , 同时@张大奕eve 。

「张大奕」张大奕被“手撕”,如涵难立危墙之下
本文插图
【「张大奕」张大奕被“手撕”,如涵难立危墙之下】
看似是一场“原配手撕小三”的戏码 , 但背后却牵扯出了两家上市公司核心人物 。 “花花董花花”随后被网友曝出疑似中国某超级电商总裁的夫人 , 而张大奕的身份不仅是网红 , 同时也是持股13.2%、为如涵控股创造约一半营收的CMO 。
流水的网红 , 不变的生意 。 从文字段子到图文传播再到现如今的短视频直播 , 网红在媒介形式的转变中不断更新换代 , 但依靠网红变现带货的逻辑却从未变化 。 作为图文时代的大网红 , 张大奕更早尝到了“颜值变现”的滋味 。
2014年 , 张大奕和如涵董事长冯敏合开一家淘宝店 , 仅一年时间就摘得销量冠军 。 2016年的巅峰时期 , 张大奕两小时就带动了2000万的成交额 , 她的店铺也是淘宝 “第一家双十一销量破亿” 的女装店 , 彼时的“口红一哥”李佳琦还是个直播新人 。 当年 , “张大奕年收入碾压范冰冰”的新闻甚嚣尘上 , “网红经济”的新兴概念也首次被推向高潮 。
尽管网红淘宝店一直饱受款式抄袭、质量差、定价高等质疑 , 但店铺的销售却是越做越红火 , 开业一年她的店铺就成为五颗皇冠 , 截至目前 , 张大奕的店铺粉丝数已经达到了1172万 。 在去年的双十一中 , 张大奕店铺的销售量达到了3.4亿 , 作为对比 , 李佳琦的带货量超过了10亿 。
尽管如涵控股的创始人、董事长冯敏持股超过50% , 但在外界看来 , 持股仅为7%的张大奕才是撑起如涵市值的关键人物 。
从如涵的招股书中可以看到 , 在2017、2018及2019财年前3个季度 , 张大奕淘宝店铺的销售额在公司GMV的占比分别达到49.6%、51.0%和44.9% , 营收占比的50.8%、52.4%和53.5% , 占据了“半壁江山” 。 过度依赖张大奕甚至被列为是影响公司经营表现的风险因素之一 。 除了张大奕外 , 仅靠3位带货量过亿的头部网红 , 如涵在单季度所产生的GMV就达到了10.46亿 , 占据了平台总GMV17.03亿的的六成以上 。
有了张大奕的加持 , 如涵的发展一直顺风顺水 。 从2014年创立之初 , 如涵每年都能获得资本续命 , 赛富投资基金、君联资本等都是连续增持2次的老股东 。 天眼查数据显示 , 2016年7月 , 如涵获得2.14亿元人民币的个人投资 。 4个月后 , 阿里携3亿元入局 , 占股9.58%成为第四大股东 , 如涵的估值也在此次定向增发中暴涨15倍 , 超过30亿元 。
一年前的2019年4月 , 如涵控股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 , 发行价为12.5美元 , 总发行规模约为1.25亿美元 , 张大奕也成为了第一位在纳斯达克敲钟的***红 。
不过 , 相比于此前融资过程的顺利 , 如涵在上市后的股价却表现低迷 。 上市首日即暴跌37% , 截止上个交易日 , 如涵股价已经跌至4美元/股上下 , 跌幅近七成 。 这一切不难理解:在上市前 , 如涵控股已经连续3年亏损 。 根据招股书显示 , 2017财年如涵控股的净亏损为人民币4010万元 , 2018财年净亏损为人民币9000万元 , 2019财年前三财季的净亏损为人民币5750万元 , 直到2019年第三季度 , 如涵才首次扭亏为盈 。
亏损的背后是营销费用的高企 , 2019年前三个季度 , 如涵的营销费用分别为7410万元、8017万元、8760万元 , 营销费用占整体费用的比例已经高达52.7% 。 在KOL本身就是赚取别家公司营销费用的基础上 , 如涵花费过多费用在营销上 , KOL影响力所掺杂的水份可想而知 。分页标题
更引人注意的是 , 如涵先于瑞幸更早地被人指出潜在的财务造假可能性 。 2019年10月 , 如涵遭到数十家美国律师事务所发起的集体诉讼 , 称公司在招股书中存在虚假、误导性声明或未披露的信息 , 要求对其进行调查并寻求索赔 。
除此之外 , 为了规避失去张大奕对公司的影响 , 一方面 , 如涵在不断地建立所谓的“网红生态” , 试图复制更多的张大奕 。 但从如涵最新发布的2020财年Q3(自然年2019年Q4)财报来看 , 网红孵化难度颇高 。 截至2019年底 , 如涵签约网红的数量达到159人 , 但年带货总额超过1亿的头部KOL仅有3个 , 仍是张大奕、大金、虫虫三个“老人” , 与1年前并无变化 。 王思聪也在公司去年4月IPO时点评称“网红孵化存在不可复制性 。 ”
另一方面 , 如涵也在积极调整运营策略 , 将重点放在了毛利率更高的平台服务上 。 如涵的收入来源有两种 , 包括自营淘宝店铺的销售额以及为其他品牌带货的服务费 。 目前主流MCN机构的营收模式是第二种 , 即服务费 。 从如涵发布财报中可以看出 , 2019年第四季度 , 如涵的服务收入增速惊人 , 同比增长154%达到人民币1.107亿元 。 来自服务的营收占比也从2018年年底的11%增长至2019年年底的23% 。
服务费逐渐成为成为营收重头戏的同时 , 如涵在网红孵化上的策略也发生的转变 。 此前 , 创始人冯敏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 , 不再执着于打造“下一个张大奕” , 而是发掘更多的“温婉” 。
此前 , 温婉曾因一段在地下车库的舞蹈在抖音走红 , 十天涨粉千万 , 又迅速被人肉“黑历史” , 遭到封杀 , 爆红后迅速归于沉寂 , 但温婉还在热度之上的时候 , 如涵就已经下手将其收入麾下 。 就在人们已经认为温婉消失在公众视野之时 , 一个令人想象不到的事实是 , 温婉在过去12个月里服务收入大于等于1000万元 , 已经跻身如涵的成熟网红之列 。
今年3月30日淘宝直播的年度战略发布会上 , 淘宝内容电商事业部总经理玄德表示 , 未来1年内将有100家MCN机构营收过亿 。 而对于如涵来说 , 这个目标仅用一个季度就可以实现 , 作为“网红第一股” , 如涵早已跑在了前面 。
但依靠网红的生意都有生命周期 , 尽管张大奕也有高光时刻 , 但已经留在了曾经 , 如今李佳琦、薇娅、烈儿宝贝等才是淘系生态中更具人气的KOL , 加之网友对于出轨等问题的零容忍度 , 张大奕和如涵接下来的路是更难走了 。
(搜狐科技原创文章 , 转载请注明来源)

「张大奕」张大奕被“手撕”,如涵难立危墙之下
本文插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