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速火箭】中国收购马达西奇失败,我们缺的不是航发制造企业,而是领军人才


_本文原题:中国收购马达西奇失败 , 我们缺的不是航发制造企业 , 而是领军人才
在经过几年的反复之后 , 天骄航空收购乌克兰飞机引擎制造商马达西奇一事终于尘埃落定 。 由于美国的反对 , 4月17日 , 乌克兰基辅一家法庭驳回了天骄航空要求解冻其购买的马达西奇股票的上诉 , 意味着马达西奇已经彻底与中国无缘 。

【光速火箭】中国收购马达西奇失败,我们缺的不是航发制造企业,而是领军人才
本文插图
马达西奇的发动机展示

【光速火箭】中国收购马达西奇失败,我们缺的不是航发制造企业,而是领军人才
本文插图
国外媒体的报道
这一切实际上都在大家的意料之中 , 早在2017年 , 乌克兰法院就冻结了天骄航空收购的马达西奇的绝大部分股份 , 等待乌克兰安全部门的调查 。 虽然乌克兰安全部门的理由是敏感技术落入外国公司 , 可能会损害乌克兰的国家安全 , 但明眼人都知道 , 背后真正体现的则是美国的意志 。 乌克兰与俄罗斯闹僵 , 转投美国的怀抱之后 , 我们就对这个结果有所准备 。

【光速火箭】中国收购马达西奇失败,我们缺的不是航发制造企业,而是领军人才
本文插图
我们对此早有准备
不过 , 从马达西奇的业务来看 , 它其实并不是大家想象中那样重要 。 马达西奇虽然名气很大 , 但它只是发动机制造商 , 并不是发动机研制单位 , 乌克兰真正的发动机研制单位是伊夫琴科-进步设计局 , 乌克兰就是再穷再傻 , 都不可能卖掉它 。 而生产发动机的马达西奇 , 也许会有一些中国需要的航空引擎图纸 , 但是技术实力远远无法和伊夫琴科-进步设计局相提并论 。

【光速火箭】中国收购马达西奇失败,我们缺的不是航发制造企业,而是领军人才
本文插图
马达西奇的产线
其次 , 马达西奇虽然是乌克兰最大的发动机制造商 , 但是与天骄航空涉及的 , 仅仅只是数亿元人民币的交易 , 这点金额对于航空发动机的研制和生产来说 , 只是九牛一毛 。
马达西奇才值几亿元人民币?

【光速火箭】中国收购马达西奇失败,我们缺的不是航发制造企业,而是领军人才
本文插图
从马达西奇的产业构成来看 , 它的发动机制造现在主要有三大产品 。 首先是D-18T大函道比涡扇发动机 , 主要供安124和安225等大型运输机使用 。 其次 , 则是D-36小型高涵道比发动机 , 主要供图334等支线飞机使用 。 第三则是AI-25、AI-222等低涵道比小型涡扇发动机 。
马达西奇的发动机产线

【光速火箭】中国收购马达西奇失败,我们缺的不是航发制造企业,而是领军人才
本文插图
这三个产品系列中 , 我们目前最需要的是AI-222 , 因为南昌的L15使用的就是它 , 特别是在涡扇19岷山发动机项目被调整之后 , AI-222系列就成为L15的唯一选择 。 而L15除了装备解放军空军和海军 , 出口国外之外 , 还是未来我国航母舰载教练机的候选人 。 不过 , 此前我们已经采购了一批AI-222系列发动机作为库存 , 国内中小推涡扇发动机的研制实力也不弱 , L15也许会柳暗花明又一村 。
L15已经备连很多发动机

【光速火箭】中国收购马达西奇失败,我们缺的不是航发制造企业,而是领军人才
本文插图
而D-18T大函道比涡扇发动机虽然我们目前并没有明确的需求 , 但是未来新的大型运输机也许会将它作为备份动力系统 。 不过 , 马达西奇总共才生产了188台D-18T发动机 , 而安124的产量则有56架 , 每架飞机4台发动机 , 再加上唯一一架安225使用的6台发动机 , 其数量连维持安124和安225机队都不够 , 更别说对外出口了 。 况且马达西奇到底有没有能力组织生产新的D-18T , 还是一个问题 。分页标题
D-18T发动机总共才产了188台

【光速火箭】中国收购马达西奇失败,我们缺的不是航发制造企业,而是领军人才
本文插图
至于D-36小型高涵道比发动机 , 包括D-436 , 号称是三转子神器 , 除了最大推力小一点外 , 性能参数都比美国产品好一些 , 可以用来替代C919采用的美制CF34-10A涡扇发动机 。 特别是D-36改出的D-136 , 是世界功率最大的涡轴发动机 , 装备在现役最大的直升机米26上 , 而我国目前正在发展重型直升机 , D-136大有可为 。 不过我国国内的类似项目也早已启动 , 从CJ1000、CJ2000到新型涡轴发动机 , 相关的研制工作都在有条不紊地进行 , 并非没有马达西奇就不行 。
三转子神器D436内部剖视

【光速火箭】中国收购马达西奇失败,我们缺的不是航发制造企业,而是领军人才
本文插图
【【光速火箭】中国收购马达西奇失败,我们缺的不是航发制造企业,而是领军人才】天骄航空收购马达西奇失败 , 更加鞭策我国航发企业加快自身技术积累和引擎研发 。 决定企业未来发展的 , 是人才 , 而不是资历 , 而人才是具有跨国流动性的 , 买不了马达西奇 , 但是加大力度引进马达西奇的人才 , 也许是更好的选择 。 而关于人才 , 我国航发企业现在最缺的是能够融会贯通 , 类似杨伟、马伟明这样的领军型人才 , 这一点国外给不了我们 , 只能自己培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