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晋涵:一路松涛碧涧中


『』邵晋涵:一路松涛碧涧中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我们今天所说的经史子集四库全书 , 始于清初 。这部卷帙浩繁的文化宝典不管是出于什么目的进行编纂 , 其对当时的主持者要求是很高的 。清代的学者很多 , 但受请来主持四库全书中史部编纂的只有邵晋涵这么一位 。他在当时的地位和影响自不待言了 。一代儒宗阮元曾评价他 , “经学、史学并冠一时 , 久为海内共推 。” 钱大昕也曾说:“言经学则推戴吉士震(戴震) , 言史学则推君” 。
邵晋涵 , 字二云 , 馀姚人 。他家学渊源 , 本人是学者邵念鲁的从孙 。古代历史地理学著作《禹贡》里有三江之说 , 其南江从余姚入海 , 邵晋涵遂自号南江 。他年轻的时候参加乡试 , 考官就是钱大昕 , 钱看了他的文章后 , 感觉“非老宿不辨;及来谒 , 年裁逾冠 。”可见 , 此时的邵晋涵的造诣已经很深了 。他考中进士后 , 正逢朝廷开四库馆 , 大学士刘统勋首荐之 , 特旨改庶吉士 , 充纂修官 。当时的大学者戴震主持“经”部 , 周永年主持“子”部 , 纪晓岚负责“集”部 , 邵晋涵被请来主持“史”部 , 可谓一时之选 。后来 , 他做过一阵子地方的乡试考官 , 又被调回来任侍讲学士 , 充文渊阁直阁事日讲起居注官 。

『』邵晋涵:一路松涛碧涧中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邵晋涵这个人 , 左眼几乎失明 , 体型瘦弱 。他读书极多 , 学识渊博 , 记忆力惊人 。“在馆时 , 总裁问以某事 , 答曰“在某册第见叶中” , 不失一字 , 咸讶以为神 。”他四部、七录 , 靡不研究 。经史并重、以史经世是邵晋涵学术的一大特色 , 而这种特色源于浙东学术长期以来的传统 。在坚守浙东学术传统的同时 , 邵氏又不得不兼顾乾嘉学风 。就其学术中的经史关系而言 , 二者之间呈现出一种互通互融 , 相辅相成的关系 。一方面邵晋涵援史证经 , 同时又把汉学家考据的思维和手法用于治史 。而另一方面 , 他将史学作为其经学的延伸和注脚 。
邵晋涵的学术造诣最突出的领域是史学 。由于生在浙东 , 深受刘宗周、黄宗羲等人思想的影响 。“每语一事 , 辄亟称三先生不置 。盖其学之所本 , 又心仪其人 , 而欲取以为法者也 。”他在主持修四库全书史部的时候 , 见到永乐大典中薛居正编的五代史 , “乃荟萃编次 , 得十之八九 , 复采册府元龟、太平御览诸书 , 以补其缺 。并参考通鉴长编诸史及宋人说部、碑碣 , 辨证条系 , 悉符原书一百五十卷之数 。”书编成后 , 献给皇帝 。皇帝看了很满意 , 下诏刊布学宫 。从此 , 薛居正的《旧五代史》与欧阳修的《新》五代史》并行于世 。邵晋涵还有志于修一部宋史 , 打算从南都事略编起 , 但没有完成 。

『』邵晋涵:一路松涛碧涧中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邵晋涵为人个性很强 , “狷介 , 不为要人屈” 。同时 , “未尝以博雅自矜;惟以非义干者 , 不待语竟 , 即拂衣起 , 人以是严惮之” 。他曾与大学者章学诚论修宋史宗旨 , 章学诚认为:“文学不求家法 , 则贪奇务琐;但知日务增华 , 不过千年 , 特恐大地不足容间架矣 。”邵晋涵听闻后很感慨 。同时也认为应该刊定前史 , 自成一家 。他进一步道出了修宋史的宗旨:“宋人门户之习 , 语录庸陋之风 , 诚可鄙也 。然其立身制行 , 出於伦常日用 , 何可废耶?士大夫博学工文 , 雄出当世 , 而於辞受取与、出处进退之间 , 不能无簟豆万钟之择 。本心既失 , 其他又何议焉!此著宋史之宗旨也 。”章学诚听了之后很是震撼 。分页标题
除了在史学领域 , 邵晋涵在尔雅的研究方面也贡献卓著 。他在安徽当幕僚的时候 , 曾感于:“尔雅者 , 六艺之津梁 , 而邢疏浅陋不称 ”于是殚思十年 , 成《尔雅正义》二十卷 。“自是承学之士 , 多舍邢而从邵 。”可以说 , 他在尔雅的研究上 , 邵晋涵超越了古人 。

『』邵晋涵:一路松涛碧涧中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他另外还著有《孟子述义》、《穀梁正义》、《韩诗内传考》等著作 。学界一般只认为他精于考辨训诂笺疏虫鱼而已 , “不知实首倡西汉今文经学 , 且为一代独出之史才也 。”
邵晋涵的诗歌造诣也较高 , 清新自然 。他写的《姚江棹歌》脍炙人口:“决决鸣泉谡谡风 , 中天白月照乌篷 。不知何处秋声起 , 一路松涛碧涧中 。”
【『』邵晋涵:一路松涛碧涧中】邵晋涵于五十四岁时去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