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秘密」首博藏有历经三朝的珍贵文物,为何不展出,只因它太脆弱了

北京首都博物馆 , 位于北京长安街西延长线上 , 是一家集收藏、展览、研究、考古、公共教育、文化交流于一体的博物馆 。馆内共收藏着5622件藏品 , 都是我国历史文化发展过程中的精品文物 , 可是您也许并不知道 , 在这些藏品中 , 有一件藏品属于不参展文物 , 它究竟是什么?又会有着怎样不为人知的故事?如果您想知道 , 就让小编来为您揭秘:

「秘密」首博藏有历经三朝的珍贵文物,为何不展出,只因它太脆弱了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本文所有图片 , 全部来自网络 , 感谢原作者 , 如侵犯您的权利 , 请联系本号作者删除 。图片与内容无关 , 请勿对号入座)
公元1399年 , 大明王朝爆发了一场前所未有的内乱 , 建文皇帝朱允炆与燕王朱棣进行了激烈的皇权争夺战 , 史称“靖难之役” 。靖难之役最终以朱棣成功入主南京 , 朱允炆仓皇出逃而结束 , 朱棣也从此登上皇位 , 成为了历史上著名的“永乐大帝” 。

「秘密」首博藏有历经三朝的珍贵文物,为何不展出,只因它太脆弱了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永乐皇帝继位之后 , 在朝内议事中力排众议 , 取消南京的首都地位 , 决定定都北京 , 并在京城内修建皇家宫殿——紫禁城 。紫禁城为帝王都城 , 自然气派宏伟 , 总占地面积达到了72万平方米 , 其中建筑面积为15万平方米 , 共有4个大门 , 分别是午门、东华门、西华门、以及神武门 , 而在北京城的外围正南 , 皇城与市井的分界则是大明门 。
古人素来以南方为尊 , 成语“面南背北”说的便是紫禁城的朝向 , 故此朱棣才会将皇城正南门取名为“大明门” , 意思是大明朝的国门 。明朝时期的大学士解缙 , 曾专门为大明门题门联曰“日月光天德 , 山河壮帝居” , 展现了当年北京皇城的气势磅礴与皇家帝王的尊贵霸气 。

「秘密」首博藏有历经三朝的珍贵文物,为何不展出,只因它太脆弱了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秘密」首博藏有历经三朝的珍贵文物,为何不展出,只因它太脆弱了】公元1629年 , 明王朝发生了大规模的农民起义 ,1644年3月19日清晨 , 李自成率领农民军冲进北京城 , 逼迫崇祯皇帝于煤山自缢身亡 , 正式建立大顺国 。既然江山在手 , 代表着明王朝的大明门也面临着改名的命运 , 李自成传下了一道圣旨 , 大明门正式被更名为大顺门 。
工匠们将大明门上的青石匾摘下后 , 并没有举锤将其砸碎 , 而是要“废物利用” , 在其背面重新雕刻“大顺门”三个字 。可是造化弄人 , 正当工匠们将“大”字刚刚雕刻完毕后 , 吴三桂红颜一怒 , 引清军入关 , 李自成的大顺军被迫撤出京城 , 清朝正式成立了 。

「秘密」首博藏有历经三朝的珍贵文物,为何不展出,只因它太脆弱了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正所谓“一朝天子一朝臣” , 这句话放在大明门上也同样适用 , 清朝统治者为了展示其合法性 , 便传旨将“大明门”改为“大清门” , 谕旨石匠速速更换城门匾额 。庆幸的是 , 石匠们刚刚在石牌匾后面 , 雕刻出“大”字 , 并未来得及雕刻“顺”字 , 因此顺势改成了“清” , 这块石牌匾摇身一变成了“大清门”三个字 。

「秘密」首博藏有历经三朝的珍贵文物,为何不展出,只因它太脆弱了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风水轮流转 , 清王朝经历了268年的荣衰 , 也在辛亥革命的枪声中黄摊子了 , 中国彻底结束了封建王朝专制 , 进入了共和时代 。为了能令国家的面貌焕然一新 , 民国政府决定 , 将“大清门”的青石匾额撤下 , 正式更名为“中华门” 。更有趣的是 , 负责雕刻“中华门”匾额的石匠们也想偷一次懒 , 准备将“大清门”匾额摘下后 , 在其背面刻上“中华门” , 却并未料想 , 古人早已经捷足先登 , 匾额两侧的“大明门”与“大清门”6个字 , 简直令他们哭笑不得 。分页标题

「秘密」首博藏有历经三朝的珍贵文物,为何不展出,只因它太脆弱了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从公元1417年大明门修建完工 , 至1644年顺治皇帝正式登基对其加以修改 , “大明门”三个字共存在了227年 , 直至268年后的1912年清朝灭亡 , 民国政府正式将这块“大清门”青石匾额摘下 , 首先交由社会文化事务管理局保存 , 后来安置于北京首都博物馆收藏 。
接近600年的风霜雨雪 , 青石匾额早已经破旧不堪 , 甚至从照片上看去 , 上面的青石皮都已经开始剥落了 。

「秘密」首博藏有历经三朝的珍贵文物,为何不展出,只因它太脆弱了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博物馆的专家将其严密地保护起来 , 并将其列为濒危文物 , 禁止其对外展览 。
至此 , 这块青石匾额共经历了595年的沧桑岁月 , 犹如一位步履维艰的老者 , 终于完成了自己的使命 , 最后安详地躺在博物馆的保险柜当中 。
不得不说 , 这不仅是后人对文物的保护和爱惜 , 更是对传统文化的无比尊重的体现 。
文澜海润工作室主编文秀才 , 本文撰写:特约历史撰稿人:常山赵子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