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昭宗笼络住李顺节后,对杨复恭不再虚与委蛇,矛盾公开化了

唐昭宗笼络住李顺节后 , 对杨复恭不再虚与委蛇 , 矛盾公开化了

:唐昭宗笼络住李顺节后,对杨复恭不再虚与委蛇,矛盾公开化了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唐昭宗李晔 , 是唐懿宗的第七子 , 唐僖宗之弟 。是大唐王朝的倒数第二代皇帝 , 也是实际的末代皇帝 。他在位于文德元年至天复四年(公元888年至904年) , 卒年三十八岁 。历史上的唐昭宗可以说是一个极具悲剧性的皇帝 , 李晔嗣位时二十一岁 , 是个聪明而又有才华的年轻人 , 他充分了解阻碍恢复唐朝力量和权威的结症所在 , 并发誓要复兴大唐王朝 。但是 , 大唐王朝已经积重难返 , 李晔以一己之力实在是回天无力 。唐昭宗李晔与唐僖宗李儇都是唐懿宗的儿子 , 僖宗行五 , 昭宗行七 。根据史书记载 , 李儇的天份还是很高的 , 骑射 , 剑槊 , 算术 , 音乐 , 打马球等 , 无不精通 。但十二岁即位的唐僖宗 , 正是贪玩的年纪 , 于是把政事和官吏的任免都交给大宦官田令孜自行处置 。宦官弄权 , 政令不明 , 又加上天灾人祸 , 于乾符二年(公元875年)爆发了王仙芝、黄巢之乱 , 暴乱虽终平定 , 但对王朝的打击却是毁灭性的 。唐僖宗只活了二十七岁 , 他在位十五年中 , 很难说他曾对国家进行过有效的统治 。有人把王朝的迅速崩溃归罪于唐僖宗孩子般的任性和对施政的漫不经心 , 其实 , 这也正是一个王朝末日的必然宿命 。唐僖宗病危时 , 群臣因其子年幼 , 准备立其六皇弟吉王李保为嗣君 , 宦官杨复恭却请立七皇弟寿王李杰 。寿王与僖宗为同母所生 , 僖宗几次出奔时 , 寿王都随从左右 , 僖宗特别倚重他 。于是 , 杨复恭奏请唐僖宗立寿王为皇太弟 , 此时 , 僖宗已不能说话 , 只略点头算是恩准 。文德元年(公元888年)三月五日 , 诏立寿王李杰为皇太弟 。当天由中尉刘季述率禁兵迎寿王入宫 , 居少阳院 。群臣见寿王“体貌明粹 , 饶有英气 , 亦皆私庆得人” 。翌日 , 唐僖宗驾崩 , 遗诏命皇太弟嗣位 , 改名为敏 , 寿王即位柩前 , 又改名为晔 , 史称唐昭宗 。
唐昭宗身材魁梧 , 举止端庄 , 英气逼人 , 颇具帝王之相 。但因母亲的原故 , 他并不具备争夺帝位的优势 。皇袍加身之后 , 他并不怀疑自己当皇帝的能力 , 也不畏惧复杂混乱的政局 , 却对皇位得来的方式感到羞耻 。杨复恭扶立昭宗后 , 自以为没有他力排众议 , 新皇帝怎么也轮不到李晔 。他洋洋得意地在公开场合说自己是定策国老 , 唐昭宗是门生天子 。唐昭宗即位时二十二岁 , 已不是小孩子了 , 他认识到大唐的衰败和宦官的专权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 宦官凭借手中的兵权 , 生杀予夺 , 废立皇帝如同儿戏 。他深切地感到此辈不除 , 中兴大唐无望 。表面上 , 唐昭宗一再对将自己扶上皇位的杨复恭表示尊敬 , 但又尽量回避与杨复恭的接触 , 凡政事都和宰相们商议 。暗地里 , 昭宗经常与大臣们谈论如何限制宦官 , 提高君权的事情 。一次 , 国舅王瓌要求出任节度使 , 昭宗征求杨复恭的意见 , 杨复恭以外戚不宜当封疆大吏为由 , 否定了王瓌的请求 。后来 , 杨复恭担心王瓌会同自己争权夺势 , 又主动提议让王瓌出任黔南节度使 。在王瓌赴任途中 , 杨复恭派亲信把他所乘的船弄沉 , 王瓌一家全部淹死 。事后却对皇帝说王瓌因船坏而遇难 。昭宗得知王瓌的真正死因后 , 对杨复恭痛恨非常 。无论是个人恩怨 , 还是权力争夺 , 杨复恭都成为了唐昭宗的最大敌人 。
杨复恭为了巩固自己的权力 , 广植党羽 。他认了不少文武官员为干儿子 , 派往各地任刺史 , 把持地方政权 , 号称“外宅郎君” 。他还收了六百个宦官为干儿子 , 派往各地做监军 , 控制军队 。为了除掉杨复恭 , 唐昭宗对杨复恭的干儿子进行拉拢 。杨复恭有个干儿子叫杨守立 , 本名叫胡弘立 , 官为天威军使 , 勇武过人 , 官兵都很怕他 。昭宗用计离间杨复恭和胡弘立的关系 , 让他两个人相互攻击 。一次 , 昭宗对杨复恭说:“我想让你那个叫守立的儿子担任宫中守卫 , 你把他领来吧 。”杨复恭不知是计 , 很快就把胡弘立领进了宫 。昭宗当即封他统领六军 , 并赐姓李 , 赐名顺节 , 宠信非常 。李顺节果然上钩 , 为了博得皇帝的欢心 , 同“义父”杨复恭争夺大权 , 李顺节经常向皇帝打小报告 , 揭发杨复恭的种种不法行为 。分页标题
唐昭宗笼络住李顺节后 , 对杨复恭不再虚与委蛇 。一天 , 昭宗和宰相们正在延英殿商量藩镇叛乱的事情 , 杨复恭有事要见皇帝 , 便让轿夫把自己抬到大殿上 , 直到皇帝面前才下轿 。宰相孔纬对这种现象十分气愤 , 便对昭宗说:“陛下身边就有反叛之人 , 何况那些鞭长莫及的地方?”昭宗听到后假装吃了一惊 , 忙追问是谁 。孔纬指着杨复恭说:“就是杨复恭!”杨复恭连忙对昭宗说:“臣岂是背叛陛下之人!”孔纬说:“杨复恭不过是您的一个奴才 , 竟然乘着轿子来大殿 。而且他还广结党羽 , 到处认干儿子 , 这些人不是掌典禁军就是节度使 , 这不是明显地要造反吗?”杨复恭急忙辩解道:“我收养壮士是为了广收人心 , 更好地辅佐皇帝 。”这时候 , 昭宗厉声说:“你说是为了收拢人心 , 替国家着想 , 那为什么他们姓杨而不姓李呢?”问得杨复恭无言以对 , 面红耳赤 。此后 , 杨复恭和唐昭宗的矛盾公开化了 。于是杨复恭写信给他在各地的干儿子们 , 让他们拥兵自立 , 不给朝廷进贡 。他的干儿子龙剑节度使杨守贞和洋州节度使杨守忠 , 不但不向皇帝进贡 , 还上书攻击朝廷 。对此 , 唐昭宗毫不示弱 , 于大顺二年(公元891年) , 虢夺了杨复恭的兵权 , 派他到凤翔去做监军 。杨复恭却留在长安拒不上任 , 同时上奏要求回家养老 , 以此对昭宗进行要挟 。昭宗趁机同意了他的请求 , 免去了他的官职 , 只给他留了一个上将军的空闲职位 。杨复恭恼羞成怒 , 派人将宣布皇帝诏书的使臣杀死于归途中 , 然后自己逃到商山隐居 。不久 , 他又回到长安昭化坊的官邸 。官邸离玉山军营很近 , 他的干儿子杨守信是玉山军使 , 经常到他家中探望 。杨复恭还给他的侄子兴元节度使杨守亮写信 , 说皇帝对不起自己 , 忘记了他的拥立之功 。他还要杨守亮“积粟练兵 , 不要进奉” , 公开和唐昭宗对着干 。
这时候 , 有人向唐昭宗密报杨复恭同杨守信合谋造反 。昭宗正在等待最有利的时机 , 他把以往搜集到的杨复恭的罪证连同谋反的消息一同公布 , 派李顺节等人带兵前去逮捕杨复恭 。杨复恭令其家人抗拒官兵 , 杨守信也带兵前来助战 , 双方发生大战 , 从白天一直打到深夜 。这时 , 守卫城门的禁军想趁乱打劫 , 唐昭宗对此早有准备 , 命令宰相刘崇望率领人马守护财物 。刘崇望看到禁军要抢劫 , 斥责道:“皇帝正在亲自督战 , 你们都是皇帝的宿卫之士 , 应当前去杀贼立功 , 而不是趁火打劫 。”众军士都表示愿意听命 , 跟着刘崇望前去助战 。杨复恭看到刘崇望带兵增援 , 自料难以继续对抗下去 , 于是带领全家出逃 , 直奔兴元 。杨复恭到兴元后 , 纠集兵力 , 向朝廷开战 , 唐昭宗也借助各地节度使的力量与之对抗 。经过一年多的战斗 , 杨复恭的军队被李茂贞的军队打败 。杨复恭在逃亡途中被俘 , 当即斩首 。
(未完待续)#唐昭宗#唐僖宗#皇帝收藏
【:唐昭宗笼络住李顺节后,对杨复恭不再虚与委蛇,矛盾公开化了】(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