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波涌起」大成拳——无限地靠近“正确”


_本文原题:大成拳——无限地靠近“正确”
作者:王欢
编辑转发:郑州陈氏太极拳小架学堂
意拳(大成拳)是个过程 , 可以无限地去向“正确”靠近 , 但是始终都无法得到那个最终正确 , 也就是说它是一个不断调整与调配的过程 , 这正是拳学无止境的魅力 , 因为你无法预知下一时刻会有怎样一番风景呈现 。

「洪波涌起」大成拳——无限地靠近“正确”
本文插图
对意拳(大成拳)的思考和体认 , 必须建立在一个相对运动的过程当中“提出” , “否定”;“再提出” , “再否定” 。 我们努力去建立属于自己的“平衡” , 更要努力去打破这种“平衡” , 以建立一种更高的平衡状态 , 如此循环往复不已 。 一旦停止这种辩证的思维和体认 , 就可能会出现执著的情况 。 的以练习意拳(大成拳)便是一个非常痛苦的过程 , 因为要不断强迫自己去发现错误 , 更要不断推翻自己 , 这是对人天性弱点的一种挑战 。
意拳(大成拳)是个系统庞大的人体工程学 , 如果停止科学的和及时的调整与调配 , 功夫不仅不能提高 , 反而会使自己盲目的骄傲和陶醉 , 殊不知功夫已经在量化和僵化的训练中错失 。
笔者的授业恩师、王玉芳大师的赐名传人张树新(承芳)先生刚年届不惑 , 在瞬间即能挫败一些修炼多年的武术名家及外国搏击家 , 笔者想来 , 上述因素也许正是这些名家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 , 这正是意拳(大成拳)需要破除迷信的一个有力证明 。 功夫的深浅 , 不单是用练功时间的长短来衡量的 , 从意拳(大成拳)修炼方法的科学性上 , 更证明了意拳(大成拳)永恒的生命力 。
作为中国传统武术的精髓 , 意拳(大成拳)可以强身健体 , 延年益寿 , 这已经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 。 张树新(承芳)先生常说 , 练好意拳(大成拳)能够使人脱胎换骨 。 这不仅仅是人外在精神面貌的改变 , 更多的是人内在境界的提升 , 做事的合理性 , 分析事件的能力 , 以有胆识、洞察力都能提升到新的境界 。 意拳(大成拳)能够趋吉避凶 , 不仅是功夫增长后可以打败对手 , 更是提高人对周围环境的感知能力 。

「洪波涌起」大成拳——无限地靠近“正确”
本文插图
王玉芳和王选杰练推手
张树新(承芳)先生常说意拳(大成拳)始终是个整体 , 这是种一叶落而知秋深的感觉 。 所以在一定境界之后 , 学拳 , 练拳 , 比拳就是一件事情了 , 在这种状态下比拳 , 在谈话中、生活中就可以自然完成 , 因为拳家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处事方式 , 足已表明了他的拳练到什么程度 , 观其人、闻其言就已经能够确定对方的开学状态 , 这也正如同中国传统医学的“望”、“闻”、“问”、“切”中的“切” 。
意拳(大成拳)推手、断手形式中的切磋也是如此 。 在学习意拳(大成拳)的过程中 , 习拳者的比试是不应有输赢之心态的 , 只有不去计较得失 , 永远处在学习和调整、调配的过程当中 , 才有可能使自己不断的提高 。
意拳(大成拳)的功夫就在冥冥之中 , 它从不藏私 , 面对痴迷它、信仰它和修炼它的人一律平等 , 你能拿多少就拿多少 。 意拳(大成拳)的修炼须从虚无中探求实际 , 并且这种修炼是在不断地探求中来实现的 , 一旦停滞 , 就会失掉这个过程 , 而失掉过程 , 就意味着系统科学的拳学变成单一的体力劳动 , 从而失掉意拳(大成拳)的生命力 。
王玉芳大师将她的最后一个亲传弟子张树新先生确定为关门弟子 , 后又认作义子赐名为“承芳” , 并赐言为“承我拳学 , 继往开来” , 即是因为张树新(承芳)先生深刻领悟了意拳(大成拳)的本旨 , 并能正确地传承王玉芳大师及芗老拳学思想的缘故 。分页标题
作为清华大学的副教授 , 张树新(承芳)先生从文化的层面上 , 深刻反思了意拳(大成拳)宗师王芗斋先生创立意拳(大成拳)的文化内涵 , 在授拳中张树新(承芳)先生不只一次的反复强调 , 意拳(大成拳)不是单一的体育运动 , 它不仅承载着中国传统文化的哲学、人文的精髓 , 还体现着一种世界观和方法论 。 笔者亦认为 , 要练好意拳(大成拳)应该在知晓拳理的基础上 , 多在“拳外”找拳 。
【「洪波涌起」大成拳——无限地靠近“正确”】

「洪波涌起」大成拳——无限地靠近“正确”
本文插图
有段时间笔者曾经执著于拳的本身 , 花了很多时间和精力反而得不到应有的效果 , 后经张树新(承芳)先生点拨才豁然开朗 , 如通过看剧、绘画、文学方面的作品 , 通过了解大自然的“风”、“晴”、“雨”、“露”及观察体会狮、虎、豹、熊、鹰、鹤、鱼、鳄等动物的禅意 , 总之 , 通过对山川、自然及对人生进行深层次的感悟后方对意拳(大成拳)有了初步的了解 , 身体的内部也有了长足的变化 。
因此 , 要练好意拳(大成拳)应了解宇宙苍生和人百态 。 张树新(承芳)先生常常感慨:“在自然和宇宙面前我们作为人是那样的渺小和微不足道 , 只有将我们的自身融于宇宙万物之中 , 我们才能会刹那间真正意义的永恒” 。
因此既然有缘人能够同时钟情于意拳(大成拳) , 我们就应让它融入到宇宙万物和生活当中 , 融入到本能当中 , 不断地相互渗透 , 通过调整与调配这个过程 , 通过一次次的松紧、紧松、虚实、实虚及不平衡中的平衡、平衡中的平平衡的训练 , 通过一次次的浑元扩大 , 一次次的打破圆融而最终走入浑元之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