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国内最早的汉代日晷在托克托县找到,经专家测定,它竟有特殊功能

日晷是我国古代的计时工具 , 但是很多人对它的作用存在误解 。在内蒙古的托克托地区 , 曾经出土了一件大型日晷 , 被誉为我国最早的日晷 。后来 , 专家们经过研究 , 发现它竟然有个特殊功能 , 究竟是什么样的功能呢?如果您也想知道答案 , 下面小编就来给您从头揭秘:

『考古』国内最早的汉代日晷在托克托县找到,经专家测定,它竟有特殊功能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本文所有图片 , 全部来自网络 , 感谢原作者 , 如侵犯您的权利 , 请联系本号作者删除 。图片与内容无关 , 请勿对号入座)
光绪二十三年(公元1897年)夏季 , 内蒙古托克托地区的牧民次仁 , 赶着一群羊到山坡上放牧 。中午时分 , 突然下起了一场暴雨 , 把次仁也淋成了落汤鸡 , 就在他往家走的时候 , 发现暴雨冲开了一片草皮 , 漏出来一块白色的方形石板 , 次仁出于好奇就将它带回了家 。

『考古』国内最早的汉代日晷在托克托县找到,经专家测定,它竟有特殊功能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石板上刻有密集的线条和文字 , 但可惜次仁都不认识 , 几天之后 , 他就将石板送到集市上给卖掉了 。后来 , 这件石板又几经转手 , 被一位收藏家买到了手里 , 他经过仔细的研究 , 确定这是一件难得的日晷 , 而且还找到了它的主人 , 即清末大臣托忒克·端方 , 也是一位有名的金石学家 。后来经过了解 , 原来这件日晷是端方曾经遗失的一件收藏 , 结果在内蒙古被发现了 。

『考古』国内最早的汉代日晷在托克托县找到,经专家测定,它竟有特殊功能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新中国成立之后 , 这件日晷捐给了国家博物馆 , 专家们将其命名为托克托日晷 , 并根据上面的汉篆确定它为汉代文物 , 距今有2000多年的历史 , 算得上是我国最早的日晷 。专家们经过测量 , 日晷边长约27.4厘米 , 厚约3.5厘米 , 表面平整光洁 , 摸起来如玉石般温润 , 可见汉代工匠进行了反复地打磨 。在日晷中间 , 有个直径约1厘米的小孔 , 辐射出69根均等直线 , 若将未画线的地方补充完整就刚100直线 , 将整个圆均分 。另外 , 在晷面上还有TLV纹 。

『考古』国内最早的汉代日晷在托克托县找到,经专家测定,它竟有特殊功能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专家们经过研究 , 发现这件日晷少了两样东西 , 即正表和游仪 。正表就是插在日晷中间孔的石棒 , 估计有十几厘米长 。游仪是插在日晷线条辐射到末端小孔的石棒 , 估计长度也应该在十几厘米 , 但要比正表细不少 , 因为外侧圆孔的直径小 。后来 , 专家们用木棒仿制了一根正表和若干根游仪 , 通过不断实践和摸索 , 掌握了日晷的使用方式 , 结果却让人大吃一惊 。

『考古』国内最早的汉代日晷在托克托县找到,经专家测定,它竟有特殊功能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众所周知 , 日晷是古代的计时工具 , 但您知道它是如何计时的吗?或许有的读者认为 , 就是先将它放在太阳底下 , 然后插上正表根据影子确定时间 , 其实不然 , 这是后来的一种使用方式 , 而且还有很大的局限性 , 比如在阴天和晚上就无法使用了 。为了解决这一难题 , 聪明的古人还发明了另外一样计时工具——漏壶 , 通过滴水的方式 , 带动时间刻度尺起浮 , 来确定时间 。
如果您仔细思考 , 会发现虽然漏壶不受太阳的限制 , 但它本身也有一个弊端 , 因为漏壶底部滴水孔受到水的压力大小 , 会随着水位的降低而逐渐减小 , 所以滴水就会变得越来越慢 。为此 , 古人就将日晷和漏壶结合在一起 , 利用日晷来校对漏壶的时间 , 让掌漏的人能精确控制漏壶的水流速度 , 以及更换时间刻度尺的日期 , 从而达到减小误差提高时间精度的目的 。分页标题

『考古』国内最早的汉代日晷在托克托县找到,经专家测定,它竟有特殊功能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看到这里 , 或许您已经明白了日晷的作用 , 漏壶才是计时器 , 而日晷是漏壶的矫正器 。正所谓“乃定东西 , 主晷仪 , 下刻漏”(《汉书·制汉历》) , 所表达的就是这样一个意思 。通过文物 , 我们了解到古人的生活 , 也体会到了他们无穷的智慧 , 希望专家们能出土更多的文物 , 让我们对历史能有更深刻的认识和了解 。
【『考古』国内最早的汉代日晷在托克托县找到,经专家测定,它竟有特殊功能】文澜海润工作室主编文秀才 , 本文撰写:特约历史撰稿人:刘立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