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出版传媒“冀书试读”读后感:一起听这位读者如何看待贾平凹的《倒流河》
_本文原题:“冀书试读”读后感:一起听这位读者如何看待贾平凹的《倒流河》
【河北出版传媒“冀书试读”读后感:一起听这位读者如何看待贾平凹的《倒流河》】阅读在召唤
冀版好书期待每一位爱书的你
4月7日 , 本平台发布 贾平凹中短篇小说精选集《倒流河》试读活动后 , 得到很多读者的热心关注 , 纷纷留言表示希望拜读 。 我们按照试读规则 , 选出了10名留言者并免费赠阅了试读图书 。
近日 , 10位“试读者”饱含着情思与哲思的读后感陆续发来 , 自今日起 , 本平台将从中精选部分佳作陆续刊发 , 与大家共赏 。
逐利时代的人生逆流
——贾平凹中短篇小说选《倒流河》简评
作者:李志刚
本文插图
许多时候 , 我们都会打一种文艺腔:“人生啊 , 是一条河……” 。 可一旦这条人生之河呈现逆流状态时将会怎样?如果顺着时光之河回溯 , 寻找本初的自我 。 也许你会惊讶地发现 , 原来自己的灵魂早已走失 , 再看来时路 , 已经成迷途 。
这也是我作为“试读员”收到花山文艺出版社《倒流河——贾平凹中短篇小说精选》时最能震撼自我的沉思 。
这本书收录了贾平凹的《品茶》《腊月?正月》《倒流河》《古堡》等中短篇小说6篇 。 出版者很用心 , 看得出作品的遴选是在沿着作者的成长脉络铺排 。 一路读下去 , 像是在重走贾先生的人生之路 。
一个作家的写作历程以这种作品串联的独特方式呈现 , 对于阅读者来说是一种别样的享受 。 在阅读过程中 , 我像是受了某种蛊惑 , 总想着一逞逆流之快——从最末篇的《倒流河》读起 。 也许它最精彩 , 才会放到最后压轴 。
如果必须找出贾平凹创作风格中最独特一面的话 , 这篇《倒流河》会给你答案——浓厚的乡土情结和对乡土形象的描摹与塑造 。
“有一条倒流河 , 河北是两个镇 , 河南是三个镇 。 河北、河南的要往来了 , 没有桥 , 只有老笨的一条船 , 那就得去搭船 , 搭吧 。 于是 , 来人在渡口喊:船过来哟——老笨 。 ”
还是一贯的语言风格 , 风吹沙般粗粝的乡土腔调 。 甫一开篇 , 就把读者带入作者所构建的独特语言疆域 。 “河南”、“河北” , 各为彼案 。 也许深藏着作者的某种寓意 , 人生不都是在向往彼岸吗?“河南的樱桃已经开了 , 而河北 , 绒絮还在风里扯着 。 ”我的理解 , “河南”是中国的传统乡村 , 大多数中国农民安身立命的土壤 , “河北”则是充满诱惑的淘金者天堂 。 “(河北)到处都是小煤窑 。 夜里如果有了流星 , 朝着流星坠落的方向去寻陨石 , 那峁啊梁呀下面会发现一个洞……”利益的诱惑让所有不安分的乡民开始走出传统的生存模式 , 开启人生的逐利时代 。
立本、顺顺夫妻和老笨、宋鱼父子 , 两组人物 , 两条线索 , 往来于倒流河的两岸 , 却循着如出一辙的人生宿命 。 立本是一棵树 , 顺顺和宋鱼是缠绕于上的两条藤 。 他们各自怀揣着人生的梦想 , 试图走出由倒流河冲击而成的村庄 。
尽管 , 立本在追逐梦想的过程中脱离了乡土道德规约的束缚——他用一种近乎乞怜的方式赢得了亲友的同情 , 又用一个虚幻的许诺筹措到了买煤窑的本金 。 在这场逐利游戏中 , 他在渐渐地蜕变 , “农耕伦理时代的纯朴、要强、上进转变为经济转型期的狡黠、虚荣、扭曲……” 。 但尽管如此 , 立本还是无法摆脱宿命 。 在为新办公室挂匾时 , 那匾却“掉下来拦腰折断了” 。 这更像是一种命运的警示 , 或者一声沉重的叹息 。 直到最后 , “所有的钱都变成了煤 , 堆得沟岔里到处都是煤” 。 立本兜兜转转又回到了生命的原点 。
作为依附在立本这棵大树上的藤 , 顺顺更多的时候起到了一种支撑大树的作用 。 这条藤 , 甚至粗壮的甚于大树本身 。 在立本的逐利时代开启时 , 顺顺四处奔波推销;生意最困顿时 , 顺顺逆着本意给予丈夫最大的支持;因为立本昧下亲戚合股分红 , 娘家人与顺顺割断来往……是的 , 顺顺正是作者在创作谈中所说的“女菩萨”式和“女妖”式女性的结合体 。 顺顺的身上闪耀着传统女性贤良淑德的光辉 , 同时也隐匿着一种深植于乡野的“妖性”——她可以不动声色地把一个叫安然的女孩子介绍给立本 , 甚至不想立本由此而承担任何道德上的负担 , 目的仅仅是想维系这个摇摇欲坠的家庭 。分页标题
至于宋鱼 , 他才是缠绕在立本这棵大树上真正的藤 。 在宋鱼的身上 , 有着太多中国传统意义上乡村无赖的特质:懒惰、好赌、狡黠、投机、谄媚……他的人生轨迹注定要依附强者 , 先是村长 。 村长孙子满月 , 他站在村口公路上张罗着通知来客 。 后是立本 。 立本发迹后 , 宋鱼成为他的跟班 。 以至于“立本差不多离不开宋鱼了 , 一有事 , 就习惯地扭头看 , 宋鱼就说:我在这儿 。 ”立本的蜕变更多的是在逐利时代的自我迷失 , 而宋鱼则有着先天的道德缺陷 。 注定 , 他将顺着人生的逆流一路浮沉 。
唯一没有依附于立本的是老笨 。 他应该是中国乡民的道德标本 , 老实、本分、孱弱 , 对祖辈赖以生存的土地、河流有着深入骨髓的依恋 。 老笨在小说人物构架中的重要之处是——他是“河南”、“河北”的摆渡人 , 也是立本、顺顺和儿子宋鱼的摆渡人 。 曾经 , 他想给予自己作为摆渡人应有的道德勇气 , 但最终还是退缩了 。 顺顺劝老笨:“船年头久了 , 该换换新的了 。 ”老笨答:“再耐活几年吧 。 ”我把这句话理解成一种暗喻 , 也许是在经济转型时代背景下新型农民和传统农民的对话 。 这种对话在小说最后也得到了呼应——“过河的人说:老笨呀 , 你真要换换船了 。 ”老笨答:“政府说修桥呀修桥呀 , 这几年了也没见修起来 , 我能换得起吗?”
这是一种时代问答 。
正如人说 , 时代的一粒尘埃 , 落在每个人身上都是一座山 。
其实 , 仔细想想 , 一直被我看作“大树”的立本未必就是大树 。 真正的大树是这个时代 。 立本、顺顺还有宋鱼的命运转变不都源于立本口中的“经济衰退”吗?所有的传统和向往都拗不过时代 。 小说中 , 宋鱼曾经对顺顺说过一句话:“你和立本树梢子在河北 , 树根子在河南呀!”细细想来 , 总算是一句人话!
“河南”、“河北”两个彼岸 , 在时代的宏阔背景中每个人都会成为命运的棋子 , 唯一可以自己做主的是我们究竟要生活在此岸 , 还是彼案 。
这本书还收录了贾平凹的《品茶》《制造声音》《腊月?正月》等几篇中短篇小说 。 大多数时候 , 我们只把注意力放在了贾先生的长篇上 , 这些不同时期的中短篇是他创作轨迹与艺术特色的一次集中展示 。 无论是《腊月?正月》中的韩玄子和王才 , 还是《古堡》中张老大与剃头匠 , 贾先生都恒久地把笔触对准小人物 。 正如他在一篇创作谈中所说 , “你在写一个人的故事时 , 这个人的命运发展与社会发展在某一点交叉 , 个人的命运和社会的时代的命运在某一点契合交集了……这像一朵花 , 这花是你种的 , 但它超乎了你个人 , 因为你能闻到这花的芳香的同时 , 每一个路过的人也都闻到了这朵花的芳香 。 ”
- 逗哥传媒|从一线女团到三流女主播,韩国女星过气速度,不是国内观众能想象的
- 融睿传媒|自制小甜品,甜蜜一整天
- 医联传媒|老年人还能过夫妻生活吗?不妨多了解这4点,别不好意思
- 医联传媒|肝病不是“无缘无故”,做好这4点,防止肝脏“出事”
- 华钲传媒|最好的关系,是相互成就
- 中华路办事处|河北平乡:留住花馍的乡愁
- 衢州广电传媒|龙游溪口:探一探老街的夏日味道
- 悦行传媒|百食不厌,扬州家常名菜
- 译林出版社|伴随一生的童话,是最好的儿童节礼物!
- 古村记|河北邯郸11处静美古村古镇,这才是隐世之地犹如梦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