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庙」重修武成王庙“古代七十二名将”,宋徽宗高明的思想教化

重修武成王庙“古代七十二名将” , 宋徽宗高明的思想教化
宋徽宗赵佶作为著名的文学皇帝 , 除倡导儒学增建文宣王庙 , 宣和五年在唐肃宗"十哲"与"武成王庙六十四将"基础上 , 钦定“从祀武庙七十二名将” , 成为北宋官方认定 , 且流传最广的版本 。
宋徽宗为何要重新考定古代名将?又基于怎样的标准确定从祀武将?笔者带您从北宋宣和“古代七十二名将” , 结合北宋特殊时代背景 , 为您剖析宋徽宗巩固皇权的努力!

「王庙」重修武成王庙“古代七十二名将”,宋徽宗高明的思想教化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武成王姜尚
【「王庙」重修武成王庙“古代七十二名将”,宋徽宗高明的思想教化】为何只有张良能够配享“武成王庙”的殿上?
武成王庙 , 顾名思义就是为武成王所建的庙堂 , 由于《封神演义》得到广泛的流传 , 所以很多人会首先想到 , 商朝镇国武成王黄飞虎 。
但《封神演义》只是小说 , 虽然基于商周的历史背景 , 却成书于明代中晚期 , 宋徽宗没看过《封神演义》 , 唐肃宗时期就更不可能有黄飞虎的存在 , 所以武成王庙祭祀的并非黄飞虎 , 而是周朝取代商朝的功臣"太师"姜尚 , 民间更愿意称呼为姜子牙 。
姜尚古稀之年才得遇明君周文王 , 十八年辅佐之功被封为齐侯 , 以少量部属战胜莱国而立足 , 以法治国使齐国走向强盛 , 以拥护周王室安定为己任 。
《诗经·大雅》是对姜尚功劳最早赞扬的史籍 , 随着齐国开疆拓土事迹得到传扬 , 与传统道教结合而逐渐神化 , 成为"太公在此 , 百无禁忌"的护佑神灵 。
唐朝以道教为国教 , 唐肃宗封姜尚为武成王 , 正式立庙祭拜;宋真宗封禅泰山前 , 再次加封姜尚为昭烈武成王;宋徽宗也是位道教信徒 , 自称“教主道君皇帝” 。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 , 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 贵为皇帝只向祖先或者神祗跪拜 , 文宣王庙与武成王庙 , 即便“从祀”也受到君王供奉 , 在封建时代是莫大的荣誉 。

「王庙」重修武成王庙“古代七十二名将”,宋徽宗高明的思想教化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宋徽宗赵佶
武成王庙 , 虽以武将之名从祀 , 却并未以个人武力和战功进行排序 , 否则汉代的张良 , 绝对难以单独配享殿上 。
据《史记》载 , 张良青年时刺杀秦始皇 , 失败逃亡时遇到黄石公 , 因勤勉守信得到《太公兵法》 , 辅佐刘邦“运筹策于帷帐之中 , 决胜千里之外” , 与负责政务的萧何及军事战略的韩信 , 并称为“汉初三杰” 。
西汉开国元勋多发展为世家豪族 , 萧氏家族建立南朝萧齐与萧梁 , 分得项羽尸身的赤泉侯杨喜家族建立隋王朝 , 但张良见汉高祖刘邦征讨异姓王并诛杀功臣 , 遂以修炼道家法术为名辞官隐居 , 张氏家族错过崛起最好的良机 。
但因祸得福 , 张氏子孙信奉道教者颇多 , 其八世孙张陵专心修道 , 自称太上老君降命授法 , 写下道书24篇 , 改称张道陵 , 没错 , 他就是道教门派天师道的创始人 , 民间也称之为五斗米教 。
张道陵之孙张鲁 , 能够借助信徒割据汉中 , 携信徒归降曹操后获得优抚 , 张鲁第四子张盛设坛江西龙虎山 , 四方仰慕者汇集 , 数百年传承至宋徽宗时期 , 影响力不可忽视 。
张良修习《太公兵法》及道术 , 名义上算作姜尚弟子;张道陵与龙虎门推崇张良 , 使得张良在道教具有影响力;加之张良开国定基功勋卓著 , 综合因素才超越众将配享殿上 。

「王庙」重修武成王庙“古代七十二名将”,宋徽宗高明的思想教化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分页标题
张良
东西从祀的"十哲" , 暗藏微妙的平衡
第二档"十哲" , 分别是西向的管仲、孙武、乐毅、诸葛亮、李勣 , 东向的田穰苴、范蠡、韩信、李靖、郭子仪 。
先认识下这十名武将的生平:
管仲:改革齐国政治与军事 , 充分发挥齐国盐铁之利 , 实现以经济打击对手 , 孔子赞誉:"桓公九合诸侯 , 不以兵车 , 管仲之力也” , 以"尊王攘夷"成就中原霸业!
孙武:田氏家族的成员 , 在伍子胥的引荐下受到吴王阖闾重用 , 柏举之战助吴国以3万兵力 , 击败楚国20万主力 , 乘胜追击攻破楚国郢都 , 被誉为“百世兵家之师” 。
乐毅:魏文侯灭中山国的名将乐羊后裔 , 乐毅受燕昭王重托训练军队 , 联合秦赵韩魏共同伐齐 , 胜济西、破临淄、夺70余城 , 几乎灭亡齐国 , 改变战国后期局势 。
诸葛亮:报刘备“三顾茅庐”之恩 , 得荆州而进占蜀地 , 刘备夷陵惨败蜀中动荡 , 诸葛亮安抚内部、平定西南、稳定孙权、七出祁山 , 最终呕心沥血病逝于五丈原前线 。
李勣:十七岁参加瓦岗起义 , 归顺唐朝后也曾效命窦建德 , 最终归到李世民麾下 , 率军击破突厥与薛延陀 , 随驾东征高句丽 , 唐朝“凌烟阁二十四将”唯一被赐姓将领 。

「王庙」重修武成王庙“古代七十二名将”,宋徽宗高明的思想教化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吴楚柏举之战
田穰苴:齐景公宠臣监军庄贾 , 因违反军纪被田穰苴斩杀 , 全军将士由此信服 , 晋国与燕国军队闻讯 , 未曾交战便都撤离 , 晏婴赞美他:"其人文能附众 , 武能威敌 。"
范蠡:越国从濒临灭亡 , 到复兴成为霸主 , 是范蠡施政管理并施美人计的结果 , 事成后归隐行商 , 往来于齐国与宋国 , 三次散尽家财 , 推动道家思想在齐国的传播 。
韩信:落魄时能够受“胯下之辱” , 富贵时不忘“漂母之恩” , 敢于炫耀将兵“多多益善” , 成为汉高祖刘邦夺取天下的最重要助力 , 百战兵圣之名 , 道德与功绩无可挑剔 。
李靖:唐朝军神 , 出自武将世家 , 自幼熟读兵书 , 归附唐朝灭萧铣完成统一 , 北击匈奴使唐朝称雄漠北 , 西破吐谷浑重新管理西域 , 著《李靖六军镜》等多部兵书 。
郭子仪:参与平定安史之乱 , 战后唐王朝兵力薄弱 , 吐蕃与回纥轮番侵袭 , 郭子仪单骑退回纥 , 数次以少胜多击败吐蕃 , 成为唐王朝西北的屏障 , 再造唐朝的功臣 。
宋徽宗宣和"十哲"共通点是 , 皆能够出将入相 , 均有较高的文化水平 , 符合宋朝重文轻武的国策 。
然而将“杀妻求将”的吴起名次下降 , 将范蠡与郭子仪提升为"十哲" , 并非只是简单理学盛行的结果 , 也源于宋徽宗发现北宋暗藏的危机 , 希望出现如范蠡与郭子仪 , 能够力挽狂澜的功臣 。

「王庙」重修武成王庙“古代七十二名将”,宋徽宗高明的思想教化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诸葛亮
边塞武将和异族将领占比明显
武成王庙剩余61位武将 , 笔者打乱顺序后 , 可以通过地域进行划分:
江南区域共9名:区域荆州与扬州 , 主要由效命东吴、东晋的武将组成 , 即吕蒙、陆抗、陶侃、周瑜、陆逊、谢玄、王镇恶、王僧辩、吴明彻 。
中原区域共17名:以豫州和中央政权 , 主要由两汉与西晋直属武将组成 , 即曹参、周勃、霍去病、邓禹、冯异、吴汉、邓艾、彭越、周亚夫、卫青、王晙、寇恂、羊祜、王濬、张仁亶、贾复、耿弇 。
边塞之地共35名:以青兖冀雍梁五州 , 主要由北朝异族或征战异族组成 , 即白起、孙膑、廉颇、李牧、李广、马援、皇甫嵩、张飞、杜预、慕容恪、宇文宪、韦孝宽、杨素、贺若弼、李孝恭、苏定方、王孝杰、李光弼 , 吴起、田单、赵奢、王翦、赵充国、段颎、张辽、关羽、王猛、斛律光、于谨、韩擒虎、史万岁、尉迟敬德、裴行俭、郭元振、李晟 。分页标题
统计中部分特例要稍作解释 , 如彭越籍贯青州 , 却因汉王朝册封为梁王 , 而算入中原区域;相反张飞与关羽长期驻守徐州及荆州 , 却因为蜀汉属于偏安政权 , 因此只能算作边塞之地 。

「王庙」重修武成王庙“古代七十二名将”,宋徽宗高明的思想教化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禹分九州示意图
宋徽宗宣和年间“武成王庙七十二武将” , 可以总结为三个关键词:
忠义:对于宋徽宗而言 , 维系王朝长治久安 , 需要使文臣武将达到平衡 , 武庙中加入文官为榜样 , 如齐国孙膑、前秦王猛等 , 延续宋朝以文官制衡武将的国策 , 符合宋徽宗《劝学篇》中的思想 。
所载悍将以忠勇为先 , 如北齐斛律光、西汉周亚夫、东吴陆逊等 , 即便功勋卓著 , 却也要被君王枉杀;如南朝王僧辩、战国廉颇、西汉飞将军李广等 , 本领高强无用武之地 , 却也不肯背叛祖国 。
民心:北宋常年与辽国及西夏交战 , 对少数民族充满戒备 , 但宋徽宗年间 , 将领王厚意外收复沦陷达300余年的青唐地区 , 而宣和四年又与金国订立“海上之盟” , 收回“燕云十六州”指日可待 。
无论是青唐地区、西北地区还是燕云地区 , 都是少数民族大量聚集之所 , 因此契丹族李光弼 , 鲜卑族慕容恪、鲜卑宇文宪、鲜卑族贺若弼、尉迟敬德等被重新祭祀 , 彰显北宋王朝对少数民族的包容 。
信仰:宋徽宗本就是崇奉道教 , 以道教作为强化统治的手段 , 武成王姜尚代表着替天封神的权威 , 祭拜武成王庙 , 等同增强与道教神祗的联系 , 实现皇权稳固和个人的精神升华 。
张良、诸葛亮、曹参等人并不算真正的武将 , 但民间神话中能呼风唤雨 , 具有通天彻地的能力而位列高位 , 如秦将白起因杀伐过重 , 被视作“有违天和” , 即便再忠心再有能力 , 也只能排到第三等 。

「王庙」重修武成王庙“古代七十二名将”,宋徽宗高明的思想教化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北宋疆域
结论:重修武成王庙从祀 , 宋徽宗高明的思想教化
武成王庙供奉的是圣人姜尚 , 所以品德更为重要 , 楚霸王项羽、汉末吕布因此未能入选 。
宣和年间重新调整从祀七十二名将 , 在唐肃宗名将框架下 , 更符合北宋末年的情势 , 祭祀武成王庙昭示宋王朝兴兵的决心 。
宋徽宗钦定“古代七十二名将” , 确实有统治者的私心 , 但这些名将的品德与功绩毋庸置疑 , 宋徽宗文治高过武功 , 但又将武功融入文治 , 这才是最高明的思想教化 。
参考文献:《旧唐书》《宋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