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拾史事生前不得志,死后家族历经数千年不倒:在孔林,你能看到时间静止
本文系时拾史事独家原创稿件 , 未经授权严禁转载/作者高成儿
中国历史上 , 哪个家族最厉害?
也许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答案 。 比如嬴政他们家 , 刘邦他们家 , 李渊他们家 , 赵匡胤他们家 , 爱新觉罗家 , 各有各的道理 。 如果以兴盛时间的长短作为参考指标 , 恐怕这些家族都得靠边站了 , 因为曲阜的孔家才是最坚挺、最能经历岁月考验的 。
北宋至和二年 , 宋仁宗封孔子后代孔宗愿为衍圣公 , 寓意圣人后裔不断繁衍 , 永不停歇 。 虽然享受着朝廷恩赐的田地、豪宅、乌纱帽 , 可每次王朝更替的时候 , 衍圣公往往特别紧张 , 兵荒马乱的世道 , 新上来的统治者会不会认同孔家 , 保持原有的待遇呢?事实证明 , 答案是肯定的 , 后来宋朝灭亡了 , 元朝、明朝都尊奉孔子后人 , 让他们的族长继续当衍圣公 , 待遇比以前还要好了 。
本文插图
崇祯十七年 , 中国政坛天翻地覆 , 先是闯王进京 , 推翻了朱由检;后来是山海关大战 , 清兵入关 。 衍圣公孔胤植急的像热锅上的蚂蚁 , 明朝灭亡了 , 也不知新皇帝对我们态度怎么样 , 人家是满人 , 不是汉人 , 也推崇孔孟之道吗?于是战战兢兢写下了《初进表文》 , 送到北京 , 大意是新朝建立 , 普天同庆 , 我们孔子后人愿意归附 。 多尔衮得知后大喜过望 , 同意孔胤植继续当衍圣公 , 之前的待遇、特权通通不变 , 甚至还有加码 。 消息传来 , 孔府上下长舒一口气 , 心里踏实了 。 顺治二年 , 清政府颁布《剃发令》 , 留发不留头 , 留头不留发 , 要求天下臣民用实际行动表达对新朝的态度 。 对此 , 孔胤植举双手双脚赞成 , 率领族人统一剃发 , 归顺朝廷 , 此举令爱新觉罗家十分满意 。 当衍圣公进京拜见皇帝时 , 顺治允许他站在大学士前面 , 还把太仆寺街的一座豪宅送给了孔家 , 以后要是来京城 , 就不用住宾馆了 。
又过了两百多年 , 清朝灭亡了 , 袁世凯当上了大总统 , 他还想称帝 。 衍圣公孔令贻表示:共和政体不适合中国 , 君主立宪才是王道 , 希望大总统早日登基 。 他还代表教育界请愿劝进 。 事成之后 , 洪宪皇帝封孔令贻为郡王 。 当了八百多年衍圣公 , 总算混上了王爵 , 孔府上下一片欢腾 , 热烈庆祝 , 可惜只高兴了八十几天 , 这个政权就寿终正寝了 。
从汉武帝到中华民国 , 两千多年来 , 无论统治者怎样变化 , 都要推崇孔子 , 用他的思想治理国家、统治百姓 , 尤其是北宋到元明清 , 孔子的地位日甚一日 。 优待孔子的后人 , 给予他们特殊的地位 , 便是在号召天下臣民学习儒家思想 , 践行统治者认可的行为准则与道德要求 。 孔子后人审时度势 , 积极向当权者靠拢 , 换来了政治势力的庇护、优待 , 奠定了家族长盛不衰的基石 。 在清朝 , 孔府有田产几十万亩 , 分布在山东、河北、河南等数省 , 为他们服务的佃农、保安、工匠加起来有十几万 , 俨然是地方一霸 。 平时尝尝山珍海味 , 听听戏班子的作品 , 生活有滋有味 , 但也要按时祭祀孔子 , 接待好皇帝或者朝廷派来的官员 。
本文插图
在曲阜城北 , 有一处庞大的家族墓地 , 占地200多万平方米 , 坟茔十余万座 , 里面埋葬着孔子以及他的后代们 。 从春秋时期到现在 , 经历了多少风风雨雨 , 又有多少家族起起落落 , 而孔氏家族的墓地仍然保存在这里 , 没有荒废 , 实在是太不容易了 。 行走在林间的小道上 , 只见四周坐落着许多墓碑 , 有的体积很小 , 有的不仅高大 , 还有望柱、石像生等 。 孔家后人也是有区别的 , 有的比较平庸 , 死后墓地便显得一般;有的混得好 , 坟墓的规格就很高 。 为了方便游客参观 , 景区安排了观光车 , 每到一个知名人物墓前 , 司机就会停一下 , 告诉你这是谁的墓地 , 墓主人有哪些光辉的事迹 。 墓碑通常注明死者是孔子的多少代孙 , 比如"至圣六十七代孙孔公某某" , 且多为合葬墓 , 与妻子同眠 。 有的墓碑比较高大 , 碑首会写上朝代 , 什么大明、大清之类的 , 那民国怎么写呢?就写"中华"两个字 。分页标题
是不是孔子的所有后代都能葬在孔林呢?当然不是了 , 在这个家族 , 流传着"五孔不入"的规则 。 第一 , 孔家的女儿不能葬在这里 , 出嫁了就更不能了 , 因为是别人家的人了 , 但儿媳妇是可以的;第二 , 夭折的小孩子不能葬在这里 , 比如两三岁得了天花 , 去世了 , 不能和祖先们葬在一块 。 第三 , 犯过罪的孔氏后人不能入葬 , 衍圣公能够享受现在的待遇 , 是因为朝廷的尊崇;违反法律 , 就是朝廷的罪人 , 也是孔府的敌人;第四 , 出家当和尚、道士的 , 尘缘已了 , 不能入葬;第五 , 入赘的女婿不能入葬 。
如果孔子泉下有知 , 发现自己家有这么一大块墓地 , 肯定会大吃一惊 。 鲁哀公十六年 , 孔子刚去世 , 墓地是非常小的 , 没有封土 , 也没其他建筑 , 只有一个砖砌的六尺祠坛 。 弟子们在周围结庐守墓 , 三年时间一到 , 依依不舍地向老师告别离去;人总要向前看 , 不能一辈子都住在坟地吧 。 子贡由于生意太忙 , 没能赶上老师的葬礼 , 他守墓了六年 。 而且弟子们是不穿孝服的 , 只是在心里哀悼 , 称之为"心丧" 。 孔子的晚年非常不幸 , 钟爱的徒弟子路、颜回都去世了 , 儿子孔鲤也早走一步 , 让父亲白发人送了黑发人 。 孔子死后葬在了儿子附近 , 后来他的孙子孔伋也葬在这里 。 祖孙三人的墓地是孔林最核心的区域 , 有围墙保护 , 称为"林中林" , 后代皇帝来到曲阜祭祀孔子 , 不仅会在孔庙行礼 , 有时还会到城北的孔林转一转 , 在今天孔子墓附近 , 还有宋真宗的驻跸亭 。
秦汉时期 , 虽然孔子墓地有了封土 , 但面积仍然很小 , 守林人也仅仅只有几家 。 南北朝时 , 宋文帝发现孔子墓荆棘丛生 , 实在是可怜 , 与生前的成就、后世的影响差距很大 , 就下令免除墓地附近百姓的赋税 , 让他们帮忙打理打理 , 还让人种植了几百棵柏树 , 五代十国时 , 后周太祖郭威亲自祭拜孔子墓 , 禁止老百姓在周围砍柴 。 宋真宗在位时 , 增加了二十户守墓人 , 泰山封禅后 , 他亲自来到曲阜祭拜孔子 。
本文插图
孔林围墙的新建、面积的不断扩大 , 主要还是在元明清时期 。 康熙皇帝拜谒孔子时 , 发现孔林里全是坟墓 , 空地已经不多了 , 顺口说了句:"该增林地否?"负责接待的是剧作家孔尚任 , 《桃花扇》的作者 , 他就和衍圣公一起跪下 , 谢皇帝赐地之恩 。 康熙一看 , 自己在人家的地盘上 , 人家又有这方面的需求 , 恩都谢了 , 再拒绝有点不好意思 , 那就同意吧 , 于是孔林再一次扩大 , 周围的农田变成了坟地 。 孔氏家族墓地的大小 , 与统治者对孔子学说的认可程度是息息相关的 。 孔子生前周游列国 , 学说得不到诸侯们的认可 , 死后的墓地也不大 。 元明清的皇帝对儒家学说高度认可 , 明宪宗更是说:"惟孔子之道 , 天下一日不可无" , 孔子的学说就像穿衣吃饭一样 , 一天都不能少 。 在此背景下 , 孔林的面积也是一涨再涨 。
在孔林的东北方向 , 有一块特殊的牌坊 , 是道光五年 , 皇帝遣官谕祭衍圣公孔宪培的妻子于氏留下的纪念性建筑 。 民间有传说 , 于氏的身份很不一般 , 她名义上是文华殿大学士于敏中的女儿 , 实际上是乾隆皇帝的女儿 。 公主很小的时候 , 算命先生说公主脸上有一颗黑痣 , 将来会有大难 , 必须嫁给有福之人才可以化解 。 到底谁才是有福之人呢?大臣们面面相觑 , 商量过后 , 认为圣人的后代最有福气 , 应该嫁给未来的衍圣公 。 但是朝廷有规定 , 满汉是不能通婚的 ,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 , 乾隆指派女儿认于敏中为义父 , 以于家大小姐的身份嫁入孔府 , 并赏赐了许多财物 。
但也有观点认为于氏并非乾隆之女 , 实际上就是于敏中的女儿 , 在清朝 , 衍圣公官居一品 , 有许多高官想要和他们联姻 , 女儿能够嫁入孔府 , 面子上十分过得去 , 于敏中做到了军机大臣、大学士的高位 , 与孔家后人联姻很正常 。 于氏出嫁后 , 生过两个女儿 , 可惜都夭折了 , 她们不可以葬入孔林 。 乾隆五十八年 , 丈夫去世 , 没有留下儿子 , 只好让胞弟孔宪增的儿子孔庆镕继承爵位 , 于氏既要管理孔府的事情 , 还要关心衍圣公的教育 。 尽管出身豪门 , 但中年丧夫也是一大不幸 。 孔庆镕对于氏感情很深 , 他把皇帝褒扬的圣旨刻在坟前的牌坊上 。分页标题
本文插图
每当置身孔林 , 望着眼前的累累墓冢 , 你会感受到时间的无情 , 把一代又一代的人化为了枯骨 。 每一座坟茔底下 , 都是一段人生 , 一个鲜活的生命 。 与此同时 , 你还可以感受到思想的力量 , 孔子思想延续了两千多年 , 直到现在 , 依然影响着许许多多的人 , 有着顽强的生命力 。 中小学课本中的《论语十则》 , 还有那分布在世界各地的孔庙就是见证 。
END
图片来源于网络
【时拾史事生前不得志,死后家族历经数千年不倒:在孔林,你能看到时间静止】喜欢本文/作者 , 文末赞赏一下表达支持吧!
- 弗洛伊德|美国死亡黑人生前用了张假钞被报警,店主后悔了,再也不会报警了
- 推荐致美国非洲裔男子死亡前警察出庭日期推迟,去世男子生前系说唱歌手
- 美国黑人又一美国黑人被射杀,生前经常请警察吃饭,他并没有参加抗议示威
- 史事驿站|宫女进宫前也要净身?她们是如何被处理的?下人的手段很残忍
- 被警方射杀黑人男子亲友:他生前常请警察吃饭
- 时拾史事|大宋朋友圈 | 怼人王和种放掐了起来
- 玩物得志首创文化学术“云交流”模式 400年笺谱重焕活力
- 小夏历史说|"茶马互市"作为历史事件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 海外网被警方射杀黑人男子系餐厅老板 亲友:他生前常请警察吃饭
- 被警方射杀黑人男子系餐厅老板 亲友:他生前常请警察吃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