巡逻小世界舌尖上的中国茶叶:信阳毛尖茶炒制工艺


【巡逻小世界舌尖上的中国茶叶:信阳毛尖茶炒制工艺】

巡逻小世界舌尖上的中国茶叶:信阳毛尖茶炒制工艺
本文插图
毛尖茶产于河南信阳大别山 , 所以也叫信阳毛尖 , 是我国着名的内销绿茶 , 以原料细嫩、制工精巧、形美、香高、味长而闻名 。 外姓细直圆光而多毫;内质香气清高 , 汤色明净 , 滋味醇厚 , 叶底嫩绿;饮后回甘生津冲泡四五次 , 尚保持有长久的熟栗子香 。 欲得毛尖独特风格 , 须知细采巧烘炒 。
毛尖茶清明前后开采 , 与《都匀县志稿》所述“自 清明至立秋并可采 , 谷雨前采者曰雨前 , 茶*、细 者曰毛尖茶”是相吻合的 。 采摘标准为一芽一叶初 展 , 长度不超过2.0厘米 。 通常炒制500克高级毛尖 茶约需5.3—5.6万个芽头 。

巡逻小世界舌尖上的中国茶叶:信阳毛尖茶炒制工艺
本文插图
手工制作工艺
筛分
将采摘的鲜叶按不同品种的鲜叶、晴天叶与雨水叶、上午采和下午采的鲜叶分别用网眼竹编筛子进行分级 , 剔出碎叶及其他异物 , 分别盛放 。
摊放
将筛分后的鲜叶 , 依次摊在室内通风、洁净的竹编簸箕篮上
信阳毛尖 摊放 , 厚度宜(5~10)cm,雨水叶或含水量高的鲜叶宜薄摊 , 晴天叶或中午、下午采用的鲜叶宜厚摊 , 每隔1 h左右轻翻一次 , 室内温度在 25℃以下 , 防太阳光照射 。 摊放时间根据鲜叶级别控制在(2~6)h为宜 , 待青气散失 , 叶质变软 , 鲜叶失水量10% 左右时便可付制 , 当天的鲜叶应当天制作完毕 。
生锅
采用炒茶专用铁锅 , 锅口面直径84cm(事先磨洗光滑无锈) , 生锅呈35°左右倾斜 , 锅台前方高40cm左右 , 便于操作 , 后壁高1m以上 , 与墙贴合 。 生锅用干木柴作燃料 , 锅温宜(140~160)℃ , 每锅投鲜叶量500g左右 , 以手掌心试探锅温 , 掌心距锅心(3~5)cm , 有烫手感即投鲜叶 , 用茶把(细软竹枝扎成的圆帚)稍快反复挑翻青叶 , 经(3~4)min , 待青叶软绵后 , 用茶把尖收拢青叶 , 在锅中转圈轻揉裹条(将杀青适度的茶叶 , 用茶把在锅内顺斜锅自然旋转) , 动作由轻、慢逐步加重、加快 , 不时抖动挑散 , 反复进行 。 青叶进一步软绵卷缩 , 初步形成泡松条索 , 嫩茎折不断 , 然后用茶把尽快将茶叶全部扫入熟锅 。 生锅历时(7~10)min , 茶叶含水率约55% 左右 。 雨、露水鲜叶 , 火温提高(10~15)℃ , 勤翻多抖 , 嫩叶水分较多 , 火温稍高 , 动作宜轻 。

巡逻小世界舌尖上的中国茶叶:信阳毛尖茶炒制工艺
本文插图
熟锅
与生锅规格一致 , 与生锅并列排列 , 呈40°倾斜 。 在接纳生锅转来的茶叶后紧接操作 。 锅温(80~100)℃ , 开始仍用茶把操作 , 并以把尖先把茶团打散 , 然后以把尖团揉茶叶 , 继续“裹揉” , 不时挑散 , 反复进行 , 约(3~4)min后 , 茶条进一步紧缩 , 茶把稍放平 , 进行“赶条” 。 待茶条稍紧直 , 互不相粘时 , 即用手 “理条”(掌心向下 , 拇指与食指稍张开成“八”字形 , 其余三指与食指并拢 , 稍向内弯曲 , 成抓东西的虎口状 。 抓起锅中部分茶叶稍握紧 , 以抓满手心为宜 。 然后于锅心10 cm高左右 , 手腕使劲 , 将手中部分茶叶从“虎口”甩出 , 撒开抛到茶锅上沿 , 茶条则顺斜锅自然滚回锅心) , 如此反复进行 , 逐渐形成紧细、圆直、光润的外形 。 全部过程的操作历时约(7~10)min , 含水量30% 左右时 , 立即清扫出锅 , 摊在簸箕上 。
初烘
将熟锅陆续出来的4~5锅茶叶作为一烘 , 均匀摊开 , 厚度以2cm为宜 , 选用优质无烟木炭 , 烧着后用薄灰铺盖控制火温 , 火温宜(90~100)℃ 。 根据火温大小 , 每(5~8)min 轻轻翻动一次 , 经(20~25)min , 待茶条定型 , 手抓茶条 , 稍感戳手 , 含水量为15% 左右 , 即可下炕 。分页标题
摊凉
初烘后的茶叶 , 置于室内及时摊凉在大簸箕内 4h 以上 , 厚度宜 30cm 左右 , 待复烘 。
复烘
将摊凉后的茶叶再均匀摊在茶烘上(厚度以(4~5)cm为宜) , 轻轻于茶炕上(火温以(60~65)℃为宜) , 每烘摊叶量2、5kg 左右 , 每隔10min 左右轻翻拌一次 。 待茶条固定 , 用手揉茶叶即成粉末样 , 方可下炕 , 复烘30min 左右 , 含水量控制在7%。
毛茶整理
复烘后的毛茶摊放在工作台上 , 将茶叶中的黄片、老枝梗及非茶类夹杂物剔出 , 然后进行分级 。
再复烘
将茶叶进一步干燥 , 达到含水量 6% 以下 。 厚度宜(5~6)cm , 温度60℃ 左右 , 每烘摊茶2、5kg 左右 , 每隔10min左右手摸茶叶有热感即翻烘一次 。 经30min左右 , 待茶香显露 , 手捏成碎末即下烘 。 分级、分批摊放于大簸箕 , 适当摊凉后及时装进洁净专用的大茶桶密封 , 存放于干燥、低温、卫生的室内 。

巡逻小世界舌尖上的中国茶叶:信阳毛尖茶炒制工艺
本文插图
机械制作工艺
筛分
将采摘的鲜叶按不同的品种、不同等级、不同的采摘时间进行分类分等 , 剔除异物 , 分别摊放 。
摊放
将筛选后的鲜叶 , 依次摊在室内通风、洁净的竹编簸箕篮上 , 厚度宜(5~10)cm,雨水叶或含水量高的鲜叶宜薄摊 , 晴天叶或中午、下午采用的鲜叶宜厚摊 , 每隔1h左右轻翻一次 , 室内温度在 25℃ 以下 , 防太阳光照射 。 摊放时间根据鲜叶级别控制在(2~6)h为宜 , 摊放待青气散失 , 叶质变软 , 鲜叶失水量10% 左右时便可付制 , 当天的鲜叶应当天制作完毕 。
杀青
机械杀青宜采用适制名优绿茶的滚筒杀青机 , 使用时 , 点燃炉火后即需开机启动 , 使转筒均匀受热 , 待筒内有少量火星跳动即可 。 开动输送带送叶 , 根据温度指示进行投叶 , 不同等级的鲜叶或含水量不同的鲜叶要求温度不一 , 进叶口温度宜控制在(120~130)℃ , 可通过杀青机输送带上的匀叶器来控制投叶量 , 从鲜叶投入至出叶约1、5~2min。 杀青叶含水量控制在60% 左右 , 杀青适度的标志是叶色暗绿 , 手捏叶质柔软 , 略有粘性 , 紧握成团 , 略有弹性 , 青气消失 , 略带茶香 。
揉捻
机械揉捻宜使用适制名优绿茶的揉捻机 , 杀青叶适当摊凉 , 宜冷揉 。 投叶量视原料的嫩度及机型而定 。 揉捻时间高档茶控制在(10~15)min , 中低档茶控制在(20~25)min 。 根据叶质老嫩适当加压 , 应达到揉捻叶表面粘有茶汁 , 用手握后有粘湿的感觉 。
解块
机械解块宜使用适制名优绿茶的茶叶解块机 , 将揉捻成块的叶团解散 。
理条
机械设备宜使用适制名优条形绿茶的理条机 , 理条时间不宜过长 , 温度控制在(90~100)℃ , 投叶量不宜过多 , 以投叶量(0、5~0、75)kg、时间为5min 左右为宜 。
初烘
机械设备宜使用适制名优绿茶的网带式或链板式连续烘干机 , 根据茶叶品质 , 初烘温度进风口宜控制在(120~130)℃ , 时间(10~15)min , 含水量在(15~20)% 为宜 。
摊凉
将初烘后的茶叶 , 置于室内及时充分摊凉4h以上 。
复烘
复烘仍在烘干机中进行 , 温度以(90~100)℃为宜 , 含水量在6% 以下 。

巡逻小世界舌尖上的中国茶叶:信阳毛尖茶炒制工艺
本文插图
信阳毛尖历史溯源
中国茶叶生产早在三千多年前的周朝之前就已开始 。 信阳种茶历史悠久 , 茶树原产地在我国西南云、贵、川一带 。 茶沿着河流山川向外传播 , 沿川陕大道进入陕西 , 向东顺长江而下 , 向东南各省发展 。 茶的传播与政治、经济、文化、交通、气候密切相关 。 东周时期 , 我国的政治经济中心在河南 。 当时 , 茶在河南传播 , 并在具有生态优势的信阳一带生根发展(今浉河区、平桥区一带) 。分页标题
唐朝时期 , 茶叶生产发展开始进入兴盛时期 , 信阳已成为著名的“淮南茶区” , 所产茶叶品质上乘 , 列为贡品 。 1987年 , 考古学家在信阳固始县出土的古墓中发掘有茶叶 , 考证距今已有2300多年 。 公元760—780年间 , 茶圣陆羽编写的世界第一部茶书《茶经》 , 把全国盛产茶叶的13个省43个州郡 , 划分为八大茶区 , 信阳归淮南茶区 。 北宋时节苏东坡谓:“淮南茶信阳第一 。 ”西南山农家种茶者多本山茶 , 色味香俱美 , 品不在浙闽以下 。
到了宋朝 , 全国有十三个卖茶山场 , 信阳的光州(潢川)、子安(固始)、商城分别为其中之一 。 清朝时 , 信阳已发展有6个产茶县 , 即信阳、罗山、光山、固始、商城、潢川(时名光州) 。
历史上 , 信阳毛尖主产于浉河区(原信阳市)、平桥区(原信阳县)和罗山县(部分乡)一带 。 元代和明代 , 由于茶税过重 , 茶叶生产开始衰落 。 “毛尖”一词最早出现在清末 , 本邑人把产于信阳的茶叶称为“本山行尖”或“毛尖” , 又根据采制季节、形态等不同特点 , 叫作针尖、贡针、白毫、跑山尖等 。 清末 , 受戊戌变法影响 , 李家寨人甘以敬与彭清阁、蔡竹贤、陈玉轩、王选青等筹集资金 , 先后兴建了元贞(震雷山)、宏济(车云)、裕申、广益、森森(万寿)、龙潭、广生、博厚等八大茶社 , 开垦茶园余亩 , 种茶40多万穴 , 茶叶生产逐渐复苏 。 信阳毛尖独特风格的形成是在20世纪初期 , 由于“八大茶社”注重制作技术上的引进、消化与吸收 , 信阳毛尖加工技术得到快速发展 , 逐渐改进完善了毛尖的炒制工艺 。 1913年产出了品质很好的本山毛尖茶 , 命名为“信阳毛尖” 。 1915年 , 浉河区董家河镇车云山生产制作的茶叶获得巴拿马万国博览会金奖 。 此后 , 产于董家河“五云山”、浉河港“两潭一寨”、谭家河“一门”(土门)的茶叶定名为信阳毛尖 。
民国时期 , 茶叶生产继清朝之后 , 又得到大力发展 , 名茶生产技术日渐完善 。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 , 国家对发展茶叶生产极为重视 , 采取了一系列扶助措施 。 信阳茶叶生产得到更大的发展 , 信阳毛尖茶生产技术得到推广 , 生产区域不断扩大 。 河南省将产于信阳县及罗山南部的信阳毛尖命名为“豫毛峰” , 光山、潢川、商城、新县、固始产的茶称为“豫毛青” 。
信阳茶区经历了四次发展高潮 。
20世纪60年代以来 , 在信阳中部五里店、彭家湾、游河以及西北部的高梁店、王岗、邢集等乡的丘陵岗地上陆续发展 。 1967年春天 , 农业局的科技人员指导茶种引过淮河以北的二十五里岗 , 建立了红旗茶场 , 朱堂、涩港、彭新、青山四个乡 , 这是解放初期国家统购统销茶叶时开始确认的 。
1959年信阳地区茶园面积仅有2.11万亩 , 茶叶总产量55万公斤 , 直到1969年茶园面积还不到3.5万亩 。 进入70年代 , 信阳茶叶生产进入第一次高潮 , 茶园面积迅速发展 , 至1976年达到21万亩 。 此后七年间(1976-1982年)茶园面积一直在20万亩上下波动 , 1982年统计 , 茶园总面积19.49万亩 , 茶叶总产量220万公斤 。 1982年冬季至1983年是信阳茶产业发展的第二次高潮 , 一年内新增茶园面积14.76万亩 , 总面积达到34.25万亩 。 此后十年间 , 信阳市茶叶生产以“稳定面积 , 着重提高产量和质量 , 以科技为支撑 , 生产名优茶 , 开发新产品”为指导思想 , 引导各县根据当地生态条件 , 宜茶则茶、宜林则林、宜粮则粮 。
1992年信阳第一届茶叶节的成功举办 , 有力地促进了信阳茶产业的发展 , 茶园面积不断扩大 , 信阳茶产业进入第三次发展高潮 。 1993-2005年 , 茶园面积平均以每年2.46万亩的发展速度递增 。 2005年统计 , 茶园面积达到65万亩 , 开采面积53万亩 , 年产干茶1500万公斤 , 茶叶产值8.5亿元 , 加上储藏、包装、销售增值 , 拉动物流、交通、旅游、餐饮、娱乐等 , 种茶年社会总收入达到10亿元 , 茶农年人均收入1053元 。 全市8个县2个区 , 128个乡镇 , 1245个行政村产茶 。 茶园面积超过1万亩的乡镇有12个 , 几乎每个产茶乡镇都有茶叶交易市场 , 规模较大的有20多个 , 全国各地营销网点1800多个 。分页标题
1994年 , 经专家论证 , 信阳地区行署决定将同纬度、同工艺、同质量、同地区生产的毛尖茶统称为信阳毛尖 。 至此 , 信阳的浉河区(原信阳市)、平桥区(原信阳县)、罗山县、潢川县、固始县、光山县、商城县、新县、息县七县二区都有信阳毛尖茶生产 。
2003年3月 , 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正式批准信阳毛尖证明商标 , 规定信阳毛尖证明商标使用范围必须是东至固始县泉河流域、西至桐柏山大别山交界处 , 北至淮河沿线 , 南至大别山北侧信阳市行政区域内符合信阳毛尖品质特点和加工工艺的茶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