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北而亡,忠心袁绍的审配为何却被曹丕评为佞臣
导语:
我国有句成语叫做青史留名 , 所谓青史就是历史 , 简而言之这句话的意思就是在历史上留下好的名声 。我们都知道 , 历史是后人根据前人生前事迹记录而来 , 根据这些事迹 , 也会有其同时代德高望重的人或者后人予以点评 , 而那些可以做到青史留名的人 , 都是公认的在道德上或者是某项事业上十分有成就的人 。可是还有一些人 , 他们虽然被记载在了历史书中 , 可是对于他们的评价却出现了差异 , 褒贬不一 。
三国时期就有一个叫做审配的人 , 他本是袁绍的谋士 , 袁绍死后追随其子袁尚 , 最后因为不肯降曹 , 被曹操斩杀 。这样的一个人本来该因忠于主上而青史留名 , 但是奇怪的是评价却褒贬不一 , 其中最突出的是魏文帝曹丕甚至于将其与郭图一起作为奸邪 , 成为袁绍一派误主的代表 。历史上的审配真的是奸邪之人吗?为何对于审配的评价会出现褒贬不一 , 而一向可以爱才重贤能的曹丕又因何对于审配如此厌恶 , 这些都是今天的我们想要了解的关于这段历史的真相 。一、 历史上的审配
1 、从不得重用到效忠袁绍
审配 , 字正南 , 本来是河南清丰北人 , 曾经在太尉陈球和冀州牧韩馥手下都效忠过 , 但是都不得重用 。根据经验 , 一般臣子得不到重用有两种原因:一种是没有才能 , 另一种是不讨人喜欢 。虽说这个审配不像许攸等人这么聪明 , 但是从他官渡之战的表现以及后期抗曹的战绩来看 , 不仅不至于说是个庸臣 , 还颇有一些才干 。显然他的不受重用是因为不讨人喜欢 。《先贤行状》上描述过审配 , 说他"少忠烈慷慨 , 有不可犯之节" , 意思是审配年少的时候性格十分刚直 , 不喜欢开玩笑 。这里说忠烈慷慨 , 其实说难听点就是非常的执拗又不拘小节 , 不喜欢开玩笑应该是开不起玩笑 。可想而知 , 这样的审配显然非常不讨一般领导喜欢 。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影视剧中审配形象
袁绍设计得了冀州后 , 审配就变成了袁绍的下属 。袁绍可不是一般的领导 , 他不仅不觉得审配太过刚直不喜 , 反而是将其视作心腹 。袁绍对他并委以重任 , 封他为治中别驾 , 并总幕府 。应该也就是从这里开始 , 审配完全被袁绍收买 , 直到最后面北而亡都是效忠于袁绍一家 。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审配与袁绍
2、忠心耿耿 , 主公在北
审配归顺袁绍后一直是忠心耿耿的 , 中间审配的两个儿子被曹操掳走 , 袁绍却听了孟岱、郭图等人之言 , 认为审配手握大权 , 有逆反之心 , 所以疏远了审配 。可是忠心的审配并未因此记恨袁绍 , 而是用实际行动表明了自己的忠诚 。官渡之战 , 袁绍败北 , 后不久就离世了 , 审配和逢纪遵循袁绍生前的愿望 , 辅助袁尚继位 。这里后世多认为审配有私心 , 因同袁谭关系比较差 , 所以才选择了袁尚 , 甚至于假传袁绍的遗言 。可是我们不妨从另一个侧面看 , 可以看出审配对于袁绍生前的选择十分清楚 , 并且即使袁绍不在依旧贯彻执行 。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袁绍长子袁谭
建安九年 , 袁绍二子相争 , 曹操趁机攻打邺城 , 审配多次用兵阻击曹操 , 甚至是重创曹军 。这场战争持续了好几个月 , 直到袁尚投降逃跑 , 军内多人投曹 , 审配还在替袁家坚守 , 孤军奋守邺城 。审配甚至还设计埋伏射杀曹操 , 差点得手 , 让曹操又恨又爱 。可惜"千里之堤毁于蚁穴" , 最后审配被自己的侄子坑了一把 , 导致曹操进城 , 审配兵败被抓 。曹操惜才还想给他个台阶下 , 说是因为在袁军中所以不得不效忠袁家 , 但是审配却始终不肯屈服 。据《后汉书》记载 , 审配临死之时让刽子手面北杀自己 , 只因为"主公在北" , 可见他对于袁绍 , 对于袁家始终忠心耿耿 , 让人动容 。分页标题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曹操卡通形象二、时人眼中的审配
1、曹丕眼中的审配
《典论》中记载了曹丕这样一句话:佞邪秽政 , 爱恶败俗 , 国有此二事 , 欲不危亡 , 不可得也 。这句话实际上说的是非常重的了 , 它的意思是 , 当一个国家有了两件事 , 那肯定要完蛋 , 其中一件事是有奸邪小人去干扰朝政 , 另一件事则是因为个人的爱好或者是厌恶败坏世俗风气 。曹丕说完这句话后 , 还举了例子 , 比如说何进因为吴匡、张璋自取灭亡 , 袁绍因为审配、郭图误了自己 , 刘表因为于蔡瑁、张允最终大业未成 。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影视剧中曹丕形象
曹丕的这个点评 , 很是让人玩味 , 细想起来其他人也就算了 , 可是曹丕却将袁绍灭亡归结为审配 , 这就有些不在意料之中了 。官渡之战中袁绍是因为许攸背叛导致乌巢被毁 , 后又因郭图诬陷张郃 , 导致张郃投曹 。怎么数也是数不到审配什么事情的 , 而且袁绍死后 , 审配还一直忠心辅佐袁家直到最后一刻 。既没有投敌 , 也没有出馊主意的审配却成了曹丕眼中的大恶人 。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郭图进谏
曹丕的点评还不止于此 , 后面又说了一句 , "匡、璋、配、图、瑁、允之徒 , 固未足多怪 , 以后监前 , 无不烹菹夷灭 , 为百世戮试" 。这句话就更加狠了 , 意思是诸如审配、郭图等这类 , 都是小人 , 而且十分可恨 , 如果以后发现有这些小人作怪 , 发现一个杀一个 , 为后世造福 。可见曹丕不仅是看不上审配 , 而且是恨得牙痒痒 , 恨不得亲自诛杀掉 。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审配拒不投曹
2、其他人眼中的审配
逢纪本来是审配的敌对 , 他们私底下是有一些纠葛的 。但是当时审配的儿子被抓 , 审配也被郭图等人构陷说是迟早要叛袁绍 , 这时候袁绍就去问了心腹逢纪 。逢纪却点评审配说"配天性烈直 , 每所言行 , 慕古人之节" , 意思是审配这个人性格刚烈 , 言行间都透露着对古人忠义的仰慕 , 所以这样的人又怎么会背叛 。这里可以看出的是 , 逢纪这个人非常客观 , 虽然与审配私下里不和睦 , 但是在这种军国大事上很是能说真话 。而审配能让自己曾经的敌对势力都为自己说话 , 也足以见得他的忠义并不是虚有其表的 。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审配面北而亡
除此之外 , 东汉大儒孔融评价审配为尽忠之臣 , 荀彧评价审配虽然忠心但没有谋略 , 而后世中的人对于审配的评价 , 虽然说也有说他杀辛评一家十分专权 , 但是对于审配的忠心都还是一致肯定的 , 这与曹丕口中的佞臣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所以 , 曹丕对于审配的评价到底是站在什么立场上 , 仅仅是因为审配不肯归曹吗?如果是这样 , 那么不肯归曹的人也断断不止审配一人 , 还有关羽、沮授等人 , 为何曹丕非要针对审配?其实这里是有缘由的 。三、曹丕厌恶审配的真正原因
1、 矫令奉尚触犯逆鳞
【■面北而亡,忠心袁绍的审配为何却被曹丕评为佞臣】分页标题曹丕并未与审配有过正面冲突 , 也没有与审配有任何的交集 。虽说在邺城大战之中 , 审配拒不投曹 , 但是拒不投曹的也不只是审配一人 , 沮授也是 , 曹丕却要这样双标的一棒子打死审配 。细数审配做过的大事 , 其中有一件事 , 叫做矫令奉尚 , 也恰恰就是这件事触犯了曹丕的逆鳞 , 让他对审配十分愤恨 。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影视剧中曹操
所谓矫令奉尚 , 指的是当时袁绍平乱冀州之后就去世了 , 他有三个儿子 , 分别是袁谭、袁熙和袁尚 , 而袁绍自己则更喜欢小儿子袁尚 , 心里有立小儿子为接班人的想法 。朝中却有另外以郭图等为首的一派是支持立长子袁谭 , 所以袁绍的心事一直都没有说 。逢纪和审配本身与郭图等人关系不好 , 而袁谭受其他人的教唆与逢纪、审配也十分不和睦 。所以袁绍死后 , 如果袁谭继位 , 很有可能第一件事就是把逢纪和审配给杀了 。于是他俩私下一琢磨 , 想着本来袁绍也是打算让袁尚继位 , 干脆就假传袁绍的遗愿 , 帮助袁尚继承了父业 。
这本是袁绍家的私事 , 很多人会觉得奇怪 , 曹丕为什么这么多管闲事 。事实上 , 参与夺嫡大战的不只是袁家三子 , 曹丕也是吃尽了苦头 。作为曹操的嫡长子 , 曹丕差点被弟弟曹植给打败 , 所以他内心对于那些主张不立嫡长的人是非常排斥 , 甚至于愤恨的 。袁绍的大儿子是袁谭 , 可是袁绍却因为喜爱小儿子而想让袁尚继位 。曹操的大儿子是曹丕 , 可是曹操却因为欣赏曹植所以有想法让曹植继位 。在曹丕看来 , 自己是幸运没有成为第二个袁谭 , 所以他的怒火来的并不是没有缘由 , 而审配恰恰触犯了自己的逆鳞 。
2、屡败曹军出言不逊
曹丕恨审配除了因为其立子不立长 , 还有一个原因可能是审配曾经差点射杀曹操 。邺城大战之时 , 审配曾设计曹军 , 并且差点一箭命中曹操 。虽然曹操在后面选继承人的时候有了犹豫 , 但是曹丕自幼随曹操四处征战 , 对于这个父亲还是非常的敬仰和喜爱的 。所以 , 审配差点杀其父并且屡败曹军 , 那必然在曹丕心中没有什么好印象 。结语:
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 每个人对于一件事情都会受自己的立场影响 , 所以产生自己的观点 , 就连圣人也会因为喜恶而做出不客观的评价 , 更何况像曹丕这样有着自己优缺点的普通人 。所以我们看待历史 , 更加应该以一种客观的态度去看待 , 而不是仅仅因为一家之言就对一个人下定论 。
参考文献:
范晔《后汉书》
陈寿《三国志》
鱼豢《典略》
《先贤行状》
- 朵朵塔罗星座占卜馆|只是贪玩了些 但对恋人的忠心日月可鉴的星座
- []史学家认为,火烧乌巢只不过是毛毛雨,为什么袁绍却垮了?
- 『』官渡之战,袁绍最后的决策出发点是为撤退做准备
- 【刘备】诸葛亮明知不可能匡扶汉室,为何对刘家两代忠心耿耿,死而后已?
- 『一生』他一生忠心为主,兢兢业业辅佐帝君,终因小人构陷被外放他乡
- 赵子龙@他为何会心甘情愿的跟着刘玄德,并且对他忠心耿耿,原因何在
- ##为什么袁绍、曹操等人要对刘备礼遇有加呢?他们为什么要这么做?
- 「」唐朝一官员为表忠心与儿子划清界限,全家出动将亲生儿子杀死
- 【国家】岳飞的忠心是报答国家是为了还前世的债遭秦桧陷害是必经劫难
- 『』与宦官斗争遭遇党锢;调停袁绍与公孙瓒的赵岐,却被后世学者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