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人民出版社见证昆明的“慢生活”


_本文原题:见证昆明的“慢生活”

云南人民出版社见证昆明的“慢生活”
本文插图
见证昆明的“慢生活”
选自《大学之光——行走在云南深处的西南联大》
本文共计2639 字| 预计阅读时间8分钟
即便在抗战时期 ,昆明宁静、散漫、温馨的气息 , 依然无处不在 , 真切可触 。 昆明真是一座边缘而高高在上的不可思议的城市 。
对这个温柔的“地狱” , 舒适得像天堂一样的地方 , 西南联大的师生却能仔细琢磨 , 心领神会 , 很快就融入其中了 。
关于昆明的“生活” , 留给外来师生们的记忆实在是太多太多了 。 似乎老昆明的人们 , 无论大人还是小孩 , 无论富人还是穷人 , 无论男人还是女人 , 都是“手艺人” , 都是“生活的艺术家” 。
他们不但把吃、穿、住、玩等四事 , “经营”得决不会发生“问题” , 而且像一道风景一样长久和迷人 。
他们淳朴成性 , 节俭成风 , 住的是“一颗印”或“四合头”的房子 , 屋宇敞亮 , 宽窄适中 。 他们非常重视礼节 , 无论男女老少 , 见面时都要情殷意挚 , 毕诚毕敬 , 丝毫不能怠慢和敷衍 。

云南人民出版社见证昆明的“慢生活”
本文插图
老昆明街头
平时 , 他们的一饮一啜 , 一穿一戴 , 既讲究 , 又不奢华 。 男人们穿的蓝布长衫 , 穿两三年而不弃 , 还要把它改成汗衣再穿 。 女人们头上戴的金簪子、金绾针、金耳环 , 手上戴的金戒指、银手镯 , 从戴在身上之日起 , 就要陪伴她们一辈子 , 中途是没有人会把它们拿到首饰铺去改造式样的 。
女人们在织布时 , 还发明了一种纺织方法 , 即用生丝做纬线 , 用熟丝做经线 , 织出 “滇缎” , 非常牢实 。 用这种缎子缝制出元青、蓝宝、银灰、枣红等四色单袍 , 可穿20年 。 “滇缎”还能制成“艳五彩”和“淡五彩”被面 , 也可盖30多年之后 , 再改作垫褥 。
小孩子们则对 “刻古人”非常入迷 。 他们选用稍厚一点的白纸 , 依样在上面先用一些简单的点和线 , 描绘出“岳飞”“赵云”“关公”和“张飞”的形象 , 然后再用刀沿着点线刻空 , 一个个叱咤风云而精美无比的“古人”就在他们的小手中诞生了 , 被他们涂上蜡油 , 夹在书中 , 当作“宝贝”收藏起来 。

云南人民出版社见证昆明的“慢生活”
本文插图
滇池边的船家
那些生活在昆明各个角落的木匠、石匠、铁匠、铜匠、篾匠、花匠、画匠、金匠、银匠、泥水匠……则是一些技高一筹的人 。 他们把房屋、街道、墙壁、轿子、家具、茶壶、烟具、衣服等日常生活中的大小器物的每一个细节 , 都装饰得无比烦琐而又无与伦比 , 他们似乎是生活在时间之外 , 他们不相信速度 , 只相信自己的才情、目光和指纹 , 他们遵循的是他们固有的生活节拍 , 目不斜视 , 锲而不舍 , 一心一意地做好每一件事 , 以一种接近“真理”的姿态去完成自己的工作 。
虽然联大的师生们越来越不敢在那些美不胜收的“事物”上确定什么意义 , 更不敢用它们去“揭示”昆明的某些本质特征 。 但他们坚信那些美不胜收的“事物”一定是昆明的某些核心力量 , 是生活中的 “诗歌” , 是诗歌中的 “生活” , 它们“记录”着昆明的另一种 “历史” 。
当然 , 对于昆明“温馨”的历史和现实生活 , 也有一些外来者相当不“适应” , 他们不喜欢那种“春天般的气息” , 不喜欢“随意”和“庸散” , 如此的“慢”生活简直令他们无法忍受 。 他们真想抓住这座城市的肩膀 , 狠狠地摇几摇 , 让昆明人的脚下和他们的历史底座 , 咯咯作响 , 醒过来 , 跑起来 , 加快步伐 , 发展自己 。分页标题

云南人民出版社见证昆明的“慢生活”
本文插图
西南联大校门老照片
但西南联大学生 汪曾祺却用“漫游者”的“眼光”和“感觉”来收集自己对昆明的好印象 。 汪曾祺是这样回忆的:
图书馆的管理员是一个妙人 。 他没有准确的上下班时间 。 有时我们去得很早了 , 他还没有来 , 门没有开 , 我们就在外面等着 。 他来了 , 谁也不理 , 开了门 , 走进阅览室 , 把壁上一个不走的挂钟的时针“喀啦啦”一拨 , 拨到八点 , 这就上班了 , 开始借书 。 ……过了两三个小时 , 这位干瘦而沉默的有点像陈老莲画出来的古典的图书管理员站起来 , 把壁上一个不走的挂钟的时针“喀啦啦”一拨 , 拨到十二点 , 下班!我们对他这种有意为之的计时方法完全没有意见 。 因为我们没有一定要看完的书 , 到这里来只是享受一点安静 。
当时的汪曾祺 , 极其准确地记录下了一个昆明人极其“散漫”和“古板”的工作状态 , 没有半点批评的味道 , 反而赞赏他是个“妙人”和“古典的图书管理员” 。
这简直是庄重的、迷人的一道风景 , 为汪曾祺增添了一种梦幻般的艺术感觉 , 以致多年后 , 那个美妙的“古典的图书管理员”的形象在汪曾祺心中“越来越鲜明” , 直至打算写进自己的小说里 。

云南人民出版社见证昆明的“慢生活”
本文插图
老昆明街道
这证明了昆明这座城市的性格里的确存在着散漫的因子 。 这个地方非常适合“生存” , 而不是“工作” 。 即便在抗战的特别时期 , 这里人的生活也还有几分 “浪漫” 。
举例说 , 在面对日本飞机就要来轰炸的警报声中 , 昆明人的表现是什么?汪曾祺在 《跑警报》一文中说:
我刚到昆明的头二年 , 三天两头有警报 。 有时每天都有 , 甚至一天有两次 。 昆明那时几乎说不上有空防力量 , 日本飞机想什么时候来就来 。 有时竟在头一天广播:明天将有二十七架飞机来昆明轰炸 。 日本的空军指挥部还真言而有信 , 说来准来!一有警报 , 别无他法 , 大家就都往郊外跑 , 叫作“跑警报” 。
“跑”和“警报”联在一起 , 构成一个语词 , 细想一下 , 是有些奇特的 , 因为所跑的并不是警报 。 这不像“跑马”“跑生意”那样通顺 。 但是大家就这么叫了 , 谁都懂 , 而且觉得很合适 。 也有叫“逃警报”或“躲警报”的 , 都不如“跑警报”准确 。 “躲” , 太消极;“逃”又太狼狈 。 唯有这个“跑”字于紧张中透出从容 , 最有风度 , 也最能表达丰富生动的内容 。
联大师生跑警报时没有什么可带 , 因为身无长物 , 一般大都是带两本书或一册论文的草稿 。 有一位研究印度哲学的金先生每次跑警报总要提一只很小的手提箱 。 箱子里不是什么别的东西 , 是一个女朋友写给他的信——情书 。 他把这些情书视如性命 , 有时也会拿出一两封来给别人看 。
没有什么不能看的 , 因为没有卿卿我我的肉麻的话 , 只是一个聪明女人对生活的感受 , 文字很俏皮 , 充满了英国式的机智 , 是一些很漂亮的Essay(随笔),字也很秀气 。 这些信实在是可以拿来出版的 。 金先生辛辛苦苦地保存了多年 , 现在大概也不知去向了 , 可惜 。 我看过这个女人的照片 , 人长得就像她写的那些信 。
这样优雅、浪漫、不乏生命幽默感的故事 , 恐怕是昆明这块土地上自然生长出来的 , 过去能生长 , 现在也能生长 。
时至今日 , 几十年的时光缓慢地流走了 , 那些带着隐私或秘密“跑警报”的人许多都已作古了 , 但我看到他们的儿孙们此时正在昆明的翠湖、大观楼、西山、南屏街、文化巷、尚义街、钱局街、潘家湾、创库……带着他们具有新时代特征的隐私或秘密 , 津津有味地散步、烤太阳、喝茶、恋爱、淘宝、看行人、买时装、发呆、欣赏艺术品、小吃、做梦……我想 , 他们心中一定涌起了对昆明更伟大的爱 。分页标题

云南人民出版社见证昆明的“慢生活”
本文插图
宝善街与护国路的转角
昆明在越来越多的人心目中已成为 “浪漫生活的博物馆” , 是一个一直在愉快地发展着的 “体验之城”“消费之城”和 “生命与记忆之城” 。
这样的城市无疑是有“魔力”或“迷惑性”的 。
作者简介

云南人民出版社见证昆明的“慢生活”
本文插图
杨杨 , 本名杨家荣 , 云南省通海县人 , 玉溪市作家协会副主席 。
已出版短篇小说集《混沌的夏天》 , 中篇小说集《巫蛊之家》 , 长篇小说《雕天下》《红河一夜》 , 长篇纪实文学《通海大地震真相》《大河之口》 , 长篇文化散文《小脚舞蹈》《摇晃的灵魂》《昆明往事》等 。 作品散见于《花城》《作家》《大家》《北京文学》《美文》等省内外文学杂志 。 2008年6月做客凤凰卫视中文台;2011年在《****》开设专栏 。 其中 , 长篇小说《雕天下》《红河一夜》分别获第五届、第七届“云南文化精品工程”作品奖 , 《雕天下》入选国家新闻出版总署第二届“三个一百”原创图书出版工程 。
《大学之光——行走在云南深处的西南联大》

云南人民出版社见证昆明的“慢生活”
本文插图
¢AsVC1LHYJPq¢
《大学之光——行走在云南深处的西南联大 》
文中部分文字有删改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
编辑:张益珲 李爽 张丽园

云南人民出版社见证昆明的“慢生活”
本文插图
【云南人民出版社见证昆明的“慢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