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州心理你渴望的赞美,不过是……


_本文原题:你渴望的赞美 , 不过是……

九州心理你渴望的赞美,不过是……
本文插图
伦敦大学流行病学和公共卫生系的教授迈克尔﹒马默特 , 曾经做过关于权力与压力和健康之间的关联方面的研究 。
他发现 , 接受更多的赞扬 , 包括尊敬和崇拜 , 能够保护一个人不受疾病的侵害 。 那些地位低微的人 , 更倾向于用吸烟或者物质滥用的方式来缓解压力 , 他们的健康状况更差 , 寿命也更短 。
被《纽约时报》、《卫报》和BBC盛赞的心理学家特丽﹒阿普特 , 是剑桥大学纽纳姆学院的资深导师 。 她在《赞扬与责备》这本书中提到 , 人类从根本上是评判的动物 , 我们对于别人对我们认可的渴望 , 从诞生的那一天起就存在了 。
最高级的赞美是被看见 。 假如你想让你的沟通充满善意 , 你想夸奖得恰到好处 , 你想给出客观的评价却又不伤害感情 , 《赞扬与责备》绝对这个领域的一本不可多得的专业书籍 。 作者用深入浅出的讨论对赞扬与责备的运作原理与方式做出了详细的解读 。
01
为什么我们会对赞美如此的渴望?
我们需要被看见 , 被认可 , 被肯定 。
【九州心理你渴望的赞美,不过是……】温尼科特说 ,婴儿是在母亲的眼睛里发现了自己 。 妈妈期待着这个孩子的降生 , 满怀欣喜迎接他的到来 , 眼中充满了慈爱 。 她让小婴儿感受到自己是多么讨人喜欢 , 多么让人欣赏 。
父母会因为这个小天使的降临 , 而感觉到无比的幸福 。 他们会拥抱孩子 , 会抚摸孩子 , 会亲吻孩子 , 而这些都是与孩子建立早期安全依恋的基础 。
孩子在5~15岁时 , 会花费大量的精力去留意 , 并且试图控制别人对他的评判 , 而且他能够区分“坏事”其实也分轻重 。
孩子都是敏感的 。 他开始留意 , 对他来说 , 生命中最重要的人如何去评判他 。他会把父母脸上的不高兴 , 解读为自己不够好 。
那些表现特别乖的孩子 , 恰恰是那些安全感不足的孩子 。 他知道只有自己表现好 , 才能得到父母的认可 。 父母因为自己的匮乏 , 传递出来的信息是 , 他们给予孩子的爱是有条件的 。
就像电影《被嫌弃的松子一生》中的松子 , 她的父亲整日都是愁眉苦脸的 。 松子在跟父亲少有的一次独处时偶然发现 , 自己扮个鬼脸 , 父亲会露出笑脸 。 从此 , 扮鬼脸就成为了她讨好父亲的一个法宝 。
但总有一天 , 这个法宝会失灵 。 父亲甚至见到这个鬼脸都是鄙夷和讨厌 。 但对于成年的松子来说 , 扮鬼脸成了她防御紧张的招牌动作 , 她再也无法控制自己的行为 。
赞美是滋养我们自尊的源泉 , 它让我们拥有力量去应对人生中的困难 , 勇往直前 。
02
赞美 , 意味着重新掌控生活
成年人依靠控制自己对他人褒贬的敏感度 , 来加强对自己评判的信任 , 从而夺回自己对生活的控制 。
虽然看起来 , 人们在随着对自我的了解 , 会对别人的看法逐渐地不再那么在意 , 但实际上 , 别人的评判无时无刻影响着我们对于自己的看法 。 因为 自信心与自我依赖 , 产生于人际关系中 。
在我们获得别人的赞美时 , 我们的大脑会激发出一种奖赏回路 。 它会让我们不断重复这种被赞赏的行为 , 就像松子逗父亲一笑所获得的愉悦的体验一样 。
对赞美的渴望 , 有时就像吸食鸦片一样 。 我们不断去迎合他人 , 获得别人的认可 , 这背后似乎有一种全能感 , 就是我可以通过努力来操控对方 。 实际上 , 我们可能反而被别人的赞美所操控 , 逐渐失去了自我 , 离自己真正想要拥有的东西越来越远 。
自恋型人格的人对于赞美的成瘾 , 几乎达到了病态的地步 。他们通常使用的防御机制是理想化和贬低 , 一方面通过理想化和夸大来证明自己的优越性 , 另一方面是通过贬低别人来让自己体会到好的感觉 。分页标题
假如孩子在早年没有得到父母无条件的爱 , 仅仅是因为自己表现出众 , 比如成绩优秀 , 才获得了父母的重视 , 那么孩子就很担心 , 一旦暴露真实的自己 , 比如自私自利 , 懒惰愚蠢 , 可能引来羞辱和拒绝 , 他就会发展出一种虚假自体 , 通过让自己看起来完美 , 或者努力地追求完美 , 去获得别人的赞美 。
当孩子真的能从优秀的学业成绩中获得父母的爱 , 他也就有了清晰的目标或方向 , 这样 , 他似乎找到了得到自我价值感的路径 , 也就获得了生活中的掌控感 。
03
赞美 , 可以找到存在的感觉
人类最原始的焦虑是存在的焦虑 。 这让我想到了法国电影《香水》中 , 那个出生在臭水沟的孩子 。 他一出生 , 就像垃圾一样被丢弃 。 从一开始 , 他的存在就是不被接纳的 。
没有被看见的孩子 , 内心是空洞的、匮乏的、贫瘠的 。 他们在成人之后就会变成空心人 。 无论做什么事情 , 都感觉到无趣 , 毫无意义 , 不论地位有多高 , 赚多少钱 , 都有一种虚无的感觉 。
这实际上就是一种没有存在的感觉 。 即使给予他们赞美 , 他们也都会无比抗拒 。 因为 在他们的内心 , 会有一种深深的自卑感 , 他不配这样的赞美 , 他不值得被赞美 。
美国真人秀节目《粉红救兵》 , 又被称为《改造直男》 , 是一个素人改造节目 。 外在的表现其实很容易改造 , 困难的是 , 真正的改造他们的内在精神世界 。
在这档节目中 ,改造的法宝就是赞美 。
这些人的内心可能是脆弱的、不自信的 , 通过外貌上的改变 , 会让他们以全新的方式来看待自己 。 通过周围伙伴的赞美与肯定 , 这种持续的正向的激励 , 就像给改造打了一剂强行针 , 让他们重拾了自信 , 就像找到了一个全新的自己 。
他们在人群中闪耀 , 成为了那个散发光芒的人 , 他们终于可以被人看见了 。 他们能感受到自己在关系中的存在 , 自己是有价值的 , 也是值得被爱的 。
04
如何不在别人的评判中迷失自己
特利﹒阿博特认为 ,我们作出判断的基础是利益权衡比 。 也就是我们想评估一个人 , 就要计算自己处理这些潜在威胁的能力 , 以及可能与对方共处中得到多少利益 。
所以大多数我们制造的评判 , 是直觉性的 , 而不是理性的 。 就像我们每个人内心 , 都被植入了一张评判表 。 这也是为什么我们在沟通时 , 特别容易带入评判的原因 。
心理学上有“尖角效应”与“晕轮效应” , 这种效应会让我们在见到另一个人 , 在7秒钟之内就作出判断 。 实际上 , 人们是在使用潜意识塑造评判 。
如此看来 , 第一印象如此重要 , 但另外一方面也呈现出 , 它并不是基于事实和理性的基础上作出的判断 , 也就很难是客观的 。
正如儿童心理学家海姆﹒吉诺特所说 ,我们对待赞扬 , 要跟青霉素一样 , 必须谨慎地作为处方 , 规定用药的频率以及药量 , 随时注意它可能造成的过敏反应 。
赞美让我们感觉如此美好 , 所以我们会转弯抹角的去寻求赞扬 , 通常也会把自己摆在一个高于平均值的位置 , 制造一种虚幻的优越感 。
这往往造成了在关系中的自利性偏差 。 假如潜在的威胁越来越大 , 我们那个虚荣大脑就会更加强烈的保护自己 。
比如在一个微信群中 , 一位权威发言 , 下面就会有很多追随者给他点赞 。 假如出现了反对的声音 , 他就会对此发出强烈的攻击 。 这种质疑的声音 , 会让他感觉到自己令人尊敬的地位受到了威胁 , 所以需要极力捍卫自己在别人眼中的形象 。
当我们对于自己有越来越深入的了解 , 我们也就能够更为客观地对待外在的评判 。 对于别人的赞扬 , 不会洋洋自得 , 对于别人的批评与指责 , 也不会感到被羞辱 。
外在的反馈 , 永远是了解自己的一面镜子 。 假如只有一种声音 , 那可能并不是真实的自己 。 因为人性本来就是复杂的 。分页标题
那些敢于接受别人的批评 , 敢于呈现自己真实的一面 , 甚至敢于暴露自己的脆弱与阴暗的人 , 才能够成长为一个成熟的人 , 一个内在完整的人 。
作者:任丽 , 动力取向心理咨询师 , 心理传播师 , 深圳电台先锋898特约嘉宾 , 心理专栏作者 , 有书智库作者 , 有书领读达人 , 《中国新闻周刊》特约撰稿人 , 书评人 , 影评人 。 预约心理咨询以及加入写作团体请加微信:juliar0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