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匈奴】中行说不过是一个狭隘的老太监,配不上战略大师的名号


【匈奴】中行说不过是一个狭隘的老太监,配不上战略大师的名号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中行说事情的起因只是一次强派的任务
在写史方面 , 司马迁比司马光更加客观 , 只是如实记载历史上发生的事 , 而不夹杂太多个人偏见 。《史记·匈奴列传》中记载了这样一件奇事 。匈奴老上稽粥单于刚刚登上单于之位 , 汉文帝选了宗室翁主要和老上单于和亲 。因为这个翁主的年纪比较小 , 需要有一个经验丰富的内官来辅佐翁主和亲 。于是 , 汉文帝就挑选了中行说(zhong hang yue) , 作为陪伴翁主去匈奴和亲的人选 。中行说是燕人 , 有可能是燕地近匈奴 , 中行说打小学过匈奴话 , 此去可以做翻译 , 但是史书里面没有明说 , 我们只能是猜度 。
因为匈奴生活的地区苦寒 , 那边的生活各方面都不如长安的优越 , 况且汉匈关系不稳 , 一旦关系破裂 , 汉朝派过去的人一定会成为匈奴泄愤的对象 , 和亲这个差事的危险系数太高 。中行说这个人觉悟不够高 , 啥家国情怀、民族大义到他这里都不好使了 , 拿着“你看看以翁主之贵 , 都去和亲 , 你一个阉人还有什么好挑挑拣拣的!”这些话去挤兑他一点用处也没有 。老子就是不想去 , 遂摆出一副“我不下地狱 , 你们爱谁下谁下”的态度 。汉文帝一看就来了气:“吆喝!你一个太监也敢也敢这么豪横!这是命令 , 你必须服从!你要清楚 , 不服从朝廷的安排 , 后果是什么!”
中行说一看皇帝的态度这么坚决 , 硬抗是抗不下去的 。自己现在就是个太监 , 要是不服从 , 分分钟被装在麻袋里 , 当场被摔死在大殿上 , 只好同意 。但是别看中行说是个太监 , 脾气还挺倔强 , 临走的时候跟皇帝叫板:“必我行也 , 为汉患者 。”你真让我去 , 可别后悔 , 我此去一定会成为汉朝的祸患 , 你等着瞧吧 。说着就踏上了前往匈奴的路程 。

【匈奴】中行说不过是一个狭隘的老太监,配不上战略大师的名号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匈奴金神兽初入匈奴 , 便看出大问题
此时的中行说心中的目标很明确 , 就是要“为汉患者” , 所以他到了匈奴立刻和老上单于搭上了线 。有些人说中行说是叛逃匈奴 , 这个好像有些不准确 。在中行说之前 , 有韩王信居代而都马邑 , 匈奴人攻击马邑时 , 韩王信投降了匈奴 , 成为匈奴之将 , 这个可以说是叛逃 。但是中行说是汉朝送过去的 , 而且翁主过去和老上单于结婚了 , 中行说是翁主的奴才 , 叫老上单于就是姑爷 , 跟姑爷关系亲近点 , 说是“叛逃”实在有些勉强了 , 说“投降”也不算太合适 。虽然两家子关系比较复杂 , 但终是和亲了呀 。
中行说这个人是有点能力 , 但是说他是战略大师 , 是有些过头了 。从他辅佐老上单于采取的措施来看 , 是有些眼光 , 但是却非大才 。只是他自己是有些文化的 , 现在他来到了匈奴这种文化相对落后的地区 , 他的潜力得以发挥罢了 。

【匈奴】中行说不过是一个狭隘的老太监,配不上战略大师的名号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和亲
中行说到了匈奴之后 , 敏锐地发现了匈奴的隐患 。汉朝人数多 , 经济体大 , 匈奴人数少 , 经济体小 , 之所以匈奴没有被汉朝吞并 , 就是因为匈奴能够保持自己经济文化的独立性 , 没有被汉朝同化 , 不用仰仗只有汉朝才能生产的丝织品和粮食 。依仗着骑兵强悍的战斗力 , 苦寒气候 , 可以抵挡汉朝的攻击 。但是现在匈奴的贵族们喜欢汉朝的丝织品和粮食 , 逐渐改变了自己的习俗 , 但是这些东西匈奴自己并不能生产 , 只能用牛羊和汉朝交易 。但是匈奴的经济体太小了 , GDP不够汉朝一个郡的产出的 , 长此以往 , 汉朝只要用这个郡的产出 , 就可以完全牵制匈奴 。最后匈奴不可避免地被同化 , 融入汉朝 。分页标题

【匈奴】中行说不过是一个狭隘的老太监,配不上战略大师的名号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匈奴人很喜欢绸缎
于是中行说建议老上单于 , 为了避免丧失民族独立性 , 该跟汉朝要的东西一粒粮食也不能少 , 因为这样可以削弱汉朝 , 增加汉朝财政负担 , 激化汉朝内部矛盾 。但是收过来的汉朝丝织品 , 就要让人穿上 , 骑马在荆棘丛中飞驰 , 把裤子都挂烂 , 以显示汉朝服饰质量好差 , 不如匈奴本地的羊皮袄抗造 , 还是要穿自己本土衣物 。收来的粮食 , 都要丢掉 , 以显示粮食不如匈奴所产的奶豆腐、奶皮子养人 。如此就可以避免在经济上受制于人 , 免去亡种之虞 。
但是实际上 , 匈奴并没有采纳中行说的建议 , 他们怎么可能把辛辛苦苦得来的财物就这样糟蹋了呢?汉武帝继位之后 , 汉匈双方还在马邑开了关市 , 进行贸易 , 双方关系陷入低谷时 , 才行关闭 , 一个体量小的经济体 , 很难在体量大的经济体面前保持独立性 , 这是客观的经济规律 , 不以主观愿望为改变的 。除非匈奴人能在与汉朝的交往过程中 , 逐步转化力量对比 , 进化出更高级的经济形态 。

【匈奴】中行说不过是一个狭隘的老太监,配不上战略大师的名号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羊群
匈奴人对于数字没有精确的概念 , 这样不利于国家管理 , 于是中行说从老上单于的臣子中挑选出一些人 , 叫他们使用数字 , 有了数字就能点清人口和牲口数量 , 方便课税 , 如此就建立起来了匈奴的财政制度 , 这对于匈奴的发展是有积极意义的 , 老上单于在位14年 , 军事力量空前强大 , 不知是否与此有关 。

【匈奴】中行说不过是一个狭隘的老太监,配不上战略大师的名号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汉朝衣冠从另外一个视角审视汉文化
实际中还记载了中行说怼汉朝派来的使者的事件 , 这是史书中 , 第一次用匈奴文化的视角去看待汉文化 , 这在汉文化主导的史书中是极为罕见的 , 听起来都有点大逆不道了 。若是司马光写 , 一定会删去 , 或者换一个符合主旋律的说法 , 但是司马迁如实记录了下来 。
匈奴文化的发展程度之于汉文化 , 总体上无疑是落后一些的 , 若是一个人形成了这样的观念 , 并且一直在汉文化圈中生活 , 就会认为匈奴一切的一切都是野蛮落后的 。但如果是这样 , 为什么先进的汉朝对于人口不足其一郡之民的匈奴没有辙呢?不在实践中去调查研究 , 只凭想象 , 怕是解释不了这个问题的 。去调查研究之后 , 就会发现匈奴人在实际生活中 , 总结出了一套很实用的方法 , 来保证自己能够在环境恶劣的塞外生存 。

【匈奴】中行说不过是一个狭隘的老太监,配不上战略大师的名号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匈奴人
汉朝来的使者显然是犯了主观主义的错误 , 他以汉朝的尺子来度量匈奴文化 。若是眼前是匈奴人 , 许他们搞不清汉使哪里来的优越感 , 也懒得去驳斥他 , 但是他面对的是对汉文化和匈奴文化同样熟悉的中行说 , 他就是撞到枪口上了 , 结果被中行说拿微冲好一顿突突 。
先是汉使做傲娇状 , 攻击匈奴人:“匈奴人轻贱老年人 , 太野蛮 , 一点也不文明 , 哼 。”
中行说问汉使:“汉朝习俗 , 若是有年轻人要出征从军 , 家中的老父亲是不是要把家中暖和的衣服和美味的食物省下来 , 给自己孩子带上吧?”
汉使很不屑地说:“嗯哼 , 怎么地?这不很正常吗?”
中行说接着说:“嗯嗯 , 说的好 , 匈奴人也都知道打仗事大 , 但是老弱之人不能打仗 , 所以也会省下肥美饮食给年轻人吃 , 他们吃饱了才能打胜仗 , 自己的安全才会有保障 。若是老人吃饱了 , 年轻人饿着肚子 , 怎么能打仗呢?这跟汉朝不是一个道理么?怎么能说匈奴人轻贱老人呢?“分页标题

【匈奴】中行说不过是一个狭隘的老太监,配不上战略大师的名号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中行说
汉使:“…… 。”好没面子 , 只好换个话题接着攻击:“匈奴人父子竟然住在一个毡房里睡觉;父亲死后 , 儿子要把小妈收房;哥哥死了 , 弟弟要娶嫂子 , 真是不要脸啊;他们还不戴冠、不扎衣带 , 这还叫人么?简直就跟畜生没有区别!“
“呵呵” , 中行说不急不慢地说:“匈奴人是游牧民族 , 他们的习俗是吃牲口的肉 , 喝乳汁 , 穿牛羊皮做的衣服 。因为牛羊吃草要经常转换牧场 , 他们也就过着逐水草而居的生活 。有战事的时候 , 人人练习骑马射箭;太平岁月 , 就欢乐无事 。他们受到的约束很少 , 没有繁文缛节 , 生活简单易行 。君臣关系简单 , 一个国家的政事就像一个人的身体一样运转轻松 。
因为匈奴人口少 , 生育是关系种族延续的大事 , 父亲兄弟去世之后 , 活着的人收了他们的妻子 , 就可以让育龄女性继续生育后代 , 这是防止人口减少的必要措施 。虽然没有汉家所谓的伦理 , 但是匈奴却没有妇女守寡 , 这无疑是很有人性化的制度 。况且不管是谁生下的孩子 , 都是本族子孙 。而汉朝人假惺惺地不娶父兄的妻子做老婆 , 但是亲戚之间却越来越疏远 , 为了争夺利益而相互残杀 , 甚至改朝换代 , 变换姓氏 , 又有什么好称道的?
况且汉朝制造了那么多繁文缛节 , 也制造出同样多的弊端 。说什么“礼别尊卑 , 乐殊贵贱” , 到底也不可能避免君臣嫌隙 , 说什么“宫殿盘郁 , 楼观飞惊” , 必然造成民力耗费、百姓生怨 。平常让老百姓整天耕田种桑 , 稍微有农闲时节 , 又要发民工修建城郭保卫自己 。老百姓既没有时间去练习攻占本领 , 又被劳作弄的精疲力竭 。老百姓都折腾成这样了 , 还提什么强大文明!跑到我眼前来瞎哔哔 , 你觉得你住在土木建成的房屋里就比住在毡房里的人强么?
至于冠带 , 我都不想骂你 , 你觉得你戴个帽子就了不起了?就成了世界强国了?你现在来 , 是天儿暖和罢了 , 你要是冬天来 , 还带着你这个所谓的冠 , 不把你小子冻尿了 , 我就不姓中行!”

【匈奴】中行说不过是一个狭隘的老太监,配不上战略大师的名号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这次可好好报仇了
汉使还想继续辩驳 。中行说厉声打断他:“闭嘴吧你!你只要想着每年汉朝进贡给匈奴的缯絮米蘖就好了 , 量一定要足 , 质一定要优 , 以后少扯这些没有用的!懒得搭理你 。你给我记着 , 上贡的东西量足质优还倒罢了 , 若短了一尺缯 , 少了一升粟 , 有一匹布的颜色不匀和 , 掺了一粒陈粮 , 秋收的时候 , 你就等着匈奴铁骑踏平汉朝的庄稼吧!“说罢中行说便拂袖而去 , 留下气的打哆嗦的汉使独自站在大帐中 。
中行说深知汉使的性情 , 此次受辱于己 , 必然不肯罢休 , 回朝之后 , 一定要添油加醋报告 , 挑唆汉朝前来报复 , 要将自己除去而后快 。可是中行说是光脚的不怕穿鞋的 , 他是个太监 , 没有老婆孩子 , 不怕要挟;匈奴又不是自己的祖国 , 万一汉朝发兵过来击溃了匈奴 , 自己也大不了一死了之 , 也没啥 , 至于匈奴灭种了 , 也跟自己没有关系 , 至于汉朝也一定会付出惨烈的代价 , 自己复仇的愿望也就达成了 。一个人一旦失去了一切立场 , 全身心地要复仇 , 真的会变得可怕 。

【匈奴】中行说不过是一个狭隘的老太监,配不上战略大师的名号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竹简国书之较
《史记》中记载中行说的事迹还有一处 , 就是国书之较 。汉朝写给匈奴的国书尺寸是一尺一寸 , 用的称呼是“皇帝敬问匈奴大单于无恙“ 。中行说 , 让老上单于使用一尺二寸的牍 , 封印做的也比汉朝的大 , 在国书中的用词为:天地所生日月所置匈奴大单于敬问汉皇帝无恙” 。现在我们看来 , 这种做法对于汉朝和匈奴两家来说都不是好事 , 匈奴人少 , 汉朝人多 , 你没事去激怒汉朝有啥意思?最后的结果不过是双方互殴 , 两败俱伤罢了 。这件事看起来还真像个太监的所作所为 。分页标题

【匈奴】中行说不过是一个狭隘的老太监,配不上战略大师的名号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草原河流中行说有没有成功报仇?他果然实行过细菌战?
《史记》和《汉书》中记载中行说的事迹只有这三处 , 无非就是一个内侍挑唆汉匈关系 , 再就是对汉使无礼 , 再没有其他行为 。
在中行说呵斥了汉使之后 , 司马迁又加了一句话:日夜教单于候利害处 。也就是他利用对汉朝的了解 , 教老上单于攻击汉朝的时机和地点 。但这一点汉朝人是很难知道的 , 因为他们并不在眼前 。
在中行说入匈奴几年之后 , 匈奴的确取得了空前的发展 。汉文帝十四年 , 匈奴十四万铁骑入朝、萧关 , 杀北地都尉卬 , 掳掠大量人口牲畜 , 发骑兵奔袭少了回中宫 , 甚至打到了长安西面的甘泉宫 。汉文帝发兵十万、车千乘千万追击 , 但是匈奴使用的是游击战术 , 敌进我退 , 敌退我进 , 等汉朝的战车推过去 , 匈奴早就没有影了 。就在汉文帝发兵后一个月 , 才将匈奴赶出塞外 。十万大兵也不能见天在边塞等着啊 , 一撤兵 , 匈奴又打回来了 。以后就养成习惯了 , 每年秋收之后都会入边 , 劫掠人口牲畜 , 尤其以山西北部、河北北部和辽东地区最为严重 , 一次损失人口可达上万人 。
若这次攻击是中行说策划的 , 他个人的恩仇确实是够本儿了 。可司马迁没有证据 , 我们也没有证据 , 直接把此次劫掠当成中行说策划的 , 怕是不是很妥当 。对于中行说是否参与过策划 , 司马迁没有明说 , 只是记录在匈奴列传中 , 并非单独列出一个中行说列传 , 我们很难得出一个确定的结论 。
在《史记》中 , 中行说的名字最后一次出现是汉匈和亲之后四年 , 老上单于死了 , 其子军臣单于继位 , “中行说复事之” 。再往后的事 , 就是“从前有个太监--下面没有了” 。
可是现在你到网上去搜“中行说”去吧 , 一准儿会连带跳出一个词---“细菌战” 。这些文章中说是中行说一直活到了汉武帝14年 , 骠骑将军霍去病出代北击匈奴 , 大败之 。中行说此时也已老病 , 临死之前献了鱼死网破之计 , 把病死的牲畜丢在河流源头 , 以向汉军传播瘟疫 。更扯的是 , 说霍去病就是因为这个而死的 。霍去病死后 , 汉退兵 , 很长一段时间不再北上击胡 。
中行说出塞时是要“傅翁主”的 , 起码要三十多岁 , 有充足的人生经验才行 。等到霍去病来的时候 , 六十多年已经过去 , 中行说还活着的话 , 已经将近百岁了 , 按照汉朝的平均寿命来看 , 是非常罕见的了 , 不符合常理 。即便是中行说还活着 , 也应该过着退休生活了 , 匈奴这样一个轻老的民族 , 怎么再会去听他的的建议呢 。况且《史记》中提到此时匈奴的谋士是翕侯赵信 。
中行说是细菌战鼻祖的说法实在不可采信 , 史书中也并没有汉军爆发瘟疫的记录 。霍去病作为将领 , 他的生活条件一定是比士兵更好的 , 怎么可能独独他染上瘟疫 , 而其他人没有事呢?霍去病死于瘟疫更不可信 。
把制造瘟疫的故事按在中行说头上 , 不过是为了讨伐这个有汉奸之名的老太监罢了 。中行说为个人恩怨 , 而挑拨两国关系 , 是不符合大义的 , 但是《史记》中记载他的罪行又不够劲爆 , 需要给他加一个更加伤天害理、人神共愤的罪名 。制造瘟疫、毒害忠臣是最合适不过的了 。给一个“汉奸”再增添几项罪名 , 似乎也没有什么不妥 , 而且批判起来更叫人咬牙切齿、过足嘴瘾 , 于是这种说法就传开了 。

【匈奴】中行说不过是一个狭隘的老太监,配不上战略大师的名号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汉文帝中行说实在配不上什么大师的称号
汉朝初期国力还没有恢复 , 汉文帝是在平定了诸吕之乱后登的基 , 汉文帝三年又发生了诸侯叛乱 , 是在没有精力去解决匈奴的事 , 只好实行和亲 。这是大的利益 , 中行说这个人的思想觉悟不高 , 不愿意为国家牺牲 , 这是狭隘的个人主义 , 大家都这样 , 家不像家 , 国不成国 , 这是要批评的 。但是个人不愿意为集体牺牲时 , 应该咋办?这应该做思想工作 , 思想上通顺了 , 工作才能顺利进行 。分页标题
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是对立统一的关系 , 无数的个人利益组成了集体利益 , 不能完全把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对立起来 。对于中行说 , 汉朝可以做一些物质、待遇补偿 , 并且采用轮换制度 , 你去个工作个三五年 , 我们再派其他的同志替换你 , 这段时间就辛苦你了 , 这样不就解决了吗?再说他要是死活不去 , 那就派别人好了 , 何苦来的把外交这样重要的工作硬交给这样的人呢?
【【匈奴】中行说不过是一个狭隘的老太监,配不上战略大师的名号】至于中行说 , 他不过是为了一己恩怨 , 极力挑唆两国关系罢了 , 而老上单于之所以能够袭击汉朝取得成功 , 是中行说利用了自己所熟悉的汉朝的情报罢了 , 实在称不上是什么大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