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扬光大中医药,这里有我的舞台

【「」发扬光大中医药,这里有我的舞台】
「」发扬光大中医药,这里有我的舞台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发扬光大中医药 , 这里有我的舞台
5月15日 , 在以岭药业院士工作站病理实验室 , 王宏涛正在调阅动物实验病理资料 。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 , 以岭医药研究院副院长王宏涛无暇回北京的家 , 却两次奔赴武汉 。
1月20日赴武汉 , 1月21日离开武汉;4月6日再赴武汉 , 4月8日离开 。每一次逆行 , 都是与有关专家研究探讨连花清瘟颗粒和胶囊的抗病毒作用 , 虽有风险 , 但他毫不犹豫 。
在战疫中 , 以“三药三方”为代表的中医药发挥了重要作用 , 连花清瘟颗粒和胶囊就是“三药”之一 。为助力验证药物的临床作用 , 从1月26日大年初二开始 , 王宏涛和科研团队白天做实验 , 晚上开会讨论至深夜 , 高强度的工作持续了两个多月 。
从硕士研究生开始 , 王宏涛的研究方向一直是中药药理学 , 即研究中药的药效和作用机制 。2004年底 , 受石家庄以岭药业邀请 , 他从清华大学博士后流动站到该企业参观 。当时 , 以岭药业正压系统实验动物房的面积达1000多平方米 , 比许多大学的动物实验设施还要好 。
“发扬光大中医药 , 这里有我的舞台 。”先进的科研条件和动物实验设施 , 让一心想从事中药开发的王宏涛没有过多考虑 , 放弃了北京的工作机会 , 在以岭扎下了根 。
一粒中成药 , 既凝结着传统智慧和灵感 , 也需要赋予时代的科技内涵 。王宏涛有一种使命感 , 要用现代科技让中药焕发更加夺目的光彩 。
刚入职不久的2005年 , 王宏涛就参与了由以岭医药研究院主研的“虫类药超微粉碎(微米)技术及应用”项目的临床前验证工作 。经过研发团队的共同努力 , 项目取得成功 , 并获2007年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 。
构建和完善以岭的GLP平台 , 王宏涛更是倾注了全部热情 。GLP , 是药物非临床研究质量管理规范 , 为药物进行临床前研究必须遵循的基本准则 。事实上 , GLP平台主要在高校和科研院所 , 企业拥有GLP平台的并不多见 。
从北京来到石家庄工作 , 以前不少人认为王宏涛很另类 , 但近几年 , 大家的看法改变了 。自京津冀协同发展上升为重大国家战略以来 , 身边的变化让王宏涛更加坚信当年的选择是正确的 。
最鲜明的变化是交通 。王宏涛回北京越来越方便了 , 最初坐特快列车 , 需要两三个小时甚至更长时间 , 现在坐高铁最快只需一个小时 。产业配套服务和发展软环境逐年改善 , 公共服务水平不断提升 。“现在 , 身边的海归和高端医药人才越来越多 。”王宏涛对此深有感触 。
环境更好了 , 信心更足了 , 王宏涛也把目光放得更远 。
长期以来 , 由于文化差异等原因 , 中医药容易被误读 。中医药走向世界的难点是临床疗效和安全性难以得到国际认可 。王宏涛说 , 通过GLP规范化建设 , 提高中药研发管理水平 , 建设能在国际上具有影响力的中药安全性评价体系 , 将有助于充分发挥中医药防病治病的独特优势和作用 , 推动中医药走向世界 。
以岭的GLP平台已经较为完善 , 并在创新专利中药研发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 但王宏涛创新攻坚的步伐一刻也不敢停 。他带领的GLP研发团队从最初的十几人发展到现在的50多人 , 大家都拧成一股绳 , 铆足一股劲 , 为推动中医药走向世界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
河北日报采访人员 马彦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