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堂象似性和隐喻:口语和手语


_本文原题:象似性和隐喻:口语和手语
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Soundcheck15
语言是符号系统
现代语言学之父索绪尔认为 , 语言符号是一种两面的心理实体:概念和音响形象 。 索绪尔把概念和音响形象的结合叫做符号 , 把概念叫做“所指” , 把音响形象叫做“能指” 。 他说:“我们建议保留用符号这个词表示整体 , 用所指和能指分别代替概念和音响形象 。 ”索绪尔认为 , 某个特定的能指和某个特定的所指的联系不是必然的 , 而是约定俗成的 , 这就是符号的任意性原理 。 索绪尔还提出语言符号具有线条性 , 即语言是以线性形式在时间上展开的 。 他还进一步指出 , 语言符号的能指采用了声音性的外壳 , 纯属偶然和出于方便 , 从原理上讲 , 它不必非得是声音性的 , 即便是视觉性的乃至嗅觉性的都无妨 。 正如索绪尔指出的 , 语言符号的能指并非只能采用声音性的外壳 , 视觉-手势模态也完全可以胜任 。
皮尔斯的符号理论

汉语堂象似性和隐喻:口语和手语
本文插图
象似性与美国哲学家皮尔斯的符号学理论有密切的关系 , 与索绪尔的二元符号观不同 , 皮尔斯认为符号由三个部分构成:表征物(representamen)、对象(object)、解释项(interpretant) , 分别对应符号自身的形体、符号指称的对象、符号的解释 。 他根据三个主体及相互关系从多个角度对符号进行了分类 。 最著名的是根据表征物表示对象的方式不同把符号分为三个类别:象似符(icon)、标记符(index)、象征符(symbol) 。
象似符依据表征物和对象之间的相似性来代表该对象 , 符号与对象具有形象象似的关系 , 如图画、肖像;标记符指表征物与对象构成事实上(因果关系、时空)的联系 , 如表示起火的烟、表示下雨的乌云、表示开过枪的弹孔;象征符指表征物通过一个法则或规约的作用表示对象 , 在这里 , 符号与指称对象之间的联系完全是约定俗成的 , 如交通信号灯 。 作为一个整体来看的自然语言、各种标记系统也都属于象征符 。 在人类的符号活动中 , 对象征符号的运用和讨论最为普遍 , 因此有时“符号”(sign)的狭义理解就是“象征符号” 。
皮尔斯在讲义中指出:“纯象似符”(pure icon)只有逻辑上的可能性 , 在现实中是不存在的 , 但这不妨碍符号具有象似性 。 他同时注意到 , 从具体到抽象 , 象似性的幅度可以很宽 。 因此他根据象似性符号(iconic sign)的抽象程度及其各种相似特征 , 包括模仿、类比、对应等所占的成分 , 进一步把象似符分为映象符(image)、拟象符(diagram)和隐喻符(metaphor) 。
映象符是以本身带有该指称对象的简单特征来表达相似 , 如肖像画和所画之人在视觉上表达出简单模仿的相似性;拟象符呈现出和指称对象结构相类似的结构 , 通过自身的各个部分之间的关系 , 来类比表现指称对象的各个构成部分之间的关系 , 如地图;隐喻符是通过此物与彼物的平行性来反映指称对象特征的符号 , 如诗句“我的爱是一朵红玫瑰” , 要理解“我的爱” , 必须透过它和“红玫瑰”的平行对应关系 。
符号和指称对象的相似联结最密切的是映象符 , 其次是拟象符 , 然后是隐喻符 。
1.映象符
通过符号本身带有指称对象的简单特征来表达象似性 。
有声语言中的拟声词是以发音器官发出的声音去模仿现实世界的声音 , 如ping-pong(乒乓球) , 有声语言是用口腔模仿打球的声音 , 对照上海手语的“乒乓球”一词 , 则是运用手语的手形、移动、位置参数 , 模仿球形加上球拍的动作组成 。 再比如英语的cuckoo(大杜鹃 , 又叫布谷鸟)也是模仿鸟的叫声 , 上海手语“鸡、鸟”的手势都使用拇指和食指指尖相触 , 描绘尖尖的嘴巴外形的动作来命名 。 有声语言和手语中这类映象符词汇的形成过程都符合Taub(2001)所提出的象似性产出的类比建构模型:选择刺激印象 , 图式化 , 然后在语言系统中编码 。 不同的是 , 有声语言中以模仿声音来命名指称对象的例子只是极少数 , 而手语中用模仿外形和动作来命名指称对象是很常见的 。 上海手语中综合运用手形、位置、运动三种参数形成映象象似的例子比如:碗、钱、衣服、耳环、月亮、星星 , 此外许多类标记结构集中体现了映象象似的应用 , 比如“车”、“花” 。分页标题

汉语堂象似性和隐喻:口语和手语
本文插图

汉语堂象似性和隐喻:口语和手语
本文插图
联觉音组指某些音或音组虽不足以表示明确词义 , 但却似乎和某种意义发生模糊的联系 , 使人联想到某种意义 。 比如英语中短元音/i/常被用来表示“小、轻量、无足轻重”这类含义:little(小)、bit(一点儿)、chip(小片)、wink(眨眼)、petty(琐碎的) , 另外在儿语中和英美人姓名的昵称中也经常出现/i/音 , 而一些发音位置靠后的低音则经常对应“大的、慢的、沉重的”概念 。 对照到手语中 , 动词手势的位置、运动参数的表现有相类似的情况 。 在上海手语中 , 许多静态动词 , 手的位置是固定的 , 而且是小范围、小幅度的运动 , 如“怕、喜欢、知道“;而动态动词大部分都是大范围、幅度较大的运动 , 由位置A到位置B的运动 , 如”游泳、徘徊“ 。

汉语堂象似性和隐喻:口语和手语
本文插图

汉语堂象似性和隐喻:口语和手语
本文插图

汉语堂象似性和隐喻:口语和手语
本文插图

汉语堂象似性和隐喻:口语和手语
本文插图
有趣的是 , 1929年 , 心理学家科勒(Wolfgang Khler)曾做过这样的实验:他给被试看了这么两个形状 , 问他们哪个物体叫”Takete” , 哪个物体叫”Baluba” 。 (在后人的重复实验中 , 两个名字分别叫“Kiki”和”Bouba”)受试者在不认识"Baluba"和"Takete"两词的情况下 , 普遍选用相对发音圆润的"Baluba"来命名圆角星图形 , 而用刺耳的"Takete"来命名尖角星图形 , 这一现象被称为Bouba-Kiki效应 , 展示出人类具有的“模态抽象通感联觉”的能力 。 那么我们不禁好奇 , 用视觉模态的手语表达、描述其他感官知觉(比如触觉、味觉)的时候 , 存在类似的效应吗?

汉语堂象似性和隐喻:口语和手语
本文插图
2.拟象符
通过系统出现的相对性关系来表达象似性 , 语言单位的结构关系与指称对象的成分关系之间存在某种可论证性 。 Haiman(1980)进一步从结构上把拟象符分为同构(isomorphism)和动因(motivation) 。 同构指语言结构的成分与经验结构的成分相对应 , 动因指语言结构成分之间的关系与经验结构成分之间的关系相对应 。 有的语言学家把“同构”叫做“成分象似” , 把“动因”叫做“关系象似” 。
这种象似性体现在下列原则之中:(1)数量原则:概念复杂性往往对应于形式复杂性 。 语言中大量的重叠现象就是很好的例证 。 在相当多的语言里 , 当重叠出现在名词上 , 单数会变为复数或表集合概念;出现在动词上 , 表示动作的持续或完成 。 这在手语中也得到了印证 , 比如上海手语中的“苹果”和“很多苹果” , “工作”和“一直在工作” , 就是通过手势的重叠表示意义上的区别 。 (2)邻近原则:概念距离往往与语言成分之间距离相匹配 。 比如许多语言中 , 一个名词被前面几个形容词修饰时 , 通常是越主要的、越本质的特性 , 越靠近中心词 。 (3)顺序原则:所描述的事件的顺序与语言形式的排列一致 。 比如恺撒大帝的名言”Veni, Vidi, Vivi.” (我来 , 我看见 , 我征服 。 ) 其中所表现的次序和事件发生的顺序是一致的 , 这就是一种典型的时间顺序象似 。 下图展示了美国手语中一个场景:“离开”手势经过屈折变化体现一种时间上的象似性 。

汉语堂象似性和隐喻:口语和手语分页标题
本文插图
拟象象似在手语中有更为直观的体现 , 比如在美国手语中“妈妈”的手势是第一张图 , 而(外)祖母的手势则是打“妈妈”的手形同时以弧形往前移动两下 , 从而体现出辈分更高 , 是“父母的妈妈” 。 台湾手语中地名的打法很有趣 , 把脸视为台湾全岛 , 以它们实际的地理相对位置为基础 , 打出各个地方 。 在这里 , 词汇构成要素与概念结构之间的关系显示出拟象符号的理据性 。

汉语堂象似性和隐喻:口语和手语
本文插图

汉语堂象似性和隐喻:口语和手语
本文插图

汉语堂象似性和隐喻:口语和手语
本文插图

汉语堂象似性和隐喻:口语和手语
本文插图

汉语堂象似性和隐喻:口语和手语
本文插图
3.隐喻符
通过此物与彼物的平行性来反映指称对象的特征 , 隐喻符代表着最高、最抽象的相似性 。 不同于上面两种符号 , 隐喻符有其独特的一面 , 即它需要一个“第三者”的参与:除了表征物和指称对象之外 , 还涉及另一事物 , 表征物的代表性特征不是明显可见的 , 而是以隐喻指向的相似性来理解 。
认知语言学家Lakoff和Johnson在1980年出版了著名的《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Metaphors We Live by) , 他们认为隐喻不只是修辞手段或语言形式 , 而且是人们思维的方式 , 是人们认识理解客观世界的手段 。 隐喻将两个不同的概念域(源域、目标域)结合起来 , 用已知的、简单的、熟悉的、具体的域去理解未知的、复杂的、不熟悉的、抽象的概念域 。
手语中也存在大量的隐喻表达 , 和口语中的隐喻不同的是 , 手语的隐喻常常基于象似性扩展 。 因为手语表达具体概念时象似性特征突出 , 而象似性和隐喻都是基于两个域之间的映射关系:象似性基于形式和意义的映射 , 而隐喻基于源域和目标域的映射 。 比如 , 在表达受阻碍或遭到拒绝 , 事情行不通或达不到目的时 , 上海手语词汇是“碰壁/吃闭门羹” 。 打法是:右手为“人”的类标记 , 左手用U手形表示墙壁 , 从左边一直重复地打到右边 , 用源域“人到处碰墙壁”的具体动作映射到目标域“遭到拒绝”的抽象概念 。 打“偷摸、猫腻”是双手交叉打“猫”的手势 , 同时露出狡黠笑容 , 这是把动物的某种习性(或人们对它形成的某种印象)和某种做事行为的方式形成联结 。 在表达“啰嗦、唠叨”时 , 上海手语除了可以打出“长长的舌头”(借自口语中的隐喻) , 也可以打“手痒” , 后者是手语中独特的隐喻现象 。

汉语堂象似性和隐喻:口语和手语
本文插图
Lakoff和Johnson(1980)认为:“概念隐喻是人类思维的有机组成部分 , 主要依靠身体与物理环境、社会和文化活动互动而产生” 。 对隐喻的理解不仅和主体对事物的认识有关 , 也与其文化、社会背景有关 , 不同国家、年龄、种族的人会有不同的隐喻表达方式 。 手语者生活在聋文化的氛围中 , 形成了许多独特的隐喻表达 , 这在语言中的创造性使用中(如手语诗)有更多精彩的表现 。
参考文献
【汉语堂象似性和隐喻:口语和手语】[1] Taub, S. F. (2001). Language from the body: Iconicity and metaphor in American Sign Langua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 Wikipedia contributors. (2020, March 9). Charles Sanders Peirce. In Wikipedia, The Free Encyclopedia. Retrieved 11:02, March 11, 2020, from https://en.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Charles_Sanders_Peirce&oldid=944731302 分页标题
[3] 蔡素娟, 戴浩一, 陳怡君. 2015. 台灣手語線上辭典(第3版). 國立中正大學語言學研究所. 嘉義, 台灣. http://tsl.ccu.edu.tw/
[4] Pfau, Roland, Markus Steinbach, and Bencie Woll, eds. (2012). Sign language: An international handbook (Vol. 37). Walter de Gruyter. (pp. 388-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