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核好剧《清平乐》再现大宋盛世繁华

作者:胡秀红

@硬核好剧《清平乐》再现大宋盛世繁华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一组《清平乐》图片)
对于热播的宋代大剧《清平乐》 , 我当初看了一集便没了兴致 , 因为它颠覆了我对宫廷剧的认知 。尤其是剧中官员的长长帽翅和那些别样称呼 , 皇帝居然被人们称“官家” , 徽柔公主居然称母亲“姐姐” 。在《琅琊榜》中饰演萧景琰的王凯 , 那么个性鲜明 , 在该剧中竟然饰演温吞吞的宋仁宗 。他的脸棱角分明 , 眼神自然带有凌厉之气 , 怎么看也感觉不适应 , 常常跳戏 。
但是我知道宋仁宗时代 , 政治清明 , 物阜民丰 , 海晏河清 , 出了范仲淹、晏殊、欧阳修、苏舜钦等名人 , 所以还是找了多种理由说服自己静下心来慢慢看 , 不料 , 这一看还真是慢慢地看上瘾来 , 每天都雷打不动地按时坐在电视机旁追剧了 。
这部电视剧其实并非往常那样普通的宫廷剧 , 而是新招迭出令人眼球频亮的一部硬核电视剧 。该剧给我们打开了一扇了解宋代人生活的窗子 , 在我们面前一集集展示的分明是一幅幅大宋生活画卷 , 清明、太平、和乐 , 不仅给了观众相当大的冲击力 , 还给大家普及了许多宋代历史知识 , 如剧里人物的服饰、称谓、饮食等 。

@硬核好剧《清平乐》再现大宋盛世繁华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一、皇帝是天下人的“大管家”
此前播出的古装剧 , 对皇帝一律称呼“陛下”或者“皇上” , 而这部剧居然称皇帝为“官家” 。看第一集的时候 , 我听着有点懵 , “官家”是什么意思?是老百姓对公家的另一种称谓吗?大约两集看完 , 我才明白剧中人口里的“官家”就是皇上的意思 。
奇怪啊 , 为什么宋代人称皇帝“官家”呢?难道是官、管谐音 , 官家是公家 , 代表着公平公正 , “管家”是管理家里的事务 。称呼皇帝“官家”难道是皇上是代替天下人的管理天下这个“大家”吗?
带着疑惑查找了资料 , 才知道这个称呼跟宋代开国皇帝赵匡胤有关 。

@硬核好剧《清平乐》再现大宋盛世繁华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众所周知 , 赵匡胤本来是后周的猛将 , 经过历史上有名陈桥兵变“黄袍加身”被众将拥为皇帝 , 但是总是有人不服气 , 所以赵匡胤为了让人们信服 , 为了名正言顺的管理朝政 , 就想出了一个折中的法子 , 一改传统称呼皇帝 , 而是让臣子们称呼自己“官家” 。
这个称呼不仅没有降低身份 , 而且提高了 , 不仅堵住了悠悠众口拉近了和臣子的关系 , 更彰显皇权的威严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三皇官天下 , 五帝家天下” , 皇帝是天子 , 代表天来治理天下 , 当然会大公无私 。为天下人做管理 , 为老百姓服务 , 能不让人心服口服吗?
宋代皇帝称“官家” , 古往今来天下独一份儿 。

@硬核好剧《清平乐》再现大宋盛世繁华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二、大臣上奏的折子称“劄子”
原来劄子是宋代官吏向皇帝或上级奏事议论的文书 , 后来指上级下达命令的公文 。曾巩《代曾副中辞转官劄子》 , 王安石有《本朝百年无事劄子》 , 《水浒传》十六回这样写着“梁中书道:我有心要抬举你 , 这献生辰纲的劄子内 , 另修一封书在中间” 。
我想这劄子大概是折子的前身吧 , 禁不住去查折子的前世今生 。奏折又称折子或折奏 , 这种称呼始于清朝顺治年间 , 一直沿用到清朝灭亡 。因为清代奏折多用素纸 , 封、底有折 , 故称奏折 。原来以前的宫廷剧把臣子向皇帝上书言事的文书统称奏折是不准确的 , 清平乐称劄子是对的 。不过呢 , 人们常常先入为主 , 习惯了折子的叫法 , 再听到正确的叫法反而觉得别扭了 。分页标题

@硬核好剧《清平乐》再现大宋盛世繁华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三、皇子们称呼自己的生母“姐姐”
皇上的妃嫔称娘子 , 可能就是来源于民间书生娘子的称呼 。宋代人称呼皇太后为大娘娘 , 可以理解为皇帝的妃嫔们统称为娘娘 , 那么太后前加上“大”字自然就是表示尊重了 。皇子们称皇帝为爹爹 , 乍听来这称呼很平民很亲切 , 可是称生母为姐姐 , 怎么感觉有点儿乱了辈分呢?
等级森严的封建社会 , 宋代皇帝一家人对彼此的称呼 , 体现出他们家庭内部温馨的一面 , 也体现出亲民的一面 。电视剧里的宋仁宗确实仁厚爱民 , 一堆谏官常常围着他进谏不让他退朝 , 更有耿介的臣子要求“赐对” 。前朝的国事大臣们进谏 , 后宫的家事甚至包括皇后和太子的废立、公主驸马的人选这些大事小情 , 大臣也要管 。宋仁宗也是够隐忍的 。他告诉我们 , 皇帝管着天下人 , 天下人也管着皇帝 。难怪宋仁宗在位期间 , 名人辈出 , 经济发达 , 人民生活富庶了 。

@硬核好剧《清平乐》再现大宋盛世繁华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四、宋代官员的长帽翅
《清平乐》中官员的乌纱帽帽后面夸张的长帽翅太搞笑了 , 有人物头像特写镜头的时候 , 这帽翅似乎直接伸到荧屏之外了 。我想恐怕他们如果戴着这帽子进出自家的门 , 恐怕要早早就瞄准中间位置 , 否则会让门槛撞歪了帽子吧!幸亏官帽只在朝堂或办公的时候戴 。那么这么长的帽翅有什么讲究呢?难道真是传说中赵匡胤为了阻止大臣们朝堂之上交头接耳吗?恐怕不是这样的吧 。
现代人戴帽子既为防风御寒 , 也为遮阳好看 。史前的人类是不戴帽子的 。后来为了遮上乱糟糟的头发 , 看上去干净利落 , 人们开始用头巾蒙头 , 后周的时候周武帝为了美观 , 下令规范头巾的系法 。到了唐朝 , 才有了可以直接戴在头上真正的帽子 , 脑后的两条带子则在里面加衬 , 做成燕尾状垂在脑后 , 据说唐太宗非常喜欢这样的帽子 。

@硬核好剧《清平乐》再现大宋盛世繁华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宋代 , 帽子后面的翅不只是我们所见的两根长翅 , 据沈括《梦溪笔谈》记载 , 帽翅在当时已经分为“直脚、局脚、交脚、朝天、顺风”五等 , 通过观察人们戴的帽子可以判断对方的身份 。直脚官帽就是电视上所见的宋代标准官帽 , 所有人都能戴 。局脚官帽就是把翅末卷起来 , 包公就特别喜欢这样的帽子 。戴交脚官帽的是皇亲国戚 , 朝天官帽常见于各类官员 , 顺风帽子常见于老百姓 。
《清平乐》中的朝堂上的官员都戴着长长的直脚官帽 , 看起来不仅整齐 , 而且显得威严 , 只是长的有点夸张 。不过 , 如果不是帽翅这么长 , 恐怕也不能引起人们的注意吧 , 或许这也是为了还原宋代生活真实面貌和区别于其他朝代的电视剧 , 而有意为之吧 。

@硬核好剧《清平乐》再现大宋盛世繁华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五、宋人生活很雅致
提到生活的雅致 , 自然离不开宋词的流行 。宋代盛行科举制度 , 讲究科举选拔官员 , 文官自然是通过科举考试选出来的 , 韩琦、范仲淹、欧阳修等文学大家都是如此脱颖而出 , 他们自然是填词写诗的高手 。
晏殊吟诵着自己填的咏梅词 , 感叹时光流逝 , 美景难留 , 盛宴不再 。是啊 , 官至宰相级别 , 确实没有什么可愁的 , 他的愁是对人生短暂的思考 , 对生活美好的礼赞 。类似于苏轼的“叹人生之须臾 , 羡长江之无穷” , 如他的两首《浣溪纱》:分页标题
“小阁重帘有燕过 , 晚花红片落庭莎 , 曲栏杆影入凉波 。
【@硬核好剧《清平乐》再现大宋盛世繁华】一霎好风生翠幕 , 几回疏雨滴圆荷 。酒醒人散得愁多 。”

@硬核好剧《清平乐》再现大宋盛世繁华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一向年光有限身 , 等闲离别易销魂 , 酒筵歌席莫辞频 。
满目山河空念远 , 落花风雨更伤春 , 不如怜取眼前人 。”
电视剧中的晏殊 , 不仅是我们从语文教材上了解的著名词人 , 他还是辅佐了一代明君宋仁宗的宰相 。宋仁宗年幼时他是老师悉心教导 , 宋仁宗成年时他是能臣贤相竭力辅佐 。他劝年幼的宋仁宗尊奉大娘娘不要莽撞 , 他劝阻御驾亲征的宋仁宗不可冒险 , 他的劝谏都是以大宋的利益为重 。
范仲淹被贬官 , 面对富春对岸群山这样的美景 , 随即有了“使君无一事 , 心共白云空”的空灵诗句 , “我无一事逮古人 , 谪官却得神仙境” , 这哪里有一丝一毫被贬官的沮丧啊 , 满满是去游山玩水闲情逸致啊!他后来的《岳阳楼记》 , 更是在当时就被编成学堂里的教材了 。

@硬核好剧《清平乐》再现大宋盛世繁华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宋人的生活真是雅致 , 文人雅士闲暇时可以饮酒听曲儿 , 也可以下棋斗茶 , 可以抚琴作词 , 挥毫泼墨更是兴致所至 , 俱皆信手拈来 。即使宋仁宗和曹皇后也是因为切磋书法 , 彼此的关系有了初步改善 , 也因为这个原因曹皇后拿了自己写的字请宋仁宗指点 , 才使她有机会在地震之时崭露头角 , 显示出临危不乱、沉着处理事务的机智才能 。尤其是把皇帝的安危放在首位 , 她不仅是合格的皇后 , 而且很“硬核” 。自此 , 宋仁宗对曹皇后更是刮目相看 , 把后宫放心地交到她手里 。
电视剧《清平乐》以宋代流行的乐曲为名 , 再现了宋仁宗时期清平富庶繁华的生活场景 , 让我们宅在家中就可以穿越千年 , 见识行走着的《清明上河图》 , 不愧为一部评分极高、口碑极佳的硬核剧 。

@硬核好剧《清平乐》再现大宋盛世繁华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作者简介】胡秀红 , 常用笔名一缕阳光 , 山东德州人 , 爱读书 , 喜写作 , 曾在纸媒和文学平台发表文章多篇 。
小编提示: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 , 敬请转发和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