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局书局人面像岩画


_本文原题:人面像岩画

西局书局人面像岩画
本文插图
朱渊供图 2020年5月15日 CHINA DAILY
【西局书局人面像岩画】2015年1期的《文物》上 , 刊载了一篇题为《贺兰山苏峪口岩画调查简报》的署名文章 , 作者为宁夏回族自治区博物馆 。 不看文字 , 光是附图中的人面图案就令人吃惊 , 我手头就有几件跟这些图案相对应的面饰 , 它们全都为石质 。
苏峪口岩石质地为青砂岩 , 表面因风雨侵蚀呈铁锈色 。 岩画制作时先用硬石块或尖状器在岩石上刻划出细线 , 然后沿细线敲凿出麻点 , 组成粗线轮廓 , 或在轮廓内通体敲凿 。 每一画面上的个体图像为一个到十几个不等 , 包括人面、手印、脚印、狼、马、羊、驴、鹿、龟、树、草等 , 以人面居多 。 这些人面大多呈圆形和椭圆形 , 圆眼睛或者长方眼睛 , 鼻子多为三角形 。 有的下巴上还长着胡子 , 眉毛都很长 , 跟面部轮廓连着 , 头发直竖 。 很多人面构图抽象 , 或由多个圆圈组成连环纹图案 , 或只是简单刻几道交叉线或平行线 。 如此的表现手法 , 就连现在的抽象画家也未必能掌握 。
曾经有人将中国北方的岩画与北美科迪亚克人面岩画作对比 , 科迪亚克人面像有三种表现方法:一是在人面鼻孔下出现四个孔;二是将下面两个孔的距离拉开 , 分别凿在两边面颊上;第三种是将这两个圆凹降到嘴的两角之上 , 而不是在嘴角之下 。 这三种小圆凹的表现方式在中国人面像岩画中都大量存在 , 尤其是两个圆凹凿在两边面颊中间 , 不少龙山文化的玉器上都铭有这种样式的图形 。
科迪亚克位于北冰洋(阿拉斯加西南)火环群岛 , 有考古学家猜测 , 那些岩画源自中国文明 , 是4000多年前的中国人凿刻的 。 我曾经在一份资料上读到一则关于科迪亚克面具的介绍 , 说很久以前 , 阿拉斯加的艺术家们根据萨满巫师在梦中所获得启示来制作木质面具 。 在公共典礼堂举行的仪式上 , 面具成对地出现 , 用来解读祈愿狩猎满载而归的各种神话故事 。 这些面具具体象征了一些危险的精灵或是变形的野兽 , 它们都是萨满巫师潜在的灵媒 。 海豹、海狸、北极狐、蛤蛎、风之精灵 , 以及诸多来自北方的精灵 , 都服从于萨满巫师的召唤 , 在治疗疾病和占卜仪式中助佑他们的法力 。

西局书局人面像岩画
本文插图
将军崖岩画
中国人面像岩画与黑龙江下游遗址间的相同之处就更多了 。 遗址中的很多表现元素 , 如人面眉心纹、脸颊上的弧形纹刻、无轮廓人面的形状 , 都能在中国的人面像岩石画遗址中找到(见《失落经典——东北三江流域古代萨满文化现象》)苏峪口岩画从时间上大致可分为三期 。 最早时期的岩画画面图像较少 , 零星分布于后期创作的图像之间 , 部分图像被叠压在后期图像之下 , 刻画颜色几乎与石画颜色相同 , 内容主要是人面 , 多为单线刻 , 制作粗糙 , 面部轮廓不规则 , 五官凌乱 , 个别图像只能靠触摸时的手感来辨认 。 这一期岩画的年代上限可能最早到新石器时代 。 第二期 , 画面图像所占比例相对较多 , 内容主要是人面、动物等 , 全部使用敲凿法 , 图像也相对清晰规整 , 人面开始出现帽子等装饰 , 这一时期应为西夏至明代 。 第三期主要内容仍以人面、动物为主 , 还有手印等 。 人面制作规范 , 面部轮廓多样化 , 五官更加规整 , 耳部出现装饰物 , 这一时期下限则应定为明末清初 , 因为在苏峪口内10公里处发现有清早期凿刻的摩崖佛像及梵文 。
其实不管这些人面像岩画留下多少谜团 , 都还不算邪乎 。 我记得早年间读过一本书叫《众神之车》(作者是瑞士的冯·丹尼肯) , 其核心论点是上帝是宇航员 , 也就是我们说的外星人 。 在这本书的开头部分 , 就出现了几张岩画的图片 , 一张是南非岩画 , 一个身穿短袖衫衣、马裤、吊袜带、手套与便鞋的白色人像 。 冯氏点评说 , 很难想象当年那些一丝不挂的原始土人是如何画的 。 还有一张是意大利瓦尔卡莫尼亚的人像岩画 , 画面中两个人穿着衣服 , 还戴着独特的头盔 。 另外还有一张是撒哈拉沙漠的塔西里岩画 , 画的一看就是宇航员的形象 。分页标题

西局书局人面像岩画
本文插图
古人的表情
——面具背后的文明
张弛 著
244页 , 54.00元 , 裸背线装
2020年4月
上海友谊出版公司|创美工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