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剧』百年沪剧与松江的故事

【『沪剧』百年沪剧与松江的故事】_原题是:百年沪剧与松江的故事
松江曾是“滩簧码头”(上)
周平
据有关史料记载 , 约在清乾隆五十年(1785年)后 , 沪剧的前身——“花鼓戏”就已在松江地区盛行一时 。到清道光年间 , 已有了都由男子扮演上手(男角)、下手(女角) , 且操胡琴、击响板自奏自唱的“对子戏”;后发展至三人以上演员装扮人物 , 并设专人操乐器伴奏的“同场戏” 。其时松江已形成了许多职业的或半职业的民间演出团体(俗称“草台班”) , 经常在农村搭台演出 。19世纪80年代进入上海城区及租界后 , 见滩簧深受市民欢迎 , 便将这花鼓戏改称滩簧、本地滩簧(区别于苏滩等) , 简称“本滩” 。
1914年 , 本滩改称“申曲” , 1941年又改称“沪剧” 。但在松江民间还是称之为花鼓戏 , 或花鼓戏、滩簧、申曲混称 。由于土生土长 , 极受农村民众喜爱 。据松江《张泽志》记载:“春季中农村中醵资唱滩簧(即今之沪剧 , 俗曰花鼓戏) 。遇丰年兴高采烈 , 竟有轮连至一二月者 , 至春耕开始方罢 。”民国初期 , 施阿贵、高贵生、吴金发、张彩霞等“西帮”班子经常在松江农村演唱 。

『沪剧』百年沪剧与松江的故事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1941年10月9日上海沪剧社成立时《申报》上的宣传广告
张彩霞(1912-1996) , 人称“松江梅兰芳” 。她出生在现金山山阳地区 , 父亲早丧 , 10岁时便被母亲送给“西头”女先生大阿宝作养女 , 学唱滩簧 , 13岁时正式对观众演出 , 一直在船上卖艺为生 。直到22岁时要结婚了 , 才在松江上岸租赁房子定居下来 。当时她家与高贵生、小阿宝共有三只船 , 一直在练塘、同里、平望、金泽等水网区域演戏 。平时分头各处演 , 逢年档等民俗节日与迎神赛会时 , 就三只船合起来联袂会串 。19岁那年 , 首次进场子演出是在松江岳庙里的“春申茶园” , 此后 , 在秀野桥堍“翰林厅”“松汇小筑”等场子演戏 。“松汇小筑”当时可谓松江“大世界” , 各种各样的剧团都有 , 能在那里演的确不容易 。当年她这个“松江大阿囡”“松江梅兰芳”名气很响 。《珍珠塔——哭塔》《赵五娘——剪发卖发》等都是张彩霞的拿手唱段 , 观众百听不厌 。上世纪30年代“八一三”后的第二年 , 她离松进上海场子演出 , 40年代中期进入被称为申曲托拉斯和沪剧界“水泊梁山”的文滨剧团并成为主要演员 。

『沪剧』百年沪剧与松江的故事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那时的对子戏也好 , 同场戏也好 , 原本都无演出场地 , 要么是“敲白地” , 场地上划个圈 , 就唱了;要么是“跑筒子” , 一个拉着胡琴走 , 一个敲板 , 一个小姑娘跟在后面唱 , 如同“叫花子”一般 。清代及民国初 , 花鼓戏被视作淫戏屡遭政府明令禁演 。直到1922年 , 松江西门外东施庙戏馆首邀花鼓戏、滩簧艺人朱泉根、马囡囡、石根福和石美英(后两人是著名沪剧演员石筱英的养父母)演出《绣荷包》《珍珠塔》等剧目 , 深受松江百姓和地方士绅的普遍欢迎 。自此 , 滩簧开始登上县城舞台演出 。沪剧前辈艺人丁婉娥、张谷声、陈鹤轩、杨美梅、凌爱珍、筱文滨、刘子云、王筱新、石筱英、汪秀英等都相继来过松江登台献艺 , 使这一地方剧种逐渐成长起来 。
上世纪30年代 , 松江演出滩簧场所有13处之多 , 当时被称作“滩簧码头” 。由于松江拥有大量的观众 , 戏院上座率爆满 , 便发展到茶馆书场 , 于1924年开始出现了“坐唱滩簧” 。本滩从街头巷尾进入茶楼书场时期 , 是沪剧史上不容忽视的重要发展阶段 。因为这就为剧种开辟了在城市立足的演唱基地 , 逐步扩大了市民观众面 , 给此后艺术发展打下了基础 。分页标题
资料:松江报
作者:周平
编辑:韩佳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