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氏]李氏、赵氏、嵬名氏,探寻西夏王族三易姓氏背后的奥秘

西夏是历史上由党项人在中国西北地区建立的一个民族政权 , 从1038年元昊称帝开始 , 直至1227年末帝睍[xiàn]投降蒙古结束 , 历时长达189年 。西夏前期与宋、辽并立 , 后期与宋、金并立 , 形成三足鼎立之势 。与宋朝皇族赵氏、辽国耶律氏和金国完颜氏以一姓贯穿始终所不同 , 西夏王族拓跋部落的姓氏历经三次变迁 , 最初改为李氏 , 后来是赵氏 , 最后易姓嵬名氏 。

[姓氏]李氏、赵氏、嵬名氏,探寻西夏王族三易姓氏背后的奥秘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西夏建国(雕像)
以西夏开国皇帝元昊为例 , 最广为人知是李元昊之名 , 可除此之外 , 他的别称还有赵元昊、拓跋元昊、嵬名曩霄[nǎng xiāo]、嵬名兀卒和嵬名元昊 , 西夏历代帝王大都具有多个别称 。纵观中国古代史 , 类似于西夏王族具有多个姓氏的政权可谓是凤毛麟角 。这究竟是党项人反复无常的性格使然 , 还是其中蕴含着更深层次的原因呢?西夏王族三易姓氏的历程
据《旧唐书》记载 , 党项人是古代北方的一支少数民族 , 属古羌人的一个分支 , 也被称为“党项羌” 。党项人的祖先世代生活于青藏高原东南部的河曲之地 , 古称析支之地 。党项人以姓氏结成部落 , 逐水草而居 , 过着游牧生活 。其中势力较大的八个部落统称党项八部 , 尤以拓跋部实力最为强大 。

[姓氏]李氏、赵氏、嵬名氏,探寻西夏王族三易姓氏背后的奥秘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党项迁徙(雕像)
拓跋部是北魏皇族拓跋氏的后裔 , 北魏灭亡后 , 一些皇族后裔融入党项族 , 形成党项八部中实力最强的拓跋部落 。618年 , 随着唐朝的建立 , 吐蕃王朝也盛极一时 , 开始向东、向北扩张势力 , 频繁侵入党项人世代居住的析支之地 , 烧杀抢掠 , 无恶不作 。其种每姓别自为部落 , 一姓之中复分为小部落 , 大者万余骑 , 小者数千骑 , 不相统一 。有细封氏、费听氏、往利氏、颇超氏、野辞氏、房当氏、米擒氏、拓拔氏 , 而拓拔最为强族 。《旧唐书·列传第一百四十八》
夹在唐朝和吐蕃之间的党项人选择归附大唐 , 他们认为唐太宗提出“自古皆贵中华 , 贱夷狄 , 朕独爱之如一”的话不仅合乎心意而且能得到贯彻执行 , 周边的少数民族部落纷纷归附大唐 , 获得了唐朝皇帝的平等相待 , 各族人民共同拥戴唐太宗为“天可汗” 。
此外 , 唐朝的强大实力有目共睹 , 既然党项人面临着抱大腿求生存的局面 , 自然要找一条最粗壮和结实的大腿来抱 。638年 , 党项首领拓跋赤辞请求归附大唐 , 唐太宗接受请求 , 任命拓跋赤辞为西戎州都督 , 赐皇姓李 , 由此开启了西夏王族三易姓氏之路 。

[姓氏]李氏、赵氏、嵬名氏,探寻西夏王族三易姓氏背后的奥秘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步辇图(绘画)
归附唐朝后 , 屡遭吐蕃入侵的党项首领请求举族内迁 , 唐朝划庆州(今甘肃庆阳)及周边之地来安置他们 。从此 , 党项人从青藏高原迁徙到黄土高原 , 在唐朝的庇护下开始了崭新的生活 。拜赤辞为西戎州都督 , 赐姓李氏 , 自此职贡不绝 。其后吐蕃强盛 , 拓拔氏渐为所逼 , 遂请内徙 , 始移其部落于庆州 , 置静边等州以处之 。《新唐书·列传第一百四十六上》
881年 , 黄巢率起义军攻破唐朝都城长安 , 逃到成都的唐僖宗诏令各地藩镇率兵勤王 , 夺回长安 。党项首领李思恭率部勤王 , 与黄巢起义军展开激战 , 先败后胜 , 随河东节度使李克用收复了长安城 , 立下大功 。
平定黄巢起义后 , 唐僖宗封李思恭为夏国公 , 赐姓李 , 任定难军节度使 , 统辖夏州 (今陕西靖边县)、绥州(今陕西绥德县)、银州 (今陕西米脂县)、宥州 (今内蒙古鄂托克前旗城川镇东南) 四地 , 后来又增加静州 (今宁夏永宁县境内) 。分页标题
鉴于唐朝亡于藩镇割据 , 宋朝建立后大力推行重文轻武的策略 , 对藩镇割据势力更是严加防范 。982年 , 党项首领、定难军节度使李继捧因众心不服 , 率族人到汴京朝觐宋帝 , 放弃世袭割据的五州之地 。
宋太宗一直苦于找不到合适的理由把党项人占据领土收归中央管辖 , 李继捧入觐恰好化解了这道难题 。宋朝封李继捧为彰德军节度使 , 赏赐给他诸多财物 。随后 , 宋太宗下诏要求李继捧五服之内的党项贵族全部迁往汴梁居住 。

[姓氏]李氏、赵氏、嵬名氏,探寻西夏王族三易姓氏背后的奥秘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依宋联辽(雕像)
李继捧族弟 , 时年20岁的李继迁也在五服之内 , 但他不愿离开故地 , 迁往汴梁 。他认为“虎不可离于山 , 鱼不可脱于渊” , 在他看来 , 以游牧耕种为生的党项人不应该离开这片世代居住的良田沃土 。于是 , 他假借乳母病故 , 需要下葬为由 , 把大量兵器装入棺材 , 带着家人逃出了防守严密的银州 , 前往三百里外的地斤泽(今内蒙古伊金霍洛旗西南) , 召集党项族人 , 竖立起反宋的大旗 。
宋太宗多次派兵征剿 , 但地斤泽位于沙漠腹地之中 , 军队的给养很难得到保障 , 结果屡攻不克 。无奈之下 , 宋太宗接受宰相赵普的计策 , 重新任命李继捧为定难节度使 , 并赐名赵保忠 , 让他去征剿族弟李继迁 , 西夏王族由此改姓为赵 , 这是他们第二次易换姓氏 。
991年 , 李继迁在获得辽国授封的夏国王后 , 兴兵伐宋 , 攻陷银州、绥州 , 随后上表归附 。宋朝在屡屡战败的情况下 , 被迫授予李继迁“银州观察使”的封号 , 并赐名赵保吉 。
1032年 , 继迁之子 , 大夏国王德明病逝 , 长子元昊继位 。雄心勃勃的元昊继位不久便下达了一系列令人匪夷所思的政令 , 包括秃发易服、改换姓氏、创造文字等等 。元昊下令 , 拓跋部落改姓嵬名 , 他本人更名曩霄【nǎng xiāo】 , 号兀卒 , 这就是元昊众多别称的由来 , 同时也是西夏王族第三次更换姓氏 。三易姓氏背后的秘密
党项拓跋部本是北魏皇族的后裔 , 可鲜卑拓跋氏创造的北魏早已被历史掩埋 , 而被大唐皇帝赐予皇姓则属于无上光荣 。特别是当李思恭平定黄巢起义后获封定难军节度使 , 统辖五州之地后 , 党项人由此赢得了更为广阔的生存空间 。此后 , 党项拓跋氏纷纷改姓为李 , 这也是李元昊、李继迁的名字流传甚广的原因之一 。

[姓氏]李氏、赵氏、嵬名氏,探寻西夏王族三易姓氏背后的奥秘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黄巢起义(油画)
党项人对唐朝是发自内心的臣服 , 他们在唐帝国的庇护下度过了将近三百年的和平岁月 。党项人在距离都城长安不远的陕北地区繁衍生息 , 长安城就是他们心中的圣地 , 唐太宗就是他们心中的圣主 。因此 , 在黄巢起义军攻陷长安后 , 党项人在李思恭的率领下与叛军展开殊死搏斗 , 他们用生命回报大唐给予的收容之恩 , 用鲜血捍卫大唐的昔日荣耀 。唐末 , 拓跋思恭鎮夏州 , 統銀、夏、綏、宥、靜五州地 , 討黃巢有功 , 復賜李姓 。《宋史·列傳第二百四十四》
可对于宋朝赐姓的行为 , 党项人明显表露出不以为然的态度 。李继迁在归附宋朝后不久 , 便再度归附辽国 , 联合契丹军伐宋 。他充分利用宋辽两国对峙的局面 , 在夹缝中摇摆不定 , 反复无常 , 宋太宗对此颇为恼怒 , 派大军征剿 , 党项人便化整为零 , 消失得无影无踪;关闭边境贸易 , 在经济上实施制裁 , 却使得宋夏边境的番汉民众生计无着 , 间接促使他们投入敌军的阵营 。
党项人对宋朝从未真心臣服过 , 虽然宋朝先后征服了南唐、南汉、后蜀、北汉等政权 , 但契丹人建立辽国始终威胁着宋朝的边境安全 , 两国军队在边境地区形成长期对峙的局面 , 直到1004年宋辽缔结““澶渊之盟”后 , 两国屯兵边境的对峙局面才逐步得到缓解 。分页标题
在党项首领李继迁看来 , 宋朝不仅没有给过党项人丝毫恩惠 , 反而想将唐朝皇帝赐给他们的家园夺走 。这是他们世代生活的故土 , 是他们用鲜血和汗水浇灌起来的家园 , 这片浸透着党项人血汗的土地 , 决不容许任何人从他们手中夺走 。
虽然宋朝赐予他们的跟唐朝一样都是皇姓 , 可党项拓跋氏不仅不以此为荣 , 反以为耻 。在他们看来 , 接受宋朝皇帝赐姓则意味着拓跋氏沦为赵宋皇族的附庸 , 成为对宋朝皇帝顶礼膜拜的家奴 , 这与他们自愿臣服和上表归附的唐朝赐姓有着天壤之别 。因此 , 无论是党项拓跋氏还是李继迁本人 , 从来不使用赵姓作为自己的姓氏 , 他们广泛使用的姓氏还是唐朝皇帝赐封的皇姓李和原本使 。

[姓氏]李氏、赵氏、嵬名氏,探寻西夏王族三易姓氏背后的奥秘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灵州立业(雕像)
元昊下令改姓则是由于经过祖父李继迁和父亲李德明的苦心经营 , 西夏无论在经济和军事上都有了巨大的提升 。1002年 , 李继迁攻占灵州(今宁夏灵武市) , 改名西平府并迁都于此 。李德明经过十几年的韬光养晦 , 先将都城迁到背倚贺兰山 , 面临黄河天险的怀远镇 , 改名兴州(今宁夏银川市);后派儿子元昊统领大军攻占甘州(今甘肃张掖市)、瓜州(今甘肃酒泉市)、沙州(今甘肃敦煌市) , 控制了整个河西走廊 。既袭封 , 明号令 , 以兵法勒诸部 。始衣白窄衫 , 毡冠红里 , 冠顶后垂红结绶 , 自号嵬名吾祖 。
元昊继位时只有30岁 , 这位西夏开国皇帝的心中有一个伟大的梦想 , 他要开创属于党项人的文明 , 要让历史铭记党项人的荣耀 。当时的党项人由于长期跟汉人通商贸易 , 用的是汉字 , 穿的是汉服 , 表面上看来跟汉人没有什么不同之处 。三易姓氏的代价和回报
从638年 , 拓跋赤辞归附唐朝 , 获赐皇姓开始 , 党项人心甘情愿的臣服于大唐帝国 。为了生存和独立 , 他们放弃故土 , 举族内迁 , 从青藏高原来到黄土高原 , 从单纯的游牧民族演化为游牧与农耕并行的民族 。他们在盛世大唐的光芒照耀下 , 过着与世无争的平静生活 。
然而 , 黄巢的起义军打破了这种平静 , 党项人付出了生命和鲜血的代价来报答大唐的收容之恩 。他们的付出得到了应有的回报 , 不仅復賜李姓 , 更难得的是获封定难军节度使 , 统辖五州之地 , 成为割据一方的藩镇势力 。
宋朝建立后 , 党项人的生活被彻底打乱 , 他们失去了赖以生存的故土 , 贵族迁徙到繁华的汴梁居住 。以李继迁为代表的党项贵族为了夺回家园 , 与宋朝展开了长达数十年的斗争 。他利用宋辽两国之间的嫌隙 , 在夹缝中左右摇摆 , 反复无常 , 称臣复叛 , 叛而称臣 , 令宋朝皇帝头疼不已 。

[姓氏]李氏、赵氏、嵬名氏,探寻西夏王族三易姓氏背后的奥秘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宋夏好水川战役(雕像)
虽然宋朝皇帝给李继迁赐姓封名 , 但党项人根本没有将此视为荣耀 。据《宋史》记载 , 元昊称帝后给宋朝上表 , 其中只提到唐朝给祖宗赐姓 , 根本没提及宋朝给祖父赐姓之事 。臣祖宗本出帝冑 , 當東晉之末運 , 創後魏之初基 。遠祖思恭 , 當唐季率兵拯難 , 受封賜姓 。祖繼遷 , 心知兵要 , 手握乾符 , 大舉義旗 , 悉降諸部 。臨河五郡 , 不旋踵而歸;沿邊七州 , 悉差肩而克 。
李继迁死后 , 儿子德明继位 。他采取了韬光养晦、对宋称臣的外交策略 , 每年都派出大批使臣觐见宋朝皇帝 , 疏远了与辽国的关系 , 使党项人获得了长达30年的发展时间 , 极大的提升了党项的经济和军事实力 , 奠定了西夏立国的强大基础 。

[姓氏]李氏、赵氏、嵬名氏,探寻西夏王族三易姓氏背后的奥秘 分页标题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党项童子拜观音局部(绘画)
德明对宋朝卑躬屈膝的态度 , 连自己的儿子元昊都看不下去 , 数次劝谏父亲不要对宋称臣 。德明告诉儿子 , 党项人多年用兵 , 需要休养生息 , 且三十年的锦衣玉食都源自宋朝赐予的恩惠 , 不可辜负 。元昊听后 , 不以为然的说 , 穿皮毛 , 牧牛羊才是最适合党项人的生活 。英雄在世应当以称霸天下为目标 , 哪里会留恋这些锦衣玉食的生活 。(元昊)數諫其父毋臣宋 , 父輒戒之曰:「吾久用兵 , 疲矣 。吾族三十年衣錦綺 , 此宋恩也 , 不可負 。」元昊曰:「衣皮毛 , 事畜牧 , 蕃性所便 。英雄之生 , 當王霸耳 , 何錦綺為?」
在经济和军事都取得长足发展的基础上 , 刚刚继位的元昊把创造文字的重任交给了学识渊博的心腹重臣野利仁荣 , 又身体力行的带头执行秃发易服、易换姓氏的政令 。经过6年时间的准备 , 元昊创造了党项文字 , 改变了王族姓氏 , 兴建了庞大的宫殿 , 党项人身上再也难以看到汉人留下的印记 。
所有的一切已经准备就绪 , 1038年 , 元昊正式称帝 , 国号大夏 , 又称大白高国 , 年号天授礼法延祚 , 定都兴庆府(今宁夏银川市) , 追封祖父继迁为夏太祖 , 父亲德明为夏太宗 。西夏疆域东尽黄河 , 西至玉门 , 南接萧关 , 北控大漠 , 占地两万余里 , 囊括了今宁夏、甘肃西北部 , 青海东北部、内蒙古西部和陕西北部地区 。因其疆域位于中国西北部地区 , 史称西夏 。

[姓氏]李氏、赵氏、嵬名氏,探寻西夏王族三易姓氏背后的奥秘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西夏疆域及周边形势图
元昊称帝揭开了党项历史上崭新的一页 , 从此党项人不再是辽国的附庸 , 不再是对宋称臣的部族 。夏与辽、宋一样 , 都是由皇帝统治的国家 , 大夏皇帝跟大辽皇帝、大宋皇帝同等尊贵 , 同样可以使用天子仪仗、居住于宏伟的宫殿 , 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和规模庞大的后宫 。
从党项首领拓跋赤辞归附唐朝的638年开始 , 党项人花费400年时间 , 付出三易姓氏的代价 , 以及无数党项人的生命和鲜血 , 终于建立了自己的国家 , 创造了独具民族特色的西夏文明 , 成为中华文明史上不重要的组成部分 。
参考资料:
《新唐书》
《旧唐书》
《宋史》
《西夏王朝》
【[姓氏]李氏、赵氏、嵬名氏,探寻西夏王族三易姓氏背后的奥秘】《西夏简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