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林彪的两封信与毛泽东的经典之作《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1991年出版的《毛泽东选集》第二版曾收入《星星之火 , 可以燎原》 , 细心的读者可能会发现 , 该文下面的注释写道:"这是毛泽东给林彪的一封信 , 是为答复林彪散发的一封对红军前途究竟应该如何估计的征求意见的信 。 毛泽东在这封信中批评了当时林彪以及党内一些同志对时局估量的一种悲观思想 。 1948年 , 林彪向中央提出 , 希望公开刊行这封信时不要提他的姓名 。 毛泽东同意了这个意见 。 在收入本书第一版的时候 , 这封信改题为《星星之火 , 可以燎原》 , 指名批评林彪的地方作了删改 。 "那么 , 这个注释所讲述的 , 到底是怎样的一段鲜为人知的故事呢?
林彪给毛泽东写信 , 问红旗到底能够打多久?
大革命失败后 , 红四军内部争论十分激烈 , 思想十分混乱 。 1929年6月8日 , 在白砂会议上 , 毛泽东表示要辞去前委书记职务 , 林彪专门给毛泽东写信说:"你今天提出的你个人离开前委的意见 , 我非常不赞成 。 ……党里要有错误的思想发生 , 你应毅然决心去纠正 , 不要以不管了事 。 在中央未派人代理你以前 , 你不应离开前委 。 我希望你以后应该有决心来纠正一切同志的错误思想 。 "对于林彪的这番诚恳劝告 , 毛泽东心里十分感激 。 因为从隶属来看 , 林彪并不属于秋收起义部队的 , 而是从南昌起义队伍中来的 。 林彪如此拥护毛泽东 , 而当时一些曾跟随毛泽东的人却反对他 , 这是毛泽东后来对林彪产生信任的一个重要原因 。
6月14日 , 毛泽东给林彪回了封信 , 系统地对红四军内的争论阐述了自己的看法 。 毛泽东说:"你的信给我以很大的感动 , 因为你的勇敢的前进 , 我的勇气也起来了 , 我一定同你及一切有利于党的团结和革命的前进的同志们 , 向一切有害的思想、习惯、制度奋斗 。 "
文章图片
红军时期的毛泽东与林彪
然而 , 红四军内部的争论不仅没有停止 , 反而愈演愈烈 , 这严重影响到部队的战斗力 。 在敌人的不断围剿中 , 红军屡战失利 。 为摆脱困境 , 前委决定由东江撤回赣南苏区 。 就在这次撤离中 , 红军合计损失一千多人 , 这是井冈山"八月失败"以来最严重的损失 。 林彪率领的纵队在撤退中自作主张地打了一仗 , 尽管打赢了 , 但却暴露了目标 , 因此被军长朱德给予记过处分 。
部队接二连三的失败以及本人受到的处分 , 使林彪一直郁郁寡欢 。 12月28日古田会议召开后 , 毛泽东重新回到前委书记的职位上 , 林彪这才精神振作起来 。 1930年元旦 , 他给毛泽东写了一封信 , 陈述对中国革命前途的看法 。 林彪在信中流露出悲观情绪 , 对建立巩固的农村根据地缺乏信心 , 反对毛泽东提出的一年争取江西的计划 , 并建议采用流动游击的方式来扩大红军的政治影响力 。
那么 , 林彪这时为什么会对中国革命的前途持悲观态度呢?其实 , 大革命失败后一系列的挫折 , 如南昌起义、广州起义、秋收暴动 , 使得党内和红军内始终笼罩着一种悲观情绪 。 自从跟随朱德上井冈山不久 , 林彪的悲观情绪就开始流露出来 , 且越来越严重 。 林彪经常说些"天天吃南瓜 , 能打得天下吗?""一个井冈山 , 十个井冈山也是空的"之类的牢骚话 。 与林彪同时战斗在井冈山的萧克后来回忆说:"在井冈山 , 林彪曾提出'井冈山红旗到底能够打多久?' 。
"作为一个高级指挥员 , 林彪这种言行的影响很有普遍性 , 但毛泽东当时并未在意 。 在毛泽东眼中 , 林彪还是个"娃娃" , 他曾对何长工说:"林彪的说法是小孩子之见 。 "
早在上一年的5月18日 , 在瑞金召开红四军前委扩大会议讨论时局和红军行动计划时 , 林彪就在会上发表悲观言论 , 主张红军在粤赣边界区域流动游击 。 林彪的发言遭到毛泽东的批评 。 红军攻占福建上杭县城后 , 林彪几次向前委写信 , 提出要去上海工作或去苏联学习 。 当时红四军高层因为建军问题争论不休 , 林彪的言行仍没有引起毛泽东的足够关注 。 一直到古田会议结束 , 毛泽东重新担任前委书记后 , 红四军内部的争论才得以休止 , 毛泽东才有时间和精力 , 来针对红四军内部弥漫的悲观情绪进行一次系统的批评 , 而林彪的元旦来信 , 正好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机会" 。分页标题
毛泽东专门回信 , 借机教育全党全军
林彪的这种悲观情绪 , 在当时的红军中比较普遍 。 因此 , 毛泽东决定用回复林彪来信的方式 , 阐明他对中国革命和红军前途的看法 。 毛泽东选择林彪作为"说服"对象有两个原因:一是林彪的悲观情绪存在时间很长 , 而且不断反复 , 经常会出现苗头 , 尤其在革命暂时遭受挫折的时候;二是基于毛泽东与林彪之间的特殊关系 , 林彪拥护毛泽东 , 毛泽东也欣赏林彪的军事才能 。 为此 , 批评、说服林彪 , 体现了毛泽东对林彪的爱护和帮助 , 并可借此教育所有持这种情绪的其他同志 , 而不至于影响党内团结 。
1月5日 , 利用难得的短暂战斗间隙 , 在古田赖坊一家店铺的阁楼上 , 毛泽东秉烛夜书 , 写下这封六七千字的长信 。
针对林彪信中的观点 , 毛泽东直奔主题批评道:
我从前颇感觉、至今还有感觉你对于时局的估量是比较的悲观 。 我知道你相信革命高潮不可避免的要到来 , 但你不相信革命高潮有迅速到来的可能 , 因此在行动上你不赞成一年争取江西的计划 , 而只赞成闽粤赣交界三区域的游击;同时在三区域也没有建立赤色政权的深刻的观念 , 因之也就没有由这种赤色政权的深入与扩大去促进全国革命高潮的深刻的观念 。 ……你似乎认为在距离革命高潮尚远的时期做建立政权的艰苦工作为徒劳 , 而希望用比较轻便的流动游击方式去扩大政治的影响 , 等到全国各地争取群众的工作做好了 , 或做到某个地步了 , 然后来一个全国暴动 , 那时把红军的力量加上去 , 就成为全国形势的大革命……你的这种全国范围的、包括一切地方的、先争取群众后建立政权的理论 , 我觉得是于中国革命不适合的 。
文章图片
古田会议
对于林彪悲观主义思想的根源 , 毛泽东认为是因为他没有认清中国的政治形势 。 毛泽东要求党内同志和红军指战员在判断中国政治形势的时候 , 要认清下面几点:一、现在中国革命的主观力量虽然弱 , 但是立足于中国落后的脆弱的社会经济组织之上的反动统治阶级的一切组织(政权、武装、党派等)也是弱的 。 二、1927年大革命失败以后 , 革命的主观力量确实大为削弱了 , 但若从实质上看 , 便大大不然 。 三、对反革命力量的估量也是这样 , 决不可只看它的现象 , 要去看它的本质 。 四、现时的客观情况 , 还是容易给只观察当前表面现象不观察实质的同志们以迷惑 , 特别是我们在红军中工作的人 , 一遇到败仗 , 或四面被围 , 或强敌跟追的时候 , 往往不自觉地把这种一时的特殊的小的环境 , 一般化扩大起来 , 仿佛全国全世界的形势概属未可乐观 , 革命胜利的前途未免渺茫得很 。
毛泽东在回信中 , 恰到好处地用中国的一句老话"星星之火 , 可以燎原"来形容当时的革命形势 , 指出全国都布满了干柴 , 很快就会燃成烈火 。 革命的力量虽然小 , 但它的发展是很快的 。 他断言:只要看一看许多地方工人罢工、农民暴动、士兵哗变、学生罢课的情况 , 就知道这个"星星之火" , 距"燎原"的时期 , 毫无疑义地不远了 。
在信的末尾 , 毛泽东以革命家磅礴的激情和火热的语言写道:
马克思主义者不是算命先生 , 未来的发展和变化 , 只应该也只能说出个大的方向 , 不应该也不可能机械的规定时日 。 但我所说的中国革命高潮快要到来 , 决不是如有些人所谓"有来到之可能"那样完全没有行动意义的 , 可望而不可及的一种空的东西 。 它是站在地平线上遥望海中已经看得桅杆尖头了的一只航船 , 它是立于高山之巅远看东方光芒四射喷薄欲出的一轮朝日 , 它是躁动于母腹中的快要成熟了的一个婴儿 。
毛泽东把信写完后 , 不仅把信送给林彪 , 还要求红四军政治部把这封信公开印发 , 供全军阅读和学习 , 以教育红四军所有党员和指战员 。分页标题
回信被收入党内文献 , 历经波折恢复原貌
历史斗转星移 , 《星星之火 , 可以燎原》问世以后 , 随即经历了颇不平常的命运 。
文章图片
毛泽东给林彪的信(即《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1941年12月延安整风运动中 , 经中央书记处研究决定 , 毛泽东亲自主持在延安编印了《六大以来党内秘密文件》 , 书中收录了毛泽东写给林彪的这封信 , 作为整风的重要文献 , 供参加整风的高级干部学习 。 此后 , 1942年中央军委编印的《军事文献》 , 1943年中共中央书记处编印的《两条路线》 , 1944年中共中央北方局编印的《抗战以前选集》 , 1945年中共中央山东分局编印的《党的路线问题选集》 , 1947年中共晋察冀中央局编印的《毛泽东选集续编》 , 均选用了这封信 。
由此可见 , 毛泽东对这封信的价值非常看重 。
1947年秋天 , 解放战争中的东北战局已趋于稳定 , 中共中央东北局开始酝酿筹划把过去陆续发表和延安整风时期编印的《两条路线》等文献 , 再集中毛泽东的有关著作 , 加以整理、汇编 , 出版一部《毛泽东选集》 , 主持这项工作的是东北局宣传部长凯丰 。 由于毛泽东这封信的特殊历史地位 , 中共中央宣传部为此发出通知 , 要求各地在编选毛泽东文集时 , 要收入给林彪的这封信 。 了解这一情况后 , 林彪于1948年2月12日致电中共中央宣传部 , 表示这封信的内容有很大的宣传教育意义 , 他本人同意向党内外公布 , 但同时表示:"为不致在群众中引起误会起见 , 我认为只公布信的全文 , 而不必公布我的姓名 , 以免对中央内情不了解的人发生种种无谓的猜测 。 "这份电报由中宣部呈送毛泽东审阅 , 毛泽东随即做出指示:一、这封信不要出版;二、请陆定一、胡乔木负责将这部选集的书稿全部审阅一次 , 将其中不适宜公开发表的及不妥当的地方标出 , 并提出意见 , 待修改后再出版 。 显然 , 出于对林彪的爱护与关怀 , 毛泽东才做出以上批示 。 因此 , 1948年出版的东北书店版和晋察冀版《毛泽东选集》中 , 就没有收入这封信 。
文章图片
然而 , 这封信在毛泽东思想发展史上的地位非常重要 。 1950年5月 , 中央政治局会议决定成立毛泽东选集出版委员会 , 由中央统一编辑《毛泽东选集》 , 毛泽东亲自主持其事 , 这封信再次入选 。 不过 , 为不引起党内同志对林彪的误解 , 毛泽东将信的题目改为《星星之火 , 可以燎原》 , 而且明显可以看出是批评林彪的地方也作了删改 , 公开发表时通篇文章没有出现林彪的名字 。
【毛泽东|林彪的两封信与毛泽东的经典之作《星星之火,可以燎原》】1990年5月 , 中共中央政治局批准了中央文献研究室关于修订《毛泽东选集》一至四卷第一版的报告 。 1991年7月1日 , 《毛泽东选集》第二版在中国共产党建党七十周年纪念日正式出版发行 , 毛泽东写给林彪的信被收入其中 , 标题仍然是《星星之火 , 可以燎原》 , 不过在篇目首页添加了那个恢复历史原貌的注释 。
- |林彪出逃后,查抄其两个住所竟然有惊人发现
- 朱德|彭德怀林彪刘伯承陈赓粟裕 他们打起仗谁也不服 唯独很尊敬一人
- |林彪最爱的女人不是叶群,万没想到竟然是她
- |毛泽东辞世 留下哪四大遗憾?
- 林彪|林彪身边的中央眼线竟是她,到死都不会想到
- 叶剑英|毛泽东弥留之际为何两次招呼叶剑英?
- 山西|抗战初毛泽东称什么是“八路军的拿手好戏”?
- 溥仪|1961年毛泽东单独接见末代皇帝溥仪长达5个多小时,溥仪几次失声痛哭
- 指挥|揭秘毛泽东五虎将歼敌数比较:粟裕胜过林彪
- |一锤定音,毛泽东为何最终决定炮击金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