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露实力与野心的popi,不只是社交恐惧下的秘密花园


展露实力与野心的popi,不只是社交恐惧下的秘密花园
文章图片
“Ask me anything!欢迎向我匿名提问 。 ”
这段时间 , 人们在QQ、微信和微博等社交媒体上看到了越来越多邀请匿名提问的链接 。 这些链接来自于一个名为“popi”的软件 , 在这个主打匿名提问的社交应用里 , 用户可以将提问箱(链接)转发到自己的常用社交平台 , 邀请网友进行提问 。
提问箱的问题五花八门 , 未来规划、生活态度、学习习惯等方方面面的问题都能被问到 。 有人趁机小心翼翼地表达爱意 , 有人说出了自己平时不敢讲出的遗憾 , 也有人像知乎大V一样 , 专注于回答一个又一个硬核问题 。 透过这些互动 , 朋友们的另一面被释放 , 这款软件也在小圈子里逐渐流行起来 。
过去 , 全媒派(ID:quanmeipai)介绍了非常多的海外知名社交媒体 , 但这次决定换个观察视角 , 与你分享对popi提问箱这一国产小众社交应用的看法 , 在揭开其面纱的同时 , 也尝试探讨“半匿名”模式的诱人之处与暗含的隐患 。

展露实力与野心的popi,不只是社交恐惧下的秘密花园
文章图片

展露实力与野心的popi,不只是社交恐惧下的秘密花园
文章图片
Popi玩的是怎样的社交?
作为一个APP , popi提问箱非常年轻 , 于今年1月10日上线 , 但目前已经经历了25次更新 , 预估iOS端下载量达到了40万 。

展露实力与野心的popi,不只是社交恐惧下的秘密花园
文章图片
上线半个月后 , popi已经常驻iOS端社交应用前百名 , 目前稳定在50名左右 。
数据来源:七麦数据
在popi之前 , 国内社交战场已经涌现出许多主打陌生人匿名社交的产品 , 与陌陌、探探、Soul相比 , popi在影响力和用户量上的表现并不突出 , 但这款产品在功能上依然有一些值得研究的特质 , 对于人们理解匿名社交的丰富性或许也会有所启发 。
基于熟人社交的半匿名
匿名社交有助于消解熟人社会中的压力 , 基于这一痛点 , 应用市场上已经反复经历了产品的失落与回潮 。 但在相当一段长的时间里 , 匿名社交与人性欲望形成了千丝万缕的联系 , 这类产品其实一直没有进入主流社交产品的讨论范畴 。
popi提问箱同样非常小众 , 但产品调性更偏清新文艺 。 其提供了一个“半匿名”的社交形式 , 在互动的双方中 , 只有提问者的身份是隐藏的 , 在他们提出问题后 , 发起提问箱的人需要实名进行回答 。
虽然半匿名、半开放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用户的讨论自由 , 让回答者仍然有所顾忌 , 但恰到好处的社会身份约束或许也并非坏事 。 回答者并非匿名 , 他留下的数字痕迹便也成为其网络自我塑造的一部分 , 因此在回答时会提供相对而言质量更高、更具真实性、且更能塑造良好自我形象的答案 。 半匿名状态下 , 互动的对象隐匿 , 用户无法知道是谁提出的问题或谁浏览过问题 , 这样的不确定性又保留了匿名社交互动的吸引力 。分页标题

展露实力与野心的popi,不只是社交恐惧下的秘密花园
文章图片
依赖强关系社交
popi诞生于微信公众号平台 , 天然地依赖微信提供的社交关系基础 。 转型为APP不到半年时间 , popi本身的用户量和互动量十分有限 , 因此加剧了对于强社交关系的依赖性 。
用户大多是通过朋友圈或微博了解到这款产品的 , 看到朋友的提问箱中有趣的问答 , 可能就会转战应用商店下载软件 , 创建自己的提问箱 。
相应的 , 创建后的第一件事也是转发到常用的社交平台让自己熟识的朋友进行提问 。 这种对强关系社交的依赖 , 一方面是产品研发本身应该就考虑到了自身流量造血能力不足的缺陷 , 与此同时 , 提问形式的半匿名社交在熟人环境下才能发挥最大作用 , 纯粹的陌生人缺乏对彼此的好奇心 。
popi似乎也发现了自身的特质 , 在应用首页非常显眼的地方放置了众多社交媒体引流按钮 , 鼓励用户分享到其他的平台 。 在最近的更新版本中 , 还设置了开启微信端通知的功能 , 将应用与熟人社交更紧密地联系了起来 。

展露实力与野心的popi,不只是社交恐惧下的秘密花园
文章图片
强浏览性
强浏览性也是popi提问箱的一个特征 , 从问答互动到展现形式都表现出了对浏览者的友好 。
“提问箱”将所有的问答互动集合在一个板块内 , 在这一界面你既可以不进行登陆注册直接提出自己的问题 , 也可以在不提问的情况下浏览之前所有的问答互动 。
强浏览性下的提问箱更像是一份特别的自我介绍 , 简洁的问答给人更完整的浏览体验 , 在查看的过程中用户可以很轻易地在脑海中完成一个形象构造 , 回答者也在答复的字里行间完成了个人形象的再塑造 。
虽然依赖其他社交媒体平台 , 但popi也有许多应用内的互动功能 , 例如推荐栏可以看到其他人在应用内发布的动态 , 也可以进行私聊和应用内的提问等 。

展露实力与野心的popi,不只是社交恐惧下的秘密花园
文章图片
从公众号到客户端 ,
一波三折的社交之路
从种种特征来看 , popi其实是一个非典型的匿名社交软件 , 它有着比较明显的“作者性” , 整体风格更接近豆瓣 , 在互动模式上有一些知乎的影子 , 在UI设计上比较像绿洲 。
从5月份开始 , 这款产品获得了一些互联网媒体的关注 , 同时也有许多忠实用户开始发文介绍它 。 不少人心中的秘密花园 , 正在闯入更多路人的视野 。
起初 , popi匿名提问箱是以公众号的形式存在的 。 2018年6月 , popi首次出现在用户面前 , 关注公众号后 , 即可生成一个自己的提问链接 , 绑定后便可以将其发布到其他社交平台 , 吸引大家进行匿名提问 。
这样一个“匿名提问箱”更像是一个功能插件 , 依附于其他平台的流量 , 给用户一个放下顾虑进行问答的空间 。
2019年3月 , popi更新了公众号平台2.0版本的公测 。 孕育于微信这个社交平台 , popi一直很依赖主流的社交媒体生态 。 而在该版本中 , 他们在原本的问答互动形式的基础上添加了简单的社区功能和个人主页板块 , 至此开始尝试脱离微信的生态 , 构建自己的社交生态雏形 。分页标题

展露实力与野心的popi,不只是社交恐惧下的秘密花园
文章图片
微信+H5的渠道为popi打开了一片天地 , 19年6月 , 在popi公众号认证一周年之际 , 累计有15万用户开通了提问箱功能 , 总计收到了120万个提问 。 随着体量的增加 , 作为一家以社交为目的的产品 , 缺乏自主平台显然是硬伤 。
有意思的是 , 在popi团队下定决心开始做APP后 , 一款打着popi名号的应用杀入市场 , 同样的“匿名提问”社交形式、同样的“popi”品牌名称 , 并通过代码漏洞向所有用户发送了软件广告 。
此前正牌popi积攒的良好用户基础 , 让这款应用获得了许多下载 。 popi官方随后发出了一篇打假声明 , 尝试维权 。 这个插曲在一定程度上督促了他们加快APP的开发、也为产品隐私和链接地址保护敲响了警钟 。
几经波折 , popi客户端在今年1月10日上线 , 公众号提问箱也正式关闭 , 全部用户和数据都逐步过渡至客户端 。
APP版本的popi拥有了更高的自由度 , 除了依旧依赖其他社交平台分发提问链接外 , 他们也在进一步探索自己的应用生态 , 逐步完善popi广场等功能 。
在现在的popi官方微博中 , 可以看到一条置顶的“自我介绍” 。 团队经历了动荡变迁 , 最终成形的是一个仅有6人的团队 。 借助公众号起家 , 他们曾一直处于一个较封闭的“小而美”状态 , 随着版本迭代和体量增大 , 他们的野心逐渐明晰——希望建立一个“服务于亿万用户的产品” 。

展露实力与野心的popi,不只是社交恐惧下的秘密花园
文章图片

展露实力与野心的popi,不只是社交恐惧下的秘密花园
文章图片

展露实力与野心的popi,不只是社交恐惧下的秘密花园
文章图片
Popi的迷人与危险
原本不相干或渐渐失去联系的两个人 , 通过popi连接在一起 , 在产品的运营者看来 , 这是互联网最原始的魅力 。 另一方面 , 窥私欲和匿名自由性带来的问题 , 其实也是互联网的原生顽疾 。
想拥有亿级用户量的popi , 已经不再是社交恐惧下少数人的秘密花园 , 其为何吸引人?又存在哪些隐患?都值得探讨和关注 。
匿名互动千千万 , 为何popi格外迷人?
随着互联网技术日新月异 , 我们的线上线下生活越发紧密地连接在起来 , 现实生活中的人际关系、社会身份也都一并迁移至这个赛博空间 , 曾经小而美的自我表达平台正在不断被侵蚀 。
正是瞄准了这种社交过载带来的疲惫 , 各式匿名社交软件涌现 , QQ也前后推出了“悄悄话”“小秘密”这种带有强烈匿名色彩的功能 。 popi也是一样 , 用匿名+提问的形式为人们披上一层“隐形衣” 。
社会身份让我们在社交平台上塑造了多面自我 , 问答也是同理 。 面对“空闲时间喜欢做什么?”这个问题 , 相信面对父母、好友和老板都会给出不一样的答案 。 我们被迫地、也习惯性地考量身份后慎重作答 , 希望自己一人千面地从容应对每个好友 。 而提问者身份的隐匿给互动带来了一丝神秘的色彩 , 更重要的是 , 少了现实身份的附加“潜台词” 。分页标题

展露实力与野心的popi,不只是社交恐惧下的秘密花园
文章图片
提问者或来自许久不见的老同学 , 或来自刚加微信的新同事 , 也可能是素不相识的陌生人 , 大家卸下社会身份的束缚 , 得以诉说自己内心真实的感受 , 提出那些平时不太方便说出口的问题 。 popi提问箱像一块暧昧的橡皮擦 , 模糊了双方身份的边界 , 在泾渭分明的社会角色中塑造了一种弹性关系——从言语中推测着是何时期的朋友 , 却永远不必担心这层模糊的纱窗纸被捅破 。
另一方面 , 提问者的实名又让这些回答的价值有所归属 。
如果像全媒派在往期文章《匿名社交再流行?全民社交焦虑中 , 你只是在标签体系下寻求身份庇护》中提出的 , 匿名社交是关闭了“身份”这盏令人焦虑的聚光灯 , 那么非典型匿名社交的popi提问箱则更像是提供了一个聚光灯只照向你的舞台 , 台下漆黑一片、声音无数 , 虽然不知道声音来自哪里 , 但却因为有确切的表演者而有了意义 。
半开放身份让问答没有被海量的互联网数据所淹没 , 我们带着对答者的身份认知 , 清晰地看到问题和回答的指向 。 而这些回答又裹挟着潜在的信息和答者的特征 , 塑造着答题者的个人形象 。 牛津大学学者伯尼·霍根认为如今互联网的个人呈现更像是自我的“展览会”
[i]
, popi提问箱何尝不像一个陈列柜 , 变相的为自我呈现提供了新的表达平台 , 在一个个回答中构建着自我形象的一个小切面 。

展露实力与野心的popi,不只是社交恐惧下的秘密花园
文章图片
匿名虽然美好 , 却也滋生灰暗
我们渴望逃脱社会身份的束缚 , 却日复一日在其制定的条条框框下过着有条不紊的生活 , 身份约束着个人的行为和言论 。 脱去这层外衣 , 在自由的隐身环境里 , 一些灰暗也在悄然滋生 。 骚扰言论、不文明用语等问题频发 , 让“畅所欲言”失去了道德的基本枷锁 。
针对匿名下的这些问题 , 目前popi提供了选择性开启私聊的功能 , 可以选择不接收平台上的陌生私聊信息 , 但这样一刀切的规避方式似乎并非是最好的策略 。 除此之外 , popi还开启了后台的身份屏蔽 , 相比起前台屏蔽可以轻易更换账号 , 后台屏蔽则通过IP识别被屏蔽者的身份 , 借此构建一堵没有缝隙的屏蔽墙 。
然而 , 正如前文所述 , 提问箱中有大量问题是其他社交平台引流的“游客”进行的提问 , 无需注册即可参与的形式虽然带来了更好的使用体验 , 但也造成了现在的漏洞 。 没有身份、没有记录 , 目前对于这些“游客”身份的骚扰言论 , 还没有特别好的办法进行举报和屏蔽等操作 。
“说你想说的” , 这是popi的一句slogan 。 在疲于应对各种社会身份的今天 , popi通过塑造弹性关系给人们创造了一个小小的社交乌托邦 , 试图在自由与责任间找到一个微妙的平衡 , 但对于一个有野心的社交平台而言 , 要实现这个目标显然还有诸多问题需要解决 。
参考文献:
[i] Hogan,B. (2010) , The presentation of self in the age of social media:Distinguishing performances and exhibitions online.
Bulletinof Science, Technology&Society, 30 (6) , 377-386.

展露实力与野心的popi,不只是社交恐惧下的秘密花园分页标题
文章图片
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积极留言 , 我们将根据留言质量和点赞数送出李敬泽老师提供的签名版《会议室与山丘》一本 。
昨日获奖读者:鸣门卷 , 请联系全媒派小助手(ID:qmp_001)领取奖励~

展露实力与野心的popi,不只是社交恐惧下的秘密花园
文章图片

展露实力与野心的popi,不只是社交恐惧下的秘密花园
文章图片

展露实力与野心的popi,不只是社交恐惧下的秘密花园
文章图片

展露实力与野心的popi,不只是社交恐惧下的秘密花园
文章图片

展露实力与野心的popi,不只是社交恐惧下的秘密花园
文章图片
【展露实力与野心的popi,不只是社交恐惧下的秘密花园】
展露实力与野心的popi,不只是社交恐惧下的秘密花园
文章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