穷人|绝对穷人没眼泪,没穷过的人难体会


_本文原题:绝对穷人没眼泪 , 没穷过的人难体会
文|伍少安
(一)
宁愿坐在宝马车里哭 , 也不愿坐在自行车上笑 。 这是拜金者的心声 。 在拜金人的眼里 , 坐自行车是不配笑的 。 再多笑几次 , 只会被讥讽为精神有问题 。
【穷人|绝对穷人没眼泪,没穷过的人难体会】只买得起自行车的人 , 未必是绝对穷人 , 但相对富人来说 , 则是相对穷人 。
穷人分为两种 , 一种是相对穷人 , 另一种是绝对穷人 。 从社会结构来看 , 中产上面的上层人群是富人 , 中产下面的下层人群就是穷人 。 这是相对意义上的概念 。
何为绝对穷人呢?(1)2020年中国消除绝对贫困 , 就是在现行标准下所有贫困人口都达到脱贫标准 。 →这里讲的脱贫指的是绝对穷人 。 以一个标准线来划分 , 不以其他人群作为参照 。 (2)“两不愁三保障”是贫困人口脱贫的基本要求和核心指标 。 →绝对穷人的基本标志是“两愁三不保障” , 愁吃愁穿 , 教育、医疗、住房没有保障 。 这里的住房不是城市里买不起房的概念 , 而是农村人居住在漏雨、透风的烂房子里 。 一言以蔽之 , 绝对穷人就是基本生存难以得到保障的人群 。
绝对贫穷的人 , 在过上好日子的人看来 , 说有多可怜就有多可怜 , 往往忍不住眼泪就掉下来 。 但对于绝对穷人的人来说 , 几乎是没有眼泪的 。 这是走进绝对穷人心理世界的一个入口 。
(二)
2001年高校开学季 , 在贵州偏远的一个少数民族村寨 , 一栋茅草屋里点着煤油灯 , 天快亮了鸡都叫了 , 灯依然亮着 。 学费凑不齐 , 第二天就要出门到大学报到 , 这个难题只有以不眠的方式来面对 , 除此之外一家人没有别的办法 。 后来是在来开学的路上 , 借钱把学费凑齐的 。
在读大学期间 , 早餐我曾把一包方便面分成两次吃 。 后来在食堂看到有小包子 , 一般都是买两个 , 我只买一个 。 买了几天 , 食堂的阿姨说 , 一个吃不饱 , 怎么老是只买一个 。 穷人的心里敏感 , 后来就干脆不买了 。
我的日子还稍好一些 , 同校里的一个同乡 , 在中学时就认识的一个师兄 , 只在食堂打饭到寝室吃 , 不打菜 , 别问我为什么 。 他穿的皮鞋 , 有些是同学穿旧了准备扔掉的 。 那年 , 他在大学操场上笑着给我讲腹泻的事情 。 他寝室的人觉得他可怜 , 到外面打牙祭时叫上他 , 但因为长期吃米饭而不吃菜(用霉豆腐下饭之类) , 突然间到外面吃火锅 , 身体承受不住还拉肚子了 。
他比我高一级 , 我们经常在大学里聊天 , 聊各种艰难遭遇与炽热理想 。 但我们没有说自己想哭想掉泪过 , 读大学几年 , 我就不曾为贫穷掉过一滴泪 , 现在回看反而有些感伤 。
我读小学时 , 那几年庄稼收成不好 , 我印象是常常干旱 。 村子里有一家人最穷 , 经常有断炊的危险 , 是靠挖草药换粮食顶过最残酷时刻的 。 但当时没见谁为贫穷掉泪 , 反而是吃了一顿肉 , 小孩抑制不住跑到别家兴奋讲半天 。
读大学时看过一个小说细节 , 记得有些模糊了 , 大概事情是这样:孩子要饿死了 , 母亲实在没办法 , 去邻居家弄得一碗稀饭 , 在路上听说孩子已断气 。 母亲一听 , 那碗稀饭没有从手中掉落 , 更不是立即放声大哭 , 而是立即把那碗稀饭喝了 。
当一个人长期在基本生存线上挣扎 , 眼泪都是多余的 。
(三)
听说有些刚毕业的大学生 , 到偏远的乡镇工作 , 会为那里的工作生活环境和辛苦的工作状态掉眼泪 。 这是从舒适的大学生活频道 , 急剧进入另一种频道 , 在心理上造成激烈的震荡 , 情感非常强烈 。
情感强烈 , 才能催生出眼泪 。
一个富人急剧掉入中产 , 格商弱点的估计要哭几夜 , 甚至自己呜呼 。 一个灰姑娘 , 一夜之间成为王妃 , 至少也得兴奋半年 。 情感强烈 , 是在急剧变化中产生的 。 情感运作是需要能量的 , 一个人不可能长期对一件事情情感强烈 , 贫穷同样如此 。分页标题
除了那些因病返贫一下子掉入绝对贫困状态之外 , 绝大多数绝对贫困的人 , 都是环境决定的 。 只要出生在“一方水土养不好一方人”的环境里 , 就有很大几率成为绝对贫困的人 。 有些贫困甚至是世代相传 , 这样的贫困状态非常煎熬人 , 但长期如此 , 处于绝对贫困状态的人对贫困的情感 , 就失去了强烈 , 眼泪流不出来 。
不流眼泪 , 并不意味着安于接受这样的生活状态 。 相反 , 是处于极度压抑与沉闷的心理状态之中 。 当对富裕不敢奢望 , 对脱贫也觉得是一件天大难事的时候 , 也只好默默承受与苦苦挣扎 。 但另一种心理能量悄悄在心底里积蓄 , 对人心具有极强洞察力的人能够敏锐到这一点 。
(四)
问一个人过得苦不苦 , 答案就是要在心理状态中来寻找 , 是否有眼泪只是心理状态的表象而已 。
贵州素有“人无三分银”的标签 , 语言背后是千万个绝对贫困的人 , 在无眼泪的基本生存线上挣扎 。 没有激烈的眼泪 , 但威胁着基本生存的沉重的压抑与沉闷 , 在这片土地上世代沿袭 。
明白了绝对贫困的心理状态 , 就能够理解贵州正在撕掉绝对贫困标签的历史性巨变 。 全省累计减少贫困人口892万人 , 数据的背后是892个活生生的人 。 脱贫对于他们来说 , 不是一个空洞的概念 , 而是具体实在的命运巨变 。
得人心得天下 。 看到了近900万人这个巨大数字 , 就能大概感受到这片土地的人心走向 。
(五)
现实不是电视剧 , 永远没有剧终 。 脱贫即使是一段社会历史、一段人生故事的句号 , 句号之后仍然需要叙述新的内容 。
无论是脱贫之前 , 还是脱贫之后 , 绝对贫困人口的内生动力不足问题 , 都经常成为讨论话题 。 内生动力 , 其实就是一个心理学上的概念 。
绝对贫困人口脱贫了 , 心理状态会发生改变 。 比如 , 要让他重回绝对贫困的生活状态 , 心理上就会受不住 , 眼泪就会催生出来 。 但应对世界的反应模式 , 是相当根深蒂固的 。
在脱贫过程中 , 政府投入了极大的财力物力 。 这难免会沉淀出这样的心理反映模式:遏制返贫是政府的事情 , 个人奋斗动力反而不足 。
脱贫之后的人生走向 , 在很大程度上 , 由自己心理结构的状态决定 。 物质上脱贫了 , 但精神上、心理上未必能够及时脱贫 。

穷人|绝对穷人没眼泪,没穷过的人难体会
本文插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