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报|记忆被证明“靠不住”,自传和回忆录又当如何存世? | 此刻夜读
_本文原题:记忆被证明“靠不住” , 自传和回忆录又当如何存世? | 此刻夜读
文学报 · 此刻夜读
睡前夜读 , 一篇美文 , 带你进入阅读的记忆世界 。
相对于其他类型的作品 , 自传更需要真实度和可信度 。 如果回忆录缺少了这些特质 , 人们怎么会信以为真 , 甚至为什么还要读它呢?但自传体作品诞生至今 , 就围绕着种种争议:小到糅杂着偏见和偏差的个人记忆是否可靠 , 大到写作者是否会为了支持自己的某个观点而夸大其词 , 甚至歪曲事实?——至少 , 这种“使作品更加好看”的诱惑一直是存在的 。
本文插图
比如不少写作者 , 就曾经在自己的自传前面特地再“保证”一遍:
“先生 , 这些对简单事实的描述对您来说太浓墨重彩了吗?不 , 先生 , 这的确是真的 , 我看到这些场景时所感受到的力量就是那样的 。 ”
——1804年 , 斯蒂芬·伯勒斯
“我对过往的记忆可以保证 , 关于我自己的一切都没有被遗忘 。 我现在可以几乎分毫不差地复述一遍布道的内容 , 或任何一段不超过一小时的叙述 。 ”
——1822年 , 罗伯特·贝利
“我希望能给读者留下较好的印象……我不认为读者会希望我夸大事实 , 写一些我从未见过的奇观或我从未做过的事给他们看 。 ”
——1830年 , 约瑟夫 , 马丁
其实 , 自传和回忆录本就是一种个人化的文学叙事 , 在激赏于文学价值的同时 , 其与历史事件、场面的吻合 , 所引发的共情 , 也许是更具有阅读和留存价值的部分 。 今天的阅读 , 一起去看看种种记忆误差是如何产生的 , 以及作家们如何面对自己的“回忆机制” 。
【文学报|记忆被证明“靠不住”,自传和回忆录又当如何存世? | 此刻夜读】
本文插图
真实、回忆与自传
本·雅格达 | 文
与之前(吉本、卢梭)和之后(约翰·阿丁顿·西蒙兹、亨利·亚当斯)的自传作家一样 , 马克·吐温选择在死后出版自己的回忆录 , 他在前言中解释 , 这是保证真实的唯一可能的方式:“我之所以选择在死后公开这些话 , 而不是在世时就对大家说 , 是有正当理由的——这样我就可以畅所欲言 。 如果某人尚在人世时就把自己的私人生活给大家看 , 那么不管他多么努力地直言不讳 , 最后都很难如愿 。 他终将意识到 , 这是一个人活着时无法做到的事 。 ”
回忆录中的虚假还远不止刻意的谎言和虚伪的删减 。 卢梭在《忏悔录》中写道:“几乎没有一件曾打动我心弦的事是我能清晰地回忆起来的 。 经历了那么多接二连三的事之后 , 很难避免把时间或地点张冠李戴的情况 。 我是完全凭记忆来写的 , 既没有赖以佐证的日记或文件 , 也没有能帮助我回忆的其他材料 。 我一生所经历的事情 , 有些像刚刚发生那样 , 在记忆中十分清晰 , 但也有遗漏或空白 , 我只能用与我的记忆一样模糊的叙述来填补 。 所以 , 有的地方我有可能写错了 , 尤其是那些无关紧要的小事 。 在我自己没有找到确切的材料之前 , 我可能还会出错 。 但对于真正重要的事情 , 我深信我的叙述是准确且忠实的 。 今后我仍将努力做到这一点 , 大家尽可放心 。 ”后来 , 卢梭还反复提到 , 虽然某些叙述可能存在谬误 , 但这无关紧要:“凡是我曾感受到的 , 我都不会记错 , 我的感情驱使我所做的 , 我也不会记错 , 我在这里写下的主要就是这些......我许诺交出我心灵的历史 , 而为了忠实地写出这部历史 , 我不需要其他的任何记录 , 我只需要像我迄今为止所做的那样 , 遵循内心就够了 。 ” 分页标题
本文插图
本文插图
卢梭《忏悔录》
卢梭一如既往地很有先见之明 。 如他所承认的 , 也如一个世纪里心理学研究所证明的 , 人类的记忆远远不能被当成值得彻底信任的机制 。 传统认知把记忆当成检索系统 , 就像能回放的录像带 , 或是能调取记录的电脑 。 在这种模式下 , 记忆的能力受限于大脑的容量:当某条信息被更新的或更紧迫的信息挤出去之后 , 它就会被遗忘 。 只有在患有精神疾病等特殊情况下 , 才会出现扭曲或虚假的记忆 。
弗洛伊德提出了许多具有革命性的深刻见解 , 其中最为经久不衰的观点就是记忆是反复无常的 。 他探讨了我们是如何被波动的情绪捉弄的 , 以及我们的精神防御系统是如何(在他所谓的压抑中)除去痛苦经历的 。 经过无数次的实验和持续的研究 , 后来的心理学家取得了更大的进展 , 他们发现记忆本来就不可信赖:记忆不仅会因缺漏而变质 , 还不可避免地会被曲解和捏造 。 记忆本身就是个有创造力的作家 , 它将“真实”的记忆、对世界的认知、从各处收集来的线索以及对过往记忆的回忆拼凑在一起 , 看似有凭有据地想象可能发生的事情 , 然后妙笔一挥 , 把内心的设想粉饰成了真实的场景 。 正如心理学家F.C.巴特莱特1932年在开创性的著作《记忆》中所说:“记忆显然更接近重建 , 而非单纯的复制 。 ”
而且 , 重建的过程受制于各种因素 。 随着时间的推移 , 损失的部分越来越多 。
本文插图
心理学家C.R.巴克莱在总结了一系列研究成果后认为 , 大多数自传中的记忆是“为了维护自身和过往的完整性而进行的重建” , 在很大程度上“是真实但不准确的……人们通过这些看似可信的重建来传达生活的意义” 。 另一位围绕记忆进行了实验并有大量著述的心理学家乌利齐·奈瑟尔是这样说的:“我们可能记得一整件事 , 也许印象清晰得足以推断出一些更具体的特征 , 但我们不记得那些特征本身 。 这就是记忆容易被不经意地曲解的原因 , 也是虚假的东西也常常看似‘正确’的原因 。 我们永远无法充分地评判‘历史真相’ , 因为真正发生过的事情太过丰富 , 任何人的记忆都无法完全保存 。 但以一种相对准确的方式记住一些总体特征 , 就相对容易 。 这样的回忆有一定程度的可信性 , 尽管其中一些细节并不准确 。 ”
记忆就像瑞士奶酪般漏洞百出 , 人们却对其准确性自信满满 , 这样的矛盾似乎是人类共有的特征 。 显然 , 大多数自传作者(卢梭的谦逊是个例外)反映了这一点 , 他们甚至不会承认自己的记录并非百分之百准确 , 哪怕其中包括对半个世纪前对话的逐字复述 。 实际上 , 记忆与叙述之间本来就存在一种无法解决的冲突 , 叙述讲究细节 , 而记忆在细节上着实不尽如人意 。 让我们再以一项心理学研究为例 。 奈瑟尔在实验中问一群大学生:“你们去年夏天做了什么?”他们在描述具体事件时比概括总体情况时能力差了不止一点半点 。 不仅如此 , 在被要求叙述具体细节时 , 他们“似乎感到了困扰” 。 奈瑟尔写道:“记忆不会特意关注独立事件 , 而记住持续状况或典型模式则很自然 。 为什么不呢?反正长远看来 , 后者重要得多 。 ”
本文插图
《父与子》
然而 , 自1907年埃德蒙·戈斯的《父与子》出版以来 , 大量非政治家、非世界名流的回忆录喷涌而出 。 这些作品主要是由“独立事件”而非“持续状况或典型模式”组成的 。 (政治家和名流的回忆录另当别论 。 )而且 , 这些独立事件并不只是作为插曲存在 , 它们出现在一页又一页无穷尽的对话中 。 这是可以理解的 , 因为对话比大段阐释更易读 , 更有力 。 然而 , 确切的词语比具体事件更难记住 。 我不能准确地复述我妻子今天早上吃早餐时对我说的话 , 半个世纪前我的一年级老师说过什么就更不用谈了 。 罗伯特·德·罗克布吕纳是少见的认识到这种局限性的回忆录作者 , 他在《我童年的遗嘱》(1958)中写道 , 他只能在脑海中准确地重现童年时听过的几个单词 , 比如他母亲曾坚决地说:“是明天!”(然而 , 他不记得这个“是明天”说的是什么事了 。 )可以说陡然间 , 科学依据、法庭证词和《纽约客》所要求的那种完全的准确性 , 在自传中不复存在了 。分页标题
自我暗示也是个问题 , 它的影响不亚于警察或检察官提出关键问题时所施加的压力 。 写自传这件事 , 与回忆这种无主观倾向性的行为完全不同 。 在对各个事件、情节和人物进行描述的表面下 , 是对自己一生的诠释 。 隐含更深的是 , 作者希望证明把自己的人生写出来这件事具有合理性 , 自己在某种程度上讲了个有价值的好故事 。 此外还有评论家乔治·古斯多夫所说的自传作者的“原罪”:当人们已经知道了某段过往经历所产生的结果 , 就难免会对那段记忆产生曲解 。 哪怕精确的记忆的确存在 , 在这般压力下它又如何能不被动摇呢?
因此 , 事实是 , 一旦你开始写自己人生中真实发生过的故事 , 还想把它写成别人可能感兴趣的样子 , 你就会开始降低真相的标准 。 19世纪 , 卢梭的后继者中思想更成熟的一些人认识到了这一悖论 , 其中包括司汤达 , 他说:“我没有说我在书写历史 , 我只是记下我的记忆 , 以便别人猜测我可能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 ”路易斯·古斯塔夫·瓦珀罗在1876年的《通用词典》中 , 界定了记忆与真相之间的差异 , 还针对三种类别(自传、回忆录、忏悔录)提出了新奇的分类法:“自传留有大量的想象空间 , 回忆录精确地陈述事实 , 忏悔录完整地说出真相 。 ”英国评论家、弗吉尼亚·伍尔夫的父亲、在19世纪后期热衷于倡导生平写作的莱斯利·斯蒂芬走得更远 , 他预测说往后的评论家会庆幸记忆和确切事实之间存在差异:“与其他类型作品不同的是 , 自传可能会因其中的失实陈述而变得更有价值 。 ”
本文插图
本文插图
到了20世纪初 , 自传已经濒临崩溃 。 它承受了来自社会阶层的差异、公共与私人的对立、坦率的限度等多方面的巨大压力 。 问题的关键还是易犯错误的记忆 , 以及“真相”的混乱本质 。 思忖至此 , 一个认真的作家怎样才能书写自己的人生呢?20世纪初 , 马塞尔·普鲁斯特做了一个极佳的选择 , 那就是让自传在想象的加温下慢慢升腾 , 最终被塑造成小说 。 另一种选择是承认目前的困境 , 然后往前看 。 亨利·亚当斯在自传中以特有的第三人称视角来讲述自己 , 率直、无畏且超前 , 像是美国版的卢梭 。
本文插图
亨利·亚当斯
这就是他记忆中的旅程 。 实际情况可能有很大不同 , 但实际的经历没有教育意义 , 记忆才是最重要的 。
亚当斯在1905年写下了这句话 。 几乎同时 , 马克·吐温也在写自传 , 他同样承认并接受了回忆的局限性:“我时常想起 , 我弟弟亨利刚刚一周大时 , 闯进了门外一堆柴火里 , 那真是一件了不起的事情 。 三十年过去了 , 我一直坚信这种幻觉 , 认为这件事确实发生过 , 这就更了不起了——因为这件事根本是不可能的 , 他当时还那么小 , 连路都不会走......多年来 , 我一直记得我自己六周大的时候 , 曾伺候祖父喝威士忌 , 但现在我已经很少提起这些了;我老了 , 记性也不像年轻时那么好了 。 年轻的时候 , 发生了什么事 , 是不是真的发生过这件事 , 我都记得一清二楚;但现在我的机能正在一天天衰退 , 可能过不了多久 , 我就什么都不记得了 , 而我以为自己记得的也许反倒都是从未发生过的事 。 ”
本文插图
节选自
《伪装的艺术:回忆录小史》 (有删节)
本·雅格达 著
王喆 殷媛媛 译
未读·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2020-04
新媒体编辑 张滢莹 图自摄图网 分页标题
- 紫陌闲云|有你的岁月,是我最美的时光;关于你的记忆,是我最深的怀念
- 格调Sam总|多年以后,重新找回一份熟悉的佛山记忆
- 山东财经大学报|我和我的第二个故乡——济南
- 独家没有记忆啊|芒种养生要点,饮食清淡戒骄戒躁
- 悟世间百态|阿拉宁波是梁祝的发源地吗?来看看宁波地名的记忆和风俗物情吧
- 舒筱米的伴读小屋|走过千山万水的文坛“吃播达人”,记忆最深的还是家乡的味道
- 北京阅读季|书香机关 | 探索文明记忆的美学密码——纹样
- 吃喝玩乐沈阳城|辽宁白塔河公园——历史的记忆
- 陈嘉欣|儿时的记忆,那些回不去的童年,你还记得多少?
- 南京|世锦赛|记忆中的那些年、那些城:南京城,活力金陵的文艺与市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