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意人|超一流高手,都懂得如何设定目标


_本文原题:超一流高手 , 都懂得如何设定目标

生意人|超一流高手,都懂得如何设定目标
本文插图
作者: 柳一一(富书主创团作者) , 来源:富书(ID:kolfrc)
如何设定并高效实现目标 , 是人与人之间最大的差别
1
采用创造力模式 , 才能激发持久的能量
我们为什么要设定目标?
其实大多数人并没有搞清楚这个问题 。 很多人设定目标 , 关注点集中在怎么改变自己 , 改变生活 。 换言之 , 设定目标是为了解决问题 。
比如 , 想减肥 , 是因为太胖了;想健身 , 是因为身材不够好;想看书 , 是因为学识不够渊博 。 你看 , 每个目标后面 , 是不是都隐藏着一个大大的问题?
可是在畅销书《最小阻力之路》里 , 企业家兼作家罗伯特指出:用解决问题的思路 , 去改变自己 , 往往都会失败 。
为什么会失败?来看一下我们通常的经历 。 为了解决体重问题 , 我们开始采取行动 , 目的是避免自己不想要的结果发生 。 如果体重问题越严重 , 我们就会采取更加严格有力度的行动 。
当问题得到缓解 , 我们会怎么办?自然就会松懈下来 。 问题都缓解了 , 还需要努力吗?毕竟 , 我们的终点就是问题的解决 。 等我们松懈下来以后 , 事情又开始向最初的方向倒退 , 体重又开始飙升 。
等体重增长到某个点 , 好 , 现在问题又严重了 。 我们又开始新一轮的循环……大部分时候 , 我们就处在这种来回摆荡的模式里 。
罗伯特对解决问题的思考模式 , 可以说是深恶痛绝 , 他曾经说过一句话:“我们的公司绝对不招聘只擅长解决问题的人 。 ”
不用解决问题模式 , 用什么去设定目标呢?
罗伯特提出 , 要用创造力模式 。 创造力模式 , 要求我们把关注点集中在未来愿景上 。 你需要有非常明确的愿景 , 这个愿景就是你的大目标 。
有了愿景后 , 接下来 , 我们在努力的途中 , 会把注意力放在如何创造自己想要的结果上 , 所有的行动 , 都是为了促成积极结果的发生 。 整个进程 , 会持续推进 , 不会遇到问题缓解或解决问题后 , 就被“拉力”拉回过去的窘境 。

生意人|超一流高手,都懂得如何设定目标
本文插图
罗伯特用创造力模式 , 曾经在一年的时间发行过两张音乐专辑 。
心理学上还提出两种目标类型 ,精熟目标和 绩效目标 。 精熟目标 , 是为了精进 , 关注的是自己的成长 , 而绩效目标关注的是完成什么样的任务 , 取得什么样的成绩 。
创造力模式构建的目标 , 也符合精熟目标的结构 。 设定愿景后 , 人的注意力会放在自我成长、迭代上 。 而解决问题的思路就是类似于绩效目标 , 人会盯着自己的成绩 , 盯着具体要完成的任务 。
创造力模式为我们带来的能量 , 不会随着行动而衰减 , 而是会越来越多 。
这就是创造力模式的魅力 , 它能让你摆脱“解决问题—改变—回到过去”的噩梦 , 成为人生的积极创造者 。

生意人|超一流高手,都懂得如何设定目标
本文插图
2
小目标具体且有难度 , 才能推动持续成长
前面我们说了 , 要用创造力模式制定目标 , 要有明确的愿景 。
但是 , 光有愿景不够 , 我们还要学会把愿景付诸行动 , 怎么行动呢?我们要学会把自己的大愿景拆分成多个小目标 , 以及具体的步骤 。 在把愿景拆分为小目标的时候 , 我们要遵循三个原则:
第一、目标要符合现状
作家阿尔贝 ·加缪说:“对未来最大的慷慨 , 是把一切献给现在 。 ”
我们实现愿景的路上 , 同样如此 。分页标题
我们拆分出来的小目标 , 要符合此时此刻的能力 , 是自己付出行动能够实现的目标 。 符合现状我们才能通过实现一个一个小目标 , 推进自己向大愿景前进 。
举个例子 , 比如你的愿景是在千人会场能流畅演讲 , 如果你只有这一个大的愿景 , 会怎么样?你会发现离愿景遥不可及 , 然后越来越沮丧 , 最后直到崩溃放弃 。
如果你把愿景先拆分出一个小目标 , 比如先在几个人面前做到可以照着稿子流畅读下来 , 接下来能脱稿 , 再接下了 , 可以在几十人面前脱稿 。 这样拆分后 , 你需要做的具体行动 , 就会比较明确 。
第二、目标要有难度
目标在符合现状的同时 , 还要有一定的难度 , 是需要我们跳一跳才能够得着的目标 。 这种适度的难度 , 心理学上称之为“合意困难”
如果拆分出来的目标没有难度 , 很容易发生的一件事情就是 , 你的思维和行动 , 都会被目标死死锁定 。
经济学家理查德.塞勒曾经做过一个调查 , 对象是伦敦出租车司机 。 公司给司机设定的目标是每个月赚够6000块钱 , 然后目标拆分到每天 , 也就是200块钱 。
出租车司机在完成小目标的过程中 , 就发生了有趣的事 。 碰到乘客比较多的时候 , 比如下雨天 , 那200块钱完成的自然是轻而易举 。 按正常情况来说 , 既然乘客多 , 是不是可以继续工作?但这些司机很少有人会继续工作 , 大部分都是赚够200元就收摊回家 。
没有难度的目标 , 往往就会发生这种情况 , 盯着小目标 , 完成了就结束了 。 如果你完成的目标总是没有难度 , 很难推动自己向愿景前进更多 。

生意人|超一流高手,都懂得如何设定目标
本文插图
第三、要防止目标退化
罗辑思维有一期节目 , 提到目标退化 , 指的是忘掉大目标 , 只完成小目标的行为 。
目标没有难度 , 会让人向愿景前进起来非常缓慢 , 甚至停滞不前 。 而目标退化则更进一步 , 会让你和愿景甚至背道而驰 。
18世纪 , 在海上航行的人们遇到了困境 , 无法在海里准确定位 , 好多人因此丧生 , 所以需要借助走得精准的钟 , 来进行定位 , 钟上面要有经度测量器 。
英国的钟表匠哈里森 , 开始设计这样的一台钟表 。 哈里森用了五年时间 , 做出了第一台航海钟 , 已经能够完成定位的要求 。
但是哈里森觉得太大了 , 所以他开始改小 , 整整用了四年 。 第2个版本出来 , 他又觉得不够漂亮 。 接下来 , 又花了19年 , 才完成了第3个版本 。
哈里森哥真正的愿景 , 是让人们在航海中更加安全 。 结果 , 哈里森忘了愿景 , 一味追求产品的完美 。 而产品完美其实只是小目标 , 它是随时需要让位给愿景的 。
罗振宇说:
把大目标拆小的能力是效率的源头 , 这本身已经很难 , 但是随时能从小目标里抬起头 , 盯死大目标的能力更是难上加难 。
符合现状以及有难度的具体目标 , 是实现大愿景的一级一级台阶 。 通天之路 , 也需要从脚下开始 。 而愿景 , 就像我们的指南针 , 确保我们不会偏离真正的方向 。

生意人|超一流高手,都懂得如何设定目标
本文插图
3
借助困境想象 , 消除感知偏差
在我们设定好目标后 , 下一步就是执行了 。
这其中涉及一个问题 , 我们在实践过程中 ,应该如何把目标外化为我们的行动力呢?
1999年 , 研究人员在美国加州大学做了一个实验 。 在期中考试之前 , 研究人员把学生分成了三组 , 第一组学生 , 他们每天花几分钟 , 幻想自己取得优秀成绩的积极结果 。
【生意人|超一流高手,都懂得如何设定目标】第二组呢 , 每天要花几分钟去想一下 , 自己面临的考试有哪些困难之处 , 自己需要解决哪些难题 。分页标题
第三组是对照组 , 他们不需要刻意做什么事情 , 像平时一样就好了 。
期中考试结束之后 , 研究人员发现第二组的成绩最好 , 成绩最差的就是只幻想积极结果的第一组 。
我们经常说 , 乐观是一种好的品质 , 能够帮助我们战胜困难 。 这个实验结果却有违我们的常识 , 到底哪里出了错?
乐观确实是优良品质 , 但它在真实世界里并非战无不胜 , 尤其是当人们把乐观精神 , 单纯地聚焦于对好结果的想象时 。 这种情形下 , 你越沉浸在对未来成绩的美好想象里 , 就越会忽视真实世界需要付出什么样的努力 。
雪上加霜的是 , 我们的大脑有一个先天bug , 它有点傻傻分不清真实发生和虚拟发生的事情 。 你每天躺在美好的成绩里 , 大脑会以为这些都是真的 。 既然美梦已成真 , 那还奋斗干嘛?换言之 , 我们自己把自己“骗了” 。
所以 , 别执迷于所谓的乐观了 , 可能你越乐观想象达成目标后的积极状态 , 你离真实的目标就会越远 。
应该怎么办呢?我们应该做的是“想象困境” , 就像上面的实验中 , 考试之前想象一下自己可能会遇到什么样的难题 , 减肥之前设想一下 , 在减肥的漫漫长途中 , 你会遇到哪些具体的困难 。
困境想象法的学术名称又叫做“心理对照” , 是由著名心理学家加布里埃尔提出的 。
心理对照法之所以有效 , 是因为把人的注意力放在了真实的困难上 。 实现目标的路上 , 最怕什么?当然是困难 。 克服困难 , 目标达成率自然就会很高 。
而且 , 当你用心理对照法去关注困难的时候 , 你对困难会有一个基本的心理预期 , 以及基本的应对方法 。 你不会因为困难的出现而完全蒙圈 , 也不会一蹶不振 。 毕竟 , 你早已做好了心理准备 。
我们每个人都有一种感知偏差 , 会低估自己和目标之间的距离 。 困境想象 , 还能纠正我们的感知偏差 。
这样 , 在实现目标的路上 , 如果出现困难 , 你只需要如实的告诉自己 , 发生了什么事情 , 需要采用什么方法 , 而不会否定自己 , 批判自己的无能 。
困境想象法 , 能让我们真正脚踏实地 。 而脚踏实地 , 是仰望星空的前提条件 。

生意人|超一流高手,都懂得如何设定目标
本文插图
4
培养环境场 , 成为长期主义者
最后 , 在实现愿景的路上 , 我们还要学会为自己助推 。 既要有耐心 , 做长期算法 , 又要巧用手段 , 让自己事半功倍 。
以下两种方法 , 能够帮助我们大幅提升成功的概率 。
第一、采用实时监控 , 给自己清晰的反馈
自我监控是在向愿景前进的路上 , 注重给自己反馈 , 告诉自己目前的进度是什么 , 离愿景还有多远 , 我选择的方法正确吗等等 。
清晰的反馈 , 首先能让你有一种很强的掌控感 , 知道自己离愿景 , 以及一个一个小目标的距离 。 有了掌控感 , 你就不容放弃了 。
《成功 , 动机与目标》这本书就提到 , 对愿景和目标的茫然感 , 是导致很多人选择放弃的一个重要原因 。
清晰的反馈 , 还能让你确定 , 自己采用的方法 , 是不是在向愿景和小目标前进 , 有没有南辕北辙?如果背道而驰了 , 你也能及时更换方法 。
第二、设置环境触发点 , 并培养环境场
我们的大脑分为两个系统: 一个是有意识的行为 , 另外一个是潜意识的行为 。 潜意识的行为类似于自动驾驶 , 能让我们毫不费力地完成一件事情 。
我们要努力让实现愿景和目标的行为 , 成为潜意识关注的重点 , 这样就能降低意志力的损耗 , 更容易成为愿景路上的长期主义者 。
你可以在环境中设置目标各种触发点 , 提示我们的潜意识 , 自动去执行和愿景相关的行为 。
这些触发点 , 可以是文字 , 可以是图片 , 还可以是相关的工具 。分页标题
比如 , 你的手机电脑桌面 , 写上“健身” , “看书”等字 , 也可以是这一类型的图片 。 你还可以把你需要的工具 , 放在容易看到的位置 , 健身器材 , 新鲜蔬菜 , 经典书籍等等 。
比触发点还高一个段位的 , 是创造自己的环境场 。
陈海贤在《自我发展心理学》专栏里提到 , 环境场的来源有两个 , 一个是别人的环境场 , 比如健身房 , 图书馆 , 你可以去这些环境场 , 更容易激发你的相关行为 。 但是很多时候实行起来会有困难 , 你可能没有那么方便去这样一个场 。
所以 , 陈海贤建议: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养一个自己的环境场 。
陈海贤说:
它就是你在一个空间里的做事习惯 , 习惯会形成稳定的心理预期 , 进而又会巩固习惯的行为 。 你在这个空间里做的事情越纯粹、越持久 , 这个空间“场”的力量就越大 。
比如 , 自己家里有一个书桌 , 在这个书桌上 , 他只做跟工作有关的事 。 如果想休息 , 看电影 , 看网页 , 陈海贤会要求自己换一个地方 , 比如到客厅的沙发上 。
培养出自己的环境场 , 当你到了这个“场” , 你就会自动做和场吻合的相关行为 。 这样的自动行为多了 , 我们离小目标和大愿景 , 还会远吗?
罗振宇说:“在长期主义者这个放大器里 , 个体的努力都堆成了奇迹 。 ”无一例外 。
所以 , 我们想实现愿景 , 必须成为一个长期主义者 。
时间是放大器 , 也是增强剂 , 它能让我们微小的努力 , 最终汇聚出强大的势能 。 这个世界很复杂 , 很善变 , 而且 , 未来可能会更复杂 , 更善变 。
但是 , 那又怎样?长期主义者 , 有能力拥抱变化 , 拥抱复杂 , 有能力在人生这场无限游戏里 , 持续增值 , 成为时间真正的朋友 。
end
作者:柳一一 , 富书主创团作者 , 重度阅读者 , 年阅读200本+ , 愿我们一起破万卷 , 行万里 , 能经常听得见耳边“嗖嗖嗖”的声音 , 那是成长时的风声 , 简书、微博@柳一一步妈 。 本文首发富书(ID:kolfrc) , 富书2018重磅推出新书《好好生活》
物联网前沿ID:ainet9 ↑↑
推荐语:科技前沿 , 创新 · 智能 · 趋势一网打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