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众工作【地评线】东湖评论:凝聚群众力量,答好疫情防控与经济发展的“考题”

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来 , 群众工作迎来大考 , 各地基层干部在实践中不断“逢山开路、遇水搭桥” , 打响了一场群防群控群治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 , 在大考中交出了群众工作的高分“答卷” 。当前 , 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经济社会发展加速复苏 , 群众工作还要转变“应试”思维 , 充分总结和利用疫情期间积累的群众工作经验 , 因势利导 , 不断完善基层治理体系 , 提高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 。
作风建设是凝聚群众力量的基石 , 是扎实培养干群关系的“根”和“魂” 。疫情之下 , 紧急状态中广大群众工作者迎难而上 , 保持良好作风 , 展现积极的工作风貌 。当前形势缓和 , 我们仍要保持深入服务群众的良好作风不放松 。一方面 , 从跨系统、跨层级、跨领域的角度全面把握服务群众的实质 , 在求深、求实、求细、求准、求效上下功夫 , 同时 , 深刻总结疫情防控中的经验教训 , 挑选出一批勇于担当、一心为民、真抓实干的好典型 , 大力表彰 , 充分肯定 , 调动广大干部服务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另一方面 , 还要以务实的作风、为民的情怀做好群众工作 , 急群众所急、想群众所想、办群众所盼 , 解群众所困 , 集中精力解决各种群众身边各种“小事儿”“杂事儿”“琐事儿” , 以实际行动提升基层对风险的认知 , 用务实的工作作风感召群众、凝聚群众、带动群众 。
过去四个多月 , 广大基层干部的工作作风经受住了疫情的考验 , 但相关基层工作的制度建设也成为此次疫情留给我们的“思考题” 。筑起群防群治的“铜墙铁壁” , 还需要制度规范和刚性约束 。因此 , 在路径设计上 , 既要有效整合基层医疗、卫生等公共领域的现有基础性资源 , 推行多元化、多样化、个性化的运行模式 , 科学建立群防群控的公共服务体系 , 也要健全各项规章制度 , 制定工作规程、规范操作流程、公示办理过程 , 构建公平、公正、公开的透明办事环境 , 让群众进得来、看得见、听得到 , 最大限度避免群众因不知情而对基层工作产生误会 。只有让群众知晓具体工作的相关情况 , 才能及时消除疑虑、解除隔阂 , 争取群众的理解和支持 。同时 , 还要吸纳来自社会各界的志愿支援力量参与进来 , 增强对业委会、物业公司的引领能力 , 逐步形成“一呼百应”的集聚效应 , 在良性互动中不断激发群众的创新创造潜力、提升微观机制的共享共治活力 。让制度体系的差异性和不同类型、不同层面群众之间的矛盾搭建“安全桥” , 扣上“保险锁” 。
群众工作从来不是“单口相声” , 而是“大合唱” 。要唱出和谐优美的旋律 , 需要争取群众配合与支持 , 需要发动群众自身的力量 , 形成一股强大的合力 。做到这一点 , 我们可以结合传统和创新两方面 。在充分挖掘和发扬邻里之间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传统价值观基础上 , 团结群众 , 厚植干群关系 。另一方面 , 也要紧跟时代步伐 , 根据新时代、新形势特点和要求赋予干群关系新的时代内涵 , 利用现代化的表达形式 , 增强政策影响力和感召力 。例如可以依托“智慧小区”建设 , 搭建灵活的“亲民平台” , 通过高科技手段拓展民呼我应的工作方式 , 调动各方力量共同参与 , 整合资源有效协商 。无论传统的还是现代的 , 宗旨都是充分发挥“民事民提、民事民议、民事民决、民事民调、民事民筹、民事民办、民事民评”的共治共享作用 , 让群众有难能求、有求可呼、有呼必应 , 以便民的方式让群众的诉求得到回应 。只有获得群众认可 , 才能将群众紧紧团结在一起 , 在发动群众干事创业时才能如臂使指 , 如鱼得水 。分页标题
【群众工作【地评线】东湖评论:凝聚群众力量,答好疫情防控与经济发展的“考题”】大战仍在继续 , 大考仍在进行 。密切联系群众是我们党的最大政治优势和优良传统 , 疫情大考之下 , 更让我们看到了心系群众、团结群众、依靠群众所迸发出的强大力量 。斗罢艰险再出发 , 我们还要牢牢把握机遇 , 坚持群众路线的工作方法 , 坚持以人民群众利益为根本目标 , 努力提高做群众工作的能力和水平 , 为实现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双胜利”凝聚磅礴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