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非史观|存在于宋朝科举的别样制度"特奏名",它是一种怎样的制度?


引言
科举是为古代选择官员的重要且主要途径 , 也是底层民众进入仕途的方法之一 。 除去开国臣子 , 后续的皇帝纳臣皆以科举 。 科举自隋朝以来就不断的完善也不断的发生变革 , 或试题不同或制度不同 , 但是大体上都属一致 。 宋时由于太祖的文人治世理念 , 广招文人 , 提倡"与士大夫共治天下"而宋初期科举复制于唐 , 科举人数每科大概只在二十到三十人之间 , 宋朝初期为选能臣将人数精简为十几人 。
为了契合太祖治世理念 , 科举便进行大范围大规模的改革 , 其中对后世影响最大的即为"特奏名" 。 根据考生的考试次数和考生实际年龄来进行考试 , 由于"特奏名"是经过解试合格并在省试与殿试中落选的考生所立 , 又没有具体的常规开设时间 , 故又称"恩科"在历朝历代中唯独宋朝实行此种科举制度 。 读者大抵可以理解为现在的"特招生"要想了解宋朝文人治世 , 以及后期的官员腐败 , 文人至上的宋朝政治方向 , 则先需了解"特奏名" 。

道非史观|存在于宋朝科举的别样制度"特奏名",它是一种怎样的制度?
本文插图
1、 "特奏名"何故产生又是如何进行推行的
众所周知宋自太祖皇帝以来就实行文人治世"与士大夫共治天下"重文轻武的治世理念 。 当然这和太祖的早年经历以及生活环境有很大关系 。 太祖本就是官家背景 , 父亲赵弘殷本为朝官 , 赵家自上追溯曾祖都身有官职 。 而宋建立之初恰逢唐末乱世 , 五代十一国战争频繁发生 , 赵匡胤就是在此种社会背景和此种家庭环境下长大 。 出于对文人的熏陶和战争的磨练 , 赵匡胤对战争十分的反感 , 加上自小的家庭环境造就了赵匡胤宅心仁厚的特点 , 遂宋建立重文轻武 , 广施仁政 。
古时科举并非现代如此开明 , 素有六十考者和三十考者同坐一室的例子 。 《儒林外传》中范进中举已经是五十四岁 , 如若范进没有中举那么他的一生就可以说没有任何作为 。 这只是茫茫考生中的冰山一角 。
如此条件下特奏名应运而生 , 据《宋史·选举志一》中记载"凡士贡于乡而屡绌于礼部者 , 或廷试所不录者 , 积前后举数 , 参其年而差等之 , 遇亲策士则别籍其名以奏 , 径许附试 , 故曰特奏名"此条史料可得知 , 需要达到特奏名的标准还是具有一定限制的 , 第一需要经过解试 , 第二需要有一定的举数限制 , 第三需要报备礼部 。
由于部分经过解试的考生是经历过省试的 , 所以在特奏名中经过省试和解试的考生在具体的后续附考中待遇又稍有不同 。 在举数方面经过解试的考生可能需要七到八举 , 而经过省试的考生则需要三到四举 。 对于一般考生来说 , 积累如此多的举数是非常不容易的 , 多数考生二三十年只能累计二到三举 。
在达到相应的条件后考生报备礼部 , 如若举行恩科 , 考生就需要根据自身的条件来进行附试从而得到官职 。
【道非史观|存在于宋朝科举的别样制度"特奏名",它是一种怎样的制度?】
道非史观|存在于宋朝科举的别样制度"特奏名",它是一种怎样的制度?
本文插图
2、 恩科在具体的实行过程中出现了那些改制 , 对少数地区是否存在优待现象
恩科在宋虽有过改制但是从未废止 。
北宋初期并不设立年龄和举数的限制 , 只要满足相应条件就可报备礼部参加附试 。 据《宋会要辑稿》记载仁宗天圣五年告知特奏名省试下第举人需进士五举 , 年五十以上及曾应淳化年举者 , 诸科七举并六举终场 , 年六十以上者并诸科、进士曾经先朝御试者 , 令贡院检会以闻 。 此条是史料可见的最早特奏名改制 , 从没有限制到出现了举数和年龄的限制 。
北宋中期还出现了"一举三十年推恩之法"其为进士一举、诸科两举 , 并且举数年龄达到三十即可参加恩科 。 据史书记载一举三十年推恩之法也是存在年龄限制的 , 熙宁九年以前限制在六十五岁以上 , 北宋末年需要六十岁以上 , 宣和五年时期年龄则在五十岁以上 , 只是相对来说年龄限制较为宽松的时候 , 到了南宋就需要五十五岁以上 。 不同于一举三十年的是 , 进士二举三十年则不受到年龄限制 , 当然进士两举三十年的自身条件就极为苛刻了 , 上文有提到考生进士无法取得官职且经过两举的实在少之又少 。分页标题

道非史观|存在于宋朝科举的别样制度"特奏名",它是一种怎样的制度?
本文插图
宋孝宗时期短暂尚武 , 在特奏名中还添加进了弓箭一项 , 每位考生发放六只弓箭 , 三箭中靶则为上等 , 二箭中靶即为中等 , 一箭中靶或一箭上垛为下等 。 此时期的宋朝军事实力也得到了极大的改善 , 武将身份也得到了相应的提高 。
在特别地区特奏名的相应对待也是不一样的 , 在河北、河东、陕西一带实行递减一举的政策 , 其主要目的是这些地区靠近西北临近契丹或周边邻国 , 为了让边境地区的考生可以更加靠拢中央权力 , 故实行了这项政策 。 雷同于现代的地区录取人数限制 。
综上所述 , 恩科的推行使得官员的数量急速增多 , 官员的质量也存在严重的下降 , 这对后世都产生了极大的影响甚至导致了宋的覆灭 。

道非史观|存在于宋朝科举的别样制度"特奏名",它是一种怎样的制度?
本文插图
3、 特奏名对后世的具体影响
特奏名的制度使得官员增多 , 据史料记载两宋时期贡举取士十一万人 , 正奏名也就是常规渠道达六万多人 , 而特奏名人数达到了五万多人 , 占比达到了45% 。 南宋时期总贡院取士在五万一千人左右 , 而特奏名的人数达到了二万八千人 , 占比甚至达到了55% , 超过了正奏名的人数 。 特奏名的队伍真不可谓不庞大 。
特奏名的官员由于年龄方面的问题 , 入朝为官较晚了 , 并且官员整体素质较正奏名稍差 , 从而导致了很多特奏名官员腐败、且没有真才实学 。 这对当时的宋朝来说可谓是严重的打击 。
特奏名末尾是无法进行做官的 , 但是由于具有一定的科举名次和官衔 , 在地方是颇具地位的 , 这也导致民众对特奏名的影响不好 。
特奏名及第在官职上与正奏名是不同的 , 从而也催生了以两派进行的党派斗争 。

道非史观|存在于宋朝科举的别样制度"特奏名",它是一种怎样的制度?
本文插图
结语
特奏名作为宋朝独有的科举政策一直影响至今 , 在现代的高考中也会隐约看到特奏名的影子 。 当然了 , 具体的政策需要具体的制度来实行 , 也需要结合相应的实际情况来决定 。 科举作为古代就存在的选取官员制度 , 并且一直存在也是有它一定的道理 , 它在某种程度确实可以快速的招揽到国家需要的各方面人才 。 不管是文治还是武统 , 都需要相互并重才能达到均衡 , 历史给我们的是真实的宝贵的经验 , 同时也充斥着各种血淋淋的教训 。
参考文献
《宋会要辑稿》
《宋史·选举志一》
《儒林外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