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晴史学杂谈|大清朝时,慈禧太后的生活奢侈程度,究竟是怎样的?


导语:
在历史的长河中 , 能留下名字的人可以说是廖廖无已 , 即使是帝王级别的人物 。 历经2000年中国共有408位皇帝 , 我相信大家能叫上名字应该不到一半 , 但在她掌控大清王朝政权长达48年的期间内 , 只顾个人贪图享受 , 向西方列强的一再妥协 , 让人们都恨透了她 。 这副对联就是对慈禧腐败的最好诠释:万寿无疆 , 普天同庆;三军败绩 , 割地求和 。

新晴史学杂谈|大清朝时,慈禧太后的生活奢侈程度,究竟是怎样的?
本文插图
慈禧太后 , 满洲镶蓝旗人 , 叶赫那拉氏 , 晚清最为著名的政治人物 , 清末实际意义上的掌权人 。 继女帝武则天之后 , 我国古代史上又一位执政掌权的女性人物 。 在后世人口中被百般诟病卖国求荣 , 不战求和 , 丧权辱国 。

新晴史学杂谈|大清朝时,慈禧太后的生活奢侈程度,究竟是怎样的?
本文插图
【新晴史学杂谈|大清朝时,慈禧太后的生活奢侈程度,究竟是怎样的?】
慈禧在封建王朝制度特权下 , 极度挥霍的享乐主义更是被后人所不齿 。 玉兰庭前玉兰笑 , 宫装丽人多才情 , 慈禧太后是贵族大姓叶赫那拉氏族的嫡女 , 乳名"杏儿姑" , 以17岁的高龄入了宫 , 被当时的咸丰皇帝封为兰贵人 , 入宫即为贵人 , 位份着实不低 , 有一部分源自于叶赫那拉家族的身份 , 但世人皆知咸丰帝一生最爱的就是兰花 , 以"兰"字赐封号 , 足见也有相当一部分原因来自从慈禧个人的魅力 。

新晴史学杂谈|大清朝时,慈禧太后的生活奢侈程度,究竟是怎样的?
本文插图
17岁的少女有着青春活力 , 深得咸丰皇帝的宠爱 , 两年之后 , 晋升为懿嫔 , 更是在二十一岁时一朝得子 , 也就是后来的同治皇帝 。 从此慈禧的后宫之路更为顺遂 , 晋升的速度仿佛坐上了火箭 , 从懿妃到懿贵妃 , 慈禧只花了不到两年时间 , 22岁的叶赫那拉杏姑已经是位高权重的懿贵妃了 。 后宫佳丽千千万 , 各有姿色 , 为何慈禧能碾压众人脱颖而出呢?

新晴史学杂谈|大清朝时,慈禧太后的生活奢侈程度,究竟是怎样的?
本文插图
慈禧是个很善于察言观色的人 , 且本身的文化素养很高 , 对书法非常擅长 。 咸丰帝一直体弱多病 , 对于朝政有心无力 , 而此时的清朝已经陷入了内忧外患的境地 , 此时的慈禧是一直陪在咸丰皇帝身边的 , 由咸丰皇帝口授 , 慈禧代笔 , 批阅奏折处理政务 。 慈禧的见识与能力此时也逐渐展露头角 , 而且慈禧并不是单纯的代笔 , 她甚至发表了自己的见解 , 在古代 , 后宫是不可以干政的 , 但慈禧在朝臣的反对声中 。 毅然继续协助咸丰皇帝执政 , 此刻已经能初步看出慈禧是不甘于做一个后宫养尊处优的妃子的 , 而是有更长远的眼光与野心 。 金山银山帝王家 , 民力物力难计分 , 咸丰皇帝终究没有熬过1861年的夏天 , 此时已经是慈禧太后的杏儿姑在之后逐步登上了权力的最中心 , 亲生儿子同治皇帝抑郁病逝 。 一生都没有真正摆脱母亲对他人生的掌控 , 朝野的权力一直牢牢握在慈禧手中 , 后续的光绪皇帝也没能逃脱这样的命运 。 从这个角度看 , 慈禧的掌权能力是很强劲的 , 而真正的帝王却不能亲自执掌自己的万里江山 , 何其可悲!

新晴史学杂谈|大清朝时,慈禧太后的生活奢侈程度,究竟是怎样的?
本文插图
众人之上的这位老佛爷 , 慈禧皇太后的奢靡越发在绝对权力下膨胀 。 相传这位老佛爷的晨起是非常有讲究的 , 古代帝王的叫起一般由近身太监完成 , 确保皇帝能准时参加早朝 。

新晴史学杂谈|大清朝时,慈禧太后的生活奢侈程度,究竟是怎样的?
本文插图分页标题
但垂帘听政的慈禧 , 晨间需要由当值的全部宫女跪地齐声叫起 , 轻声喊着"老祖宗吉祥" , 一直到慈禧在请安声中完全苏醒 , 才由宫女服侍梳洗 。

新晴史学杂谈|大清朝时,慈禧太后的生活奢侈程度,究竟是怎样的?
本文插图
慈禧深谙水乃人之灵气精华所在 , 所以对于用水的要求极高 。 漱口的水由专门的宫人迎着朝阳 , 收集晨间的花露而得 , 更是有太医院的御医专门调制了花茶 , 用于慈禧牙齿的清洁和保养 。 光是晨间的梳洗 , 足见排场 , 慈禧对于头发极其的爱重 , 加上本身头发稀少 , 所以每日早间的梳头气氛都紧张非常 。 慈禧经常因为梳头宫人不小心梳理掉的头发大发雷霆 , 直取宫人性命 , 其状况可见一斑 。 总结:
慈禧 , 作为我国封建制度下的最后一位皇后 , 她的一生可谓是波澜起伏 。 无论是经历了数位皇帝的变更 , 还是自己的步步上位 , 这些都是以往的皇后们无法经历的 。 对于慈禧 , 作为封建制度下的一位敢于追求真正的权利统治的女人 , 是值得敬佩的;但也正是由于她的阻止 , 戊戌变法才落得个百日维新的下场 , 中国才错失了最好的时机去变法图强 。 因而 , 对于她 , 可敬可恨 。
#文史知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