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楂 老产业里挖“新机”——河北扶贫产业观察

老产业里挖“新机”——河北扶贫产业观察
新华社石家庄6月2日电 题:老产业里挖“新机”——河北扶贫产业观察
新华社采访人员白明山、齐雷杰
红薯、山楂、香菇……这些农村地区的特色产品 , 曾经一度因为产业同质化、产品单一化 , 价值没有得到充分挖掘 。采访人员近日在河北贫困地区采访发现 , 各地因地制宜、提旧育新并举 , 昔日老产业正展现新活力 。
从“论吨卖”到“论克卖”的红薯淀粉
保定市易县是革命老区 。40岁的苑文玉 , 20年前离开家乡到北京做淀粉生意 。
在外生意做得风生水起的他 , 看到老乡们的红薯因储存不当大部分烂掉 , 心里很不是滋味 。他琢磨着 , 家乡红薯品质好 , 为何不把自个的生意与之结合呢?
2017年 , 苑文玉回乡投资建厂 , 生产专业配方淀粉和无明矾水晶粉条 , 一改传统手工作坊式生产 。走进厂区 , 现代化生产线让人眼前一亮 。在化验室 , 检验人员对每批次产品化验、记录、存档、留样 。
2019年 , 他建成杂粮粉深加工扶贫车间 , 与贫困户建立利益联结机制 , 以高于市场10%的价格收购红薯、玉米、杂粮 , 到目前已经收购农产品200多万斤 , 带动周边贫困群众增收 。
捏着一个小包装袋 , 苑文玉笑着说:“别小看这个 , 论克卖的 , 网店上一度卖断货 。”他解释说 , 这是把红薯等原料调配制成的代餐粉 , 冲开即食、营养均衡 , 满足上班族没时间做早餐的需求 。
“要把小红薯做成大产业 , 让淀粉从‘论吨卖’到‘论克卖’!”苑文玉说 。
【山楂 老产业里挖“新机”——河北扶贫产业观察】被“科技赋能”的山楂
得益于独特的地理和气候条件 , 承德市兴隆县被称为中国山楂之乡 , 可山楂产业曾经一度不“兴隆” 。
2017年 , 海归研究生张静放弃北京白领工作 , 一头扎回老家 , 跟父亲种起有机山楂 , 开启与山楂的“青春之恋” 。
她说 , 国外有一种跟山楂一样口感酸甜的红色小果子——蔓越莓 。蔓越莓被制成价格不菲的各种保健食品 , 而家乡的山楂却无人问津 。
回乡后 , 她聘请业内知名林果专家 , 组建了河北省山楂产业技术研究院 , 建成多单位联合、多学科融合、协同创新的山楂研发团队 , 筛选新品种 , 开发适合都市年轻人的“山楂饮料杯”等新产品 。
由于管理科学 , 当地山楂果品的附加值大幅提升 。张静说 , 公司通过合作社带动、贫困户直接入股公司等方式 , 吸收8个乡镇、12个贫困村的1521个贫困户入股 , 累计分红140余万元 。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 , 当地山楂滞销 , 张静克服生产经营困难 , 收购贫困户山楂300余吨 。
撑起“致富伞”的小香菇
还清8万元“饥荒”和10万元贷款 , 保定市阜平县色岭口村村民顾军眉头舒展 , 心里敞亮了 。顾军得脑血栓后一病10年 , 妻子也生病 , 一家人东借西凑 , 过着“拉饥荒”的日子 。
帮顾军走出困境的 , 是他从未接触过的小香菇 。阜平县太行山食用菌产业研究院院长侯桂森说 , 当地气候寒凉 , 山区果树枝杈多 , 粉碎成木屑可做蘑菇培养基 , 适合发展食用菌 。
然而 , 对顾军而言 , 改种香菇说来轻松 , 建大棚、学技术、找销路 , 却都是难题 。为扶持新产业 , 阜平县整合涉农资金 , 统一建设标准化大棚 , 提供菌棒和技术培训指导 , 统一打造“老乡菇”品牌收购蘑菇 。政府还为菇农上了农业保险 , 把种植风险降到最低 。
“从2017年开始种香菇 , ‘饥荒’和贷款都还清了 。2019年 , 承包了2个棚 , 纯收入10万元 。”顾军打了“翻身仗” , 压在心口的大石头搬开了 。
疫情下餐饮业受到较大冲击 , 香菇产业也受到了影响 。“开始愁得睡不着觉 , 蘑菇不等人 , 长到一定时候就要采摘 , 否则产品等级下降 , 就不值钱了 。”顾军说 。阜平县政府协调4000多万元资金 , 上了40台大型香菇烘干设备 , 龙头公司敞开收购菇农产品 , 菇农利益并未受到影响 。
车行阜平县山区 , 一栋栋、一排排蘑菇大棚不时映入眼帘 , 一朵朵小蘑菇为贫困群众撑起了“致富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