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伯温|民间唯一跟诸葛亮媲美的“奇人”,却未能善终,关于他的传说不断
据现有记载 , “军师”一职的出现 , 起码应上溯至战国时代 , 《史记·孙子吴起列传》中有记 。 这似乎是关于“军师”一职的最早记载 。 它不但说明了“军师”作为统帅助手 , “坐为计谋”的行事特点 , 还特别表明了国君平时对其“遂以为师”的特殊尊重态度 。 换言之 , 这类人平时为“君王师” , 作战时则为“军队师” 。
文章图片
在中国古代的历史文化中 , 有两大智慧军师 , 即:诸葛亮与刘伯温 。 对于前者 , 自不必过多介绍 , 在民间 , 诸葛亮那是家喻户晓人尽皆知的人物 。 尽管 , 诸葛亮的智慧形象 , 多是通过《三国演义》展现的 , 但是 , 不可否认的是 , 小说人物也是历史文化的一部分 。
后世对于诸葛亮的崇拜 , 已经达到神化的地步 , 与之相比 , 刘伯温知名度显然要低上一些 。 尽管如此 , 刘伯温流传后世的传说 , 依旧神乎其神 , 如果说诸葛亮“多智而近妖” , 刘伯温则是“多智而近怪” 。 众所周知 , 真实历史的诸葛亮 , 并没有小说中的那般近妖 。
文章图片
那么 , 刘伯温在真实历史中又是怎样的人呢?刘基 , 字伯温 , 出生于青田县南田乡武阳村 。 按照地理位置来说 , 他的家乡位于江浙之地 , 人杰地灵 , 鱼米之乡 。 然而刘伯温所在的武阳村 , 却是地处偏僻的小山村 , 生活水平落后 , 居住环境恶劣 , 平日前往青田县城 , 需要赶路150余里 。
宋朝时期 , 刘伯温曾祖曾在朝中为官 , 后来 , 历经世事沉浮 , 昔日荣光不在 , 物是人非 , 至刘伯温这一代 , 只可用家道中落来形容 。 尽管如此 , 这并不足以抹除刘氏家族世代书香的事实 。 刘伯温自幼便受儒家思想的熏陶 , 勤奋好学 , 博览经书 , 十分聪明 。
文章图片
他的老师曾如此评价称:“这孩子不是池中之物 , 未来一定能够光宗耀祖 。 ”其中 , 还有这么一句“基博通经史 , 于书无不窥 , 尤精象纬之学” , 意思为:刘伯温通读四书五经史 , 几乎无书不读 , 尤其擅长象纬之学 。
那么 , 何为象纬之学?简单来说就是星象占卜一类 , 精通这点后 , 可通过日观天象、占卜吉凶来预测未来之事 。 以今天的眼光看待 , 似乎充满迷信 , 但在当时 , 象纬之学却是一门极为玄妙的学问 。 存在即合理 , 古时占卜预测流传数千年 , 自有其道理 。 根据特定情况推演 , 辅之严谨的思维分析 , 倒是有可能窥出一丝端倪 。 这不是人们传统印象中的靠运气 , 而是靠智谋对事物未来的发展进行推断 , 进而体现出足智多谋、高瞻远瞩 。
文章图片
历史中以天象占卜预测 , 最终 , 应验的事例不在少数 , 这门学问的原理 , 倒也没有太过复杂 , 简单来说是披着封建的外衣 , 进行科学合理的推演 。 如古时 , 天空乌云密布 , 空气沉闷 , 如果造成恐慌 , 民间就会把其与鬼神之事联系一起 。
但是 , 若是稍懂天象的人 , 则会淡然许多 , 尽管他们不知道乌云形成的原理 , 却可以根据古籍所载先例 , 推断出这是暴风雨来临的前兆 。 所谓的象纬之学 , 即是类似分析 , 不过 , 显然要比“暴风雨预测”要精深许多 , 更讲究顺势而为、随机应变 。 通过以上信息 , 我们对刘伯温有了一个大致印象 。 一是儒者 , 因为他自幼受儒家思想熏陶 , 博览古今;二是智者 , 这是以前者为基础 , 建立起来的一个形象 。分页标题
文章图片
“儒者”与“智者”相结合 , 羽扇纶巾的形象呼之欲出 。 惋惜的是 , 经过民间与野史的大幅渲染 , 刘伯温留给后世的形象 , 逐渐变成一位“谋臣” , 它取代了儒者的地位 , 成为一个离奇神秘的智慧“怪物” 。
早期的刘伯温 , 还是一位“儒者” , 所以 , 他自然要随着历代读书人的脚步 , 循环往复的参加科举考试 。 公元前1333年 , 刘伯温二十三岁 , 他在元代举办的科举考试中 , 夺得进士之名 。 需要说明的是 , 元代科举考试对于年龄有着严格限制 , 25岁以下的男子是不具备考试资格 。 刘伯温为了走上仕途 , 光宗耀祖 , 特意虚报年龄至26岁 , 最终 , 进入官场 。
文章图片
公元前1336年 , 刘伯温被分配至高安县任职县丞 。 所谓县丞 , 即县令的属官 , 官阶低的可怜 , 甚至连“芝麻官”都够不上 。 如果按照元代官阶制度来算 , 县丞只是正八品官职 , 类似于今天的副县长 。 刘伯温获得这个职位 , 也没有什么可抱怨的 , 制度使然 , 他也只能选择顺从 。
元朝作为一个少数民族政权 , 虽夺得了天下 , 却不懂得如何治国 。 他们一味的压制汉民族、汉文化 , 推行武治 , 打压文治 , 且在建国几十年里 , 一直未能修正弊端 , 导致最后积重难返 , 民怨四起 。 元顺帝时期 , 国内爆发自然灾害 , 由于朝廷昏庸、官吏不良 , 压垮了百姓对元朝的最后隐忍 , 反元大势迫在眉睫 。
文章图片
此刻的刘伯温显然预知了元朝的命运 。 对他来说 , 民心背离、日益衰落 , 元朝的覆灭只是时间问题 。 因此 , 他必须为自己的前程做打算 , 不能成为元代的陪葬品 。 公元1352年 , 刘伯温提交辞呈 , 理由是身体患病 。
我们并不清楚他是否真的患病 , 但可以确定 , 刘伯温对蒙元政权丧失了信心 , 离开已成定局 。 或许这次患病辞职只是借口 , 亦或许他趁患病离开元朝 , 无疑都印证了蒙元政权的大势已去 。 元至正十九年十一月 , 朱元璋率军攻陷了浙江处州 。
文章图片
由于 , 刘伯温在当地颇有名望 , 于是 , 被朱元璋的士兵带至应天 。 一同被带去的 , 还有浙江地区另外三位名声远扬的智者 , 即:叶琛、宋濂、章溢 。 四人在应天见到了朱元璋 , 朱元璋先是礼遇一番 , 而后虚心求教 , 问四人如何平定天下 。
章溢挺身道:“若要平定天下 , 首先需要收拢人心 , 自古向来是得民心者得天下 , 唯有保民安邦 , 方能受到万民爱戴 , 完成千秋霸业... ...”而刘伯温本人 , 也在这次交流中 , 投奔至朱元璋麾下 , 正式开启谋臣之路 。 刘伯温作为受儒学影响的读书人 , 为何会轻易的投奔被外界视为“乱臣贼子”的朱元璋?这其中包含有多重因素 , 民间亦有多重传言 。
文章图片
如:刘伯温早前夜观星象时 , 发现金陵上空有天子气盘绕 , 由此断定 , 朱元璋是未来天子 。 此种说法听起来有些荒诞 , 并且 , 与历史所载不符 。 通过上文可知 , 刘伯温之所以投奔朱元璋 , 是源于对元代统治的不满 , 而非对朱元璋的个人欣赏 。
另外 , 在辞官后 , 遇到朱元璋率军攻入浙江地区 , 刘伯温耳听目染 , 大致也对朱元璋有了一些了解 。 尤其是朱元璋军队军纪严明 , 秋毫无犯 , 这种良好作风不仅拉拢了民心 , 同样与“儒者”刘伯温心中观念所契合 。 故而 , 刘伯温选择投奔朱元璋 , 倒也可以理解 。分页标题
二人有着共同的“仁道”观念、共同的政治抱负 , 仅这两点就已经足够 。 如果一个人能够心中怀“仁” , 对于部下自然不会太过苛刻 , 尤其是应天初次见面 , 朱元璋礼贤下士的态度 , 留给刘伯温较好的初印象 。
文章图片
当然 , 朱元璋所做的一切 , 都是为了夺取天下 , 仅靠“驱除异族”的口号是不够的 , 他还需要众多能臣良将的辅佐 。 因此 , 刘伯温等人 , 是他最好的选择 。 刘伯温对于大明基业的创立 , 究竟有着多大的功劳 , 这点民间说法不一 。
首先 , 在跟随朱元璋打天下期间 , 刘伯温并没有民间所传的那样无所不能 , 但他对于大明的贡献 , 是毋庸置疑的 。 他凭借着自身能力 , 辅助朱元璋恢复乱世秩序 , 进行国家建设 , 这些都是刘伯温的功劳 。 国家建立后 , 朱元璋赏赐功臣 , 刘伯温作为功臣之首 , 自然少不了封官加爵 。
从某种意义上讲 , 他已经实现了自己的政治抱负 , 位居权重 , 此生足矣 。 不过 , 自幼受儒家思想影响的刘伯温 , 似乎在这一阶段有了新的使命 , 他担负起“导君于正”的职责 , 辅佐皇帝治理国家 , 防止大明统治偏离传统儒家文化 。
文章图片
朱元璋是一位强势霸道的君主 , 刘伯温想要在他手上占到便宜 , 显然机会渺茫 。 陪侍朱元璋的岁月里 , 刘伯温数次受封 , 又数次被贬回乡 , 可知辅佐君主 , 并不是轻松的工作 。 第一次被斥退 , 是求雨之事 , 当时 , 南京地区已经数月没有下雨 , 民间进行求雨 , 也没有看到明显效果 。
刘伯温趁此上谏 , 直指朝廷三条过错:
一 , 许多为国捐躯的士兵妻子 , 被囚禁在专门设立的“寡妇营”内 , 禁止外出;
二、由于朝廷兴建工程 , 导致大量工人死亡 , 暴尸荒野 , 尸体长期无人进行处置;
三、既然敌军首领已经投诚归降 , 就不应当充军放逐 。
刘伯温说这些 , 主要是认为天道灾变是由人事导致的 , 如果 , 把这三条朝政弊端解决 , 老天自然会下雨 。 朱元璋采纳了他的谏言 , 结果过了十多天 , 依旧未迎来降雨 。 愤怒之下 , 朱元璋当即对刘伯温作出处罚:“命刘基辞官归乡” 。
【刘伯温|民间唯一跟诸葛亮媲美的“奇人”,却未能善终,关于他的传说不断】
文章图片
然而 , 仅过三个月 , 朱元璋又想念起自己的这位老友 , 遂下令把刘伯温调回南京 , 官复原职 。 至洪武四年 , 刘伯温封爵后 , 再遭辞官归乡 。 历代新创王朝 , 开国功臣都难逃兔死狗烹的下场 。 刘伯温作为以智取胜的人物 , 自然懂得这个道理 。
他曾两次主动告老还乡 , 不愿卷入朝廷的权势争斗 。 然而 , 朱元璋需要利用刘伯温以平衡各方势力 , 多次请回 , 这才令其有心隐退而不成 。 也是从这一刻起 , 刘伯温知道 , 自身命运已被掌控在别人手中 , 他就如水中浮萍 , 随波逐流 。 洪武八年(1375年)正月下旬 , 刘伯温感染风寒 , 不久 , 刘伯温吃了朱元璋送去的一只鹅后病情加重 , 于四月十六死在家乡 , 享年六十五岁 。
文章图片
明世宗嘉靖十年 , 刘基的同乡、刑部郎中李瑜向明世宗朱厚熜上疏说:“(刘)基宜侑享高庙 , 封世爵如中山王(徐)达” , 朝廷再度讨论刘基的功绩 , 并决议刘伯温应该和徐达等开国功臣一样 , 配享太庙 。 在这一年 , 刘基的九世孙处州卫指挥刘瑜袭封为伯爵 。分页标题
那么 , 朱元璋为什么不愿意承认刘伯温为“儒者”?其实原因是并不复杂 , 历代儒者都以“导君于正”作为使命 。 但凡称为“大儒”者 , 普遍为帝王师 , 这是古时历代儒者的最高理想 , 刘伯温自然也在其中 。 不过 , 这些都是儒者们的一厢情愿 , 又有哪位帝王愿意承认“帝王师”呢?更不要说朱元璋这种强势君主了 。
文章图片
历代皇帝 , 心中向来是自恃功傲 , 地位至高无上 , 必然不会仍由他人凌驾于帝王威望之上 。 因此 , 刘伯温的“大儒”梦 , 注定难以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