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育新|陈育新的“反套路”:不能为了反转放弃对人物的刻画!


_本文原题:陈育新的“反套路”:不能为了反转放弃对人物的刻画!
大象新闻·东方今报 首席采访人员 吴净净

陈育新|陈育新的“反套路”:不能为了反转放弃对人物的刻画!
本文插图
在甜宠剧流行的当下 , 国产涉案剧这几年正悄然回归各大卫视黄金档 , 和口碑不俗的涉案网剧《白夜追凶》、《破冰行动》、《法医秦明》、《无证之罪》等一起 , 丰富着电视剧的类型 。 正在东方卫视热播的《燃烧》以及“三个男人联手破案”的《三叉戟》更是开启了涉案剧的霸屏模式 。 作为创作出《红蜘蛛》、《征服》、《湄公河大案》、《破冰行动》等剧的资深编剧和导演 , 陈育新这次更是身兼《燃烧》的导演和编剧 , 这是他继《国家行动》之后 , 时隔12年再执导筒 。 昨天 , 这位涉案剧金牌编剧和导演接受了今报采访人员的专访 , 讲述了创作背后的故事 , 也聊了当下涉案剧的一些套路 。

陈育新|陈育新的“反套路”:不能为了反转放弃对人物的刻画!
本文插图
【陈育新|陈育新的“反套路”:不能为了反转放弃对人物的刻画!】
说创作
折射中国司法30年改革进程
《燃烧》这个项目最早启动于七年前 , 当时的公安部宣传局交给陈育新一个“半命题作文”任务——写一个警察世家的故事 , 但没有原型 。 找不到灵感的陈育新在创作《湄公河大案》及《破冰行动》的过程中 , 对警察世家的故事有了头绪:“由于做《湄公河大案》和《破冰行动》 , 我采访了大量公安干警 , 接触了很多故事 , 便同时开始酝酿《燃烧》的创作 。 ”
虽然陈育新将《燃烧》定位为“刑侦剧” , 但因为剧中涉及大量专业知识 , 陈育新也把它当成一个行业剧来拍 , “拍行业剧难度很大 , 因为它要有一定的专业知识 。 ”而这么多年来 , 他一直偏好写这类的涉案题材 , 一方面是因为通过将近30年对警察的接触 , 对他们这种敬业有一种崇敬之情 。 另外 , 就是在大量采访的采访中 , 积累了一些专业知识 , 在这方面 , 他有得天独厚的创作条件 。 即便如此 , 他觉得要写好一部涉案剧 , 还是需要大量的采访和学习 , “我们都是请专业的法医和公安民警来做指导 , 努力不给观众留下很多槽点和笑点 。 ”
《燃烧》的开篇其实也是依循了陈育新对刑侦剧的认知:30年前 , 龙城市一起神秘杀人案件 , 改变了老法医高四海和刑警高建设父子二人命运 。 30年后 , 陈年疑案突然出现新线索——一副骸骨被发现 。 负责现场办案的是民警高风 , 他是高建设的儿子 , 原本辞掉警察工作准备当律师 , 却因新线索出现 , 决定追寻真相 。 陈育新表示 , 他想通过这部刑侦剧折射中国司法改革进程:“三代人所彰显的 , 不仅是当代中国警察对正义的不懈追求 , 更折射出当代中国司法改革进程在30年间的一个小小侧面 。 ”以高家三代人为例 , 左右爷爷和父亲命运的关键一案分别发生在上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 , “当年的司法环境不推崇疑罪从无的原则 , 而到了高风所在的当下 , 疑罪从无等保障人权的法律原则以及相关司法程序得到了高度重视” 。

陈育新|陈育新的“反套路”:不能为了反转放弃对人物的刻画!
本文插图
写人性
把刻画焦点对准人物的内心
在《燃烧》中 , 不同人物会面临不同的人性挣扎与抉择 , 进而改变命运 。 这部剧的开篇 , 给观众抛出了一波疑问:罗红英有没有杀死情人许广义?罗红英的儿子杨衡为什么肯定母亲是被冤枉的?龙星集团董事会主席赵月娥为什么突然确定接班人……事件真相被逐一揭开的同时 , 人物复杂的内心活动也被揭开 。 在创作过程中 , 陈育新用现实主义手法来创作 , 将焦点对准“人性”的刻画:“人的犯罪、堕落 , 很多时候是因为一个很小的动机和欲望 。 我把《燃烧》的焦点对准刻画人物的内心 , 他们人生中每个选择与决定 , 都会带来不同结果与方向 。 ” 分页标题
动机和真相 , 其实也是刑侦剧里面最关键的两个词 。 “特别是缉毒剧、反黑剧和金融犯罪这些剧种里面 , 动机就是利益 , 在反恐剧里动机就是仇恨 。 动机在心理现象中 , 属于心理状态 , 是被认为决定行为的内在动力 , 所以刑侦剧里的刑警就要研究死者 , 研究凶手的心理 , 这样焦点自然而然就对准了人物 , 对准了人性 。 ”作为创作者 , 陈育新也希望自己所传达出来的价值观 , 能够对观众在人生道路的选择上有所启发 。
具体到《燃烧》这部戏 , 陈育新想要观众思考的就是人要如何面对欲望?如何面对人生中一个不起眼的选择?“一个看似不起眼的动机 , 一点不能被压抑的欲望 , 都有可能让人堕落 。 但无论是以什么样的原因来施加罪恶 , 其实都是屈从于自己内心的欲望 , 你给自己罪恶或犯罪寻找任何的理由 , 其实都是不成立的 , 罪恶就是罪恶 。 当你凝视深渊的时候 , 深渊也在凝视着你 。 ”

陈育新|陈育新的“反套路”:不能为了反转放弃对人物的刻画!
本文插图
要演技
选拔演员要求“表演要准确”
在古装剧和甜宠剧当道的情况下 , 优质涉案剧也在逐步回归 。 陈育新还记得 , 涉案剧有将近十年的时间都没有进入到各大卫视的黄金档 。 如今再度回归 , 他觉得也是因为涉案剧中不同剧种的大量出现 , “像缉毒题材和经侦题材 , 有这些跨界多元题材的出现 。 同时 , 有大量公安干警的无私奉献 , 为誓言不惜牺牲生命的英模人物出现 。 ”所以 , 涉案剧回归其实也是创作者向警察表达敬意的一种方式 。
跟其他剧种不太一样 , 最近几年回归的涉案剧 , 主创多是实力演员云集 。 像《三叉戟》是陈建斌、董勇和郝平领衔主演 , 《燃烧》中 , 除了经超和张佳宁这样的年轻演员 , 更有奚美娟、谭凯、邬君梅等一大批戏骨级的优秀演员 , 可谓是全员实力派 。 说到这儿 , 陈育新也解释 , 为什么会选择这些演员 , “因为这部戏是刻画人性的 , 大量戏在写看似波澜不惊的生活下面的暗潮涌动 , 也会刻画人物如何走向犯罪的过程 。 包括叙事的手法上 , 我们会要求比较严谨、严肃 。 ”
所以他们希望能找一些比较实力派的演员 , 而并不是为了收视率和话题 , 随便找一个流量明星来演 。 “事实证明 , 我觉得像经超以及这些老戏骨们 , 表演得非常准确 , 能阐释每个人物的内心 , 这是我们当初选演员时候的一个考量” 。 而演员们看到剧本后 , 也是欣然接受邀约 , 最终集齐这样的豪华阵容 , “其实只要剧本好 , 人物刻画起来有深度 , 有他们表演发挥的空间 , 他们都会非常乐意来的 。 ”

陈育新|陈育新的“反套路”:不能为了反转放弃对人物的刻画!
本文插图
反套路
不能为了反转而反转
这些年 , 陈育新创作了多部热播的涉案剧 , 作为这方面的行家 , 他也了解 , 涉案剧已经有了一些既定的模式 。 有的剧集为了满足观众猎奇的心理 , 更是会着重突出刺激场面、悬疑剧情 。 “观众是会有追求涉案烈度和曲折程度的欲望在 , 但我觉得这个烈度是有止境的 , 为反转而反转 , 为悬疑而悬疑 , 最后往往放弃了人物的刻画 , 只剩事件 。 人物的塑造可能就相对比较苍白 。 ”而他会觉得 , 人性的表达是无止境的 , 创作这类剧尤其需要对现实生活和对人性有深刻的研究 。 在拍《燃烧》时 , 他们就坚持走“人性”这条路 , “一剧之本都在于塑造人 , 人树起来了 , 那个剧肯定就树起来了 。 ”
所以 , 观众也可以看出 , 《燃烧》与以往的刑侦剧不同 , 陈育新在人物出场安排上做了一些反套路的创新:“剧中有些大Boss提前出场 , 暴露身份 。 为什么要这么做?我想让观众感受这个人物 , 跟着人物一起去选择、去决定 。 ”事实上 , 在陈育新看来 , 刑侦剧的创作难度较大:“缉毒剧、反恐剧等类型剧所涉的犯罪有团伙、有分工 , 相对比较好写 。 刑侦剧则聚焦个体犯罪 , 只能写人物 。 这类剧的开场通常会呈现一桩罪案 , 警方奔赴犯罪现场 , 通过现场勘查、法医鉴定来寻找证据 , 确定嫌疑人 , 寻找犯罪动机及背后真相 , 涉及大量心理状态的刻画 。 ”除了人性 , 尺度问题也是陈育新觉得刑侦剧难写难拍的原因 , “因为会涉及到大量社会问题 , 另外还有血腥和暴力也不可避免 , 包括警方技侦手段的表现等等 , 都是刑侦剧比别的涉案剧种难写的一个原因” 。分页标题
如何准确把握这种尺度 , 又要把故事性和真实性完美结合?的确很考验功力 。 陈育新用《湄公河大案》、《破冰行动》举例 , 剧中都是以真实要案为原型 , “但是我创作的过程中 , 加入了非常多虚构的成分 。 我觉得作为一个成熟的创作者 , 他要把现实和虚构要完美统一 , 这两者之间 , 并不矛盾 。 ”创作者可以通过自己的价值观和创作手法、理念 , 把这两者有机揉合在一起 , 在他看来 , 这个创作理念 , 是所有影视创作中类型剧所需要的 , “归根结底 , 就是要写好人物 。 因为任何影视剧作品 , 能够让观众记住的 , 都是人物 。 我觉得只有把人物写好了 , 这部剧就能成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