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敢当面顶撞毛主席,可主席百年后,却成了毛主席的铁杆粉丝
黄克诚大将最为出名的两件事 , 一件是挺进东北时不听传言 , 顶住压力 , 坚持让新四军3师全副武装奔赴东北 。 到东北后向中央发出“七无电报” , 建议花大力气建设巩固的东北根据地 。 第二件是四平保卫战期间 , 身为前线主力部队的主官 , 他公开反对在四平与敌决战 。 解放后他与毛主席偶然聊起此事 , 毛主席说当年“变四平为马德里”是他的决定 。 黄克诚却当面顶撞说:“是你的决定 , 那也不对 。 ”
文章图片
人非圣贤 , 谁能无过?问题是那个时候 , 毛主席在全党、全军的威望如日中天 , 而且四平保卫战早已时过境迁 。 要换作旁人 , 触及这个有些尴尬的话题 , 多半话锋一转 。 但偏偏黄克诚却是个“死心眼” 。 这也许就是他历史上曾背负着“一贯右倾”名声的根源所在 。
历史上 , 黄克诚第一次被指责为“右倾” , 是在湘南暴动酝酿之时 。 当时 , 永兴县特支书记向大复提出“杀!杀!杀尽豪坤反革命!烧!烧!烧尽他们的巢穴”这样的口号 , 黄克诚觉得不合适 , 即被邝振兴指责为胆小怕死 , 是右倾机会主义 。
1928年1月底至3月 , 一场空前规模的暴动席卷湘南大地 。 时任永兴红军警卫团党代表兼参谋长的黄克诚 , 对湖南特委书记陈佑魁下达的大烧大杀的指示持有异议 , 并在永兴县委开会讨论贯彻湘南特委指示时 , 公开表示反对 。 结果 , 县委书记李一鼎严厉指责黄克诚右倾 , 并强令他执行上级决议 。 黄克诚在实际执行采用了变通手段 , 从此便失去了李一鼎的信任 。
湘南暴动期间 , 永兴县肃反委员会将大革命低潮时脱离革命的陈甲衡视为叛徒 , 将其处决 。 在惩办恶霸地主时 , 将地主未成年的孩子一并斩草除根 。 虽然是少数派 , 但黄克诚在这两件事上都曾勇敢地与大多数人唱反调 。 加上在耒阳失守后 , 他曾建议李一鼎赶紧将分散的武装收拢起来 , 准备应对敌军的大举进攻 , 结果被指责为“惊慌失措”、“怕死” 。
文章图片
黄克诚转入红3军团 , 任第3纵队第2支队政委后 , 又明确反对部队执行中央指示攻打长沙 , 被3纵队政委张纯清视为“过高估计敌人力量 , 是十足的右倾机会主义” , 并予以撤职 。 直到红3军团被迫退出长沙 , 在长寿街进行整编时 , 黄克诚才被降职任命为红8军4师3团团政委 。
“富田事变”后 , 中央苏区内部展开了大规模的肃反运动 , 波及面甚广 。 黄克诚对此深表怀疑 , 在接到肃反委员会提交的“AB”团分子名单后 , 自知硬顶是无济于事的 , 便派警卫员悄悄通知名单上的人 , 暂时到山上找个地方躲起来 , 由他暗中派人送饭 。 事件败露后 , 黄克诚悲愤地质问肃反委员会 , 为什么要滥杀无辜!并同他们大吵一些 。 于是 , 黄克诚被认为不是“AB团” , 就是“托陈取消派” 。 要不是彭德怀及时干预 , 黄克诚也得成为肃反运动的牺牲品 。 不过 , 在那样的大环境下 , 彭德怀虽竭力保住了黄克诚的命 , 却保不住他的师政委职务 , 只能让他在军团部当秘书 。 直到1931年12月 , 肃反扩大化被纠编后 , 他才复任师政委 。
文章图片
【|他敢当面顶撞毛主席,可主席百年后,却成了毛主席的铁杆粉丝】红3军团攻打赣州失利 , 后来被彭德怀认为是平生“四大败仗”之一 。 战役结束后 , 时任黄3军团政治部主任的袁国平在田村主持会议 , 批判此前就强烈反对攻打赣州的黄克诚是“对抗中央路线” 。 又称黄克诚主张打“土围子”、扩大苏区和反对“左”的土地政策是右倾机会主义 。分页标题
中央红军长征 , 二占遵义后 , 黄克诚从缴获的报纸上获悉 , 留在中央苏区的红军部队损失严重 , 许多领导人牺牲 , 便深为红军的安危担心 。 生性耿直的他当即向上级反映自己的想法:老根据地已被敌人摧残殆尽 , 主力红军又受到重大挫折 , 剩下的部队已不多了 , 当前保存革命力量十分重要 , 应该尽量避免与敌人打硬仗 , 因为红军再也经不起消耗了 。 在必须与敌作战时 , 要注意掌握时机 , 作通盘考虑 , 并应找出打开新局面的办法来 。 现在看来 , 这个思路并没有错 , 但在当时那个历史环境下 , 黄克诚又被认为是“缺乏信心” , 被降职为红3军团司令部侦察科科长 。
红军走出草地后 , 中央调了一些原红1军团干部到红3军团工作 。 红3军团在彭德怀的言传身教下 , 上下一致、官兵平等做得极好 。 因而有人对这几位“外来干部”常聚在一起改善伙食看不惯 。 而这几位“外来干部”又对红3军团战士在极其艰苦情况下偶尔违反群众纪律的行为看得过重 , 要求严惩 。 这种涉及到“山头”的事本就敏感 , 而“不识时务”黄克诚又一次“开炮”:一些干部战士情绪不高 , 发点牢骚 , 这与领导者平时教育不够有关系 。 同时 , 有些领导干部在生活非常艰苦之时 , 不能以身作则 , 对下面有影响 , 不能完全责怪下面的同志 。 下面的同志偶尔违反群众纪律 , 固然是不对的 , 但还是应以教育为主 , 不能采取对待敌人的办法来对待自己的同志 。 何况我们刚刚走出草地 , 大家已经被拖得精疲力竭 , 目前的情况依然很困难 。 马上进行整顿纪律和审查干部的工作 , 是很不适宜的 。
这通“炮”放出去 , 黄克诚立刻就被认为政治上不可靠 , 不适宜担任领导职务了 。 俄界会议后 , 中央红军主力整编为陕甘支队 , 黄克诚本来似任第2纵队政治部组织部长 , 结果就因为这通“炮” , 被打发去当了军事裁判所所长 。
文章图片
陕甘支队到达哈达铺后 , 体力尚未恢复 , 就又向陕北进军 , 一路上掉队的人不断 。 部队政治保卫机关认为掉队与情绪不振有关系 , 怀疑掉队的人会投敌叛变 , 于是将掉队的同志抓起来交到军事裁判所 。 黄克诚认为这些同志从江西一路长征到陕甘 , 政治上绝对忠诚 , 因体力不支掉队是情有可原的 , 不应对他们采用残酷的惩罚措施 。 结果 , 却遭到政治保卫部门的领导好一通训斥:“你还当过师政委呢 , 连这点小事都处理不了 , 真不中用!”甚至有领导毫不客气地说:“像黄克诚这样的人 , 年龄大了 , 干不了什么工作了 , 连当个红军战士也不够格 。 ”
抗战期间 , 黄克诚率八路军5纵队南下支援华中新四军 。 1940年10月 , 陈毅、粟裕取得黄桥决战胜利后 , 中原局及华中指挥部决意乘胜举行曹甸战役 , 拔除韩德勤顽军在苏北最后的立足点 。 对此 , 黄克诚坚决反对 。 他认为 , 从政治角度来说 , 打黄桥是我军被迫自卫 , 打曹甸则师出无名 。 况且当时华中根据地极不稳固 , 贸然投入水网地带攻坚 , 于我不利 。
在自己的意见未被采纳后 , 黄克诚又于1940年12月11日致电华中总指挥部 , 对曹甸战役的具体打法提出一系列建议 , 但仍未被采纳 。 曹甸战役 , 最终以我军未达到战役目标就被迫撤出战斗而告终 。 但事后 , 华中局领导却认为黄克诚右倾 , 撤销了他第5纵队司令员职务 , 仅保留政委职务 , 司令员一职由陈毅兼任 。
文章图片
50年代末期的事 , 大家都耳熟能详 , 就不必笔者多费笔墨了 。 难能可贵的是 , 黄克诚于70年代末、80年代初复出后 , 却在1981年4月11日 , 《人民日报》上撰文警告:丢掉毛泽东思想 , 子孙会受罪!分页标题
瞧瞧 , 这就是被人称为“一贯右倾”的黄克诚大将!现在回头历数这一桩桩 , 一件件 , 无不令人唏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