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顶山晚报|【走进中国传统村落?寻回老家的路——村子记事】往事千年醋香依然


_本文原题:【走进中国传统村落?寻回老家的路——村子记事】往事千年醋香依然

平顶山晚报|【走进中国传统村落?寻回老家的路——村子记事】往事千年醋香依然
本文插图
□本报采访人员 杨岸萌/文 张鹏/图
“民以食为天 , 食以醋为鲜 。 ”提起翟集醋 , 宝丰县翟东村85岁的退休教师王钦迟竖起了大拇指 。 在他小时候 , 家里就有醋坊 。
传说中有“醋都”之称的翟集村 , 位于宝丰县城东20公里的李庄乡 , 为商周应国、春秋楚国父城所在 , 因人口增长 , 现分为翟东、翟西两个行政村 。 2019年1月 , 住建部、国家文物局公布第七批中国历史文化名村 , 两村联合申报的翟集村榜上有名 。

平顶山晚报|【走进中国传统村落?寻回老家的路——村子记事】往事千年醋香依然
本文插图
冯异故里仿古建筑
运粮河在村东蜿蜒向北汇入汝河 , 村东南大树将军冯异墓冢默然而立 , 横穿村南的311国道旁 , 醋店林立……千百年过去 , 一缕醋香绵延至今 。
5月28日 , 采访人员一行再访翟集 , 在醋香中听传奇故事 , 观酿制流程 , 品上乘“佳酿” 。
|传奇:故事里的“宫廷御醯”
传说中 , 商朝年间 , 就有先民在翟集聚居遂成村落 , 翟集在历史传承中曾名“巾车乡”“白集”“翟集镇”等 。
翟集醋的酿制 , 据传始于商朝盘庚年间 , 当时有刘姓家族 , 祖居山西 , 有一手制醋手艺 , 因战乱举家沿路乞讨至翟集 , 品尝村中井水 , 乃制醋佳泉 , 遂定居于此开办醋坊 。
翟集醋扬名传说与东汉名将冯异有关 。 在乡民口中 , 出生于父城的冯异为翟集酿醋刘氏家族的外孙 。 而据《后汉书·冯异传》载 , 冯异为人谦和 , 战功卓著 , 号“大树将军” 。 冯异曾奉命率部北上打仗 , 途中将士因水土不服而患肠胃病 。 冯异令部下速回故里翟集调运米醋千桶 , 命将士以醋佐餐 , 将士之疾不日而愈 , 士气大振 。 冯异凯旋还朝 , 光武帝刘秀大喜 , 钦封翟集米醋“宫廷御醯” 。 自此 , 翟集米醋名扬天下 。
冯异死后 , 被刘秀敕封为阳夏侯 , 葬于翟集(现李庄乡李庄村) 。
另有传说称 , 翟集醋始于东汉 , 盛于明清 。 明朝皇帝朱棣为翟集米醋御题“上乘佳作 , 稀世精酿”;清朝皇帝乾隆下江南路过开封府曾带翟集米醋作为醒酒礼品 , 御赐醋匠黄马褂一件 。 此后 , 翟集作坊林立 , 各地商贾络绎不绝 , 翟集便以“醋都”著称 , 甚是繁华 。
翟东村村民付英杰近年来致力于整理翟集酿醋历史 , 根据相关史料 , 他认为村东的运粮河古名清河 , 楚太子驻守父城 , 这条河成为调运军粮的水上通道 , 由此称运粮河;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的《水经注》则描述“(汝水)又东南与龙山水会 , 水出龙山龙溪 , 北流际父城县故城东” 。 “清河、运粮河、龙山水 , 无论何名 , 都可以说明这条河流淌了千年 。 ”付英杰说 。
村民林春阳对相关历史也有所了解 , 他推测说:“翟集这里在古代应该是一个码头 , 有水、有粮、运输也方便 , 所以有人在此制醋 。 ”
“我们小时候就是听着这些故事长大的 , 制醋的起源已经不可考 , 但是村内很多人会酿醋是事实 。 ”70岁的杨恩说 , 他祖父是山西酿醋老师傅 , 清末受翟集大地主马家邀请来此 , 为当地酿醋提供技术支持 。
|作坊:代代传承醋香未变
有人说 , 酒香在宝丰 , 醋香在翟集 。
从李庄乡政府向北拐到311国道 , 西行至翟集(翟西村、翟东村) , 道路两旁醋店林立 。 翟集老醋坊就是其中之一 。
店内墙壁上 , 挂着“地方特色名醋”“宝丰旅游推荐商品”“优秀酿造师”等牌匾 , 还有一块“光荣之家”的牌子 。
家住市区鹰城广场附近的梁国英听完55岁老板王汉魁的介绍 , 打开醋缸闻了味道后 , 买了一壶醋:“回家尝尝看 , 好吃了再来买 。 ” 分页标题
“我上世纪90年代去当兵 , 退役之后回家务农 。 我父亲一直酿醋 , 小时候我常给他打下手 。 有这手艺 , 我就想干脆酿醋算了 。 ”王汉魁说 。
1998年前后 , 王汉魁跟随父亲专心学习了两年酿醋技艺 。 2000年 , 他在311国道旁的自家田地里建起了厂房 , 后厂前店 , 酿醋、售醋 。
“当时我是第三家在这儿盖厂房 , 现在路两边已经有60多家了 , 三分之一是前店后厂 。 ”王汉魁说 , 他卖的醋一般都是当年酿制的 。
穿过前店 , 走过用于浸泡、淋制的小院 , 就是醋厂 。
厂房内170多口大缸都盖着盖子 , 空气中醋香味弥漫 。 打开盖子 , 里面是正在发酵的米糠料;厂房东头 , 是用于熬醋的大锅和沉淀设备 。

平顶山晚报|【走进中国传统村落?寻回老家的路——村子记事】往事千年醋香依然
本文插图
王汉魁为顾客打醋
翟集醋一般为米醋 , 酿制主料一般都是小米 , 据说翟集村周围原先都种植小米 , 现在已经无人种植 , 使用的小米大多来自山西、内蒙古 。
每年五一前 , 王汉魁都会准备好原料 , 5月上旬开始酿制 , 目前正是入缸发酵的时候 , 每天都要手工揉搓 , 15天倒一次缸 , 以使糠料均匀发酵 。

平顶山晚报|【走进中国传统村落?寻回老家的路——村子记事】往事千年醋香依然
本文插图

平顶山晚报|【走进中国传统村落?寻回老家的路——村子记事】往事千年醋香依然
本文插图
王汉魁揉搓小米 , 便于加快发酵
“发酵的时候最关键 , 要时刻关注温度 , 不能过热、不能过凉 , 很操心 。 刚开始酿制的那几年 , 总会出现一两缸坏掉的 。 ”王汉魁说 , “发酵完成倒缸加盐后以备随时淋制 , 我每年大概会做170多缸 , 卖完一批就淋制一批 , 当年就能卖完 , 一般都是顾客慕名上门来买 。 ”
王汉魁有一家网店 , 是小女儿帮他开的 。 可惜的是他不大会用智能手机 , 目前一瓶醋都没有销售出去 。 “我只有俩女儿 , 已经出嫁的大女儿有固定的工作 , 小女儿在外打工 , 以后这一摊子都要交给她来管了 。 ”
|手艺:十余道工艺古法酿制
翟集醋以优质小米、大麦、豌豆为原料 , 以五香调料为辅料 , 采用传统工艺酿制而成 , 具有醇厚素和、清香爽口、体态澄清、色泽鲜亮、久储不坏的特点 。
备料、粉碎、混合、润水、扬料、蒸料、入缸糖化、出缸拌料、入缸发酵、倒缸加盐、淋制、熬醋、灭菌、包装 , 最后成品出炉 。 在翟西村翟集陈醋厂厂长付德申办公室内墙壁上 , 贴着“翟集醋生产工艺流程图” 。
室内靠墙一排架子上 , 摆放着多个古朴的醋瓶 , 另一边则摆放着四个大陶瓮 , 分别为陈酿米醋、优质陈醋、精品陈酿、至尊特酿等 。
1994年 , 在村子的醋香中熏大的付德申接手了宝丰县经贸委醋厂 。 其时 , 村民制醋尚属小打小闹——一家制几个醋醅 , 制出来的醋不多 , 除了自己食用外 , 逢年过节挑着担子到乡里卖 。
“当时只有县供销社、李庄供销社醋厂和咱们这个厂子上点规模 , 我接手厂子后 , 立马请了一个老师傅 , 我们厂的醋注册商标就是‘翟集’牌 。 1994年至1998年 , 是厂子最红火的几年 。 ”想起当时繁忙的情景 , 付德申笑着说 , 一天三班倒 , 用人七八十个 , 制出来的醋供不应求 。
2003年 , 付德申的翟集陈醋厂搬到了翟西村 。
院内西厢 , 数十口陶缸整齐摆放 。 缸内米黄色的醋醅突起 , 上有白盐压镇 。
“一口缸装有两个醋醅 , 倒缸加盐 , 最上层用盐镇 。 时间长了 , 醋头渗到缸下头 , 米糠料鼓起 。 到了现在这一步 , 制醋的大部分工作已经结束 , 之后会先淋制一部分 , 卖完了继续淋制 , 而缸内的东西则可以长时间存放 。 ”付德申介绍说 , 西厢的醋有两年三年的 , 北屋摆放的则有八年十年的 。 “陈醋陈醋 , 越陈越好 。 ” 分页标题

平顶山晚报|【走进中国传统村落?寻回老家的路——村子记事】往事千年醋香依然
本文插图

平顶山晚报|【走进中国传统村落?寻回老家的路——村子记事】往事千年醋香依然
本文插图
垛盐存放的小米醋
而东厢 , 则有浸泡池、淋制池、熬醋大锅、沉淀池、灌装包装设备 。 “淋制的时候 , 先把缸内的料、醋头、盐等放在一起浸泡 , 然后加水淋制 , 淋完加五香调料 , 然后沉淀、灌装 。 根据在缸内‘陈’的年份、水醋比例来给醋分级别 。 ”

平顶山晚报|【走进中国传统村落?寻回老家的路——村子记事】往事千年醋香依然
本文插图
翟集醋的生产 , 一直是多家经营 。 现在翟集及周边 , 有大小酿醋企业、作坊200余家 。 【平顶山晚报|【走进中国传统村落?寻回老家的路——村子记事】往事千年醋香依然】其中创建于2003年的“冯异”牌翟集米醋厂 , 酿制的米醋现为中国绿色食品 , 曾获全国农产品博览会金奖、河南省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奖 , 中原贡品、河南省老字号等称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