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的足迹|感恩,我的护士妈妈


记忆中妈妈温婉娴静 , 从不厉声呵责孩子 。 每逢妈妈上日班 , 灯亮时分 , 我和哥哥会趴在窗台上聚精会神的望着楼前通往车站的小路 , 有没有妈妈下班回家的身影?

妈妈的足迹|感恩,我的护士妈妈
本文插图
开门钥匙声音一响 , 我们会跳起来“妈妈回来啦!妈妈回来啦!”更让我们欢喜的是妈妈经常会从包里拿出一本新的《小朋友》 , 后来是《儿童时代》 , 不像爸爸包里永远是《支部生活》(哥哥戏称“活生簿子” , 只有最后一页漫画“小品文”好翻翻) 。
医院上三班的妈妈虽不能每天与孩子见面 , 但桌上、枕边总有新书让我们惊奇 。 女孩子长大了 , 桌上悄然躺着本《经期该注意些什么》的小册子 , 把这一特殊时期的敏感话题说得明白清楚 。 60年代中后期 , 许多书都被打成大毒草 , 孩子们闹“书荒” 。

妈妈的足迹|感恩,我的护士妈妈
本文插图
妈妈买来了一套(中国青年出版社66年版)供青年自学的生理卫生小丛书《你知道吗?》三册 , 200多问 , 通俗易懂的卫生常识读物 , 伴我们度过一个只有知了叫的夏天 。
再大些我们就在书架找妈妈的书看 。 找到过一本徐怀中的小说《我们播种爱情》、一本(俄)陀思妥耶夫斯基的《被侮辱与被损害的》 。 再有就是一些医学书《小儿科护理学》、《中医学概论》、《实用内科诊疗手册》、《家庭病床护理》、《临床实用药物手册》等等 。
【妈妈的足迹|感恩,我的护士妈妈】半懂不懂的 , 看多了一些英语、拉丁语医药处方常用语诸如Tid(每日三次)、Bid(每日二次)、a 。 c 。 (饭前服)、brown mixture(棕色合剂)、“医嘱”、“药物禁忌和毒副作用”等竟也耳熟能详了 。
妈妈并没有打算把我们培养成医生 , 她尊重孩子的个性发展 。 但从我们识字不久就鼓励我们写日记写信 。 她会很耐心地去读 , 有时还会指出一、两个错别字 。

妈妈的足迹|感恩,我的护士妈妈
本文插图
比如 , 我三年级一篇日记写道:“我们新来的算术课代课老师姓王 , 是女的 , 她上课时讲着讲着就煞不住了 , 又要讲上海话了 , 可能她平时讲惯了” 。
妈妈笑着说:又不是开车 , 怎么会“煞”不住呢?应该是“熬”不住吧?逗得我也捧腹 。 那个年代家里有人在外地是很普遍的 。 舅舅50年代去东北一所大学念书 , 毕业后留校任校刊编辑 。 爸爸60年代支内在皖南 。 家中常有书信往来 , 读信、写信成了妈妈布置给我们雷打不动的任务 。
读信是为年迈识字不多的外婆读信 。 舅舅性格豪迈 , 信上行草龙飞凤舞 , 常常一写七、八页 , 十几页;爸爸一生谨慎 , 写信字斟句酌 , 讲究文法 , 不超过薄薄一页练习本纸;再后来70年代 , 哥哥去内蒙戍边戍垦……每封信都要回的 。

妈妈的足迹|感恩,我的护士妈妈
本文插图
妈妈一开始教我们先打草稿 , 给她看一下 , 再誊好寄出 。 如有一次我给爸爸回信 , 讲述上海的天气:“这几天天气很不好 , 温度一会儿降低 , 一会儿降高” 。
妈妈说天气怎么会“降高”呢?我愣了一会儿才明白过来 。 渐渐地妈妈不看了 , 渐渐地可以不打草稿直接写了 , 再以后妈妈放心让我们独自回信她不一定每封附言了 , 只偶然会提醒一句“不会用的字查查字典哦!”
很多年以后自己才明白 , 妈妈教会我们的不只是只鳞片爪的医学术语、通顺的文字和写日记、写信的习惯 , 更是经常梳理自己的想法 , 也不止是时髦的计算机术语“整理碎片” , 而是终其一生的格物致知的学习方法 。分页标题

妈妈的足迹|感恩,我的护士妈妈
本文插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