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朝对封爵"小心谨慎",汉文帝为何要"降低门槛",推行入粟拜爵

封侯拜将可以说是中国古代封建王朝最高的个人荣耀之一了 , 也往往是人臣的极限 。而爵位代表着地位以及认可 , 君不见“飞将军”李广 , 身经百战 , 至死未有封侯 , 抱憾终身 , 也就从中可以看出汉朝时期封爵难度之大 。

|汉朝对封爵"小心谨慎",汉文帝为何要"降低门槛",推行入粟拜爵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同样的 , 在汉文帝时期却出人意料的推行一项“入粟拜爵”制度 , 通过缴纳一定数量的钱粮就可以获得朝廷认可的爵位 , 在爵位限制严格的汉朝为何会推行这样一项前后矛盾的举措 , 这究竟是汉文帝心血来潮之举 , 还是深思熟虑的结果?下面就让我们来了解一下这背后的原因 。一: , 以钱粮换取爵位 , “入粟拜爵”是卖官鬻爵?
1.缴纳钱粮即可减轻罪刑 , 获得爵位
首先我们先来介绍一下汉文帝时期实行的入粟拜爵政策的内容 , 汉文帝时期实行的入粟拜爵政策的主要内容有两方面 , 第一个方面就是平民或者富商可以说通过向朝廷“捐赠”一定数量的钱粮来获得一定的爵位 , 这个爵位是有上限的 , 绝大多数是一下低级的爵位而非重要的爵位 。
其次是有罪之人 , 可以通过向朝廷缴纳一定数量的“罚金”来减免罪刑 。据入粟拜爵政策的发起人晁错的《论贵粟疏》当中记载其主要内容称:“今募天下入粟县官 , 得以拜爵 , 得以除罪 。”由此可见 , 汉文帝时期的入粟拜爵政策对于地主阶级是有利的 。

|汉朝对封爵"小心谨慎",汉文帝为何要"降低门槛",推行入粟拜爵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2.入粟拜爵政策的性质 , 是否等同于卖官鬻爵行为
【|汉朝对封爵"小心谨慎",汉文帝为何要"降低门槛",推行入粟拜爵】在了解过汉文帝时期实行的入粟拜爵政策的主要内容后 , 再来聊聊其性质是否等同于后世腐败的卖官鬻爵政策 。首先是汉承秦制 , 继承了秦朝的二十级爵位制度 , 汉文帝对于入粟拜爵政策也制定了详细的规定 , 普通百姓最多可以买到第八级的爵位 , 而除非一下有功之臣才可以获得高级的爵位 。
除此之外 , 汉文帝还卖出去的爵位绝大多数是虚爵 , 这就意味着并没有多少实权 。因此可见汉文帝的本意并非是卖官鬻爵 , 然而俗话说上有政策下有对策 , 到了后期就演变成为了祸国殃民的卖官鬻爵行为 。出现了““始散财以得官,终聚财以剥民,利一而害十也 。”的现象 。二:西汉时期的主要爵位制度以及对的爵位的态度如何
1汉承秦制 , .二十级爵位制度
首先 , 在西汉实行的爵位制度主要是承袭了秦朝的二十级爵位制度 。而一般而言获得爵位的绝大多数要么是开国功臣 , 要么是为国家立下汗马功劳的臣子 。

|汉朝对封爵"小心谨慎",汉文帝为何要"降低门槛",推行入粟拜爵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其获得难度较大 。而获得爵位最快的无疑是军功 , 西汉建国时期的周勃、樊哙等人无一不是战功赫赫之辈 。而汉朝的二十爵制度也有较大的区别 , 关内侯以下是虚爵 , 只有钱粮 , 无实权 , 关内侯以上是实封爵位 , 位高权重 。由此可见 , 西汉时期形成了较为完备的爵位制度与内容 。
2.郡国并行 , 汉朝新增加王爵制度
在西汉时期 , 还出现了王爵制度 , 这可以说是古代爵位的一个新发展 。汉朝初期的王爵绝大多数都是位高权重、执掌一方大权的存在 。据《汉书》当中记载汉文帝被刘邦封为代王的事件称:“高祖十一年 , 诛陈豨 , 定代地 , 立为代王 , 都中都 。”
由此可见 , 在西汉时期新出现的“王爵” , 几乎就是一个个独立的地方王国势力 。可以拥有自己的属官、都城等等 , 掌管地方大小事务 。汉代王爵制度的出现 , 进一步完善了我国古代的爵位制度 。分页标题

|汉朝对封爵"小心谨慎",汉文帝为何要"降低门槛",推行入粟拜爵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3.西汉王朝封爵态度是以防备慎重为主
拥有相对完备的爵位制度的西汉 , 对的爵位的态度可以说是防备已有爵位 , 谨慎封爵 。在西汉建立之初 , 刘邦大搞爵位分分 , 不仅仅将自己的亲戚封为王侯 , 还分封了数十个异姓王 。之后刘邦又将其一一铲除 , 就可以看出汉代时期对于爵位的态度是尽量减少分封 。
不仅仅如此到了汉文帝时期地方王国势力日益膨胀 , 甚至还出现了七国之乱的现象 。据《汉书》当中记载七国之乱称:“七国反书闻 , 天子乃遣太尉条侯周亚夫将三十六将军往击吴、楚” 。由此可见 , 当时封爵对于西汉最高统治者有着重大的弊端 。自然而然会谨慎封爵 , 防备地方 。三:为何爵位制度相对完备的汉朝 , 在汉文帝时期会实行入粟拜爵政策?
从上面的叙述可知 , 在汉文帝时期爵位制度已经比较完善了 , 而且国家统治力量已经足够管理西汉帝国 , 加之朝廷对待封爵态度以慎重为主 , 为何又会实行入粟拜爵这种低门槛的入爵政策呢?

|汉朝对封爵"小心谨慎",汉文帝为何要"降低门槛",推行入粟拜爵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1.匈奴连年入侵中原 , 边疆军粮吃紧
首先 , 实行入粟拜爵政策的第一个原因就是汉文帝时期与匈奴连年征战 , 军粮消耗巨大 , 需要大量的粮食来作为保障 。自从刘邦北伐匈奴在白登山被匈奴大败之后 , 汉朝与匈奴的关系就一直处于恶化状态 。
而且汉朝绝大多数时期都是处于受势的 , 而虽然有和亲政策 , 但是汉朝的统治者都心知肚明不管是权宜之计罢了 , 对于匈奴的防备一直没有放松 。据《史记》当中记载汉文帝时期匈奴寇边的事件称:“文帝之后六年 , 匈奴大入边 。”大有战争一触即发之势 。
在如此紧张的态势之下 , 汉文帝自然而然不可能坐以待毙 , 必然会派遣大量的军队驻守边疆地区 , 据《史记》当中记载汉文帝的边疆布局称:“乃以宗正刘礼为将军 , 军霸上;祝兹侯徐厉为将军 , 军棘门;以河内守亚夫为将军 , 军细柳:以备胡”
而这样的又会给朝廷带了严重的钱粮危机而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就有了推行入粟拜爵政策的直接原因 , 为了缓解边疆缺粮、缺钱的压力 , 汉文帝不惜以爵位为代价 , 来换却边疆的平和 。

|汉朝对封爵"小心谨慎",汉文帝为何要"降低门槛",推行入粟拜爵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2.国家财政空虚 , 希望以此来缓解财政压力 , 以备不时之需
众所周知 , 西汉王朝可以说是中国古代封建王朝的第一个高峰 , 其中又以文景之治为代表 , 百姓富足 , 朝廷府库充实 。然而在汉文帝继位之初却面临着严重的财政危机 。
自从西汉开国以来 , 虽然推行休养生息的政策 , 使得国家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 , 然而当时的西汉王朝也是连年征战 , 北方匈奴、平底各地叛乱 , 吕后乱政等等 , 极大的消耗了西汉王朝的财政实力 。
不仅仅如此 , 地方势力也在不断的做大 , 当时的地方王国势力每年仅仅只需要向朝廷交纳数量极少的“贡品”即可 。
而王国势力几乎占据了当时天下的一半左右 , 可供朝廷支配的郡县可以说是少之又少 , 据《资治通鉴》当中记载晁错一针见血的提出亡国问题的看法称:“今削之亦反 , 不削亦反 。削之 , 其反亟 , 祸小 。不削 , 其反迟 , 祸大 。”

|汉朝对封爵"小心谨慎",汉文帝为何要"降低门槛",推行入粟拜爵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分页标题
在这样的背景之下 , 国家财政的压力自然而然的充分凸显出来了 。汉文帝时期外有匈奴问题 , 内有亡国隐患 , 内忧外患之下 , 面对不堪的朝廷财政 , 自然会想方设法的解决这个问题 , 入粟拜爵政策由此应运而生 。三:入粟拜爵政策与汉文帝治国理念相符合 , 有实行的条件
汉文帝时期国家财政压力虽然巨大 , 但是民间同样也隐藏着巨大的财富 , 经过数十年的休养生息以及政府的“无为而治” , 出现了无数的富商大贾 。据《汉书》当中记载西汉民间富足的景象称:“五六十载之间 , 至于移风易俗 , 黎民醇厚 。”
既然百姓富足 , 富商大贾众多 , 推行入粟拜爵政策又可以有效的提供平民的地位 , 可以说这是一个百姓与统治者都乐意的结果 , 因此就有了实行入粟拜爵政策的条件 。
除此之外 , 汉文帝秉承西汉开国之初的黄老无为思想 , 主张休养生息 , 不与民争利 。自然而然的不会将国家财政压力强加于百姓平民之上 , 不仅仅如此实行入粟拜爵政策在短期内无疑对于增强国力 , 充实府库大为有利 。反过来又可以减轻百姓负担 。于汉文帝的理想抱负和治国念一致 , 自然会得到汉文帝的青睐 。

|汉朝对封爵"小心谨慎",汉文帝为何要"降低门槛",推行入粟拜爵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四:小结
入粟拜爵政策的实行可以说是特定时代下的特殊政策 , 在爵位控制严格的西汉 , 实行入粟拜爵政策无疑是反常的 。究其原因不仅仅是因为当时边疆关系紧张 , 驻军颇多 , 造成军粮危机 , 而且还与国家财政危机扩大化 , 财政压力增加息息相关 。
就单从汉文帝时期来看 , 实行入粟拜爵政策无疑是最符合汉文帝心理期望的政策之一 。
参考文献
《资治通鉴》《汉书》《史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