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哲学视野报告【4】美国赌城+++++杀戮真相!

李占春:中国心理哲学家……解析——美国赌城+++杀戮真相!
心理哲学视野报告【4】美国赌城+++++杀戮真相!
中国心理哲学家……解析——美国赌城+++杀戮真相!
心理哲学视野报告【4】美国赌城+++++杀戮真相!
本文撰稿为《之我精神导论》作者 (注:之我或灵魂之我——灵魂之王、灵魂的主宰、灵魂的主人、哲学之我或哲学层次的我 。 )整整一年了 。 赌城惨案——美国拉斯维加斯杀戮——真相究竟如何?一直还没有答案 。 拉斯维加斯当局表示 , 联邦调查局的行为分析部门预计将在今年晚些时候公布枪手的心理状况 。 拉斯维加斯当局表示 , 他们不能 “明确地” 确定枪手的犯案动机 。 枪手帕多克是 “一个不起眼的人” , 他表现出心神不安的迹象 。“帕多克是唯一的枪手 , 他没有留下任何遗言或者是一个纸条来告诉我们他的作案动机 。 ” “至今仍然非常难以理解这起无情的暴力行动的背后原因 。 ”隆巴尔多告诉“拉斯维加斯评论报”(Las Vegas Review-Journal):“那些你们期待的东西 , 我们都没有找到 , 我们可能永远都不知道(作案动机) 。 ”外电消息 ,2017年10月1日晚 , 美国赌城拉斯维加斯发生美历史上最致命的枪击案 , 造成至少59人死亡、527人受伤 。 当局在枪手史蒂芬-帕多克(Stephen Paddock)的住处发现一密窖 , 内藏大量军火、爆裂物及弹药 。 据美国《世界日报》报道 , 警长隆巴度(Joseph Lombardo)表示 , 警察搜索帕多克位于内华达州麦斯奎特(Mesquite)的住所时 , 查获18支枪械、一些爆裂物和数千发弹药 , 还有一些正在被警方鉴定的电子装置 。 隆巴度表示 , 调查人员在麦斯奎特住所发现数磅名为tannerite的炸药 。 除了在麦斯奎特发现的军火 , 警方还在曼德雷湾度假酒店房间内 , 即帕多克发动致命枪击案、最后自杀的地方 , 发现至少16把枪 。 美联社报道指出 , 联邦调查局官员透露 , 拉斯维加斯枪击案中的枪手帕多克在酒店储存了至少17支步枪 。 枪支是从内华达州麦斯奎特的一家名为“枪支与吉他”的商店购得 。 据了解 , 帕多克今年64岁 , 住在拉斯维加斯近郊约90分钟车程的梅斯基特市 , 根据内华达州政府纪录 , 他没有任何刑事犯罪前科 。 帕多克2015年花了大约37万美元 , 在梅斯基特市一个退休小区买了一套房 , 和62岁的女友玛丽露?丹妮住在一起 。 警方表示 , 枪击案发生时 , 丹妮人在国外 , 因此排除她涉案 。 警方表示 , 帕多克9月28日就入住赌城曼德勒海湾度假村的32楼房间 , 当地时间1日晚间从房间向地面参加音乐会的人群扫射 , 造成惨重伤亡 。 警方在房门口准备破门前 , 帕多克开枪自杀 , 房内发现超过10把步枪 。 帕多克在2003年取得飞行执照 , 除了内华达州房产 , 他还拥有两架飞机 。 在搬到内华达州前 , 他从1998年到2010年在德州一户价值约20万美元的房子住了12年 。 信息披露 , 帕多克拥有拉斯维加斯凯撒娱乐集团的“最高会员身份” 。 赌徒的最高级别是七星级 , 这一级别只有在内部邀请的情况下才能加入 , 而且主办方有权修改或取消其星级 。 其特权包括免费客房、房间升级、玩家信用等尊享体验 。 一位知情人士表示 , 帕多克是个“负责任的赌徒 , 愿赌服输 , 输了钱后他还会再来 , 没有任何迹象显示他经济紧张 , 或欠下债务等” 。 官方人士称:“他是个赌徒 , 但目前没有足够证据显示他在赌场输掉大笔钱或因此经济紧张 。 资料显示 , 1971年 , 帕多克从加州洛杉矶John H. Francis Polytechnic高中毕业;1977年又从加州州立大学北岭分校(California State University ,Northridge)毕业 , 专业是工商管理 。 他高中的一位同学回忆说 , 他很聪明 , 但有些不守规矩 , 我行我素 。 有时为了达到目的而不惜采取作弊的手段 。 帕多克上大学的时候就开始做兼职 , 为美国邮政送信 , 一直干到毕业在美国国税局找到全职工作 。 之后 , 他还在联邦国防合同局(Defense Contract Agency)担任过审计员 。 帕多克一毕业就结了婚 , 但这段婚姻只维持了两年多 。 几乎就在他1985年9月从联邦国防合同局辞职前后 , 他再次结婚 , 而这段婚姻也没有走到头 , 1990年又以离婚收场 。 第二次离婚后 , 他离开南加州 , 先后搬到了德克萨斯州、佛罗里达和内华达居住 。 第一次离婚后 , 帕多克开始投资房地产 , 并专注于修缮翻新那些破败的公寓楼 。 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 , 他至少买进卖出了九套房产 。 在行凶之前 , 他在麦斯奎特和里诺还有几处房产 , 这些房产投资让帕多克逐渐积累了大笔财富 。 博彩界绝大多数业内人士也认为 , 帕多克不太可能是因为钱而发动袭击 , 因为他非常熟悉赌场的机器 , 知道如何赢钱 。 而且据知情人称 , 帕多克在MGM Properties赌场有10万美元的信用额度 , 但他从来没有达到过上限 。 帕多克没有已知的犯罪史 。 政府记录也没有任何迹象表明他遇到财务问题 。 帕多克的弟弟埃里克·帕多克说:“他是一个孤僻的人 。 所以 , 查不到任何有关他的信息 。 ”帕多克弟弟艾力克-帕多克(Eric Paddock)在案发后第一时间接受媒体询问时表示 , 听到消息震惊不已 。 艾力克-帕多克在接受《每日邮报》访问时说:“我们根本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 , 对我们来说 , 这一切让我们目瞪口呆 。 ”他说 , 此前完全看不出哥哥有任何迹象会犯下这样的罪行 , 哥哥平日只是个一般人 , 从来不曾有过暴力倾向 , “他只是个普通人 。 或许发生了什么事情 , 让他因此抓狂了 。 ”从整个案件看 , 杀手所编排的每个环节都非常缜密、有条不紊 , 基本上按照他的设想和预案完成了屠杀 , 所有的结果和可能均在他的掌控之内 , 他自己死得也干脆利落 , 却没留下可供寻觅究竟的片言碎语 。 那么 , 到底是什么让罪犯抓狂了呢?罪犯开枪屠杀无辜究竟在传达什么 , 羊是怎样变成了狼的呢?《之我精神导论》或许能够引领我们找到最佳答案 。 其一 , 罪犯的之我阴晦深重 , 精神长期处于抑郁之中 , 铸造了其性情和性格 , 为其犯罪埋下了祸根 。 资料显示 , 在帕多克童年的多数时间里 , 父亲常常不在家 , 忙于在外从事他的各种“营生”:开假支票、偷汽车、抢劫银行 ,FBI在通缉令上这样描述帕多克的父亲:6英尺4英寸、245磅 , 狂热的桥牌爱好者 , 曾被诊断有精神问题 , 可能有自杀倾向 。 1960年帕多克7岁时 , 在父亲因为系列银行抢劫案锒铛入狱后 , 母亲带着他们搬到了加州 , 靠着当秘书的收入养活全家 , 孩子们常常为了谁喝全脂牛奶、谁喝便宜的奶粉而争抢半天 。 母亲从来都不告诉他们父亲去了哪里 , 《纽约时报》援引帕多克的弟弟帕特里克·帕多克话说 , “她一直向家人隐藏着这个秘密” 。 帕多克的另外一个弟弟埃里克·帕多克(Eric Paddock)则回忆说 , 母亲告诉他们 , 父亲死了 。 报道说 , 上世纪50年代 , 帕多克出生在母亲艾琳·哈德逊(Irene Hudson)的家乡爱荷华州 , 是家中四个男孩中最大的一个 。 他的弟弟帕特里克·帕多克(Patrick Paddock)回忆说 , 他哥哥是家里最无趣的一个人 , 也是最不暴力的一个 。 史蒂芬·帕多克的父亲名叫本杰明·帕多克 , 1926年生于威斯康辛州 , 他还有很多假名和外号 , 在1969年至1977年间曾是美国联邦调查局通缉的10大要犯 。 本杰明曾经在亚利桑那州抢劫多家银行 , 在得克萨斯州越狱 , 之后在俄勒冈度过余生 , 1998年去世 。 越狱后 , 本杰明试图在俄勒冈州开始新生命 , 并在当地的一个宾果游戏厅(bingo parlor)担任经理 。 1979年 , 本杰明在俄勒冈州被捕 。 据FBI表示 , 本杰明被诊断有“精神病”和“自杀倾向” 。 最终 , 法庭法官乌里奇(George Woodrich)决定在本杰明缴纳10万美元罚款后 , 将其释放 。 事实上 , 作为长子 , 罪犯帕多克在其兄弟们都懵懵懂懂的时候 , 他已经懂事了 , 他对其家庭尤其是其父境况心知肚明 , 对生活的艰辛、世态的炎凉 , 更是体味深切 。 其父作为惯匪惯犯、越狱逃犯 , 对其心灵的冲击 , 从其幼年、少年、青年时期一直在持续 , 作为长子他所遭受的刺激与压抑最为深沉 。 《导论》‘短路的之我’指出——人生是经历累积而成的 , 而记忆代表着一个人对过去活动、感受、经验的印象累积 , 如果一个人记忆出了问题 , 之我就会发生自身内部短路——例如 , 老年痴呆症者或失忆者 , 在精神世界里往往把之我弄丢了——之我不能正常启动或濒临熄火 。 当然 , 人如果遭受重大刺激或惊吓或意外击打 , 这样的情况也可能随时发生 。 另外 , 因生活事业或生理等问题而长期情绪低迷 , 身处环境压抑或恶劣而遭受精神压迫打击 , 这些都可能造成之我自身内部短路 , 其结果是之我或濒临坍塌、或疯癫游离及至拼死挣扎 , 对外则表现为抑郁症常见现象 , 但一些反社会、反人类、反常规的举止却常被另类解读 , 实则是之我活的意志畸形化反抗的结果 。 需要指出 , 之我自身短路在抑郁患者身上较为突出 , 但却很难引起重视 , 甚至拿所谓脾气性格来搪塞 。 抑郁让之我昏暗 , 及至穷途末路 , 此刻的之我濒临或短路、或坍陷、或疯癫 , 患者痛不欲生 , 甚至还爆发意外事端 , 而一些暴力事件就有‘之我压迫’的因素 , 这是所谓‘之我压迫症患者’为反抗压迫而由之我兴风作浪造成的 , 某种程度来说 , 是之我活的意志使然 , 事端的爆发则听任思维判断选择 。 所以 , 研究短路的之我及其与抑郁关联 , 对剖析抑郁、预防犯罪都十分有意义 。 其二 , 罪犯之我为恨紧紧包裹 , 并已经拒绝爱了 。 报道称有关部门说 , 酿成美国现代史上最惨痛大规模枪击事件的枪手过着“隐秘的生活” , 让调查人员琢磨不透他的动机 。 拉斯维加斯克拉克县治安官隆巴尔多说 , 1日拉斯维加斯乡村音乐会发生的袭击事件造成59人死亡、500多人受伤 , 要说这是帕多克一个人干的 , 简直难以相信 。 隆巴尔多说:“能力超强的狂人单枪匹马干出这一切 。 就我而言 , 很难相信 。 ”帕多克的汽车里有1600发子弹 , 还有几个装着炸药的箱子 , 总重达到约23公斤 。 帕多克置办这些弹药打算用来做什么不得而知 。 显见 , 罪犯的狠与恨——罪犯的犯罪目标远比杀死59人伤500多人要大得多 , 只是没有得逞而已 。 枪击案发生后 , 警方在帕多克家中共搜出了33支枪 。 罪犯弟弟艾力克-帕多克表示 , 自己与哥哥关系并不亲近 , 只有偶尔联络 。 帕多克和女友常去的咖啡店雇员回忆称 , 帕多克对女友十分粗鲁 , 经常大吼大叫 , 这让他们印象深刻 。 随着调查的深入 , 更多关于帕多克的细节浮现出来 。 警方在事发酒店的停车场里发现了帕多克的汽车 , 里面藏有50磅(约22.6千克)的爆炸物和超过1600发弹药 。 警方认为 , 这意味着帕多克或许想过在枪击人群后逃离现场 , 甚至预谋发动汽车炸弹袭击 。 枪手帕多克的一位前同事称 , 帕多克很不爱交际 , 不与他人交往 。 “话不多 。 ”其他人补充说 , 他似乎很烦恼 , 愤怒 , 对政治感兴趣 , 偏执 , 甚至达到精神病态 。 这些描述 , 如果单独拆分来看 , 无法很好地形容他的为人 , 但多数情况下 , 这一描述已很接近真实情况 。 英国《太阳报》报道 , 帕多克在赌城期间经常会叫同一个妓女 。 这名妓女是匿名接受采访的 , 她今年27岁 。 自2015年以来总共接待了帕多克9次 。 帕多克2015年通过赌博挣了350万美元 , 给了妓女6000美元 。 妓女回忆道 , 帕多克是个有强迫症的偏执狂 。 很喜欢讨论阴谋论 。 他最喜欢的故事就是911袭击案是由美国政府主导的 。 他希望这个妓女可以大喊救命 。 她说:“他看起来很需要帮助 。 我们一块去赌场的时候 , 他就会花好几个小时喝酒赌博 。 等他运气来了 , 连赢好几把 , 就会带我回去然后进行非常暴力的性行为 。 ”追究根源 , 萦绕罪犯灵魂之我的恨在其年幼时就枝繁叶茂了 , 只是罪犯把它深深地藏在压抑的面具下面 。 《导论》‘恨——我之本能’指出——恨 , 是之我对外的一种排斥 , 是之我的本能 。 之所以产生此起彼伏的恨 , 是因为之我需要释放、需要挣脱压抑、需要调整平衡 。 恨 , 是之我的保护神 , 也是之我的一种本能 。 通过恨 , 人的之我得到了纾缓和调整 , 人的情绪也就趋于了正常 。 需要强调 , 恨是与生俱来的 , 是之我面对外界的一种生存本能 , 是对另个之我(人类与非人类)及外界事物的一种本能性排斥 。 通过恨 , 之我或许能够燃起点火苗;通过恨 , 之我对外宣示了存在 。 在大众及世俗层面 , 之我的恨有积极的、也有消极的 , 但如果之我一味地凝固在恨里不能自拔 , 那么之我就会变形变态 , 进而引发思维产生消极情绪和想法 , 误导人走向反社会、反人类的叛逆歧途 。 另者 , 世俗的恨及后天熏陶 , 这些思维层级的精神性东西 , 会影响之我、误导之我 , 进而使之我的对外排斥增强或放大 , 让之我流连于恨之中 。 之我如果长期或持续为恨包裹 , 之我就会变态扭曲 , 进而与思维发生短路 , 任由思维所积蓄的激进和冒失付诸行动 。 资料披露 , 大学一毕业帕多克就结婚了 , 但这段婚姻只维持了两年多 。 几乎就在他1985年9月从联邦国防合同局辞职前后 , 他再次结婚 , 而这段婚姻也没有走到头 , 1990年以离婚收场 。 第二次离婚后 , 他离开南加州 , 先后搬到了德克萨斯州、佛罗里达和内华达居住 。 事发前 , 帕多克曾给其女友丹利买了去菲律宾的机票 , 后又给她汇款 , 让她买房居住 。 持有澳大利亚护照的丹利是菲律宾裔 , 于9月15日飞回菲律宾 , 其后去过一次香港 , 后又回到菲律宾 。 根据警方调查和公共记录 , 丹利是澳大利亚公民 , 据称出生在菲律宾 。 她现年62岁 , 有过两次婚姻 , 自称“赌场专业人士” , 同帕多克在赌场结识 。 此前 , 她和帕多克共同居住在内华达州梅斯基特一处高档退休老人社区 。 但在帕多克作案前夕 , 丹利前往菲律宾 。 3日 , 她返回美国 。 丹利接受美国联邦调查局问讯后 , 于4日通过律师发表声明说 , 此前帕多克未向她透露会犯案 , 也没做出任何反常行为让她疑虑将发生可怕事件 。 丹利透露 , 两周前帕多克为她买了一张廉价机票 , 让她回菲律宾探望家人 , 并给她的账户电汇10万美元 , 让她为家人购置房产 。 丹利当时有些担忧 , 认为帕多克打算同自己分手 。 令丹利始料未及的是 , 在她眼中“温和、安静”的帕多克制造了一起惊骇世人的枪案 。 “我没想到 , 他会对别人发动暴力袭击” 。 事实上 , 罪犯女友只是其玩伴或陪伴而已 。 罪犯的行为证明他不需要爱 , 也不需要别人爱他 , 其之我已经拒绝爱了 。 《导论》‘爱——我之摇篮’指出——究其根本来讲 , 爱是之我的摇篮 , 之我藏于其中可以得到舒逸和安详 , 如同婴儿依偎母亲的怀抱 。 那么 , 这个摇篮是怎样编制的呢?是之我 , 双方之我共同编就的 , 摇篮实则是个虚拟 , 对外叫作‘爱’ , 爱的体现要靠双方的感应来表达 。 说的明晰点 , 爱也不算是虚拟 , 爱的前提是思维为之我编织环境和状态 , 双方的环境和状态相吻合 , 在条件与机缘配合下 , 之我才能相互交融编就爱——我之摇篮……按照人的成长阶段 , 这个摇篮也在不断变化着花样——在婴儿和幼年时期 , 与父母之间的爱尤其强烈 , 此时的爱就是此时之我的摇篮 。 在少年以后的人生阶段 , 人与异性之间的爱日渐浓厚 , 异性之爱逐渐换位亲情之爱 , 成了之我的摇篮 。 有时 , 宗教之爱、事物之爱、动物之爱等 , 也可能取代异性之爱 , 成为人之我的摇篮 。 固然 , 异性之爱在生活实践中最常见直接……特别注意 , 一个人 , 如果之我连爱都排斥 , 那么这人之我必是阴暗扭曲的 , 性格性情如同冷血动物 , 在某些情况下对社会和他人危害极大 。 最后 , 从现有的资料看 , 罪犯至今好像也没有孩子 , 也必然加重其抑郁深度 , 令其对爱的拒绝没有负担 , 倒也顺理成章了 。 其三 , 罪犯之我身陷赌瘾无力自拔 , 解药最终酿成毒药 。 据消息人士透露 , 帕多克拥有拉斯维加斯凯撒娱乐集团的“最高会员身份” 。 赌徒的最高级别是七星级 , 这一级别只有在内部邀请的情况下才能加入 , 而且主办方有权修改或取消其星级 。 其特权包括免费客房、房间升级、玩家信用等尊享体验 。 而一位知情人士则表示 , 帕多克是个“负责任的赌徒 , 愿赌服输 , 输了钱后他还会再来 , 没有任何迹象显示他经济紧张 , 或欠下债务等” 。 而据报载 , 调查报告给出了枪手帕多克14个银行账户的摘要 。 该报告称 , 帕多克2015年9月的账户中总共有210万美元 , 截至2017年9月 , 总金额已降至53万美元 。 当地警长隆巴多表示 , 帕多克是一个隐居的 , 敢于下高赌注的赌徒 , 但并没有 “像过去几年一样在赌博方面取得成功 。 ” 调查人员称 , 帕多克花在赌场至少60万美金 , 向信用卡公司支付了超过17万美金 。 分析还称 , 帕多克花费了近95000美元在购买枪支上 。 枪手的一位哥哥(Bruce Paddock)对调查警方表示 , 说帕多克已经10多年没有和家人交流过了 , 并表示说他患有“精神疾病、偏执和妄想症 。 ”还说他的医生认为他有两极人格 , 但在报告里他也表示说不相信帕多克是一个暴力的人或使用毒品或滥用酒精 。 报道说 , 此前帕多克和女友常去的星巴克咖啡店 。 Mendoza介绍说 , 二人每次都会购买相同的饮料:帕多克是超大杯的卡布奇诺 , 玛丽露则是一个中杯焦糖玛奇朵 。 而每次争执的缘由都是玛丽露提出是否可以用帕多克赌城的卡来消费咖啡 。 据悉 , 这张卡片可以用赌博累计的信用在赌城内购买纪念品和食物等 。 “他会狠狠地瞪女方一眼然后说:用什么卡片 , 我来给你的咖啡付钱 , 就像我支付你所有的花销一样 。 ”Mendoza回忆称 , “而玛丽露随后就会缩在他身边 , 轻声地说‘好的’ 。 ”“而且 , 帕多克总是带着两个大眼袋 , 感觉他好像从不睡觉一样 。 ”Mendoza补充说 。 另外 , 帕多克称自己患有“焦虑症” , 一直在服用安定片 , 但他澄清自己没有精神和健康问题 , 也没有毒瘾或药物上瘾历史和犯罪记录 。 据一名安定片美国制造商介绍 , 长期服用安定片可能会出现情绪失控、具有攻击性、易怒等副作用 。 据办案的高级执法人员透露 , 在拉斯维加斯的赌场里 , 帕多克过去几周内赌博的金额至少达到16万美元 。 话说 , 再聪明的赌徒也玩不过赌场里德庄家 。 报载 , 2013年 , 帕多克作为原告出庭 , 以自己在酒店门口滑倒而导致自己受伤为由 , 对这家酒店提起诉讼 。 在这份当年他的法庭证词文件里 , 帕多克说出了很多关于自己生活习惯方面的细节 。 帕多克说 , 自己真正的家是在赌场 , 他每天的生活就是白天睡觉 , 夜间赌博 。 他曾在2006年一年里每天平均赌博长达14个小时 。 并且他还炫耀说 , 自己每次的赌注就高达100美元到1350美元不等 , 一晚上的赌资共计100万美元 。 不过 , 他并没有在法庭证词中透露自己的经济来源 。 据法庭记录称 , 在整个提供证词过程中 , 帕多克表现得非常自负并常用嘲讽的语气 。 他说道 , “我是一个逍遥自在的正常人 , 并且完全清醒 。 ”言归正传 。 罪犯身陷赌场令之我在赌海里荡漾 , 但之我的扭曲非赌博能够根治 , 赌资殆尽也是指日可待的事情 , 药物的服用令之我更加动荡 。 《导论》‘绑架之我’指出——从之我论来看 , 毒品成瘾是因为吸食毒品使得之我持续性游离、变形变态 , 同时又需要毒品不时地刺激点燃 , 此时之我已再难以恢复到以往状态 , 之我的安身环境被彻底污染了 。 从某个角度看 , 吸食毒品重塑了之我环境 , 而且之我也适应了这样的环境 , 而这样的环境需要毒品不断刺激才能够生成保持 , 进而毒品成为安抚之我的灵丹 , 毒品成了之我难以离开或割舍的至爱 。 也可以这样讲 , 之我被毒品绑架了 。 事实上 , 之我被所谓绑架并非毒品唯一 , 贪腐、女色、赌博、网瘾等等均可作为绑架之我的元素 , 其中毒品的表现最激烈、最直接、最难戒 。 从本案看 , 罪犯身陷赌瘾和药瘾当中 , 而且彻底无法自拔 , 这些都进一步加重了其灵魂之我的幽暗 。 赌博赌场 , 其实是他企图挣脱之我灰暗的战场 , 最终他意识到他已经必败无疑 , 之我就快走到坍塌的穷途末路上了 , 可是他要作最后的挣扎 , 于是用叛逆的血腥来彰显之我活的意志 。 一如前面所言——一些暴力事件就有‘之我压迫’的因素 , 这是所谓‘之我压迫症患者’为反抗压迫而由之我兴风作浪造成的 。 综上 , 远远不足以来解释赌城杀戮的原理和理由 。 因为 , 如此杀戮也要用自己的死来作代价 , 也就是说 , 罪犯把死置之度外 , 但这也不足以来解释这样惨烈的杀戮 。 《导论》诗歌篇‘死其实并不遥远’有这样一段:分页标题
心理哲学视野报告【4】美国赌城+++++杀戮真相!
那么 , 究竟是什么让罪犯“抓狂” , 非要采取如此极端的手段杀戮无辜的同时 , 也来毁灭自己呢?据英国《太阳报》报道 , 帕多克在赌城期间经常会叫同一个妓女 。 他曾经在短信中和妓女吹嘘自己的父亲是一名银行抢劫犯 , 1969年曾经越狱逃跑 。 他说:“我和他没什么关系 , 但是这股坏劲儿流淌在我的血液里 。 我生来就是个坏人 。 ”显见 , 罪犯的父亲对其影响很大 。 所谓——‘这股坏劲儿流淌在我的血液里’与‘我生来就是个坏人’ , 显示罪犯在很久以前就实施过罪恶 , 或者在意识与潜意识里在酝酿萌发犯罪了!报道说 , 在两段婚姻结束后 , 帕多克成了赌场的常客 , 他喜欢在赌场被人伺候、看表演、吃大餐 。 埃里克·帕多克说 , 他哥哥喜欢在赌场的生活 , 听到服务生对他说“帕多克先生 , 需要我给您上一份这个地球最好吃的虾和我们最好的波特酒吗”这类的话 , 他总是很享受 。 赌博让他觉得自己很重要 , 赌场服务员魏因赖希(John Weinreich)说 , 他就好像是每个人都在替他打工 , 他凌驾于所有人之上 。 而且 , 他喜欢人人都围着他转 。 帕多克正是在里诺的一家赌场遇上后来的女友玛丽璐·丹利(Marilou Danley)的 。 埃里克·帕多克说 , 他哥哥擅长数学 , 就像博士一样研究每台机器 。 他赌博赌了20多年 , 很成功 , 这给他带来了乐趣 。 他也没有因为赌博而变穷 , 相反 , 赌博还成为了他某段时间内稳定的收入来源 。 其实 , 这些只是表象 , 浸淫赌场二十年夜行昼伏 , 已经令其身体与精神不堪 , 那股血液里的坏劲儿却在蠢蠢欲动 。 这股坏劲就是犯罪冲动以及犯罪的幻想 。 为什么这样呢?在此 , 不得不回溯其家庭的早期生活 , 作为惯匪的父亲给他以效仿的榜样 , 而他则一直生活在其父的犯罪与罪恶的阴影之下 , 在他记忆里其父一直在作恶、一直在逃避抓捕 , 作为儿子的他难道不想助一臂之力吗?掩护其父逃跑逃脱难道不是已经懂事的他儿时经常幻想的一道风景吗?拿枪击退所有追击者 , 难道不是黑暗的最美幻想大餐吗?以此 , 他才可以擦亮灵魂之我的阴暗之穴啊 。 而他母亲一人要养活四个男孩 , 期间的种种不堪狼狈、龌龊丑陋 , 作为长子的罪犯必定先知先觉 , 他看透并仇恨这世界了!他更加同情他的父亲 , 他更要去搭救他的父亲 , 他唯一做的就是去幻想 , 幻想消灭的快感 , 幻想有一天能够拥有许多的枪支和子弹 。 睡不着的时候 , 他就会做这个萦绕了他一辈子的幻想 。 终于 , 他憋不住了 , 他要实践一回 , 不然灵魂之我将熄火 , 跳楼或拿枪打自己之前 , 还是再幻想一回!《导论》‘幻想的味道’指出——幻想则是创造性想象的一种特殊形式 , 与个人生活愿望相联系并指向未来的想象 。 幻想对之我来说 , 是所谓众多“调味”材料的补充 , 使用恰当可让之我如沐春风 , 使用过量则作用相反 , 喜欢幻想和幻想症是两个不同概念……为摆脱抑郁 , 疯狂飙车刺激之我 , 幻想飞到另一个世界 , 则想让动荡之我永久安宁 , 自杀企图隐现 。 飙车动作多了 , 之我哪次若与思维短路 , 任由“不知不觉”继续下去 , 悲剧便会发生……这些幻想只会加重之我的昏暗 , 而真正导致之我如此状态的原因其实是在自己身上 , 回避、逃避自身矛盾只会陷入幻想症泥潭 , 最终导致精神障碍 , 所以要正视情绪低迷的真实原因 , 这样才能够克服悲情幻想 。 幻想通过置换游戏 , 刺激之我求得片刻安逸 , 长期下去的结果是搬石头砸自己的脚 。 之所以要如此幻想 , 道理很简单 , 因为之我唯一遭受了致命的践踏 。 作为罪犯惯犯逃犯的孩子 , 不可能不遭遇冷眼白眼 。 《导论》‘之我之歌’里有这样一段——生活中 , 两个多年后重逢的人有这样一幕对白——你看看我是谁——你是谁——我啊 , 怎么你认不出来了?即便相认 , 但事实仅是记忆中的彼此之我 , 或说是对以前岁月彼此“之我”的记忆 , 现实“之我”其实又是多么的陌生 。 奇怪的在于 , 尽管之我历经岁月 , 但“我永远都爱这样的我” ,之我宁可自己毁灭 , 但永远不会向外投降 , 之我宁死不屈 。 在此也要提醒 , ‘之我唯一’如果动摇了 , 或者过分‘唯一’之我——唯我独尊 , 人的精神便会出现障碍和麻烦,严重的以致切断之我与思维联系 , 任由疯癫或逆施行为发生 , 在道德层面表现为决绝、绝情、残酷、变态及六亲不认等 。 这些叛逆 , 实则也是之我活的意志使然 , 是之我回应‘唯一动摇’的挣扎 。 总之 , 活的意志是之我的最根本意志!让我们重复一下前边的话——听到服务生对他说“帕多克先生 , 需要我给您上一份这个地球最好吃的虾和我们最好的波特酒吗”这类的话 , 他总是很享受 。 可是 , 这些享受已经不能叫他满足了 , 他的灵魂之我扭曲变形 , 远远超出了常规常态了 , 他要在幻想中毁灭别人再毁灭自己 , 他要用血祭出他别样的灵魂之我 , 他要把之我的叹息、之我的图腾 , 挂在赌城的上空 , 他要告诉世界‘赌’没能拯救他 , 他所思所为都是个错误 。 《导论》‘死亡哲学’指出——人实则无所谓怕不怕死的问题 , 而是如何看待死、对待死尤其是怎样死的问题 。 不怕死 , 其实是认同怎样死 , 思维判断愿意接受死……所谓不怕死的殉教者、战士以及自杀者 , 以蔑视死的态度给予人的其实是不怕死的表象 。 事实上 , 人人面对死作思考的时候 , 之我总是沉默且独立的 , 怕与否以及怕到何种程度 , 这些都有思维在作判断 , 怕与不怕甚至并不关我(之我)的事情 。 ‘之我的短路’则进一步指出——在自杀者看来 , 其杀的并不是我或之我 , 而是失败的、非抛弃不可的夹带着思维与感觉的身体 , 再实质性地讲 , 自杀者要杀的是与其相关的、从属于自己的思维、感觉等精神性东西!扼杀摧毁肉体 , 事实上仅仅是自杀者实现自杀终极目标的途径 。 由此看来 , 他罪恶的父亲、苦难的家庭为他播下了罪恶的种子 , 悲剧早在几十年前就已经开始萌发了 。 他曾说 , “我是一个逍遥自在的正常人 , 并且完全清醒 。 ”其实 , 他不是正常人是魔鬼 , 而且完全清醒地知道 , 他将给这世界带来什么 。分页标题
心理哲学视野报告【4】美国赌城+++++杀戮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