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意|当广绣遇上国画:针尖画意 十指春风

【画意|当广绣遇上国画:针尖画意 十指春风】
画意|当广绣遇上国画:针尖画意 十指春风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采花归》 居廉

画意|当广绣遇上国画:针尖画意 十指春风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伍洁仪监制的《采花归》(局部)
广绣和国画 , 两种似亦不似的艺术形式 , 一种用针线织就 , 一种借笔墨而成 。当它们在同一时空中相遇 , 会擦出怎样的火花呢?
昨日“文化和自然遗产日” , “针尖上的画意——广绣精品与岭南绘画展”在广州艺术博物院开展 。广绣大师们以岭南传世名画为底本 , 以丝线为媒 , 成就了另一番传奇 。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采访人员 卜松竹
图:广州艺博院提供
通讯员:吴冰丽 李偲毓
九年时间 , 用丝线还原一个画里的岭南
广绣是指以广州为中心的珠江三角洲地区的民间刺绣工艺 , 与潮汕地区的潮绣合称粤绣 , 是我国四大名绣之一 。广绣历史悠久 , 在唐代已有高超的技艺 , 明清时期更成为海上丝绸之路上的主要外销产品 。经过历代手工艺人的不断传承和改良 , 广绣成为色泽富丽、针法多变、独具岭南特色的地方绣种 , 不仅是岭南民间文化艺术的代表之一 , 也是我国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2006年 , 广绣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
广绣在清代有过极盛时期 , 但随着时代变迁和社会发展 , 近现代的广绣行业曾几度陷入低迷 。近年来 , 为适应不断发展的社会经济文化和人们的物质文化需求 , 进一步推广广绣艺术和岭南文化 , 广绣老字号企业——广州绣品工艺厂有限公司积极开拓广绣画稿的题材和内容 , 尝试将岭南地区的历代绘画作品作为广绣画稿制成刺绣品 , 并于2011年与广州艺术博物院初步达成合作 , 由广州艺术博物院授权广州绣品工艺厂有限公司 , 以院藏岭南地区历代绘画精品20余件为画稿制成广绣作品 。这批广绣名手历时九年绣制的精品 , 也是第一次完整地展出 。广绣精湛绝伦的针法技艺 , 可从中领略一二 。
展览的第二部分为这批广绣精品的底稿 , 即广州艺术博物院收藏的岭南地区历代绘画精品 , 把绘画原作与绣品进行对比 。
镇馆之宝 , 在另一种艺术形态中“再生”
《秋树聚禽图》是艺博院镇院之宝之一 , 是明代大画家、第一位扬名岭外的广东籍画家林良的代表作 。中国刺绣艺术大师、国家级非遗项目广绣的代表性传承人许炽光和广州市工艺美术大师梁淑萍以此画为底本 , 精工再现了秋日间群禽毕集于老树之上的极致美景 。
明遗民画家张穆 , 是广东画史上唯一一位画马名家 。有论者言 , 他画马虽然受元代赵孟頫影响较多 , 但较之赵孟頫笔下肥壮优雅的形象 , 张穆的马画更多是气骨坚强、奔腾驰突的战马 。不过许炽光监制的这件《马》 , 画面中的两匹马 , 正安静地在草地上吃草 , 背景里一株老树 , 勾勒出淡然平静的感觉 。
高剑父的《枫鹰图》是岭南近代画史上的一座丰碑 。淡墨扫出的树干上 , 鹰双翼隆起 , 头颈前伸 , 眼睛凝神望向前方;几片红叶如火 , 团团簇拥 。鹰仿佛展翅欲飞 , 又好像肃立审视 , 动而不动、静而不静 。高树秋浓 , 两三枝条 , 数十叶片 , 却有雄视大地的恢宏气象 。广东省工艺美术大师、广绣省级代表性传承人伍洁仪以136cm×55.5cm的尺寸 , 还原了这张名画 。她还以同样尺寸 , 绣出了岭南画史上另一幅鹰画名作 , 高奇峰的《秋鹰图》 。
《采花归》是清末“二居”之一的居廉名作 。居廉的绘画题材突破传统所限 , 举凡花卉、蔬果、竹木、昆虫、禽鸟、家畜、水族等都能入画 , 当中很多都是过往的画家从来没画过的 。伍洁仪监制的这件作品 , 色彩还原度非常高 , 针法细密 , 在细微的色彩和花草肌理转换中 , 展现出刺绣明丽的特色 。分页标题
近距离观看这些绣品 , 可以发现丝线因体积和光泽的缘故 , 较之笔墨更多了几分明暗变化和体积感 。历史上来说 , 西洋油画的明暗对比和透视关系等 , 就曾经影响到广绣的创作 。而高剑父、高奇峰、陈树人开宗立派的岭南画派 , 亦是从外来因素中汲取了大量的艺术甘露 。两种艺术形式 , 在学习借鉴优秀文化资源时 , 也显得不谋而合 , 正体现出岭南兼容并蓄的性格 。
画绣:
中国刺绣史上
绚烂的奇葩
从刺绣的发展来看 , 绘画是与它一直相伴的一股潜流 。《周礼述注》云:“凡绣 , 亦须画乃刺之 , 故画绣二工共其职也 。”唐人张彦远《历代名画记》记述吴王的赵夫人不仅书画巧妙无双 , 更能以针代笔 , “十指春风”间重现书画神采 , 被赞为“针绝”“丝绝” 。
早期刺绣以实用性为主 , 主要用在服装、帷帐、枕褥等处 , 作为生活装饰 , 逐渐发展出多姿多彩的样式和技法 。但纯粹作为观赏性存在的刺绣作品 , 也即后世所说的“画绣”或“绣画” , 也很早就出现了 。甘肃武威市磨嘴子汉墓出土的绢地兵屯人物刺绣 , 是目前发现年代最早的此类绣品 , 它以平针绣法绣出兵屯人物 , 时间大约处于西汉末年到东汉时期 。敦煌莫高窟出土的“北魏太和十一年(487年)绣佛幡画”残片 , 也是早期此类绣品的代表 。
唐代刺绣大发展 , 平绣技术取代了曾经风行的锁绣 , 生活用品和艺术欣赏两条发展线开始明显分野 。
但让“画绣”正式独立成为一种具有超越世俗功用的艺术 , 则是宋代的功劳 。古人论宋绣云:“山水分远近之趣 , 楼阁得深邃之体 , 人物具瞻眺生动之情 , 花鸟极绰约嚷唼之态 , 佳者较画更胜 , 望之生趣悉备 , 十指春风 , 盖至此乎?”宋徽宗崇宁年间(1102-1106年) , 在画院中设立绣画专科 , 选择绘画名作 , 用刺绣技艺精心绣制 。著名绣工有思白、墨林、启美等 。
有研究者指出 , 宋代刺绣 , 尤其是画绣对元、明、清时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元明时期摹绣绘画的刺绣作品在民间传播和发扬;明万历年间上海的“顾绣” , 摹绣宋元以来名人绘画作品 , 技法上继承宋绣传统 ,发展了套针、滚针等适合画绣的针法 。苏绣、粤绣、蜀绣、湘绣以及其他地方绣种 , 多从顾绣中吸取了营养 。
在“针尖上的画意”展览中 , 我们就能体味到两种艺术的巧妙融合 , 体会到刺绣艺术家们在“二次创作”的过程中 , 是怎样把刺绣的艺术特性 , 在前人名作的底本上完美呈现的 。九年时间创作的这批作品 , 相信会成为岭南美术史上的一泓清泉 , 晶莹、洁净、光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