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能的丁时刻|《偶尔也需要强烈的孤独》孤独是当今社会的常态,从社会学心理学告诉你


_本文原题:《偶尔也需要强烈的孤独》孤独是当今社会的常态 , 从社会学心理学告诉你
我的 丁时刻创业指导 今天
《偶尔也需要强烈的孤独》
来自丁时刻创业指导
00:00
15:10

万能的丁时刻|《偶尔也需要强烈的孤独》孤独是当今社会的常态,从社会学心理学告诉你
本文插图
听书读书看书 , 就上时刻会 。 大家好 , 欢迎来到时刻会
歌词里写道 , 孤独的人是可耻的 。
在当下这个社会 , 恐怕没有人会否认这个说法 , 不管是社交网络还是现实生活 , 我们乐于也善于把自己打扮成受欢迎的样子 。 为了不被周围抛弃 , 努力不去错过别人的邀约 , 试着去融入周围的环境 , 拼命去迎合同事需求 。 我们害怕 , 因为自己某个举动变得不合群 , 不受欢迎 , 孤独一人 。 我们害怕孤独 , 害怕寂寞 , 所以为了逃避 , 也拼命强迫自己社交 。
不过 知道吗?其实我们偶尔也需要强烈的孤独 。 下面我就分三个部分来说说今天的内容《偶尔也需要强烈的孤独》
第一 , 正视孤独 , 告别焦虑!
第二 , 主动改变 , 大胆尝试!
第三 , 找寻生活的意义!
我们先来看第一部分 , 正视孤独 , 告别焦虑!
前面我们说 , 当代社会对孤独有一种天然的抵触情绪 。
关于孤独的描述大多数都是负面的 , 我们害怕孤独 , 也极力避免自己落入孤独的困境 。
不过 , 不管我们在哪是什么身份 , 或许挥金如土 , 纸醉金迷的有钱人 , 或是穷困潦倒 , 仅仅是活着就已经竭尽全力的社会底层人士 。 我们都总是会在某一个瞬间觉得自己是孤独的 。
对于现在的我们来说 , 我们将面临着之前几个世纪人类 都不曾遇到的问题 , 就是随着社会科技和医疗水平的进步 , 我们活的越来越长了 。 如果一切顺利的话 , 我们可以活到90岁甚至100岁 。
曾作为社会一员的我们 , 在退休之后的剩下30年 , 40年要怎么度过呢?我们能够乐观快乐的活下去吗?
去过日本的朋友会发现 , 对于日本这种进入老龄化的社会 , 孤独是一种常态 。
即使我们有自己的兴趣爱好 , 家人伴侣 , 我们的孤独也不会消失 。 甚至在当代社会的压力下 , 这些会加重你的孤独感 。
其实 , 人类是无可奈何 孤独存在的 , 只是我们常常因为害怕而逃避 。 不过 , 就算孤独是无可奈何的存在 , 我们只要学会承受孤独 , 习惯孤独 , 不再害怕逃避孤独 , 才能更好的和别人互动 , 不再孤独 。
那么如何能够正确的和孤独相处 , 就成了重要的问题?
孤独这件事本身并没有错 , 比如书中提到了一个现象 , 就是女人化妆这件事 。
英国家杂志的调查表明 , 女人每天至少会折磨自己的妆容不下9次 , 有30%的女性甚至直到睡觉前还在想 。 每三位女性就有一位不化妆绝不出门 , 每10个女性就会有三位 , 哪怕送孩子上学也要涂点口红 。
这能说明什么?这说明和大多数人想的不同 , 女人化妆并不是为了取悦男人 , 而是因为想比其他女人更漂亮 。
如果说每个人都需要在某一段社会关系中扮演一段角色 , 那梳妆台就是女人的武器 , 她们可以通过化妆来从容应对需要扮演的角色 。 而当回到家后可以卸掉身上的伪装 , 来对自己所扮演的角色进行思考 。 这也是随着年龄逐渐增长 , 女人比男人更健康的原因 。
美国的社会学家 欧文·戈夫曼 就曾把人的自我 , 比喻成舞台上的演员 , 人类会根据不同的处境产生多个自我 。 而我们需要舞台后面的空间来反省和比较 舞台上的各个不同的自我 。
所以 , 孤独对我们来说 , 更像是一种可以保护隐私的背后空间 , 让我们能够卸掉社会角色 , 安静的坐下来思考 。
我们不能享受孤独 , 其实有很多原因 , 其中主要的一个是焦虑 。 独自一个人生活会让人感觉和世界脱节 , 失去了身份认同 , 也就没办法掌控自己的生活 。分页标题
而人类天生就对无法掌控的东西感到不安 , 再加上现代社会大肆鼓吹的 , 不努力就淘汰的 , 激进的成功学论调 , 让我们无时无刻不处于紧张的状态 。
许多人把自己成功的原因 解释为自己的昂扬斗志和不懈努力 。
不过事实上 , 如果我们把财富积累和社会地位 作为衡量成功的标准的话 , 那么 才能和性格其实比努力更重要 , 甚至你还需要一点运气 。
要知道 , 这个世界上 有太多事情不是光凭努力就能做得到的 , 我们应该对命运有一种谦卑之心 , 不要总是把一切都归于自己努力上 , 放自己一马 , 这样才能告别孤独的焦虑 。
当你焦虑不安时 , 你看世界的眼光就越来越狭窄 。 这个时候 , 或许你可以尝试用运动来充实你的时间 , 或者回忆一些过去的温馨美好的时光 , 真正的享受属于自己的孤独 , 属于自己背后的空间 。
好 , 第一个内容我们就说到这 , 接着来看第2部分 , 主动改变 , 大胆尝试 。
我们前面提到 , 人类是需要从某种关系中寻求自我认同感的 , 我们经常会见一些在职场上掌握一些权力的人 , 退休之后变得颓废沮丧 。 这就是 他们无法再通过工作来获得认同感了 。
社会老龄化也是同样 , 养老金不是最难解决的问题 , 难以解决的是无法确认存在价值 。 失去了社会存在感 , 这部分人不得不在退休后被迫改变自己 , 来适应孤独的状态 。
不过呢 ,其实我们可以主动出击 , 在没有被孤独 击垮的时候先发制人 , 自己寻求改变 。
这里 , 书中提到了一个概念 , 格式塔心理学原理 。
就去说 , 人类在 感知识 的时候呢 , 是不会分别认识 各个部分 , 而是着重于整体形态 。。 就好像摄影一样 , 重要的部分就是前景 , 其他的部分就成了背景 。
我们的生活也是如此 , 只不过前景和背景并不是一成不变的 。
当生活的某一部分是焦点的时候 , 这部分就是前景 。 比如 , 当你处在事业的上升期的时候 , 那这时候你可能醉心于工作 , 工作就是前景 , 其他的就成了背景 。
不过前景和背景会随着时间发生变化 , 比如当你退休之后 , 这时候工作就不再是你生活的重心了 , 而退休之后的生活可能就成了前景 。
那么如果一个人处在前景和背景发生变化的这个阶段 , 如果转换的不顺畅 , 仍然坚持 , 已经不再是我们生活的焦点那部分之前的情景 , 就会陷入纠结的状态 , 让自己非常疲惫 。
比如 , 我们经常会遇到的 , 那些之前从事指导性或者教学性岗位的人 , 在退休之后常常会遇到这种麻烦 。 而且他们可能根本没有意识到 , 自己的存在已经发生了变化 。 还是和之前一样 。 这就是说明生活的格式塔被破坏了 。 所以 , 与其被别人强行的扭转过来 , 不如自己先下手为强 , 被别人改变总是一件很痛苦的事情 。
改变生活格式塔的方式大概有三种 , 首先是改变人 , 不要总是和之前的熟人见面 , 不要总是重复相同的话题 , 去努力认识一些新面孔 。
其次需要改变场所 , 周围环境 会对人产生极大的影响 , 试着去适应那些之前并不了解的环境 。
最后就是要改变兴趣 , 去多多尝试接触新鲜事物 , 对世界上陌生的东西产生兴趣 , 没什么比唤醒和体验新鲜事物更开心的事了 。 这是积极 格式塔转换的重要手段 。
总之 , 我们要学会转换格式塔 , 不要等着被别人和周围的环境强制改变 , 多去主动折腾 , 去适应 , 去改变 , 到处走走看看 , 用双眼洞察事物的本质 , 这才是存在的基础 。
另外当前社会人类 对各种各样的禁令无条件的服从 , 让我们停止了思考和反思 , 一个国家成熟与否 , 取决于我们是否对禁令展开社会性讨论 。 对于个人也是一样 , 在不假思索的接受了禁令的那一刻起 , 我们就失去了自主性 。
心理学有个概念 , 叫习得性无助 。 是说 , 一个人如果常常处于一种自己无法应付的环境 , 或者某个负面刺激持续发生时 , 以后当他可以通过努力去克服的时候 , 也会主动放弃 。分页标题
如果他反复预感自己无力掌控环境 , 就会变得消沉无助 。 同样 , 如果我们不去主动寻求改变 , 那就不可避免的会被孤独伤害 。
对我们来说 , 当前社会充满了 简单的二分法视角的对比 和非此即彼的对立 。
比如 , 当你问一个家里有两个孩子的家长 , 他们的孩子怎么样?
可能多半会得到这样的答案 , 老大很善良 , 老二呢就有点自私了 , 常常是一个肯定 , 一个否定 。
但是如果你问家里有三个孩子的家长 , 那父母可能会说出每个孩子的优点 , 比如老大学习好 , 老二运动好 , 老三很乖巧这样的回答 。
像前者那样简单的二分对立 , 非此即彼的判断 , 让我们害怕改变 , 变得无趣 , 不敢尝试 。 我们应该尝试以多元的视角去看世界 , 这样才能发现更多的可能 。
所以当我们面临着生活格式塔 的变化和陷入孤独的可能时 , 我们要积极的去适应调整 , 大胆去尝试新的生活 , 寻求改变 。
好 , 以上就是我们说的第二个内容 。
接下来我们看第三部分 , 寻找生活的意义!
书中提到 , 随着社会的发展 , 我们的思考方式也发生了转变 , 在媒体以及互联网还没有如此普及的过去 , 人们的思维是相对聚焦的 。
而媒体的发展和互联网的出现 , 彻底解放了人们的束缚 , 逐渐变成了不受约束的发散思维 。 不能说孰优孰劣 , 不过发散的思考方式让我们的注意力变得分散 。
人们习惯了鼠标似的 , 我要的立刻就要得到的直线式思维 , 就好像越来越快的火车一样 , 遇山开洞 , 遇水架桥 , 直奔目的 , 而忽略了沿途窗外风景 , 不懂劳逸结合 , 不懂灵活转变 。 想要掌控全局 , 控制过程中的每一个因素 。
我们也被逐渐的驯化为 格式化的生活模式 , 在固定的时间吃饭 , 睡觉 , 工作 , 忘记了生活的意义 。
那么什么才是生活的意义呢?
其实 , 我们所追求的意义是我们自己赋予外物的 , 意义赋予是人本主义 心理学 及 活现象心理学的核心主题 , 我们不断的阑尾周围的事物关系赋予意义 , 来使它们存在的目的正当化 。
如果这个目的不合理 , 那么我们就会陷入无助和抑郁 。
所以生活的目的其实是我们自己所创造的 。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找到生活的意义来摆脱孤独带来的痛苦呢?
一方面 , 是要以积极乐观的态度去面对生活 , 另一个方面是给生活一点仪式感 。
仪式是形成意识的重要背景 , 因为仪式往往伴随着情绪的变化 , 而人一旦情绪变化 , 就会想要把这种情绪正当化 , 在这个正当化的过程中就产生了意义 。
宗教就是个最好的证明 , 人们通过虔诚的礼拜 , 引起内心情感的变化 , 并将这种情感通过神明正当化 , 从而找到宗教的意义 。
而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 , 可能一些美好的小事 , 也会让我们产生强烈的情绪变化 。 因此我们可以去发现一些生活中的小确幸 , 比如看书 , 登山 , 听音乐等 , 来引起自己的情绪变化 , 从而找到生活的意义 , 摆脱孤独的痛苦 。
好了 , 说到这儿我们今天的内容就聊的差不多了 , 我们来回顾一下:
第一我们讲了 , 应该正确看待孤独这件事 , 孤独是一种当前社会人类 所必然经历的事情 , 不必给孤独加上太多的负面色彩 , 正确的认识孤独可能是人生一部分 , 学会享受孤独 , 不要因为孤独而焦虑惶恐 。
第二我们说了 , 既然孤独是不可避免的 , 那么我们应该学会与孤独相处 , 我们需要主动寻求改变 , 去适应 , 去享受孤独 , 去认识 , 已经发生 改变了的新环境 , 学会用多元的角度去思考反省 。
第三我们说到了生活的意义 。
事物的意义是我们赋予的 , 而这个过程是我们试图解释自己情绪变化的体现 。 因此 , 我们生活中 可以试着主动去发现一些能够让我们感受生活美好情绪的小确幸 , 来引起自己情绪的波动 , 从而找到生活的意义 。分页标题
孤独并不可怕 , 甚至我们都需要孤独 来给自己一段和自己相处的时间 。
在当前这个社会 , 偶尔放弃了一些强迫自己的社交 , 学会享受孤独和自己的内心对话 , 才能找到真正的自己 , 实现进化 。
好 , 听说 , 读书 , 看书 , 就上时刻会 。
下期我们看《软阶层》全球10亿新穷人的现实困境与自我救赎
下期见
【万能的丁时刻|《偶尔也需要强烈的孤独》孤独是当今社会的常态,从社会学心理学告诉你】现代商业竞争 , 信息决定成败!看咨询 , 涨知识 , 增进情商 上时刻会 , 关注众号“SHIKEHUI888”每天时实更新前沿信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