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海|[静海文化]夏雨(作者:韩荣娟)


_本文原题:[静海文化]夏雨(作者:韩荣娟)
夏雨
作者:韩荣娟

静海|[静海文化]夏雨(作者:韩荣娟)
本文插图
【静海|[静海文化]夏雨(作者:韩荣娟)】下雨了 , 进入夏天难得有这么温情脉脉的雨 , 而且还是夜雨 。 印象里 , 静海的雨喜欢落在夜晚 。 从春到秋 , 那些缠绵悱恻 , 那些急急如令 , 那些如泣如诉的雨 , 总会透过窗子的玻璃扑入自己的眼帘 。
有时看得不过瘾就打开窗户 , 拥那份带着湿气的嘈杂入怀 。
有时听着 , 看着 , 思绪也会不由得跟随着斜斜密密的雨线 , 从时光的半空坠下 , 然后汇入记忆的河流 。
记得小时在外婆家 , 有一年夏天雨水很勤 。 一到阴雨天 , 不能出工的姨 , 外婆还有我就坐在那铺大炕上巴望着窗外 , 祈希着能早些晴天 。 后来一连三四天都沉寂在雨声中的小村 , 终于在一个午后被轰的一声大的响动打破静默 。 紧接着传来呼救声 , 姨没来得及穿雨衣就跑了出去 , 其实那时在乡村也很少有雨衣雨伞之类 , 头上顶一条麻袋就不错了 。 姥姥也赶紧下炕抓起一块塑料布 , 追出门 。 我则被没缘由的兴奋蛊惑 , 跳下炕光着脚丫跑的比姥姥还快 , “你个小人子回来 , 快给我回来 。 ”一头扎进雨里的我如同出笼的鸟儿 , 哪还管姥姥的呼喊 , 在漫天阴郁里撒开了欢儿 , 那凉凉的感觉至今还有记忆 。
等姥姥把遮雨的物件儿给姨送去 , 回来找我时 , 不知滑跌了几跤的自己已如泥鳅般可爱 , 气急的姥姥也不分在哪 , 就直接赏了我两巴掌 , 然后拧着耳朵把我拎回家 。
晚上 , 坐在煤油灯下听姨讲出事的那家 , 雨依旧在下“哎 , 这雨 , 也不知啥时停?照这样下去还不知有几家要遭殃 。 ”姥姥开始发愁 , “听去公社开会回来的人说 , 今年雨水大 , 让各村做好防洪防汛工作 , 明天村里就派人去县上领抗洪物资 。 ”姨说 , “哎 , 但愿别再来水 , 佛爷保佑 , 佛爷保佑……”许是姥姥的祈祷在那一夜的雨里产生作用 , 第二天 , 雨果真就停了 。 久违的阳光钻出云层 , 照在院子里的榆树 , 桃树上 , 那些叶片便绿得逼人眼睛 。 脚下被雨水滋润透的土地 , 也升腾起胸怀深处的香气 。
后来我返城回家 , 每每落座窗前静听雨声时 , 那大大小小 , 参差错落的声音 , 都仿佛有了浸润岁月 , 疗伤记忆的功能 。 后来我们宇哥也出生在雨季 , 而且是那种时不时就雷声大作雨水滂沱的日子 , 记得当时在同一病室里的六位妈妈 , 生了五个壮丁 , 一位千金 , 大家听着雨声自然而然给孩子们起的名字里多含带了雨 , 或是谐音“雨” , 就属女孩的母亲给孩子起的名字舒雅诗意:雨芳 。 后来不管大雨小雨 , 还是胖雨瘦雨 , 丑雨俊雨都相继出院天各一方 , 留下的是记忆里那片新生的温润 。
此刻 , 望着路灯上方细密的雨线 , 我的思绪盘亘迂回 , 萦绕着空濛的色彩 。 如今被钢筋水泥格式化了的生存空间 , 使得雨每来一次 , 亲吻到的多是高楼大厦的静默 , 而那种泥水流香的感觉却已很少 。

静海|[静海文化]夏雨(作者:韩荣娟)
本文插图
韩荣娟:女 , 70后 , 天津静海人 , 天津作家协会会员 , 作品散见于《天津日报》、《天津文学》、《每日新报》、《天津工人报》、《滨海时报》、《作家报》等报刊杂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