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姑苏发布|古宅VS梅雨!揭秘那些不为人知的设计


_本文原题:古宅VS梅雨!揭秘那些不为人知的设计
雨雨雨
入梅后的苏城如同湿润了的水墨画
烟雨氤氲、如烟如雾

苏州姑苏发布|古宅VS梅雨!揭秘那些不为人知的设计
本文插图
但散落在苏城内的古宅
大多却是易受潮的木质结构建筑
加上古宅周围的建筑大多是新造的
地形更高
雨水容易倒灌进古宅
【苏州姑苏发布|古宅VS梅雨!揭秘那些不为人知的设计】
苏州姑苏发布|古宅VS梅雨!揭秘那些不为人知的设计
本文插图
因此对这些年代悠久的老宅来说
应对黄梅季 , 如临大考

苏州姑苏发布|古宅VS梅雨!揭秘那些不为人知的设计
本文插图

苏州姑苏发布|古宅VS梅雨!揭秘那些不为人知的设计
本文插图

苏州姑苏发布|古宅VS梅雨!揭秘那些不为人知的设计
本文插图

苏州姑苏发布|古宅VS梅雨!揭秘那些不为人知的设计
本文插图
梅雨 , 在古代称为黄梅雨 , 早在汉代 , 就有不少关于黄梅雨的谚语;在晋代已有夏至之雨 , 名曰黄梅雨的记载 。
因此聪明的古人
早在建宅之初就布好了排水防潮系统
与现代有科学完善的排水系统不同
在古人排水的概念中
基本就两个
一是“水往低处流”
二是“水 , 在疏不在堵”

苏州姑苏发布|古宅VS梅雨!揭秘那些不为人知的设计
本文插图
通过巧妙运用大自然的规律
将这两种概念
在建筑设计中发挥到了极致
苏 瓦
“屋漏偏逢连夜雨, 船迟又遇打头风”
古宅防水的第一招
就是为屋子撑起一把保护伞
这就不得不提老宅的头帘——苏瓦

苏州姑苏发布|古宅VS梅雨!揭秘那些不为人知的设计
本文插图
如果说北方的琉璃瓦
是位浓妆艳丽的少妇
那么苏瓦就是一位略施淡妆的
江南小娘鱼

苏州姑苏发布|古宅VS梅雨!揭秘那些不为人知的设计
本文插图
弧形的身材 , 瓦底大 , 瓦头小 , 因其小巧的特性 , 损坏修补的时候 , 替换十分便利 , 也多用于江南的古宅 , 一片一片叠加起来还可以起到冬暖夏凉的作用 , 铺盖时 , 上面的瓦片 , 大头向前 , 下面的瓦片 , 小头向前 , 这样交叠的瓦片如同齿轮咬合一般 , 不需要粘合剂就可以环环相扣 。

苏州姑苏发布|古宅VS梅雨!揭秘那些不为人知的设计
本文插图
这样一排排苏瓦铺成的瓦面上形成的一条条瓦棱就是“天上的毛细阴沟” , 当大雨来临时 , 雨水汇集起来 , 从屋顶流下 , 像一条条串珠 , 组合成一幕雨帘 , 这是中国古建在下雨天独有的景观 。

苏州姑苏发布|古宅VS梅雨!揭秘那些不为人知的设计
本文插图

苏州姑苏发布|古宅VS梅雨!揭秘那些不为人知的设计
本文插图

苏州姑苏发布|古宅VS梅雨!揭秘那些不为人知的设计
本文插图
在梅雨面前
想靠苏瓦一招制敌
还是太小瞧了对手
那么就隆重邀请第二位重量级选手河道上场
三 横 四 直
“君到姑苏见 , 人家尽枕河”分页标题
苏州城自古就有
“三横四直”的说法

苏州姑苏发布|古宅VS梅雨!揭秘那些不为人知的设计
本文插图
什么是三横四直?
简单来说
就是贯穿苏州城与运河相连的七条主干河道
——三条横河与四条直河
准确地反映了
苏州河道纵横、桥梁密布的水城风貌

苏州姑苏发布|古宅VS梅雨!揭秘那些不为人知的设计
本文插图
这一条条的河流
不仅承担着古城内运输的功能
更是组成了城市的排水系统
也为现在的苏州古城河道分布奠定了基础

苏州姑苏发布|古宅VS梅雨!揭秘那些不为人知的设计
本文插图
对手强大 , 内外兼修才是王道
古人自然也是知晓这一点
于是才巧妙地设计了室内的它
天 井
通过在天井的四个角落
分布双钱眼状的下水口
连接地下的阴沟
将古宅内的水及时排入河流

苏州姑苏发布|古宅VS梅雨!揭秘那些不为人知的设计
本文插图
天井的存在
将天、地、建筑在空间中融为一体

苏州姑苏发布|古宅VS梅雨!揭秘那些不为人知的设计
本文插图
还完善了建筑中的
通风、采光、安防的功能

苏州姑苏发布|古宅VS梅雨!揭秘那些不为人知的设计
本文插图
这巧妙的构造
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
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
不得不为古人的聪慧点赞!
在这场战斗中
如果说防水是守擂台
那么防潮就尽显古人的小心机
古人造房子可谓是深谋远虑 , 建造之初的地基就下足了料 , 早在南北朝时期 , 就以生石灰、黏土按质量比3∶7配制三七灰土 , 以一层三七灰土、一层碎砖 , 反复交替的地基 , 充分发挥了生石灰遇水生成熟石灰 , 强度增大的化学特性 , 未雨绸缪地为房子穿上了一层盔甲 , 让古宅不惧回潮 。

苏州姑苏发布|古宅VS梅雨!揭秘那些不为人知的设计
本文插图
若你有心 , 竖起两个手指“咚咚咚”敲敲墙体 , 古人的又一个小秘密就被你发现啦 , 对 , 没错 , 就是这被掏空了心的墙体 , 又名空斗墙 。

苏州姑苏发布|古宅VS梅雨!揭秘那些不为人知的设计
本文插图
与同厚度的普通实心墙相比 , 这种墙体可节约砖材、砂浆和劳动力 , 同时由于墙内形成空气隔层 , 提高了隔热和保温性能 , 也更为干燥 , 具有防潮的功效 。

苏州姑苏发布|古宅VS梅雨!揭秘那些不为人知的设计
本文插图
谁说古人没有干燥剂?在一些大户人家 , 还有将砻糠 , 即稻谷经过砻磨脱下的壳 , 放入中空的墙体中 , 作为天然的防潮剂 , 吸收空气中的水分 。

苏州姑苏发布|古宅VS梅雨!揭秘那些不为人知的设计
本文插图
打完这一套组合拳
梅雨在古宅面前
也就只能乖乖认输啦

苏州姑苏发布|古宅VS梅雨!揭秘那些不为人知的设计
本文插图
如果你以为古宅里就只有这些设计
那你就太小瞧聪慧的古人啦
为了在古宅内度过一个凉爽的夏天
古人也是煞费苦心

苏州姑苏发布|古宅VS梅雨!揭秘那些不为人知的设计
本文插图
以官式建筑为例
建筑的挑檐尺寸可是经过精心设计 分页标题
按照太阳高度角与直射点
和当地纬度差互余的公式
让挑檐的尺寸能够使得阳光照射
达到某种精心设计的效果
就问你厉不厉害

苏州姑苏发布|古宅VS梅雨!揭秘那些不为人知的设计
本文插图
民间虽一般不能有重檐 , 但为了提高房内的空间高度 , 机智的百姓们采用了阁楼的形式 , 前后开窗形成流动空气降低室温的同时还能散去空气中的湿气 。
天井的致凉原理与阁楼类似 , 不仅可以直接将热空气排出 , 同时还起到排雨和遮阳的作用 。 这可谓四水归堂 , 运聚八方 。

苏州姑苏发布|古宅VS梅雨!揭秘那些不为人知的设计
本文插图
“山外青山楼外楼”楼阁、木塔等高层建筑的建造技艺对古人来说自然不在话下 , 但为何木结构楼阁存世量十分有限呢?究其原因 , 木结构楼阁和塔往往不甚坚固、耐久 , 更重要的是高层建筑取水不便 , 一旦发生火灾 , 被付之一炬的风险非常高 。 正因此 , 加之其他各方面综合原因 , 使得古人在修筑单体建筑和城市建设时 , 见广不见高 , 空间布局往往是在平面上延展 , 而很少大规模向空中延伸、追求建筑物高度 。

苏州姑苏发布|古宅VS梅雨!揭秘那些不为人知的设计
本文插图
为了应对火灾威胁 , 古人逐渐开始使用砌筑砖石材质高墙的作法 , 观音兜便是民居建筑中江南古典建筑的重要特色 。 作为隔离火灾的人工屏障 , 在相邻建筑发生火灾的情况下 , 能起到隔断火源的作用 。

苏州姑苏发布|古宅VS梅雨!揭秘那些不为人知的设计
本文插图
怎么样
古人还是非常厉害的吧!
古宅里藏得小秘密是多到说也说不完
但如何学习借鉴
让古法今用值得我们思考
对此 , 我们也走访了
家住锦帆路社区的老苏州
听听他们有什么防潮“土方法”

温馨小贴士
第一招 , 把平时攒下的旧报纸铺在衣柜里 , 将易受潮的衣柜与衣服分隔开 。

苏州姑苏发布|古宅VS梅雨!揭秘那些不为人知的设计
本文插图
第二招 , 将洗衣粉倒在报纸上 , 包起来 , 作为防潮包放在鞋柜等地方 , 吸完潮气还可再利用 , 十分环保 。
第三招 , 黄梅天通风有讲究 , 雨天尽量少开窗 。
第四招 , 屋内的物品尽量摆放有序 , 让空气更容易流通 。
第五招 , 易受潮的物品可以学习古宅空斗墙的做法 , 将物品隔空放置在桌椅上 , 不直接接触地面 。
第六招 , 用热水拖地 , 易于蒸发 , 干的更快 。
第七招 , 潮湿角落撒一些生石灰 , 不但可以防潮还有防虫消毒的效果 。
这七招你记住了吗?
赶快去试试吧
来源:双塔街道
编辑:时光
点击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