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十八梯”凤凰台:你知道当年的“火柴大王”吗?


_本文原题:“十八梯”凤凰台:你知道当年的“火柴大王”吗?
重庆发布消息 ,
曾经的十八梯
有若隐若现的吊脚楼
有窄窄的雨巷
有古老的川东民居建筑片段
……
它们都是摄影家们
摄取重庆老城符号的取景地

重庆|“十八梯”凤凰台:你知道当年的“火柴大王”吗?
本文插图
十八梯原貌 何智亚 摄
日前 , 十八梯凤凰台附近的一座老建筑正在进行修复工作 , 让这个历史人文厚重的区域再度吸引市民目光 。 这栋3层小楼的背后 , 隐藏着怎样的传奇?
让我们走近十八梯片区 , 感受它的时代记忆和“青春”气息 。
渝中有个“凤凰台”
你知道当年的“火柴大王”吗?
歇山式屋顶、女儿墙、小青瓦铺面、砖柱砖墙……独特雅致的外观 , 凤凰台附近这栋3层楼的建筑 , 很容易就会吸引人们的目光 。 这栋建筑就是抗战时期闻名于世的中国火柴原料厂旧址 , 由当时的“火柴大王”刘鸿生创办 , 建筑恢宏大气 , 与不远处同样古老的法国领事馆遥相呼应 。 渝中区文管所有关资料显示 , 中国火柴原料厂旧址东接凤凰台及响水桥巷道 , 南邻解放西路主干道 , 北邻守备街、厚池街、十八梯三叉路口 , 此地段是重庆最旧的老城区 , 保留多处传统建筑及历史街巷 。 在清代 , 这里是凤凰池所在地 , 再往南就是重庆“九开八闭”十七门中的凤凰门(闭门) , 凤凰台的街名也由此而来 , 当时的街巷布局及名称也流用至今 。

重庆|“十八梯”凤凰台:你知道当年的“火柴大王”吗?
本文插图
凤凰门、凤凰台、凤凰池 渝中区文管所供图
“火柴原料厂曾经的主人刘鸿生是浙江定海(今舟山)人 。 ” 渝中区文管所副所长唐嵩介绍 , 抗战爆发后 , 诸多企业历尽艰险迁往内地 , 刘鸿生为解决原材料自给问题 , 通过收购、参股、控股等方式确立了企业地位 , 对大后方经济发展以及对支持抗战发挥了重要作用 , 这里也因而成为重庆近代工业发展的重要历史见证 。
20世纪50年代 , 这栋建筑还见证了中国报业的发展 。 史料显示 , 这里曾是西南工人日报社的办公地 , 《西南工人日报》是由中共中央西南局与全国总工会西南办事处支持所办 , 是全国性的《工人日报》创刊后 , 在西南片区创办的地区性综合报刊 。 1950年到1951年 , 报社先后向中国火柴原料厂西南分公司、生记自立碾米厂以及部分私人手中 , 购得这幢小楼的产权 。
“原件”修“原物”
“做火柴的老先生”成功复原老建筑
拥有近百年历史火柴厂的回归 , 只是十八梯的一个缩影 。 白象街、守备池、已修复完成的重庆法国领事馆旧址……可以说 , 十八梯这个遍布历史建筑、深幽小巷和传奇老屋的片区、处处都有重庆人的故城乡愁 。
重庆历史文化名城专委会主任委员何智亚说 , 在画家眼里 , 十八梯是江边雾里若隐若现的吊脚楼 , 错落有致 , 炊烟袅袅;在诗人眼里 , 十八梯是窄窄的雨巷里撑着鹅黄的油纸伞 , 温软恬静 , 意境唯美;在建筑学者眼里 , 十八梯保存着古老的川东民居建筑片断;在文化学者眼里 , 十八梯或许还延续着老重庆的历史文脉 。
纪录片《城门几丈高》特邀嘉宾肖能铸小时候住在较场口 , 玩耍学习就在十八梯 。 “我七八岁左右就开始在十八梯走街串巷地玩 。 ” 他回忆说 , 旧时的十八梯长不过数百米 , 但店铺林立 , 商贾云集 , 十分繁华 。 后来的十八梯住的居民很朴实 , 也很有人情味 , 到傍晚时分 , 三五人围成一圈用石子在地上画棋盘下棋 , 也有人在路边拉二胡 , 还有妇女隔着街一边洗衣服一边拉家常……

重庆|“十八梯”凤凰台:你知道当年的“火柴大王”吗?分页标题
本文插图

重庆|“十八梯”凤凰台:你知道当年的“火柴大王”吗?
本文插图
中国火柴原料厂旧址修复前后对比图 国浩18T供图
“中国火柴原料厂旧址是我30多年工作生涯中接手的第一个优秀历史建筑 , 可以说是一生中可遇而不可求的项目 。 ”韩德明是火柴厂复原的设计团队负责人 , 也是国浩18T项目的负责人 , 他自诩为“做火柴的老先生” , “我想像做火柴一样完成这个复原项目 , 一块一块修复这个旧址 。 ”
“旧址历经风雨 , 部分砖体风化严重 , 南立面部分墙体已损坏 , 房盖已被拆除 , 只剩下残破的四周青砖砖墙和砖柱 。 ”韩德明介绍 , 由于自然和人为原因损坏较为严重 , 考虑到安全等诸多因素 , 建筑最终采用了“落架大修”方式进行复建 。
据介绍 , 火柴原料厂修缮时 , 将残留的四周青砖砖墙全部拆卸 , 砖块上的灰砂剔凿清理干净 , 派专人按砖块的尺寸、完好程度、种类进行分拣 , 再分类编号堆放 。 “我们将最大限度地回收保存原有的青砖和其他建筑材料 , 以便复建时使用 。 ”韩德明带领团队 , 最终留下了共1475块青砖重新用于火柴坊的修复 。
韩德明介绍 , 除火柴原料厂旧址外 , 未来国浩18T项目还将把十八梯深厚历史底蕴与如今的前沿居住生活方式完美融合 , 将兼有绿色 , 科技 , 舒适人居的设计理念深度融入到城市生活 , 打造出重庆新的居住名片 。
希望老城历史碎片
尽快地在新的十八梯再见再现
“从十八梯上上下下的人每天川流不息 , 卖小面的、补锅补碗的、磨剪刀启菜刀的、卖小报杂志的、卖椒麻鸡丝肺片的……可以说 , 十八梯如同一个万花筒 , 曾包罗重庆老城的城市气息、城市形态、城市个性 , 以及人文风情、市井民俗、社会百像 。 ” 何智亚说 。
为了尽可能保留十八梯的可识别性 , 目前的传统风貌区项目根据原有的街巷格局 , 保留了十八梯、善果巷、月台坝、永兴巷等街巷的大致脉络和名称 。 经过近两年的建设 , 十八梯山地建筑的特色风貌和美感已初步展现 。
“来重庆50年了 , 我的职业生涯从来都没有离开过渝中区 , 十八梯是我工作时间最长 , 且最重要的区域 。 ”渝中区政协副主席、十八梯改造指挥部指挥长戴伶表示 , 十八梯在重庆城市发展中扮演着十分特殊的角色 , 曾经作为连接上半城和下半城的通道 , 繁华一时 , “因为工作原因 , 我无数次走进这里的老百姓家中 , 可以说正是我对这里的感情 , 才促成了后来的影像展览——《再见 十八梯》 。 ”

重庆|“十八梯”凤凰台:你知道当年的“火柴大王”吗?
本文插图
如今的中国火柴原料厂 国浩18T供图
2015年 , 《再见 十八梯》影像展在重庆美术馆举行 , 超10万人观展 , 创造了重庆美术馆当时的观展人数记录 , 来自何智亚、罗大万、秦文、蒋良、刘谨成、晋毅、王远凌、马力等摄影师600余张艺术摄影艺术作品和历史影像 , 从不同的侧面讲述了十八梯的前世今生 。 “旧时风貌的消失有遗憾但却是历史必然 , 艺术风情不可能凌驾于生命生活所需之上 。 希望老城历史碎片 , 尽快地悉数在新的十八梯再见再现 。 ” 戴伶说 。
_本文原题:山与城|“十八梯”凤凰台:你知道当年的“火柴大王”吗?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 。 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 , 请与上游新闻联系 。
【重庆|“十八梯”凤凰台:你知道当年的“火柴大王”吗?】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