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当1988里那样的邻里关系消失后,我们该如何重新激活社交属性?


_本文原题:当1988里那样的邻里关系消失后 , 我们该如何重新激活社交属性?

社区|当1988里那样的邻里关系消失后,我们该如何重新激活社交属性?
本文插图
【社区|当1988里那样的邻里关系消失后,我们该如何重新激活社交属性?】
看过《请回答1988》的人 , 或多或少都会双门洞“你帮帮我 , 我帮帮你”的邻里关系所触动 。 同样以儒家文化为背景的我们对于这种微妙的邻里关系都存在着怀念 , 小时候窝在对面叔叔家跟小伙伴们一起打游戏被父母喊回家吃饭的时候的不情愿 , 有爸妈不在就去隔壁家蹭饭的熟稔 , 也有斜对面漂亮的姐姐从学校回来跑去跟她睡小被窝听她讲大学里的故事 。 这种亲昵、互相体恤帮助的邻里关系 , 不知道何时逐渐消失在水泥森林里 。 为了探寻亲密邻里关系的消失 , 我了解了现代社区文化的崛起以及对邻里关系的修复 。
现代城市社区生活的变更
在现代城市社区中 , 存在着居民互动不强 , 邻里关系淡漠 , 社区居民之间缺少精神慰藉和安全感 。 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全面转轨的背景下 , 城市社会结构发生了整体性的变迁 , 城市社区出现分化 , 而我们城市社区居民的心理也发生了很明显的变更 。 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社区|当1988里那样的邻里关系消失后,我们该如何重新激活社交属性?
本文插图
1、疏离型取代亲密型
随着城市节奏的加快 , 高节奏的非群体化生活取代了曾经团体性的生活活动 , 社区居民的互动时间也被大大挤占 , 生活压力的加大使得人们连休息的时间都不够 , 就更无暇顾及与邻里间的交往了 , 甚至影响到家庭成员间的亲密关系 。 原本亲密的社区居民关系自然而然疏离所取代 。
2、“社区是我家”归属感的消失
社区从家庭变成了客栈 , 人们早出晚归 , 没有任何归属感 , 人们普遍缺乏对社区的认同感 。
3、社区居民层级的差异性
城市的扩大 , 增强了城市社会的差异化 。 人口的层级划分也越来越明显 , 城市异质人口的聚集使得社会凝聚力的削弱 , 同时也阻碍了邻居之间的沟通 。 由于层级不同所带来的心理隔阂也造成邻里间的友好往来也越来越少 , 甚至说 , 住一年邻居换了几茬也不知道 。
4、隐私意识增强
随着人情的冷漠和西方文化的涌入 , 城市居民对自我隐私和安全空间的关注逐渐增强 , 对他人事物的冷漠和对自我内心的关注造成了社区关系的在人为主动的情况下变得疏离 。
社区商业在社区生活中的作用
社区商业最早于20世纪50年代伴随着郊区化浪潮在美国出现 。 而在我国 , 社区商业这一称呼是来自西洋的“舶来品” 。 本文所提到的社区商业是以一定地域居住区为载体 , 以区域内社区群众为主要服务对象 , 以便民利民为宗旨 , 以不断提升居民综合质量和提高社区归属感为目标 , 通过各种商业业态 , 商业业种和商业功能的集聚 , 提供日常物质生活、精神生活需要的商品和服务的属地型商业 。 那么社区商业对社区关系的修复起到了什么作用呢?

社区|当1988里那样的邻里关系消失后,我们该如何重新激活社交属性?
本文插图
1、社区商业空间给社区关系提供了必要的互动沟通的场所 。 在新兴的物业城市社区 , 社区商业提供一个开放性的公共空间 , 有利于居民进行共享、交流、购物等功能性活动 。 这样一种场合有效的推动了社区居民的情感互通 。
2、社区商业空间对维系社区居民情感 , 构筑“熟人生活圈”提供了强有力的载体 。 社区商业主要服务于居住在社区里的居民 , 零距离的接触更体现其亲和度 。 在便利店购买物品与店员的寒暄 , 在带小孩玩儿游乐设施遇到的同样带小孩的父母 , 大多数居民互相熟识就是在这样的一件件小事上 。 购物散步成了与他人交流的最佳机会 。分页标题
总结
总之 , 现代社区的人际关系结构的优化离不开城市为中心的社区空间结构的优化 , 而社区空间结构的优化需要新兴社区商业入驻带来的空间调整契机 。
社区商业也应该回归于为社区互动做助力的身份 , 为居民沟通创造交流的场所以及沟通的多样性 , 推动个体生活空间向曾经亲密的社区空间靠拢 。 期待我们未来对于社区的概念不仅仅只是其带来的空间和环境 , 更多的则是对于“身在其中”的幸福感和归属感 。

社区|当1988里那样的邻里关系消失后,我们该如何重新激活社交属性?
本文插图
声明:本文内容及观点仅供参考 , 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