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访者|自动驾驶网约车上路,超六成受访者有意尝鲜,行驶安全最受关注


_本文原题:自动驾驶网约车上路 , 超六成受访者有意尝鲜 , 行驶安全最受关注

受访者|自动驾驶网约车上路,超六成受访者有意尝鲜,行驶安全最受关注
本文插图
近几个月 , 国内陆续有城市开放自动驾驶网约车服务 。 4月20日 , 百度Apollo在长沙开放自动驾驶出租车服务;6月23日 , 高德打车和文远知行合作 , 在广州黄埔区上线全对外开放的自动驾驶网约车运营服务;6月27日 , 滴滴出行也宣布在上海部分区域开放自动驾驶网约车供公众体验 。
越来越多城市允许自动驾驶网约车上路运营 , 你有打算试乘体验吗?南都民调中心就此发起网络调查 , 结果显示六成半受访者有意尝鲜 , 八成受访者对行驶安全问题表示关注 。
网络调查:超六成受访者有意尝鲜自动驾驶
南都民调中心于6月28日-30日通过“热点站站队”平台发起本次网络调查 , 了解市民对自动驾驶网约车的看法 , 截至6月30日上午11点 , 共有273名网友参与 。 其中 , 66.7%的受访者表示有意试乘自动驾驶网约车 , 33.3%表示不感兴趣 。
【受访者|自动驾驶网约车上路,超六成受访者有意尝鲜,行驶安全最受关注】

受访者|自动驾驶网约车上路,超六成受访者有意尝鲜,行驶安全最受关注
本文插图
调查中 , 不少受访者对自动驾驶的普及充满期待 。 85.7%的受访者认为 , 相比起人工驾驶 , 自动驾驶系统不会出现疲劳驾驶等问题 , 能够降低交通事故风险 。 65.7%的受访者认为自动驾驶不需要人工操作 , 能方便残障人士、老人家等人士独立出行 。 此外 , 认为自动驾驶能减少道路拥堵的受访者也占65.7%;认为该技术可降低出行成本的则占48.6%;还有20%认为自动驾驶可更好地保障车内乘客隐私 。

受访者|自动驾驶网约车上路,超六成受访者有意尝鲜,行驶安全最受关注
本文插图
自动驾驶安全问题最受关注
虽然自动驾驶技术优势众多 , 但要真正驾驶车辆上路行驶 , 其安全性始终是首要考虑因素 。 调查中 , 问及对自动驾驶存在哪些忧虑时 , 82.9%的受访者担忧机器难处理路面突发情况 , 影响行驶安全;71.4%的受访者担心自动驾驶系统可能被不法分子控制 , 危害乘客安全;还有48.6%认为无人驾驶车辆未必能确保及时维护 , 可能比真人驾驶的车辆更易发生意外 。
除了安全问题外 , 也有受访者从法律、智能程度、隐私保护等角度对自动驾驶技术提出疑问 。 有68.6%的受访者提出 , 车上如果没有司机 , 发生事故时难以定责;60%的受访者担心机器理解能力较差 , 可能误判乘客需求;还有57.1%的受访者认为自动驾驶车辆的出行轨迹均被机器掌握 , 隐私可能更容易泄漏 。

受访者|自动驾驶网约车上路,超六成受访者有意尝鲜,行驶安全最受关注
本文插图
近半受访者认为自动驾驶也需人工监控
考虑到以上种种因素 , 大部分受访者更倾向于将自动驾驶应用在部分特定场景中 , 上路载客反而不是最迫切的需求 。 问及自动驾驶技术适合运用在哪些场景时 , 85.7%的受访者认为适用于路面清扫、巡逻等慢速行驶场景 , 占比最高;快递、外卖配送等非载人场景紧随其后 , 占比71.4% 。
相比之下 , 各类载客场景的占比均未过半:42.9%的受访者认为公交车运营适合使用自动驾驶技术;目前测试项目遍地开花的网约车、出租车场景占比37.1%;私家车出行场景占比最低 , 仅14.3% 。 大家似乎更希望亲自掌握爱车的方向盘 , 而非交给自动驾驶系统 。

受访者|自动驾驶网约车上路,超六成受访者有意尝鲜,行驶安全最受关注
本文插图
整体而言 , 多数受访者对自动驾驶技术的信任程度仍然有限 。 调查中 , 仅22.9%的受访者认为自动驾驶可以取代人工驾驶;48.6%的受访者认为多数场景可交给自动驾驶 , 但必须有真人随时监控;还有25.7%的受访者坚持认为智能技术只能作为辅助系统 , 驾驶应由人工主导 。分页标题

受访者|自动驾驶网约车上路,超六成受访者有意尝鲜,行驶安全最受关注
本文插图
上路实测:自动驾驶网约车行驶平稳 , 个别情况下仍需人工接管
从调查结果不难看出 , 目前不少市民对自动驾驶技术充满好奇 , 既希望其为生活带来更多便利 , 但同时也对其安全性、智能程度等有所顾虑 。 那么 , 现阶段已经上路运营的自动驾驶网约车实际体验究竟如何呢?研究员近日也实地体验了目前在广州黄埔区运营的自动驾驶网约车 。
根据运营方文远知行的公开信息 , 本次在广州上线的自动驾驶网约车有20辆 , 运营范围覆盖广州市黄埔区、广州开发区中心区约144平方公里 , 共开放上、下车点近200个 。 同时 , 为了确保安全 , 目前每辆自动驾驶网约车均配有一名安全员 , 行驶过程中如遇突发情况可随时切换为手动操作模式 。
6月29日中午时分 , 研究员来到萝岗万达广场附近 , 尝试通过高德地图APP呼叫自动驾驶网约车 。 由于目前上线车辆不多 , 呼叫等待时间明显比普通网约车更长 。 研究员等候约两分钟 , 才看到有车辆接单 , 而且需要从几公里外的地方驶来 , 实际候车时间大约为10分钟 。

受访者|自动驾驶网约车上路,超六成受访者有意尝鲜,行驶安全最受关注
本文插图
在广州黄埔区上路运营的自动驾驶网约车
从外观来看 , 这台自动驾驶车辆除了车顶及车头装有不少传感器外 , 整体外观和普通轿车没有太大差异 。 在车内 , 中控台上装有一台iPad , 显示当前目的地、实时车速、行经路段等信息 , 与市面上其他打车软件的司机端界面较为相似;后排座椅则装有一个显示屏 , 供乘客浏览车辆的行进路线、周边障碍物识别情况、当前路口红绿灯信号等信息 。
从后排显示屏可以看到 , 这台自动驾驶网约车对周边障碍物的识别颇为准确 , 除了在机动车道上行驶的汽车外 , 连人行道上的行人、路边停靠的单车等都被一一识别 , 最大程度上确保行驶安全 。

受访者|自动驾驶网约车上路,超六成受访者有意尝鲜,行驶安全最受关注
本文插图
自动驾驶网约车内 , 后排屏幕可实时显示当前路径等信息
在整个行进过程中 , 自动驾驶网约车行驶都比较平稳 , 在车辆较少的路段 , 时速可接近60公里/每小时;如果识别到周边有其他车辆或行人 , 系统会主动减速或提前避让;即使遇到前方车辆突然变线、路口转弯时与其他车辆交汇等情况 , 系统都能作出适当应对 。 研究员还留意到 , 在行程即将结束、靠边停车时 , 由于人行道一侧已经停放了不少车辆 , 系统甚至特地找到了一个车辆间隙较大的位置才正式停车 , 非常细心 , 综合体验与真人驾驶相差无几 。
当然 , 目前的自动驾驶系统并非完美无缺 , 仍有不少改进空间 。 在这次的体验过程中 , 由于行经路段恰好在进行施工 , 部分车道被围蔽 , 自动驾驶系统似乎未能准确识别临时车道 , 需要安全员人工接管方向盘 , 带车辆转向后才能继续行驶 。 此外 , 个别路口位的交通锥、警示牌也可能被系统误判 , 车辆一度停下不敢向前 , 同样需要安全员接管后人工驶过该路口 , 系统才恢复正常行驶状态 。
研究员还留意到 , 这款自动驾驶网约车对人工控制和自动驾驶两种状态的切换十分迅速 。 安全员稍一转动方向盘 , 车辆就马上进入了人工控制状态 , 转向、掉头、刹车等操作均与普通车辆无异;在人工控制期间 , 自动驾驶系统也并未停止对路况的实时监控 , 安全员一松开方向盘 , 系统马上又能继续控制车辆沿当前车道行驶 , 实现无缝衔接 。
行业发展:13城已发自动驾驶路测牌照 , 多地出台管理办法
除了广州外 , 目前国内不少城市都在推进自动驾驶的相关项目 。 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19年中国自动驾驶行业发展研究报告》 , 截至2019年5月 , 全国已有13个城市发放约105张自动驾驶路测牌照 , 其中北京发放了59张 , 数量最多 , 重庆紧随其后 , 发放了12张牌照 。 取得路测牌照的企业中 , 既有一汽、上汽、东风等传统车商 , 也有百度、腾讯、阿里巴巴等互联网巨头 , 还有文远知行、智加科技等初创企业 , 行业竞争颇为激烈 。分页标题

受访者|自动驾驶网约车上路,超六成受访者有意尝鲜,行驶安全最受关注
本文插图
另据媒体公开报道 , 目前 , 长沙、广州、上海三地已有自动驾驶汽车在指定区域内面向普通市民开放测试 , 为进一步落地运营作准备 。
随着各地自动驾驶汽车项目纷纷落地 , 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也被提上日程 。
2018年5月 , 工信部、公安部、交通部三部委联合印发《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管理规范(试行)》 , 其中提出各省、市相关主管部门可以根据当地实际情况 , 制定实施细则 , 具体组织开展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工作 。 据国内媒体不完全统计 , 目前已有22个省、市发布具体的自动驾驶路测管理办法 , 为自动驾驶汽车上路行驶订立初步规范 。
今年2月10日 , 国家发改委、工信部、科技部等11个部委联合发布《智能汽车创新发展战略》 , 其中明确提出构建系统完善的智能汽车法规标准体系 , 健全法律法规 , 开展“机器驾驶人”认定、法律问题及伦理规范研究 , 促进《道路交通安全法》修订等 。
今年3月9日 , 工信部发布《汽车驾驶自动化分级》推荐性国家标准 , 拟定于2021年1月1日正式实施 。
可以看出 , 随着越来越多城市、企业参与到自动驾驶技术的研发、以及相关法规陆续出台、修订 , 有关产业正迈入高速发展阶段 , 调查中也有不少受访者对此抱有期待 。 但与此同时 , 受访者提出的部分疑虑及担忧不无道理 , 在技术高速发展的同时 , 如何确保车辆的安全性、可靠性 , 同样是各个车企需要解决的重点问题之一 。
另一方面 , 技术发展越快 , 也意味着相关职能部门修订、出台相关法律法规的脚步需要加快 。 只有尽快出台适应自动驾驶汽车的法律法规 , 对其安全监管、隐私保护及侵权责任等方面作详细规定 , 为其研发、测试和商业化应用提供制度保障 , 才能更好地推动产业实现良性发展、赢得公众信任 。
广州公共服务监测榜第40期
项目出品:南都民调中心
项目监制:谢斌 张纯
项目主持:南都研究员 李伟锋
项目执行:南都研究员 李伟锋 实习生 赵逸璇
支持平台:热点站站队